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压井井下控制阀研制与应用

2013-09-07 10:36:58李志广闫永维李风涛张子佳
石油矿场机械 2013年8期
关键词:井井检泵外筒

李志广 ,李 川,闫永维,李风涛,张子佳

(大港油田 石油工程研究院,天津300280)①

在油井检泵作业中,为了防止井涌、井喷事故发生,需要采用一定密度的泥浆或清水进行压井作业,增加了成本。由于施工或设计不当,压井作业容易造成油层污染,堵塞有效孔隙度和减少渗流面积。因此,研制了不压井井下控制阀,在检泵中实现不压井作业,避免压井作业对油层的损害。本文介绍了该阀的结构及现场试验情况。

1 技术分析

1.1 结构

不压井井下控制阀由抽油泵底阀、连接轴、密封体、单流阀体、外筒、下接头等组成,如图1。抽油泵底阀的上端与抽油泵下接箍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端与连接轴上端固定连接。单流阀体上端与连接轴下端固定连接,下端与弹簧座连接,支撑弹簧安装在单流阀体内孔中,并对阀进行控制;压帽安装在抽油泵底阀的外面并坐在凸台上,其依次与密封体、外筒、下接头固定连接。密封体与连接轴、抽油泵底阀之间形成过流环腔,环腔通过连接轴和抽油泵底阀上的侧孔与内腔相通;在油井起下作业时,只需下放、上提油管柱即可控制井下液流通道的开、关。抽油泵底阀内有挡球环、阀、阀座各一个,挡球环是由直径相等的若干个过流孔组成,其作用是在抽油泵正常生产时,阻挡球离开并保持一定流量的液体通 过[1-2]。

图1 不压井井下控制阀结构

1.2 工作原理

当生产管柱下井时,将不压井井下控制阀连接在抽油泵与封隔器(或锚定器)之间,随管下井,此时,井下控制阀处于自由状态。泵下油管重力通过压帽作用在抽油泵底阀凸台上,密封体与连接轴依靠O形圈密封住外腔通道,单流阀与阀座在支撑弹簧弹力作用下形成密封,封住内腔通道,阻止井内高压液流上窜。

油管柱下至设计深度后,下放管柱使泵下封隔器(或锚定器)坐封。抽油泵底阀带着连接轴同步下行,压在密封体内台阶处,此时,侧孔Ⅱ与外筒内腔联通,泵下液体经外筒与连接轴之间的环腔进入抽油泵底阀内,抽油泵即可正常抽油。

当需要起管柱时,上提油管,抽油泵底阀带动连接轴上行,密封体与连接轴产生相对移动(形成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阻止井下高压液体冲向井口;而泵上液体经过抽油泵底阀的侧孔Ⅰ、密封体与连接轴的环腔、侧孔Ⅱ作用在单流阀上,压缩支撑弹簧下行,单流阀打开,泵内液体经阀座流到井筒内,避免了井液随油管带到地面造成环境污染[3-5]。

1.3 主要技术参数

最大外径 110mm

长度 650mm

两端连接螺纹 2TBG

1.4 关键技术

1) 不压井井下控制阀将抽油泵底阀与井下开关的作用合二为一,且具有防喷、洗井、生产、泄油功能,避免检泵中压井作业造成储层伤害。

2) 该不压井井下控制阀依靠油管柱的上提、下放控制井下液流通道的启闭。

2 现场应用

不压井井下控制阀需要与抽油泵配套使用,二者组合成为自泄油防喷泵,于2009-02-06首次在大港油田采油二厂岐23-25井试验。管柱结构如图2。试验前该井日产液量为6.37m3,生产井段为2 680.5~2 723.4m。进行不压井作业后日产液量达到了12.08m3,表明不压井井下控制阀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2 岐23-25井的管柱结构

通过表1所列举的5口井的试验情况说明:使用不压井井下控制阀以后,产液量和泵效有明显提高。该井下工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表1 不压井井下控制阀在大港油田的试验数据

3 结论

1) 研制的不压井井下控制阀具有双向单流阀及配套的阀体和控制机构,增加了洗井、泄油的功能,是集防喷、洗井、生产、泄油为一体的井下专用工具。在检泵时实现不压井作业,保护了油层。

2) 在大港油田的5口井进行试验,提高了泵效和产液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姚春冬.石油钻采机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3]孙绛雪.油层保护阀的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6(10):103.

[4]采油技术手册编写组.采油技术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754-760.

[5]杜 勇,李积祥,侯洪涛,等 .液按控式井下流量控制阀研制与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2012,41(10):86-87.

猜你喜欢
井井检泵外筒
一种预热型塑料吹膜机
煤矿用掘进机截割臂伸缩外筒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
尾管固井回接筒铣锥限位清铣及修复技术
海上调整井井槽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与实践
液压缸端盖与外筒卡圈连接结构探索
基于压裂效果评价的页岩气井井距优化研究
油田井下作业管杆同步固定装置和管杆同步提捞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抽油机井合理检泵时机的确定
泄水建筑物斜向进水消力井井深设计研究
抽油机管杆偏磨机理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