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梁家幸 ,苏乾莲 ,赵 武 ,秦毅斌 ,何 颖 ,卢冰霞 ,3,段群棚 ,李莹莹 ,3,姜佳佳 ,3,梁保忠
(1.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1;2.广西畜禽疫苗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1;3.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5)
细胞培养始于20世纪初(Harrison 1907,Carrel 1912),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各个领域[1]。在兽医学领域,培养细胞对于动物病毒的体外增殖培养、动物病毒疫苗的研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 PPV)是Mary和Mahnel于1966年从猪瘟病毒组织培养中首次发现,并认为是培养细胞内潜伏感染的病毒[2]。笔者实验室长期从事动物病毒学的研究,日常进行猪肾细胞系IBRS-2、PK-15、仓鼠肾细胞BHK等细胞的培养,用于动物病毒的增殖培养。在数次猪肾细胞系IBRS-2培养过程中观察发现细胞产生类似PPV感染的病变,怀疑为PPV感染,于是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对病变细胞进行PPV核酸的检测,结果为阳性,现报告如下。
将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类似PPV感染病变(即细胞收缩,细胞颗粒增多,折光度增强,细胞崩解,部分从瓶壁脱落)的IBRS-2细胞(图 1)-20 ℃冻融3次,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用于检测PPV核酸。
细胞培养过程中未发现病变的正常IBRS-2细胞(图 2)处理方法同1.1。
胰酶、新生牛血清、谷氨酰胺、MEM、双抗(青霉素+链霉素)均购自生化试剂药品公司;无离子水为广西康普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制备的双蒸无离子水(ddH2O)。将细胞培养所用试剂溶液-20℃冻融3次,5 0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用于检测PPV核酸。
为广西兽医研究所蒋玉雯等[3,4]分离并增殖保存的PPV自然弱毒株(PPV-N株)。
DNA抽提试剂盒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Taq酶购自Fermentas公司,dNTPs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DNA Marker购自广州东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双蒸无离子水(ddH2O)由广西康普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制备。
参考赵俊龙等方法[5],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引物序列如下,PP1:5’- cag aat cag caa cct cac-3’,PP2:5’- tgg tct cct tct gtg gta gg -3’, 预期PCR扩增产物大小为445 bp。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成。
将出现类似PPV感染病变的IBRS-2细胞、未出现病变的IBRS-2细胞、细胞培养所用的胰酶液、新生牛血清、谷氨酰胺液、MEM液、双抗液、ddH2O、PPV-N株,冻融3次后的离心上清液200 μL,用DNA抽提试剂盒进行DNA模板的提取,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PCR反应采用25 μL反应体系,其组成如下:10×PCR Buffer 2.5 μL,MgCl2(25 mmol/L)1.7 μL,dNTPs(10 mmol/L)0.6 μL,引物 PP1、PP2(25 μmol/L)各 0.7 μL,Taq 酶(5 U/μL)0.4 μL,ddH2O 13.4 μL,DNA 模板 5 μL。PCR 反应条件:95 ℃预变性4 min,进入94 ℃ 40 s, 57 ℃ 40 s,72 ℃ 1 min,35个循环,然后72 ℃延伸10 min,最后4 ℃ 终止反应。
取 20 μL PCR 扩增产物,加入4 μL 6×Loadding Buffer,于混有EB替代物的1%琼脂糖凝胶中以120 V 100 mA电泳40 min,于紫外灯下观察电泳结果,并于凝胶成像系统拍照保存结果。
将类似PPV感染病变的IBRS-2细胞、PPV-N株的PCR扩增产物送由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纯化、测序,获得相应的PPV扩增片段核苷酸序列。
图1 出现类似PPV感染病变的IBRS-2细胞(×400)
图2 正常IBRS-2细胞(×400)
在细胞培养所用的胰酶、新生牛血清、谷氨酰胺、MEM、双抗、ddH2O,及未出现PPV感染病变的2个批次IBRS-2细胞中均未检测出PPV核酸。在2个PPV阳性对照(PPV-N株),5个批次出现类似PPV感染病变的IBRS-2细胞中均检测出445 bp的PPV特异性核酸条带(图3)。
图3 PCR扩增结果
