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伟
(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163318)
油井出水是油田,特别是注水开发油田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堵水调剖技术一直是油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实现油藏稳产的有效手段[2-4]。
吉77块目前共有生产井80口,其中采油井65口,开井55口,月产油2542吨,综合含水63.08%,年产油1.9653万吨,累计产油23.5061万吨,地质储量采油速度0.27%,地质储量采出程度1.906%,注水井15口,开井15口,月注水9480方,年注水量9.4608万方,总累注水44.3691万方,月注采比1.4,累计注采比0.85。
吉77块在开发过程中,针对非均质性突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堵水调剖、调驱工作,具体工作量总结如表1所示。
分析上表,并结合其它油田的相同措施经验,可以总结出适合吉77块调剖、调驱的选井选层原则:
(1)所选井组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较好的反应全区块的整体开发水平,并且尽量避开断层;
(2)所选井组射开油层厚度不能低于所选井有效厚度的35%;
(3)为了便于分析调剖、调驱效果,跟踪井组生产情况,所选井组历年生产资料,包括动态和静态的必须完备;
(4)所选井组具备完善的注采对应关系,实在选不出注采完善关系的井组,要做到连通关系明显,注采对应层位清晰。
(5)井组井况良好,利于现场施工作业。
(6)具备一定的水驱基础,水驱控制程度大于60%。
根据上面阐述的原则,选井过程中我们注意井层优化,最终选定吉77块西端进行调剖调驱施工,该区块油层有效厚度大、射孔井况较好,没有套损套变井,也无井下落鱼。该区含油面积1.21km2,探明地质储量 240.1×104t,累产油达 72.4×104t,采出程度为30.15%。根据开发动静态资料分析确定该区块调剖、调驱8口井,对应油井42口。
该区块具备调剖、调驱的物质基础:油层厚度较大,最大的达84m,最小的也有36m,平均66,有效厚度平均41.7m,IV油组主力油层连通性较好,删状图显示连通率达到84%,采出程度为32%;水驱控制程度达到了88%,动用程度为85%,符合吉77块选井选层原则,因此首先选择该块做先导性实验。实验方案设计为:调驱试验方案主要在吉77块西端IV油组进行,优选3口注采关系明显、水驱程度高的注入井进行施工,对应油井采取合采的生产方式,达到调剖、调驱的目的。
17-33 井组调剖前吸水为13.8米/4层,吸水比例19.3%,调剖后吸水为21.9米/8层,吸水比例为39.7%,调驱后25.5米/13层,吸水比例为45.9%;18-321 井组调剖前吸水为21米/5层,吸水比例22.3%,调剖后吸水为27米/9层,吸水比例为46.7%,调驱后34米/12层,吸水比例55.9%;
经过调剖调驱工作,该区块的地层压力有所回升,调剖调驱前地层压力为10.1 MPa,经过调剖调驱工作,地层压力已经恢复到11.4 MPa,地层压力的恢复,使得平均动液面上升190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经过调剖调驱工作,区块内采出程度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截止到目前,采出程度达到了35.24%,开发效果好于同类油藏。
调剖、调驱改造后,使得区块及开发区存水率增加,目前累计存水率已经略高于理论值,阶段存水率高于理论值。
(1)针对吉77块井段长、注水层位复杂的开发实际,采取多段塞调剖、调驱先导性实验,累积增油4950t,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2)调剖、调驱改造后,有效遏制了含水上升速度过快的趋势,吸水趋于均匀化,实现了稳油控水的目的。
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油层吸水情况得到改善,达到了控水稳油目的。
(3)通过调剖、调驱改造措施,动液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复,调剖、调驱前动液面平均为1426米,调后恢复到1616米,上升了190米,这源于地层压力的上升,有利于开发的良性持续。
表1 调剖、调驱井组生产情况汇总表
经过调剖调驱改造,开发区含水上升速度得到了抑制,并启动了新的层段,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开发后,吸水层段又集中在几个高渗透层段,含水上升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1)在已实施调剖调驱的基础上,增加次数,实施多轮次调剖调驱,巩固前期效果,使稳油控水规模化;
(2)调驱前应该先进行调剖,使吸水剖面均匀化,然后能更好的发挥调驱作用;
(3)改变调剖调驱方式,由传统的针对油层组调剖调驱调整为针对油层进行,前提是对调剖调驱剂和地层配伍性进行仔细研究,避免污染地层;
(4)调剖、调驱后创新注水思路,由传统的控制注水量变为提高注水量,目的是通过注水保持压力在一个较高水平上,实现提液增油;
(5)加强注水井管理,对吸水剖面加强监测,对动液面进行持续跟踪,实现有效期较长的目标。
吉77块调剖调驱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提高了地层压力、恢复了动液面、改善了水驱效果、增加了产油量,同时积累的经验为油田公司调剖调驱方案的编制、实际施工操作开创了先河,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为公司稳油控水工程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1]韩大匡.深度开发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问题的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5);47-55.
[2]万仁溥,罗英俊.采油技术手册(第十分册):堵水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3]Smith J E.Performance of 18 polymers in aluminium citratecolloidal dispersion gels[A].SPE 28989,1995.
[4]韩学强.国外高含水油田堵水、调剖、封堵大孔道配套技术及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