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 龙,黄正祥,顾晓辉
(南京理工大学智能弹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4)
ERA自问世以来,成为装甲防护的主要手段。ERA对侵彻体的干扰作用主要来自夹层炸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飞板的相对运动和破片等。在上述因素中,飞板飞离弹轴线所需的时间是评定ERA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准,飞离时间越长,对侵彻体干扰能力越强[1]。目前,对单层ERA作用机理的研究较多,如M.Held[2-3]就ERA干扰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飞板与聚能射流和动能弹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S.H.Paik等[4]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对金属飞板与长杆弹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M.Mayseless[5]就ERA结构参数对防护作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此外,还有学者对ERA飞板运动规律也做了相关研究,如M.Held[6]基于动量定理,给出了非对称夹层飞板极限速度的工程计算公式;吴成等[7]采用数值模拟对一代ERA起爆后各飞板的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甄金朋等[8]、刘宏伟等[9]应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下ERA飞板的运动规律;沈晓军等[10]对双层“夹层炸药”爆炸后薄板的飞散速度进行了工程计算。综上所述,可见对单层ERA研究较全面,而对双层ERA的研究较少,且主要是利用数值模拟进行分析,还没有一种理论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双层楔形ERA各飞板的运动规律。
本文中结合工程需要,从单层ERA飞板运动规律,建立双层楔形ERA飞板运动模型,计算出飞板飞离弹轴线所需时间,并通过脉冲X光实验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ERA主要以“三明治”型的平板装药结构为主,即炸药夹层被封闭在2块薄板中间,待炸药爆炸时驱动金属飞板沿其法线方向飞散。双层ERA由2个基本“三明治”单元按一定的结构复合组成,主要有双层平行和双层楔形2种。
侵彻体与双层ERA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侵彻体穿过上层ERA结构引爆夹层中的炸药,使爆轰产物驱动Ⅰ板、Ⅱ板运动;剩余侵彻体继续运动,继而引爆下层ERA结构夹层中炸药,驱动Ⅲ板、Ⅳ板运动。在Ⅱ、Ⅲ板碰撞前,2个单元相互独立,可按2个ERA先后与侵彻体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当发生碰撞后,Ⅱ、Ⅲ板在2组爆轰产物的共同作用下继续运动,最终飞离弹轴线。
图1 双层ERA放置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double-layer ERA
ERA的作用过程涉及到炸药爆轰、飞板运动、飞板碰撞和变形等,其过程非常复杂,为了着重考虑各飞板在爆轰产物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现做如下假设:(1)ERA结构中的夹层炸药瞬时爆轰,飞板上各点的速度相同,方向垂直于初始板表面,且不考虑板的碎裂;(2)由于爆炸产物压力在膨胀阶段远大于飞板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所以在此只考虑爆轰压力;(3)在飞板加速到极限速度后,由于继续飞行时间极短,所以不考虑速度衰减,以此速度稳定飞行;(4)双层ERA被引爆后,Ⅱ、Ⅲ板发生完全塑性碰撞,且碰撞瞬时完成,共同飞离弹轴线。
ERA结构中的夹层炸药引爆后,在爆轰产物的驱动下,飞板沿其法线方向作背向运动。根据爆轰产物压力的变化,将爆轰产物膨胀过程划分为2个阶段[11]:
绝热膨胀阶段,任意时刻爆轰产物的压力pi为
等熵膨胀阶段,任意时刻爆轰产物的压力pi为
式中:ph、vh分别为夹层炸药瞬时爆轰后的初始压力和比容,瞬时爆轰压力是C-J条件下压力的一半;pk、vk分别为临界压力和临界比容,vi为任意时刻爆轰产物的比容,γ为质量热容比,κ为等熵指数。
结合任意时刻飞板速度微分方程
和炸药瞬时爆轰后飞板位移微分方程
可求得不同时刻飞板运动的变化规律。式中:Si为飞板的受力面积,mi为飞板质量;下标i飞板编号。
Ⅱ、Ⅲ板碰撞前,上、下2个ERA单元可看作是相互独立的;待Ⅱ、Ⅲ板碰撞后,Ⅰ、Ⅳ板继续按单个ERA作用规律进行分析,而对Ⅱ、Ⅲ板碰撞瞬间现做如下分析:Ⅱ、Ⅲ板发生正碰撞并焊接在一起,由动量定理得碰撞后两板的共同速度为[10]
