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对比研究——以湖北松宜与辽宁阜新为例

2013-09-12 09:40张建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年1期
关键词:阜新资源型城镇

何 雄 张建锋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天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营业部,湖北天门431700)

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对比研究
——以湖北松宜与辽宁阜新为例

何 雄1张建锋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天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营业部,湖北天门431700)

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规模的大小、区位条件的好坏、资源禀赋的富裕程度和所处的生命周期。本文通过湖北松宜与辽宁阜新两个转型初始条件较大的资源型城镇转型实践进行案例对比,并分析以上因素如何影响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选择。研究表明:湖北松宜矿区经济规模小、区位条件差、资源存量少,适宜采用整体搬迁模式,而辽宁阜新经济规模大、区位条件优越、资源存量丰富、政府支持力度大,适宜采用产业更新模式。

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对比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资源型城镇的转型与发展,不仅是中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世界上尚未很好解决而亟待研究的问题。我国现有的426座资源型城镇,80%以上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转型已经迫不及待。国外关于资源型城镇转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而国内关于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选择的研究开始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王德鲁分析了国内外资源型城镇转型实例,认为影响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资源型产业退出壁垒、技术积累、区位条件和资源型产业衰退机理,他将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归纳为四种:产业创新、产业延伸、产业区位转移和企业能力再造[1]。张米尔研究了不同产业组织结构下的资源型产业转型对策,认为开发阶段、开发规模、产业政策、企业战略、区位因素是影响转型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三种产业转型模式:产业延伸模式、产业更新模式以及复合模式[2]。赵静以安徽淮南市为例对煤炭城市的产业转型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煤炭城市产业转型的一般模式有跨越式产业转型、依托式产业转型和复合模式,影响产业转型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区位因素、市场状况、发展阶段和基础条件四种[3]。

归纳来看,关于影响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主要有[4]:区位因素、开发规模、企业战略、发展阶段、退出壁垒、技术积累、市场状况、基础条件、衰退机理、产业政策等。本文认为分析影响转型模式选择主要有四大主要因素:经济规模、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生命周期。辽宁阜新是我国最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镇,而湖北松宜则是湖北省最为典型的煤炭资源枯竭型矿区。但二者在经济规模、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存量等各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试图通过两个案例城镇转型模式的对比,我们将看到,不同转型条件的资源型城镇应采取不同的转型模式。

2 湖北松宜与辽宁阜新转型初始条件的差异分析

2.1 松宜矿区与辽宁阜新概况

湖北松宜又称松宜矿区,地处湖北松滋和宜都两市交界处,矿区面积108 km2,包括8个社区29个居民点,人口约2万人,是湖北省第二大产煤基地。松宜矿区是建国后按照“先生产、后生活”原则扩建的独立工矿区,迄今已大规模开采50余年,可采储量已开采90%以上,煤炭资源枯竭萎缩,产量大减,目前仅只有四对矿井还在维持生产,剩余服务年限不足十年,矿区转型迫在眉睫。矿区已累计向社会提供煤炭2 530万t。由于多年的高强度开采,如同我国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矿区一样,资源枯竭给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失业贫困人口增多,保障压力加大;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矿区可持续发展形式严峻,转型需求迫切[5]。

辽宁阜新地处辽宁省西北部,东邻沈阳,西连朝阳,南靠锦州,北与内蒙古接壤,全市总面积1.04万km2,总人口193万,其中市区78万。阜新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能源工业基地。“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有4个煤炭和电力工业项目建在阜新。截至2001年底,全市已累计发电1 700亿kWh,生产煤炭6.5亿t,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转型前的1997-2001年,阜新矿务局年产原煤约700万t,产值约16亿元。

2.2 湖北松宜与辽宁阜新转型条件的差异

湖北松宜与辽宁阜新转型初始条件有许多相同点,如同处衰退期,面临着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产业结构单一、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困难等问题,转型需求都十分迫切。但两者转型初始条件也有诸多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2.2.1 经济规模

湖北松宜人口约2万人,面积108km2,原矿产总储量约3 000万t,辽宁阜新总人口193万,面积1.04万km2,原煤总储量约7亿t。两者在人口规模、土地面积、矿产产量等各主要经济指标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分别属于典型的小型和大型资源型城镇。

2.2.2 区位条件

辽宁阜新距北京、天津等国家中心城市较近,锦阜高速连接京津且拥有沈阜城际铁路,距离沈阳航空港180 km,锦州海港10 km。而松宜矿区地处两市交界处,绝大部分为山区,交通十分不便。

2.2.3 资源禀赋

自然资源方面,松宜矿区虽然面积有108km2,但仅有地下矿产开采权,实际可使用土地面积仅约3km2,除拥有煤炭开采的一些副产品外,其他自然资源极为匮乏。相比而言,辽宁阜新除煤炭矿产资源外,还拥有其他丰富的资源:①草场面积约81.4万亩,畜牧业发展居辽宁省前列。②林业面积461.3万亩,森林覆盖率28.6%,居辽宁省第三位。③耕地面积约564.4万亩,农村地区人均5.64亩,居辽宁省第一位。且阜新市光照、气候等种植条件良好,农村土地、河流未受污染,具有生产绿色食品的极大优势。④另有宜林地面积约123.3万亩,可供开发的“四荒”面积约344.7万亩,具有大力发展经济林、生态林和苗木基地的潜力。