将类似PPV感染病变的IBRS-2细胞5个样品、PPV-N株2个样品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获得7个样品的PPV扩增片段核苷酸序列。将这7条核苷酸序列与NCBI数据库的5株PPV参考毒株(登录号:AY583318、D00623、DQ675456、NC_001718、PPU44978)的相应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除了PPU44978 PPV毒株的相应核苷酸序列与其余11条PPV相应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9.5%,其余11条PPV相应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
通过细胞病变观察、PCR检测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可证实本实验室数个批次培养的IBRS-2细胞被PPV感染。细胞感染PPV的可能原因有多种,最主要的原因有如下两个:(1)PPV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抵抗力强,存活时间长,普通消毒方法很难杀灭[2],所以PPV很容易污染细胞培养用的器皿、试剂,及操作者的手等,导致在细胞培养过程中PPV感染细胞;(2)某些采购的或向别的实验室引进的种细胞早期潜伏感染PPV,由于含量极其微小,刚开始培养时未能观察出来,经过多次细胞传代才会显现出PPV细胞病变。本次PCR检测在细胞培养用试剂中均未检出PPV核酸,且本实验室细胞培养用器皿、操作环境、操作过程均经过严格的消毒控制,所以本实验室IBRS-2细胞感染PPV基本可排除第一种原因,是由上述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可能性较大。
PPV感染细胞普遍存在,感染的途径复杂多样。例如,李昌文等报道从猪肾细胞系PK15培养物中分离鉴定到一株内源性 PPV(SY-99株)[6]。Croghan等报道,通过实验证明猪睾丸细胞系ST使用被PPV污染的胰蛋白酶消化而感染上PPV[7]。培养细胞尤其是制作疫苗的细胞感染病毒,其后果十分严重。例如,用感染PPV的细胞制作弱毒疫苗去免疫初产母猪,则会造成初产母猪流产、死胎、产木乃伊胎和不孕等繁殖障碍症状[2],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进行病毒培养尤其是PPV增殖培养时,一定要设置未接种PPV的空白细胞对照,以防PPV的非接种感染而出现的假阳性。若空白细胞对照出现PPV感染的细胞病变且PCR检测为PPV阳性,可判断培养用细胞之前已被PPV感染,则同批次的PPV增殖细胞全部都要弃去。
检测PPV病原的方法有多种:病毒分离、电镜观察、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单克隆抗体技术(McAb)、核酸探针技术(NAP)、银加强胶体金技术(SECG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8]。其中,PCR技术为首选检测方法,因为其它方法存在或耗时长、或操作复杂、或检测成本高等不足。Kary Mullis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明的PCR技术是一种对特定DNA片段在体外进行快速扩增的方法,其具有特异、灵敏、产率高、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优点。现在PCR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医学、法医学和农学等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许多DNA体外扩增的新技术[9]。本次检测参考赵俊龙等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10-4个TCID50的PPV含量,其敏感性甚至要优于之前报道的PPV套式PCR方法的敏感性(1个TCID50)[5]。所以应用该PCR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细胞培养试剂中可能污染含量极低的PPV及某些种细胞中可能早期潜伏感染的PPV,这对于避免培养细胞感染PPV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司徒镇强,吴军正.细胞培养[M].西安: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1.
[2]殷震,刘景华.动物病毒学[M].2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7:1150-1155.
[3]蒋玉雯,郑儒标,黄安国,等.广西猪细小病毒的分离和鉴定[J].广西畜牧兽医,1989(3):9-12.
[4]蒋玉雯,黄安国,郑儒标,等.猪细小病毒N株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92,23(1) :73-79.
[5]赵俊龙,陈焕春,吕建强,等.猪细小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兽医学报,2003,23(2):142-144.
[6]李昌文,仇华吉,童光志,等.一株内源性猪细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0,22(9):90-93.
[7]Croghan DL, Matchett A, Koski TA.Isolation of porcine parvovirus from commercial trypsin[J].Appl Microbiol, 1973,26(3):431-433.
[8]赵玮,杨俊.猪细小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猪业,2009,(3):50-52.
[9]吕学诜.分子诊断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