式中:I1、I2、S1、S2分别为上、下层ERA爆轰气体对2块碰撞飞板的比冲量和作用面积。
Ⅱ、Ⅲ板碰撞后仍受到上、下层爆轰产物的共同作用,作用力为
式中:p12、p23分别为上、下层爆炸产物对Ⅱ、Ⅲ板的作用力。
结合ERA作用规律,可以得出双层平行ERA各飞板的运动规律。
双层楔形ERA作用过程与双层平行ERA基本类似,只是双层楔形ERA的上、下层“三明治”互成一定角度,使得上层爆轰产物气体的膨胀方向和飞板运动方向较下层不同,如图2所示。
Ⅱ、Ⅲ板发生斜碰撞,由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得
图2 Ⅱ、Ⅲ板碰撞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collision between flying plateⅡ and flying plateⅢ
式中:un、ut为碰撞后速度u 在n-n 和t-t方向上的分量,α为双层ERA之间夹角即楔形角,J为Ⅱ、Ⅲ板碰撞粘结后的转动惯量,Ω为Ⅱ、Ⅲ板碰撞粘结后所获得的转动角速度,l为反应装甲的长度。
由式(7)~(9)可求得碰撞后Ⅱ、Ⅲ板法线方向速度un、切线方向速度ut以及Ⅱ、Ⅲ板角速度Ω,同时结合双层平行ERA飞板的运动规律,可以求得双层楔形ERA各飞板的运动规律。
ERA基本单元采用平板炸药夹层结构,其中夹层炸药选用B炸药,密度为1.68g/cm3,爆速为7 840m/s;装甲板倾角θ为30°。双层平行放置时2个单元中间间隔Δ=20mm,下层ERA较上层延时8μs起爆;双层楔形放置时α=9°,间隔Δ=10mm,下层ERA较上层延时11μs起爆。分别对单层、双层平行以及双层楔形ERA各飞板的运动规律进行研究。
图3所示为利用上述理论模型计算得到的单层ERA与装甲板间隔一定距离放置时各飞板的速度时程曲线,所示的飞板速度为装甲板法线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从图3中可以看出双板具有类似的运动规律,在任意时刻两板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图4所示为单层ERA紧贴装甲板放置时各飞板的速度时程曲线。由于Ⅱ板紧贴装甲板,所以速度一直为零,Ⅰ板极限速度较图3中增加了38%,且加速时间加长。可以得出:单层ERA放置方式能有效影响各飞板的运动规律。对于单层ERA,飞板大约在20μs内完成加速过程,并保持极限速度飞离作用场;对于双层ERA,飞板在30μs内达到极限速度,并以此速度飞离作用场。
图3 ERA与装甲板间隔一定距离时飞板的运动规律Fig.3 The flying plate’s motion rule at a distance between ERA and armor plate
图4 ERA紧贴装甲板放置时飞板的运动规律Fig.4 The flying plate’s motion rule when ERA attached to armor plate
图5~6所示为计算得到的双层平行以及双层楔形ERA中各飞板运动速度。
由图5可知,Ⅱ、Ⅲ板碰撞前,上层ERA飞板的运动规律与图3中相同,而下层ERA与装甲板紧贴,其运动规律与图4中相同。在夹层炸药爆炸后15μs左右,Ⅱ、Ⅲ板发生正碰撞,之后Ⅱ、Ⅲ板粘接在一起沿远离装甲板方向继续运动,且在25μs左右达到最大速度;Ⅱ、Ⅲ板碰撞后向上运动压缩上层爆轰产物,使得Ⅰ板持续加速,极限速度较图3中增加了4.4%。
图6所示为双层楔形ERA各飞板速度时程曲线。Ⅱ、Ⅲ板碰撞前,由于上层ERA与装甲板之间存在夹角,在夹层炸药爆炸后,Ⅰ、Ⅱ板运动方向与装甲板法向存在夹角,故与图3中飞板运动规律不同。下层ERA与装甲板紧贴,其飞板的运动规律与图4中相同。在夹层炸药爆炸后13μs左右,Ⅱ、Ⅲ板发生斜碰撞,碰撞后两板焊接在一起,由于下层ERA较上层延时11μs起爆,使得下层爆轰产物压力远高于上层,所以Ⅱ、Ⅲ板碰撞结束后沿远离装甲板方向加速运动,25μs左右达到最大速度,此速度较图5中Ⅱ、Ⅲ板合速度降低了20%,同时获得角速度Ω=1.14rad/s。碰撞后Ⅱ、Ⅲ板向上运动压缩上层爆轰产物,使得Ⅰ板速度略有增加。角度效应能够明显影响飞板碰撞后各飞板的运动规律。
图5 双层平行ERA各飞板运动规律Fig.5 Each flying plate’s motion rule of the double-layer parallel ERA
图6 双层楔形ERA各飞板运动规律Fig.6 Each flying plate’s motion rule of the double-layer wedged ERA
为了获得双层楔形ERA作用场的规律,实验先从单层ERA各个飞板的运动规律进行研究,通过调整脉冲X光机不同的出光时间得到飞板运动规律的最佳呈现状态,然后通过将单层ERA做垂直于侵彻体方向的实验,获得单层ERA不同放置条件下各飞板的平均运动速度。在此基础上,对双层ERA进行研究,从而获得双层楔形ERA各飞板的运动规律。
实验采用2台脉冲X光射线管布设成45°汇交,聚能装药以垂直方式布设,保证成形后经过2台X射线管汇交轴。通过设置2个脉冲X光机不同的出光时间,1次实验可得到2张不同时刻的X光照片。为了精确测得ERA飞板的飞散速度,实验中还需进行起爆同步设置和参考标记设置。