人才技术方面,辽宁阜新由于规模较大且开发历史悠久,人才、技术积累较多,如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第一架高空侦察机上,都有来自阜新的电子产品。而松宜矿区则几乎没有人才技术方面的积累。相反,由于工作环境恶劣,矿区伤残人员比例很高,且年富力强者大多外出务工,在地居民除了采煤外没有一技之长,人力资本极为匮乏。

2.2.4 政策因素

松宜矿区原为省属企业,2003年3月下放至宜昌市,8月再次下放至宜都市,由于规模较小,松宜矿区没有被列入资源型枯竭型城市名单,无法享受相关政策支持。而宜都为县级市,经济规模较小,且松宜矿区在下放前与宜都市相对独立,经济联系很少,宜都市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动力来支持矿区转型,松宜矿区在转型过程中享受到的政策支持较少。

辽宁阜新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镇,其转型受到政府高度重视,享受了诸多转型政策支持。2001年,辽宁阜新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2008年,辽宁阜新被确定为第一批资源型城市且列第一位,享受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一系列政策支持。

两者转型条件的差异见表1。

表1 湖北松宜与辽宁阜新转型条件的差异

3 湖北松宜与辽宁阜新转型实践比较

3.1 湖北松宜的转型实践

2003年,松宜矿区由湖北省下放至宜都市以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逐渐暴露,矿区转型工作逐步启动。2010年宜都市编制了《松宜矿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基本确定了未来十年松宜矿区的转型方向,主要内容如下:

(1)将分散矿点的居民搬迁集中到集镇,改造棚户区。松宜矿区大部分矿点地处山区,交通极为不便,基础设施较差。针对这部分矿点,主要的转型措施是整体搬迁以改善民生。主要思路是改造、新建和搬迁相结合,短期内以改造和就地新建为主,实施有选择的搬迁(内迁),重点实施危房户搬迁和棚户区改造,立足于解决矿区现住居民住房困难的生存问题;长期内以搬迁为主(内迁和外迁相结合、外迁为主),立足于综合解决矿区后代人的就业、就学等发展问题。在大力进行移民搬迁和产业转型的同时,松宜矿区还进行了地质灾害治理和环境修复、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2)产业转型。松宜矿区产业转型总体思路是因地制宜实现产业多元化,重点发展四个产业:一是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开展湘鄂两省边界贸易窗口。二是依托矿区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生产条件,开发工业遗产旅游。三是循环利用煤矸石资源,发展煤矸石—建筑材料产业链。四是开发利用与煤共伴生资源的深加工,开发有铁矿石、硫铁矿、高岭土、铝土矿等煤矿共伴生资源,如可以利用高岭土发展耐火材料、陶瓷、造纸、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纺织品等产业,利用硫铁矿生产硫磺等。

3.2 辽宁阜新的转型实践

2001年辽宁阜新开始启动经济转型工作。阜新经济转型思想的核心是以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为出发点,坚持自力更生,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坚持运用市场经济方式重点实现城区和矿区的经济转型。阜新经济转型的方向:充分发挥阜新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优化调整第二产业,培育新型接续产业,以此实现产业更新,实现阜新经济转型[6]。在经济转型方面,辽宁阜新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确立以现代农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辽宁阜新确定了以现代农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突出科技在转型中的示范作用,依靠科技支持发展现代农业。至2006年,共建立7个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3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4个民营高科技农业项目相继落户阜新。阜新还通过招商引资,民企合作的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北京顺鑫、内蒙伊利、河南双汇、草原兴发、上海大江等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落户阜新,极大带动了阜新乳品、食用菌、肉鸡、肉羊、生猪等14个农业产业链条。截至2006年底,阜新市农产品加工企业GDP已经占到第二产业GDP的33%,产业由以煤炭为主导向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转型取得初步成效。

(2)产业多元化,培育新型接续产业。为避免重蹈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覆辙,致力走多元化之路。截至2006年,煤矿石空心砖、煤矸石发电、矿井水开发利用等一批与原煤炭产业相关的产业继续发展,漳武风力发电、冶金工业、新型建材业、汽车动力转型泵、晶体管、电容器等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

(3)劳务输出。由于下岗职工数量存量过大,短期内靠内部新增岗位无法实现全部再就业。因此,辽宁阜新在转型中十分重视劳务输出,利用外部市场解决职工再就业问题。2001年至2006年,累计向外输送劳务35万人次,极大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

