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以上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个体化治疗体会

2013-09-10 11:02李春生王勇邹奇刘进军闵志钧
实用老年医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胆管炎胆总管病死率

李春生 王勇 邹奇 刘进军 闵志钧

急性重症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severe type,ACST)是胆道感染性疾病的严重阶段,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高龄患者并存疾病多,全身重要器官功能减退,机体防御应激能力低下,一但出现ACST,病情更加危重,死亡率极高,因此,选择何种治疗方式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12年9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62例≥80岁老年ACST患者采用个体化的外科干预治疗,有效降低了病死率,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患者中,男26例,女36例,年龄80~97岁,平均(84.3±3.65)岁;其中≥90岁7例(11.3%);腹痛53例,剑突下或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及腹膜刺激征48例;出现感染性休克25例,有神经精神症状11例;黄疸51例,体温>39℃ 21例,>38.5℃ 18例,体温<36℃ 8例;心率>120次/min 41例,血白细胞≥20×109/L 25例,正常范围12例,血小板降低26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35例,>2次胆道手术史14例;62例均符合ACST的诊断标准[1]。合并有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慢性疾病56例,术前有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表现的17例。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急诊常规检查,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的监测,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根据既往病史及术前检查,依据POSSUM评分,对患者进行术前综合评估,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1)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综合评估能够耐受手术,急诊开腹手术探查。本组35例行急诊手术。手术方式: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15例;胆囊造瘘+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3例;行单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7例(复发胆总管结石)。35例患者术中探查胆总管明显扩张,胆道内压增高,脓性胆汁从胆总管切口流出,其中胆总管结石合并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恶性肿瘤2例,术中常规胆汁培养,阳性28例(80.0%)。(2)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术前心肺功能差,估计不能耐受手术者,则行急诊内镜治疗。行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将造影导管或带导丝的乳头切开刀插入胆道,缓慢注入造影剂,证实为胆道后回抽见脓性胆汁使胆管压力降低,然后低压注入适量造影剂至肝内胆管显影即止,避免胆管压力过高造成感染的胆汁返流入血,ERCP下采用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或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气囊状扩张(EPBD)取石术和(或)十二指肠镜下逆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80岁老年患者行此治疗应掌握尽快引流的原则,时间不宜过长,取石困难或估计结石1次无法取尽者,可单行ENBD或置入支架引流以改善症状,以免加重休克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3)全身情况极差或有明确手术禁忌者,则行介入治疗。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PTCD),将8F猪尾巴导管穿刺置入肝总管或右肝管,回抽见脓性胆汁后,生理盐水冲洗,对肝内胆管扩张不明显但伴有急性胆囊炎、胆囊肿大者则可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介入治疗。

1.3 术后处理 监护生命体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必要时ICU监护治疗,加强抗感染,使用广谱抗生素,根据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决定抗生素的种类。使用抑制胰酶分泌药物以预防胰腺炎的发生,使用保护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的药物。观察引流液量及性状,防止引流管堵塞,活动性出血等。积极治疗术前并存疾病,以避免手术创伤加重MODS而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各组之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Ρ<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治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黄疸消退,各项指标检测基本恢复正常,术后T管或鼻胆管造影无结石残留,恢复正常饮食。好转标准: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体温下降、肝功能好转,但有结石残留,未进一步处理残留结石,拔管或带管(T管、鼻胆管或PTCD管)出院。

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中,1次治愈26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3例,术后经T管胆道镜取石治愈2例,1例放弃取石治疗;死亡6例,死亡原因为MOSF,其中首发呼吸衰竭2例,肝功能衰竭2例,心功能衰竭1例,凝血功能障碍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出血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1例,其中并发较严重肺部感染11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衰)4例,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肝功能障碍致严重低蛋白血症、腹水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出现腔隙性脑梗死1例,均经多科会诊治疗后好转。

内镜治疗13例,一次性治愈8例,3例取石困难,残余结石,放置支架引流;死亡2例,1例合并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后症状减轻不明显,其主要原因为引流不畅,术后肝功能衰竭;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未能明确是EST术后出血和(或)伴有应激性溃疡出血,致MOSF而死亡。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出现心衰2例,肝功能障碍2例,脑梗死1例。

14例行PTCD或PCGB置管引流术,均穿刺置管成功,10例症状缓解,带管出院;死亡4例,均表现为休克进行性加重,致MODS而死亡。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心衰1例,引流管周围或腔内渗血2例。3种不同方法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方式治疗下患者的预后比较(n,%)

