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颊草莓保护地栽植适宜密度初探

2013-09-12 02:09沈年桥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10期
关键词:苍南县草莓植株

沈年桥

(浙江省苍南县农业局,浙江苍南 325800)

红颊草莓是苍南县2010年引进推广的草莓新品种,其特点是株型高大,休眠浅,果形美观,商品性好,平均售价高出丰香和法兰地1倍以上,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关于草莓栽植密度与草莓产量及品质关系的报道,但因品种和栽培条件差异,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陈秀娟等[1]研究认为,草莓的生殖生长、营养生长与密度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密度既影响草莓的产量,又影响草莓的品质;罗赟等[2]研究指出,红颜草莓耐阴性较强,即使高密度栽培,其植株生长也不会有显著差异。为探索红颊草莓在苍南县的适宜栽培密度,同时为推广大棚草莓标准化生产和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11-2012年对红颊草莓保护地栽植适宜密度开展了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在苍南县灵溪镇河口叶村塑料大棚中进行。大棚南北朝向,规格为8 m×50 m。供试品种为红颊,选择植株健壮、无病虫害、茎粗0.8 cm以上的种苗作为试验材料。前作为番茄。土壤为壤土,有机质35.2 g·kg-1,有效磷9.1 mg·kg-1,速效钾 82.5 mg·kg-1,pH值5.8。

1.2 试验设计

按栽培株距的不同,试验设A(10 cm),B(15 cm),C(20 cm),D(25 cm)4个处理。为方便管理和统计,每处理栽植1个大棚,不设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定植前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1 000 kg,挪威三元复合肥 (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各15%)50 kg,钙镁磷肥50 kg。采用高垄双行种植,畦带沟宽0.9 m,底宽0.5 m,面宽0.4 m,高0.3 m。9月25日定植,缓苗后覆盖黑色地膜,11月21日覆膜扣棚。其余同普通生产管理。

1.3 试验数据测量

1.3.1 株高的测定

每月6日测定株高。每处理随机选取10株,用直尺测定株高[3],重复3次,取平均值。

1.3.2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于2012年1月15日,选取当日采收的均匀、无病虫害、无机械伤、九成熟的草莓1级果10个,榨汁后用WYT-I型手持糖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1.3.3 平均单果重测定

从每个小区中随机选取10株,作为定点测定的对象。从第1个草莓果实成熟开始至草莓生产期结束,每隔2 d采所有九成熟果实进行称重测定。同时对每次采收果实的数量进行记载,折算出平均单果重和不同处理下的单株产量 (称量统计完毕将所采草莓合计到当天采摘的相应小区产量上)。

1.3.4 产量和优质果率测定

从第1个草莓果实成熟开始至草莓生产期结束,每隔2 d采摘所有九成熟果实,并按优质果(单果重20 g以上的无畸形、无病虫害的果实)和次级果 (筛选出优质果后尚有商品价值的果实)进行分类称重记载,分别统计出4个处理前期(12月12日至3月15日)和后期 (3月16日至5月15日)优质果率和小区产量,最后折算成667 m2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草莓株高的影响

由图1可知,4个处理株高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从10月到次年3月,株高增幅月份间变化比较平缓,4月份开始高度增幅较大,主要是由于前者草莓以生殖生长为主,或尚未封行,加上气温较低,使得高度增幅月份间差异不明显;后者则是当地气候非常适宜草莓生长,要注意加强草莓田间管理,及时去除病老叶,摘除匍匐茎,以减少营养消耗。结果还表明,栽培密度越大,植株高度相对越高。其中处理A与其他3个处理间的株高差异尤为明显,而处理B,C和D之间高度差异不大。这可能是由于处理A的密度已经过大,导致植株间相互影响增加,进而出现徒长现象。

2.2 不同处理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表1可知,草莓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处理D含量最高,达11.26%,比处理 A,B和 C分别高 14.08%,6.43%和3.11%;总体表现为密度越大,单果重越小,优质果率越低,且后期比前期表现尤为明显。因此,适当降低栽植密度,有利于提髙果实的品质,实现优质优价。

图1 不同处理对株高的影响

表1 不同处理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单位面积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表2结果表明,虽然不同处理单位面积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益并未增加,相反密度过大却导致效益的大幅下降。虽然处理A全期的总体产量最高,达到了21 138.0 kg·hm-2,但其全期效益却只有5.81万元·hm-2,是4个处理中最差的一个,分别比处理B,C和D低18.1%,28.2%和14.3%。这是因为处理A的密度过大,不仅增加了草莓管理的难度,而且直接导致品质变差,从而影响了单位面积生产效益。

表2 不同处理对单位面积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栽植密度是影响草莓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在不影响草莓正常通风透光的前提下,草莓单位面积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其品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当密度过大时,将使草莓品质大幅下降。低密度能使每个植株具有足够的地上和地下生长空间,增加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危害,有助于提高单株产量。大棚条件下,草莓植株间的通气良好与否成了影响植株生长的主要因子[4]。综合本试验结果,苍南县保护地红颊草莓最适宜行株距为30 cm×20 cm,折合栽植密度为9.75万株·hm-2。而罗赟等[2]认为,北京地区日光温室垄栽红颜草莓适宜行株距为15 cm×15 cm,这可能与我国南北方栽培环境不同有关。

[1]陈秀娟,糜林,章镇,等.栽培密度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9):296-300.

[2]罗赟,汪佳易,林晓,等.红颜草莓日光温室不同栽植密度试验 [J].中国果树,2012(5):37-39.

[3]赵密珍,草莓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3.

[4]尹克林,刘素君,钱春,等.草莓新品种栽植密度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3):235-237.

猜你喜欢
苍南县草莓植株
树的生活
阳光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北细辛再生植株形态结构及其挥发油成分GC-MS 分析
草莓
短期水分胁迫影响巴旦杏植株对硝酸盐的吸收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