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行,阮班录
(1.陕西西安市户县园艺站,西安 712000;2.陕西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咸阳 712046)
秦岭北麓是我国传统的农业耕作区,农业经济发达,具有从事林果种植的传统,且自然条件优良。况且,秦岭北麓各地距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市区距离近,特别是西安—沣峪口一级公路、环山公路、西安—汉中高速公路建成后,交通更加便捷。因此观光果园已经成为这个地区观光旅游中的重要内容。前不久,笔者就西安市秦岭北麓环山公路两旁的观光果园发展情况作了一些实地调研,看到各地发展势头不错,果农参与意识增强,观光果园数量明显增加,但只有少数环境幽雅、功能齐全,多数为规模小、零乱、环境整治较差、档次低,地域与规模优势还没有形成。对此,我们做了一些浅显的思考,就西安市秦岭北麓各地发展观光果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各地应根据当地传统果业的优势确定观光果园的区域和主栽树种、品种,依托发展,错位发展,更容易形成特色。譬如:蓝天县以前往王顺山沿途、汤峪周边等为主要区域,以樱桃、杏为重点;长安区以西安前往翠华山、南五台、沣峪森林公园的靠山沿线为主要区域,以葡萄、桃为重点;临潼区以兵马俑、华清池景区周边及靠山附近为主要区域,以石榴、火晶柿子、草莓为重点;户县以环山公路两侧为主要区域,以户太葡萄、早熟杏为重点;周至以108国道、环山公路沿线、楼观台景区周围为主要区域,以猕猴桃为重点。另外,如果有条件,应注意秦岭中特有野生果树如:三叶木通、五味子、羊奶果、树莓等的引进试栽,这些稀奇的野生果树,观赏效果会更好。
发展观光果园,应该选具有艳、奇、稀、优特点的品种,这样才能引起游人的注意,有让游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最好能让人观后有美不胜收的感觉,给游客留下不枉来一次的好印象。譬如:艳美的大个油桃、蟠桃、茶壶枣、巨型柿、火晶柿、磨盘柿、无核黑柿、穗状核桃、红色梨、早熟杏、红心猕猴桃、大个早熟樱桃等。
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是标准化、集约化、优质、安全、高效益。观光果园的发展也必须顺应现代农业的要求,高标准建园,精细化管理,才能吸引游人,才能聚科普、示范、生产、观光于一体。主要应体现出高科技应用和管理技术先进、到位,重点在以下几方面:株行距合适,栽植坑适度;滴渗灌技术、肥水一体技术的应用;地面生草制、覆盖制;重施有机肥、巧施化肥,补充微肥;突出绿色理念,应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严格限制有毒有害农药使用;四季修剪,树形标准、新颖、规范,通风透光;应用壁蜂授粉技术,严格疏花果,稳产优质等。
“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农家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特色饮食需要,成本也较低,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精神。观光果园配以“农家乐”正好满足了人们外出休闲观光和特色饮食消费的需求,相互配合,大有文章可做。现有的“农家乐”,多数不规范,规模小,卫生条件也不是很好。这方面应该借鉴礼泉县袁家村的经验,尽量做到规范管理,适度集中,特色饮食,干净卫生。最好能形成品牌效应,这样对发展观光果园更具促进作用。
设施果树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现果品的提前或延迟成熟,错开露地上市时间,这样做本身就很有“奇特”效果,是能吸引人们关注的地方所在。何况,果树设施栽培后,扩展了自然观光的最佳期限,延长了最佳观光时间,也便于集约栽培,通过环境调控让栽培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设施栽培,发挥其优点,增加观赏效果,吸引更多游客。
为了满足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又能让观光果园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也可以增加有机肥,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种养结合,果园配合养殖值得借鉴。最简单的养殖项目就是果园散养鸡、兔。就拿散养鸡来看,效益一般是笼养鸡的3倍以上。需要注意的是果园养鸡要安排好雏鸡放入时间,避开果实成熟期鸡上树啄食果实;果园养兔要作好果树主干保护,避免啃食树皮。
目前,秦岭北麓地区的观光果园以群众自发建设为主,基本都是依托原来的果园,面积小,观光配套设施不齐。随着西安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观光消费标准的不断提高,在西安周边应该逐步规划建设一些大型观光休闲目的地。这方面应该发挥秦岭北麓适宜发展观光果园的优势,特别是可以通过引资和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在现有观光果园为分散观光的基础上,聚集土地,建立一定数量、高标准、功能齐全的大型观光果园。这方面需要统一规划,政策引导,逐步发展,不断完善。需要强调的是,大型观光果园也必须保持果园生态的和谐、突出地域自然的特点,切忌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而破坏自然的景观。
[1]郭威.西安市发展秦岭北麓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应注意的问题[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00-104.
[2]马瑛,甘枝茂.西安市观光旅游的开发构想[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1):121-125.
[3]卢冲,邹志荣.西安地区发展观光农业的原则及区域布局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8(13):5604-5606.
[4]韩改芬,严艳.西安市秦岭北麓发展带观光农业对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19):9264-9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