实验采用∅56mm无壳聚能装药,炸高为80mm,采用8#电雷管起爆。由于只研究飞板的运动规律,聚能装药与ERA垂直布设。实验中ERA单元由上下层钢板以及夹层炸药组成。上、下层靶板材质为45钢,尺寸为250mm×250mm×3mm;夹层炸药选用军用B炸药,用螺栓紧固于双层钢板之间。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7所示。
实验中设置2台脉冲X光机出光时间间隔为70μs,由此可以测出各飞板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图8为单层ERA与装甲板间隔一定距离时,所得70、140μs时X光照片;图9为双层楔形ERA在60、130μs时X光照片。
表1所示为不同放置条件和组合方式下,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其中计算值均为飞板达到极限速度后,稳定飞行的速度值,δ表示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值的误差。
图7 实验布局示意图Fig.7 Schematic of experimental layout
图8 单层ERA脉冲X光照片Fig.8 The flash x-ray photos of single-layer ERA
图9 双层楔形ERA脉冲X光照片Fig.9 The flash x-ray photos of double-layer wedged ERA
表1 飞板运动速度的计算值与实验数据比较Table1 Comparison of the flying plate velocity between calculated value and experimental data
由表1可知,将飞板运动速度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单层ERA在不同放置条件下,两者误差较小,均在4%以内;双层ERA2种不同放置方式误差较单层偏大,但误差仍控制在10%以内,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单层ERA与装甲板间隔一定距离时,实验测得Ⅰ、Ⅱ板的速度大小不同,上飞板速度偏低,而理论计算得Ⅰ、Ⅱ板速度大小相同。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在于:理论计算忽略了飞板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且没有考虑螺栓的影响;Ⅱ板碎裂变形,造成数据处理存在一定误差。
双层平行和双层楔形ERA中,Ⅰ、Ⅳ板的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误差在4.5%以内,而Ⅱ、Ⅲ板误差相对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实验中Ⅱ、Ⅲ板的碰撞过程相当复杂,而理论模型中Ⅱ、Ⅲ板按照完全塑性碰撞处理,较难反映碰撞时的真实状态。然而Ⅱ、Ⅲ板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均控制在10%以内,满足工程计算要求。此外,理论计算速度为整块板的平均速度,而实验过程中所得速度为板上某点的速度值,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产生一定差异。
通过上述理论计算和实验可以得到单层ERA、双层平行和双层楔形ERA各飞板的稳定飞行速度,由此可以推算出各飞板飞离弹轴线所需时间,即飞板相互作用时间。
图10 不同条件下的作用时间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对比Fig.10 Comparison between theory and experiment of action tim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图10所示为ERA不同放置条件和组合方式下,飞板飞离弹轴线所需时间的计算结果:类型Ⅰ指单层ERA紧贴装甲板放置,类型Ⅱ为单层ERA与装甲板间隔一定距离放置。其余为双层平行ERA下层紧贴装甲板放置和双层楔形ERA下层紧贴装甲板放置。由图10可知,单层ERA紧贴于装甲板放置时,飞板飞离弹轴线所需时间最短;双层ERA比单层ERA的飞板相互作用时间增加了5倍以上;双层楔形ERA的飞板相互作用时间比双层平行ERA的提高了38%。对比理论计算值和实验结果得:两者误差均在7%以内,满足工程计算要求。此结果也表明,通过飞板的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飞板相互作用时间是可靠的,同时也证明了飞板运动规律模型的准确性。
(1)由单层ERA各飞板运动规律的研究着手,通过对双层ERA作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双层ERA各飞板的运动规律模型,并利用脉冲X光实验进行验证,所得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且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2)运用理论模型,分析了单层、双层平行和双层楔形ERA各飞板的运动规律,进而计算飞板飞离弹轴线所需时间即飞板相互作用时间,结果表明:双层平行ERA的飞板相互作用时间较单层的提高了5倍以上,且双层楔形ERA的飞板相互作用时间又较双层平行ERA的提升了38%。
