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新东
(作者为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推进浙江加快形成“质量效益型、内生增长型、创新驱动型、高端集聚型、协调互动型、文化嵌入型、共富共享型、节约环保型、以质取胜型、法治服务型”的新经济发展方式
当前浙江发展已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了实现“四个翻一番”新的奋斗目标。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随着国内外宏观环境进一步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中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等问题将成为极大制约浙江未来发展的不利因素,以低层次产品、低成本劳动、数量型扩张和资源环境消耗为特征的增长方式将越来越难以为继。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四个翻一番”奋斗目标,不断开创“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新局面,笔者提出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推进浙江加快形成“质量效益型、内生增长型、创新驱动型、高端集聚型、协调互动型、文化嵌入型、共富共享型、节约环保型、以质取胜型、法治服务型”的新经济发展方式,确保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推动科学发展,改变原来主要依靠粗放的低质低效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状况,在“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率先突破,加快形成新的质量效益型经济发展方式
所谓质量效益型,就是指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并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于一体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动力主要是从切实推动科学发展的高度自觉和全面深化改革中来。根据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发展报告》,浙江科学发展总水平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居全国第4位,其中GDP质量指数位列第3位,发展质量与效益均有长足进步,不断迈入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轨道。但同时应当清醒看到,我们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城乡区域差距还较大、社会事业不足还较多、能源资源消耗还较高、生态环境污染还较重。这些都充分表明,浙江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既任重道远,又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与持续性,增强在波浪式有伏有起或者螺旋式有降有升的进程取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自信。既着眼当前、更放眼长远;既看浙江自身,又看国内国际;既就事论事、更普遍联系;既要创造性地模仿和借鉴,又要打破常规地重新排列和组合,既着力于优化经济结构、均衡拉动力量和提高投入产出率,又着力于提高创新贡献度、降低资源消耗率和提高环境承载力,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力争在“新的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中使浙江大地再次形成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和创造源泉充分涌流的新局面。口商品以及品牌产品价格,降价空间大;另一方面,我国产品“国外低价、国内高价”模式也要调整思路,从而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创造实实在在的条件,构建起强大消费内需和国内市场共同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态势。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改变原来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实现经济增长的状况,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率先突破,加快形成新的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
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改变原来主要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在“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等方面率先突破,加快形成新的内生增长型经济发展方式
所谓内生增长型,就是指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为主导力量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动力主要是从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来。经过这些年努力,浙江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2011年,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额均超万亿元,三大需求协同拉动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应当清醒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很大冲击,使得主要依靠外部需求拉动增长的模式受到严重制约。为此,必须确立以扩大居民消费为关键的工作着力点。扩大居民消费要做好“一加一减”文章,“加”就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减”就是要降低物价。从提高居民收入来说,要理顺收入分配制度,减少收入差距过大;从降低消费物价来说,一方面是进
所谓创新驱动型,就是指以科技进步、生产率提高和管理创新为路径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动力主要是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中来。目前,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居省区市第5位,知识获取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别居省区市第3位和第4位,创新驱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但同时应当清醒看到,长期以来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评价机制不合理、人才辈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突出,使得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建立在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缺乏、知识产权拥有量低、国际知名品牌少等基础上的低技术低附加值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已难以适应国际科技竞争加剧和国内劳动力供给变化的新趋势,必须改变靠拼资源、拼环境、拼劳动力赚取微薄利润的发展方式,加快形成新的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为此,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促进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让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领力量。特别是要依托浙江创业创新特色明显、氛围浓厚的有利条件,推动创新创业成为浙江特别的一种文化,从而促进浙江经济发展迈上品牌响亮、盈利增强和创新引领的新台阶。
积极发展现代产业,改变原来主要依靠低端跑量型制造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状况,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集聚高端要素”等方面率先突破,加快形成新的高端集聚型经济发展方式
所谓高端集聚型,就是指以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动力主要是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中来。近年,浙江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三次产业结构从2007年的 5.3∶54.1∶40.6调整为2011年的 4.9∶51.3∶43.8。但浙江产业目前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状况没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消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大新一轮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力度,切实形成城乡区域互促共进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局面。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改变原来主要依靠经济一条腿走路实现经济增长的状况,在“促进文化经济相互融合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率先突破,加快形成新的文化嵌入型经济发展方式有根本改变。面对传统优势减弱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技术创新和品牌的产业体系已极不适应发展需要,也制约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这都迫切要求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浙江制造”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浙江创造”。为此,必须努力促进高端要素集聚,降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提高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推进支柱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传统产业高级化,增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和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和水平。加大统筹城乡力度,改变原来主要依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获得经济增长的状况,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率先突破,加快形成新的协调互动型经济发展方式
