新疆2000-2011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2013-09-25 22:30王晓军唐述文
中国优生优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妇幼卫生我区产科

王晓军,唐述文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乌鲁木齐 830001)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反映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为确保母婴平安,2000年联合国确立的千年目标中要求在1990年(54.6/万)到2015年之间将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四分之三[1]。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市孕产妇死亡率差异很大,新疆的孕产妇死亡率居全国较高水平,因此降低新疆的孕产妇死亡率意义重大。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至2011年底,新疆全区的孕产妇死亡率已由2000年的161.37/10万降至39.45/10万,本文通过近十年妇幼卫生年报及14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市)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工作达到千年目标提供措施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0-2011年新疆常住人口中死亡的孕产妇,2004-2011年新疆14个监测县(市)内的孕产妇(包括计划外妊娠),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 d之内,不论妊娠时间和部位,由于任何与妊娠或与妊娠处理有关的或由此而加重了的原因导致的死亡,但不包括意外(如车祸、自杀、他杀等)导致的死亡[2]。

1.2 资料 2000-2011年妇幼卫生年报报表中的孕产妇死亡卡及死亡评审材料和2004-2011年14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市)孕产妇死亡上报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年均变化速率=1-(本年/前 n-1年)1/(n-1),对死亡率的变化趋势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2000-2011年新疆城乡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2000-2011年全区、城市和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走势,并逐渐缩小与全国的孕产妇死亡率的差距。2000-2003年全区和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变化不明显,城市孕产妇死亡率2003年有所反弹,2003年以后死亡率明显下降。2000-2011年全区、城市、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幅度分别为75.56%、62.37%、77.36%,年平均下降速率全区为12.03%、城市为8.51%、农村为12.64%,城乡差异逐渐缩小。见表1。

表1 2000-2011年新疆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2.2 2004-2011年新疆14个监测县(市)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 14个监测县(市)、农村孕产妇死亡率自2004-2009年呈逐年下降走势,2010年稍有反弹,城市的走势2006-2011年间起伏不定,年平均变化速率监测县(市)为14.19%、城市为14.18%、农村为14.61%。全区14个监测县(市)、城市、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的监测结果与全国监测县(市)监测结果相比,差距逐渐缩小。见表2。

表2 2004-2011年新疆14个监测县(市)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2.3 2004-2011年新疆14个监测县(市)孕产妇死亡原因 2006年前二位原因为产科出血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008年后妊娠高血压居第一,产后出血排名推后。见表3。

2.4 2004-2011年新疆14个监测县(市)孕产妇死亡地点 死于县市级医院的比例逐年增多,死于家中的比例逐年减少,死于就诊途中的比例波动在20%左右。见表4。

2.5 2004-2011年新疆14个监测县(市)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 可避免死亡比例逐年增加,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的比例逐年减少,2010年不可避免死亡所占比例增加。见表5。

3 讨论

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000年国家组织实施“降消”项目,2001-2003年为降消项目第一周期,由于项目初期,新疆部分县(市)对项目认识不足,县级配套资金、操作人员不能到位,项目实施效果不明显,反应到全区表现为2000-2003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变化不大。降消项目第二周期(2004-2005年)随着资金、人员的逐步到位,项目实施效果逐渐显现,2005至今(第三周期)项目已覆盖全区13个地(州、市)的84个县。项目的实施,使我区城市、农村的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与全国保持同步,并逐渐减小与全国的差距。

为准确掌握我区孕产妇儿童死亡率这些重要指标,自治区卫生厅于2003年建立妇幼卫生监测网,确立14个县为监测县(市),开展孕产妇死亡监测[3]。监测县的数据表明,“降消”项目的实施使新疆14个监测县自2004年以来孕产妇死亡率与全国监测结果变化趋势相同,均呈现出死亡率逐年下降的走势。14个监测县(市)2004-2009年孕产妇死亡以产科出血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要死因,但顺位排列自2008年后以产科出血为首要原因转为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首要原因,说明降消项目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产科技术培训,推广新法接生,极大地减少了胎盘滞留或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的发生[4],为我区孕产妇死亡的降低奠定了基础。死亡地点中死于家中的比例逐年减少,死于乡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的比例逐年增多,这与降消项目的持续开展以及农村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新农合政策的实施使住院分娩率提高有关;近一半左右死亡孕产妇死在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说明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5];死于途中的比例波动明显,但下降趋势不明显,这与我区基层产科、妇幼保健人员对高危孕产妇症状识别能力不足以及我区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有关。新疆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卫生服务半径大,交通条件较差,交通工具短缺,尤其是偏远农村,导致转诊时间延长,造成高危孕产妇死于途中。死亡评审结果显示可避免死亡的比例逐年增加,创造条件可避免的比例逐年减少,说明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依托国家政策、项目的支持,我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发生在家中的死亡逐年减少,死亡地点转到医疗机构,因此可避免死亡逐年增加,提示我们产科能力及服务建设仍然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表3 2004-2011年新疆14个监测县(市)孕产妇死亡原因顺位

表4 2004-2011年新疆14个监测县(市)孕产妇死亡地点(%)

表5 2004-2011年新疆14个监测县(市)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结果构成(%)

2000-2011年我区孕产妇死亡率从161.37/10万降至39.45/10万,实现了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的任务目标,为全国的孕产妇死亡率提前完成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的任务目标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贡献,提高了新疆妇女的健康水平。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的孕产妇死亡率目前仍是全国的1.91倍,尤其2010年死亡率数值有抬头迹象,说明产科质量与急救能力的建设时刻不能放松。

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5/10万,要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和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我区妇幼卫生工作任重道远。分析数据表明,我区降低孕产妇死亡工作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首先加强网底建设,我区县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医疗设备陈旧、人员编制不足、学历偏低,乡镇卫生院产科转诊急救设施条件差的状况,因此网底建设尤为重要;其次提高各级产科服务能力,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尤其要提高县级以下产科、妇幼保健人员对高危孕产妇的识别能力,不仅要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产前检查的质量,做到早期识别,及时准确转诊,降低途中死亡比例;三是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人群保健意识,监测县死亡孕产妇产前检查情况表明孕产妇及家庭成员对分娩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保健意识差,这就要求我们动员各级职能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群的生殖保健意识,从而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其生命安全。

[1]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claration[EB/OL].[2011-08-02]http://www.un.org/documents/ga/docs/56/a56326.pdf.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ICD-10).Geneva:WHO,2004.

[3]王 磊,梁培军,玛丽娅,等.2004年新疆妇幼卫生监测资料分析报告[J].地方病通报,2006,21(1):79.

[4]周远洋,朱 军,王艳萍,等.1996~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J].中华预防医学,2011,45(10):42.

[5]玛丽亚,王 磊,王晓丽,等.2004~2005年新疆部分县市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J].地方病通报,2007,22(3):77.

猜你喜欢
妇幼卫生我区产科
流动的希望:新中国早期的妇幼卫生工作队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试论妇幼卫生统计监测漏报原因及对策
浅议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下的妇幼卫生工作
讲话稿
重点高校进一步扩大在我区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
妇幼卫生信息在妇幼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