3 讨论

3.1 老年ACST患者的特点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老龄化,接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逐步增多,年龄不再是手术的禁忌证。由胆道结石引起ACST,是我国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ACST患者起病急,临床出现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严重时致MODS,治疗不及时或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往往致MOSF而死亡[2]。老年高龄ACST患者的临床特点是:(1)老年患者发生胆道急性感染时,由于对急性炎症的应激反应迟钝,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即使胆道严重感染,部分病人仍不出现高热等症状,腹痛及腹膜炎体征亦可能不典型,症状体征与病理变化不一致。本组12例患者无明显腹痛、黄疸等表现,但入院时已有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2)老年患者并存疾病多,主要有:COPD、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等,既可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也可为隐匿型。这些并发病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治疗决策和预后。这些并存病加重了ACST病情和治疗上的难度,明显增加了围手术期的病死率。(3)机体器官储备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减退,重要脏器功能处于边缘状态,所以手术耐受性差,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本组23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低钾、低钠及酸碱失衡,血白蛋白低、血尿素氮升高等肝肾功能不全的表现。(4)病情变化进展快,易发生休克,发生休克后病死率高。刘同喜等[3]报道老年ACST患者休克发生率高达69.9%。本组病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平均3.6 d,就诊时即有休克表现者19例,占30.6%。老年患者血管硬化,微循环条件差,休克若不能尽早纠正,会很快出现MODS致MOSF。

高龄ACST病变发展有时异常迅猛,一旦发生休克后病死率显著升高。胆道减压引流是治疗ACST的基本原则[4],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尽早施行胆道减压,使胆管得到减压,脓液得到引流,才有可能纠正休克,转危为安。回顾性分析同期32例相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资料,因家属顾虑较大而采取较保守的措施,治疗好转6例(18.8%),死亡23例(71.9%),失访3例。本组病死率明显低于非手术治疗组及相关文献报道。在本组病例的治疗过程中,往往出现胆道减压后立即全身情况明显好转的情况,对休克的纠正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老年ACST患者,均应在积极术前准备和术前评估的前提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外科干预治疗。

3.2 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前评估 治疗ACST传统术式是胆总管切开减压、取石、T管引流,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可加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对>80岁老年患者,手术以胆道减压、引流以挽救生命为主要目标,力求简单有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并发症,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肝叶切除、胆肠吻合等复杂性术式,过分强调手术彻底而延长手术时间,反而造成全身多脏器损害,增加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5]。近年来,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也已应用于临床,但不主张对老年ACST患者采用这一术式,主要原因是CO2气腹对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影响较大,加之手术时间较长,对高龄患者不利。近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内镜下胰胆管引流可迅速降低胆道的压力,引流出脓性胆汁,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对一般条件差、病情危重的患者,相对更安全有效。本组有13例患者行EST或EPBD引流,均胆道减压引流成功;内镜下取石,目前也日趋成熟,使许多患者达到了根治的目的;胆管结石较大、数量较多、取石困难的患者,可行鼻胆管引流或留置支架减压引流,使全身状态改善后择期手术[6],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性。应用内镜治疗ACST应由有经验的医生操作,要时间短、操作轻柔、刺激小;要控制胰管显影的次数和造影剂量,减少对胰管的刺激;避免EST切开过深致出血、肠瘘等严重并发症。此外,PTCD或PTGD也是近年来使用的一种胆道减压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时间短、安全性大、对患者全身影响小,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等特点[7],本组行PTBD或PTGD引流治疗14例,均穿刺置管成功,10例症状缓解,带管出院;4例休克未能完全纠正,并存疾病亦进行性加重,致 MODS而死亡。

POSSUM评分,是一种常用的判断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评分方法,POSSUM评分系统由12个生理指标和6个手术指标组成,其预测率和实际发生率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判断手术对病人的影响上更有价值[8]。因此我们对56例患者的进行POSSUM评分,用于指导高龄ACST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选择,力求更加准确地判断ACST患者采取哪种治疗方法更安全有效,以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这对ACST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3.3 >80岁老年ACST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针对老年ACST患者的特点,围手术期处理对预后至关重要,入院后尽快留置深静脉通道,在中心静脉压监控下应积极抗休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吸氧、营养心肌、控制血糖等。在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上,则应尽快根据患者术前情况、术前评估及家属的治疗意愿等决定治疗方式,术中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等,避免输注液量过多而加重心脏负担,应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多数患者在胆道减压后往往休克得以纠正,全身情况会明显好转。术后加强各脏器功能的保护,必要时在ICU进行监护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胃肠功能恢复后尽快恢复饮食。应加强全身并存疾病的治疗,针对不同并存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对主要矛盾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多科医生合作,使功能受损的脏器功能得以恢复,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至于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可待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后再行进一步的处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80岁老年ACST患者,不应轻易因治疗风险而放弃治疗,结合个体的病情差异,个体化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1]黄志强.重视胆道外科急症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6):321.

[2]郑祖祥.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8):940-941.

[3]刘同喜,鲁朝敏.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53例诊治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5):748-750.

[4]徐周伟,方茂勇,刘雷,等.重症急性胆管炎诊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3):292-294.

[5]王雪峰,周学平,李松岗,等.80岁以上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合理治疗方式的选择[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6):3005-3008.

[6]Bergman J,Rauws E,Fockens E,et al.Randomised trial of endoscopic balloon dilation versusendoscopic sphincteromy for removal of bileduct stone [J]. Lancet,1997,349(9059):1124-1129.

[7]梁永明.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156例临床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3):283-284.

[8]Jones DR,Copeland GP,de Cossart L.Comparison of POSSUM with APPACHEⅡfor prediction of outcome from a surgical high-dependency unit[J].Br J Surg,1992,79(12):1293-1296.

猜你喜欢
胆管炎胆总管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