所谓协调互动型,就是指以统筹城乡区域互促共进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动力主要是从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中来。目前,浙江全省城市化率达到6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居各省区第3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7年的2.49∶1缩小到2.37∶1,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但同时应当清醒看到,浙江城乡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城乡之间、不同区域间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条件有较大差距;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尚未健全,现代农业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以工补农、以城促乡的长效机制亟待完善。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发展的巨大潜力,并制约发展的强大后劲。为此,必须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同时始终坚
所谓文化嵌入型,就是指将核心价值体系和公民道德素质建设融入经济并发挥引领乃至纠偏作用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动力主要是从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中来。“十一五”期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高出同期GDP增速3.4个百分点;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2.1%,明显高出经济增长速度。但同时应当清醒看到,浙江文化产业规模仍然偏小,还未成为全省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以文化用品制造业为主,文化服务业及新兴文化业态所占比重偏低;文化产品层次较低,科技含量、创意水平和附加值都亟待提高。为此,必须大力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建设文化综合体、培育大型骨干文化企业、构建现代文化流通方式,努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使之成为实现人们精神富有的重要途径,成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不断构建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的新图景。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改变原来主要依靠偏重物质积累带动经济增长的状况,在“增加居民收入和扩大社会保障”等方面率先突破,加快形成新的共富共享型经济发展方式
所谓共富共享型,就是指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动力主要是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来。这些年来,浙江省一直狠抓民生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截至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连续11年和27年居各省区首位。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进行的综合评价,浙江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居各省区第1位。但同时应当清醒看到,居民收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收入差距还不同程度存在,人民群众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许多新要求,在更高起点上满足民生需求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必须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更加强调共建共享和全民普惠,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积极探索促进居民财产增值保值方式,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建立提高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率,大力发展普惠均衡型新经济,努力实现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着力提升生态效益,改变原来主要依靠高污染高排放换取经济增长的状况,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浙江”等方面率先突破,加快形成新的节约环保型经济发展方式
所谓节约环保型,就是指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动力主要是从倒逼机制和倒逼形成的新机遇中来。目前,浙江万元GDP能耗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可持续发展能力居各省区市第5位。但同时应当清醒看到,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不仅单位产出资源、能源消耗居高不下,而且各种原因造成的浪费也相当严重,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依然突出,环境污染事故仍处于易发多发阶段。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无论是在要素投入和产出效益上,还是在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上,进一步强化低耗、无污、高效的新标准,开发增效节能减排的新工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型新经济,以加快“美丽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具体载体,着力建设富饶秀丽的美丽浙江,使浙江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节约环保带动,真正走出一条效益高、生态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市场的局面未明显改变,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还不强,高新技术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例偏低,吸收外资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走出去规模总体偏小,企业国际化水平还不高,出口市场均匀度仍不够,进出口规模依然失衡。必须在继续鼓励出口的同时更加重视扩大进口,在继续“引进来”的同时更加重视“走出去”,既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又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结构,立足以质取胜、实施内外联动,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互利共赢,在新的国际竞争条件下构筑浙江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切实优化开放格局,改变原来主要依靠数量扩张推动外向经济增长的状况,在“提高开放效益和创新开放模式”等方面率先突破,加快形成新的以质取胜型经济发展方式
所谓以质取胜型,就是指在进出口并重基础上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动力主要是从优化结构、提升档次中来。“十一五”期间,全省货物贸易总额比“十五”时期增长1.9倍,外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已有9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浙江。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境外机构数和投资规模均居全国首位,全方位开放得到新提升。但同时应当清醒看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主要依靠低价格、数量扩张占领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改变原来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扶持刺激经济增长的状况,在“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方面率先突破,加快形成新的法治服务型经济发展方式
所谓法治服务型,就是指主要以法律法规为保驾护航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动力主要是从市场经济的信用契约精神实质中来。“十一五”时期浙江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出台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定》,改革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但同时应当清醒看到,体制机制不合理仍是制约我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最大障碍。结构性、素质性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不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尚未真正建立。需求结构中以投资为主体的格局尚未完全转变,扩大消费的改革有待深化。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有待深化。垄断行业、公用事业、服务业等领域准入“玻璃门”较多,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的改革有待深化。这些都要求我们不失时机地打好改革攻坚战,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新形势下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加强经济领域的立法工作,减少政府干预特别要规避政策随意性,大力发展制度规范型和政府服务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使浙江经济治理建立起规范性、预期性、依据性、透明性更强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