(4)其他措施。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及其他支柱产业的同时,阜新市还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免费技能培训促进再就业。二是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3年内对市内54家国企进行了改制,实现了新机制与经济转型的对接。三是利用先进技术,3年内对接成功了143个新科技农业项目,建立了一大批农业科学研究与推广机构。四是恢复地质和环境治理,3年完成造林面积172万亩,小河流域治理、废弃地复垦、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等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由辽宁阜新的转型实践可以看出,辽宁阜新主要采取的是产业更新模式,用现代农业作为接续产业来支持产业经济发展。

4 湖北松宜与辽宁阜新转型模式比较

基于转型初始条件的不同,松宜矿区和辽宁阜新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转型模式:松宜矿区以整体搬迁为主,综合采取了部分矿点整体搬迁,向外依附和产业延伸等多种治理措施。辽宁阜新则主要以产业更新模式为主。两者转型模式选择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他们在经济规模、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政策支持等转型基础条件方面的不同造成的。

第一,湖北松宜经济规模较小,区位条件较差,可以采取整体搬迁的模式。而辽宁阜新经济规模则较大,适宜自力更生模式发展其他产业。松宜矿区几个地处偏远山区,交通和生活配套设施较差的矿点大多常住人口较少,如尖岩河矿点常住人口仅200人左右,人数最多的陈家河矿点常住人口也只有600余人,规模小的特点非常有利于这些矿点的整体外迁。而辽宁阜新人口有193万,即使规模相对较小的矿点也动辄几千上万人口,实行整体搬迁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宜自力更生,就地利用当地其他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

第二,湖北松宜除了煤炭资源及与煤共伴生资源外,其他自然资源几乎没有或被破坏,所以采取的主要产业政策是变废为宝,发展与煤炭资源共伴生资源的深度开发。而辽宁阜新则由于拥有非常丰富且未被污染的农业资源,适宜发展现代农业为主导产业。松宜矿区除煤炭资源及其共伴生资源外,其他自然资源几乎没有或已被破坏,如可用作耕地的地表土地面积仅约3平方公里,且地下水系已被污染,已不适合发展畜牧业等农业产业。矿区可利用的资源唯有与煤共伴生资源如高岭土、硫铁矿等资源,所以采取主要产业转型方式是大力推进与煤共伴生资源的深度开发。而辽宁阜新则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主导产业从煤炭加工到现代农业的转变。

第三,辽宁阜新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镇的试点城市和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享受了诸多政策优惠。而松宜矿区则几乎没有享受相关的特殊政策支持。辽宁阜新由于属于国家典型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其转型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享受了诸多特殊的转型政策支持,加上阜新本身经济规模较大,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其转型,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在辽宁阜新实现主导产业从煤炭开发到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松宜矿区既没有政策优惠,由于经济实力较弱、此处偏远,很难吸引外部投资。因此,松宜矿区的转型更多的依靠自力更生。

5结语

湖北松宜和辽宁阜新这两个资源型城镇的转型模式选择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二者采取不同转型模式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在经济规模、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政府政策等转型的基础条件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资源型城镇转型不存在同一的模式,转型基础条件不同的资源型城镇应采取不同的转型模式。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的资源型城镇具体采用何种转型模式,应在深入分析自身经济规模、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生命周期和政府政策等各方面条件后,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选择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的转型模式,实现资源型城镇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1]王德鲁,周敏.城市衰退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J].煤炭经济研究,2005,(2):24 -26.

[2]张米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2:35-38.

[3]赵静.煤炭城市产业转型特征与产业转型研究——以安徽淮南市为例[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06:4-7.

[4]任勇.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以铜川市为例[D].兰州:西北大学,2008:46-47.

[5]何雄.松宜矿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2010:6 -8.

[6]张效然.阜新市的经济转型之路[J].中国矿业,2004,(5):34-35.

Comparative Study on Transfamation Mode of Resource-exhausted Towns in Songyi,Hubei Province and Fuxin,Liangning Province

HE Xiong1 ZHANG Jian-feng2
(1.Public Management College,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 and Law,Wuhan Hubei 430074,China;2.Sales Depart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 Union,Tianmen Hubei 431700,China)

Four key factor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for transition mode selection of resource-exhausted towns:the size of the economies of scale,geographic conditions,resource rich endowments,the mine life cycle.In this paper,we choose two mine districts(Songyi,Hubei Province and Fuxin,Liaoning Province)as a case comparative study.The two towns have larger different initial conditions of transformation,and how the above four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hoice of the transition model is analysed.Research shows that:owing to small economic scale,far-off location,poor resources,the overall relocation mode is suitable for Songyi Town.Meanwhile,holding huge economic scale,geographical advantages,abundant resources and government support,so the industry update mode is suitable for Fuxin City.

resource-based towns;transition mode;comparative study

F291.1

A

1002-2104(2013)05专-0011-04

2013-03-11

何雄,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和管理。

2010年度部属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本科研业务项目“城市贫困区位化与社区重建”。

(编辑:田 红)

猜你喜欢
阜新资源型城镇
浅谈辽宁省高速公路(阜新段)不动产确权登记
油气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对策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阜新皮革产业开发区再获殊荣
人口与就业
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及混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