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慧,刘德贵,张彦标,王晓娟,陈伟,薛刚
(成都军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成都 610083)
面部是人体外观最为重要的部位,局部缺损修复时不但要强调瘢痕小而少,对于修复的美学要求特别高,还要重视色泽、平整度和整体形态等。本科室自2010年来利用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各类面部病变手术后的创面2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组病例22例,年龄14~77岁,平均年龄52岁。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12例、色素痣5例、鳞癌3例、表皮囊肿破溃1例和血管瘤1例,均为圆形或类圆形病变。手术后创面缺损面积1.0cm×1.1 cm~3.2cm×3.6cm,缺损部位:颊部8例、上唇部6例、颞部6例、鼻根部2例。
1.2.1 麻醉选择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全身麻醉,局部麻醉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肾上腺素(盐酸肾上腺素稀释至1∶20万)局部皮下注射。
1.2.2 病变切除 对于明确的良性病变(如表皮囊肿、血管瘤和黑痣等)沿病变边缘外0.1cm做切除,对可疑或确诊的恶性肿瘤,沿肉眼可见的病变边缘外0.5~1cm切除,同时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及各切缘、底部情况,直至完全切净为止。
1.2.3 皮瓣设计 在形成的缺损区域一侧的正常组织设计等腰三角形皮瓣,原则是尽量在缺损外侧,尽量按皮纹方向,减少对面中部器官的牵拉和损伤,以缺损区域的最宽处为底边,三角皮瓣的长宽比一般不宜超过2∶1(切口设计见图1、2)。沿设计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达深筋膜,注意勿损伤深部重要神经(如面神经),略微向缺损侧倾斜,适当游离皮瓣两端的皮下组织,以可以较为轻松地将皮瓣牵拉至缺损区域为宜,但张力勿过大,皮下蒂的厚度要足够,不能游离的过薄。将皮瓣牵拉推进封闭创面,创缘可适当修整,皮瓣顶点处继发缺损直接拉拢缝合,可吸收线缝合皮下,6-0美容线间断缝合皮肤,视创面大小及出血多少放置橡皮引流片,术后24~48h拔除。
全部22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未出现发黑坏死,有2例切取皮瓣较大的术后出现不同程度青紫,经适当加压及放血处理后好转。患者术后面部外观轮廓无明显牵拉移位,术区较为平整,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同,修复效果均较满意(见图1、2)。
皮下蒂推进皮瓣属于局部任意皮瓣,其蒂部不包含知名动静脉,其血供来源于皮下组织的血管网,俗称“风筝”皮瓣,是一种改良的“V-Y”皮瓣[1]。相较于其他传统手术方式,皮下蒂推进皮瓣有很多优点[2]:1)它尽可能利用缺损周围正常组织,避免了部分正常组织的浪费;2)供瓣区可直接缝合,不会造成过多的继发损伤,局部创伤小,瘢痕也较为短小;3)术后伤口较为平整,不会形成“猫耳”,颜色同周围组织一致,符合美观要求;4)面部血供丰富,皮下软组织内血管网密集,很少出现皮瓣血运障碍,手术较为安全,且术中无需游离血管蒂,操作较为简单。
图1 右颞部高分化鳞癌,切除后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 1A:右颞部鳞癌术前;1B:彻底切除后创面及皮瓣设计;1C:皮下蒂皮瓣推进修复,供区直接缝合,放置引流 图2 上唇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皮下蒂推进皮瓣修复 2A:上唇基底细胞癌及皮瓣设计;2B:皮下蒂皮瓣推进修复,供区缝合;2C:术后7d拆线,修复效果满意
三角形皮瓣的设计是该手术的关键。一般情况下,皮瓣均设计在创面的外侧,远离眼、鼻、唇等面部器官,以免牵拉造成器官移位,影响外观。术前可用手指捏合供区,确保供瓣区能够较为轻松的拉拢,同时不对周围组织造成过度牵拉。手术切除皮瓣时,应多切除皮瓣顶点远端的皮下脂肪,而多保留皮瓣底边近侧的皮下脂肪,形成一斜坡,增加皮瓣的移动性[3]。由于皮瓣的移动能力在根本上取决于皮下组织蒂的牵伸性和松动性[4],因此,在面颊、颞部、上唇等皮下组织较为疏松的部位,皮瓣的设计可略大,而在鼻根、面中部等组织较为致密的区域,皮瓣设计要格外谨慎。
皮下蒂推进皮瓣术后作常规处理。由于面部血供丰富,只要皮瓣设计基本合理,就很少出现血供障碍,仅偶尔出现静脉回流障碍。22例病例中,出现2例术后静脉回流障碍,表现为皮瓣颜色青紫、张力较大、充盈速度增快等,皮瓣均位于颞部,修复的缺损面积分别为3.0cm×3.0cm和3.6cm×3.2cm,这可能与皮瓣切取较大及颞部皮下组织相对较少有关,经过适当加压和针刺“放血”治疗,1w内均恢复正常。
总之,皮下蒂推进皮瓣的血运可靠,风险小,手术操作较为简单,修复后形态符合美观原则,是修复面部圆形、类圆形小创面的理想方法。
[1]唐正东,陈东来.“风筝”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2):1760-1761.
[2]袁巍巍,李小军.皮下蒂皮瓣在修复面部缺损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1,24(3):1660-1662.
[3]陈召伟,张福奎.面部肿块切除皮下蒂皮瓣修复12例[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92.
[4]陈东来,刘艳霞,杨林,等.“风筝”皮下蒂皮瓣在头颈部修复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5):61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