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冰
我是一个从湘西大山走出来的山里孩子,曾经身无分文,靠捡废品度日,直到今天在繁华都市的A级写字楼拥有自己的文化公司。我人生的改变,应该感谢4位老人的帮助,没有他们,我也许还在街头流浪。
12年前,我高中毕业,怀揣文学的梦想,背着母亲煮的18个鸡蛋和几身寒碜的衣服,来到了魂牵梦绕的省城。很快我便被残酷的现实击得几乎崩溃,只有高中文化的我,在人才市场根本找不到工作;操着一口浓郁苗族式普通话,身板瘦弱,连建筑工地也拒绝了我。包里那点可怜的盘缠早已用完,我只好加入捡废品的队伍。捡废品其实竞争也很激烈,有的甚至已经划分了区域,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去捡的,否则要被同行打骂。刘大爷是我的同行,有一天我们同时看见了几个矿泉水瓶,我的动作比他快,正在我伸手要去捡时,我看到了他急盼的眼神,这让我想起了乡下的父亲,于是我假装没看见系鞋带把瓶子让给了他。从那以后,刘大爷对我很友好。看着这个风烛残年还要出来自谋生路的老人,我很同情,也是尽量帮助他,有时帮他背袋子,有时帮他对付凶狠的同行,难得买点好吃的东西我也分他一些。
有一天,刘大爷突然高兴地请我吃饭。我惊讶极了,他慈祥地看着我笑:“孩子,我发财了,我们那老房子征收了,收了100多万,我儿子分给了我20多万。我一个古稀老人用不了这么多钱,孩子,你很善良,不应该一直这样下去,我给你1万块钱,你去找个机构学学计算机和普通话,给自己买几身像样的衣服,然后找个工作。”1万块,这在当时的我来说,可是比天文数字还天文数字,我怎么好意思要呢。可刘大爷一定要给我,说感谢我一年多来对他的照顾,他儿子对他一直不好,可我对他好,比他儿子还亲。看着老人满脸泪水,我收下了钱,但是坚持要给他打欠条。
就这样,我用刘大爷借我的钱租了房子,买了衣服,报了培训学校。半年后,我找到了工作,到一家打印店做文字录入和平面设计。打印店的老板很苛刻,前面聘请的好些个人都没干满一个月就走人了。打印店旁边是一家做墙纸等装饰材料的店,经常在这里帮忙看店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冯爹。听冯爹说他是在帮儿子看店,儿子有家大型的文化公司,太忙。
有一天晚上,我正坐在电脑前加班。突然下起了雨,抬头看到冯爹正在店前忙得满头大汗。原来,今天傍晚恰好来了一批材料,当时冯爹还没整理好店里,就让他们把东西卸在了门口,没想到突然下起了雨。我连忙冲出去帮忙,就在这时,我的老板来店里监工了,他横眉冷对:“你那广告页做完了吗?客户等着看呢。”我一边忙一边陪笑脸:“等我帮冯爹把材料搬完我马上去做,您放心,今天晚上我就是不睡觉也把它做完。”老板气冲冲地走了。第二天,老板说要扣我的工资,因为我加班时间不在工作岗位上。冯爹在隔壁听到了这件事,很不好意思地一定要把老板扣除的工资给我,我极力拒绝了。没过多久,冯爹找到我说:“小熊,我儿子公司缺一个编辑,我给他推荐了你,我看你平时总是埋头看书写东西,应该可以胜任。”
就这样,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了冯爹儿子的公司,做了一名正儿八经的编辑。我们做的是一本时尚刊物,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于是我利用下班时间拼命地补习时尚知识,例如站在马路上捧着汽车杂志对应着认识各大品牌的车辆,骑自行车去各种楼盘逛悠,在各大商场溜达,认识一线二线品牌的服饰……每次出发前或饿着肚子回出租屋时,我都会到小区楼下的同一家烧饼店买几个烧饼吃,因为这家的烧饼香甜个大而且便宜。店老板是位60多岁的大爷,他很好奇我为何每天都只吃烧饼,于是我断断续续地跟他聊起我的经历。一天,大爷突然激动地告诉我:“孩子,我给你找了一份兼职,在报社的休闲娱乐版做兼职记者和编辑。”
原来,有几个报社的资深编辑到烧饼店吃烧饼,闲聊起想找个好的兼职编辑和记者。大爷就忍不住把我在公司做的杂志给他们看,他们一看很满意,立刻就留下电话号码给大爷,要我联系他们。这样一来,我的收入增加了不少,阅历和工作经历都丰富了很多。我买了大爷最喜欢喝的酒给他送去以示感谢。大爷说:“你不必感谢我的,每个积极向上勤奋善良的青年都应该得到帮助和鼓励。你就是这样的好青年,我早就想帮助你了,所以那天故意说要借你们杂志看看。”
到报社兼职的第三年,我受一位同事的邀请周末去他家玩,他妈妈正阅读大沓的稿子,叫我同事帮忙,我同事说他想跟女朋友一起去看电影。阿姨着急地连连说:“怎么办呢,这些稿子今天晚上一定得编好。”我连忙说:“阿姨,我来帮您吧。”那天晚上,我和阿姨忙了一通宵,终于把稿子赶完了。从那以后,阿姨经常找我帮忙,我几乎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来帮助她编书了。
四个月后的一天,阿姨递给我一个信封,我打开来,是一万块钱!阿姨笑着说:“小李,这是你帮我编书所得的报酬。你书编得很好,愿不愿意从我这单独接些项目做?”我一听开心极了,能做一名成功的图书编辑可是我多年的梦想。后来,阿姨又从她很多朋友那接了不少编书的项目给我做,大家对我所编书的质量和服务态度都满口称赞。业务多了,我干脆成立了一家工作室,后来慢慢发展成文化公司,而且业绩相当不错,一直蒸蒸日上。
回首我进城后的创业之路,我想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上面这四位老人家。每一位老人,也许就是一座宝藏,他们有清醒的社会观,有犀利的眼光,有细致的心思,有丰富的人脉,有令人折服的威望,有含金量相当高的推荐权……做老人的好青年,他们会像阳光一般照耀你,因为慈祥的老人,对年轻人都有一种发自本能的爱,明察秋毫的他们,能看得到你身体内潜藏的优质,并且特别乐意帮助你把这些优质充分发挥出来。当然,最基本的前提,还是得你拥有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