(3)单层ERA的飞板相互作用时间与ERA和装甲板的相对放置距离有关,间隔放置可以使其有显著的提高。
[1]黄正祥,李刚,陈惠武.双层反应装甲作用场参数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J].弹道学报,2005,17(4):40-43.Huang Zheng-xiang,Li Gang,Chen Hui-wu.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double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J].Journal of ballistics,2005,17(4):40-43.
[2]Held M.Comparison of explosive reactive armour against different threat levels[J].Propellants Explosives Pyrotechnics,1999,24:76-77.
[3]Held M.Momentum theory of explosive reactive armours[J].Propellants Explosives Pyrotechnics,2001,26:91-96.
[4]Paik S H,Kim S J,Yoo Y H,et al.Protection performance of dual flying oblique plates against a yawed long-rod penetrat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2007,34:1413-1422.
[5]Mayseless M.Effectiveness of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J].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2011,78(5):1-11.
[6]Held M.Plate velocities for asymmetric sandwiches[J].Propellants Explosives Pyrotechnics,1997,22:218-220.
[7]吴成,蒋建伟,冯顺山.爆炸反应装甲运动规律的数值仿真及研究[J].兵工学报,2002,23(1):35-38.Wu Cheng,Jiang Jian-wei,Feng Shun-shan.A study on the moving features of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J].Acta Armamentarii,2002,23(1):35-38.
[8]甄金朋,刘天生,张硕,等.爆炸反应装甲驱动飞板运动的数值模拟[J].火炸药学报,2010,33(2):78-81.Zhen Jin-peng,Liu Tian-sheng,Zhang Shuo,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flyer plate propelled by explosive reactive armor[J].Chinese Journal of Explosives & Propellants,2010,33(2):78-81.
[9]刘宏伟,夏松林,赵靖,等.反应装甲结构参数对飞板运动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34(5):41-43.Liu Hong-wei,Xia Song-lin,Zhao Jing,et al.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e parameter of ERA on the moving of flyingpanel[J].Ord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1,34(5):41-43.
[10]沈晓军,马晓青,曾凡君,等.双层反应装甲爆炸后薄板飞散速度工程计算[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4,14(4):341-346.Shen Xiao-jun,Ma Xiao-qing,Zeng Fan-jun,et al.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explosive driven metallic plates for two layered sandwich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4,14(4):341-346.
[11]恽寿榕,赵衡阳.爆炸力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