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绿色矿业的几个问题*

2013-09-07 08:56朱训
中国矿业 2013年10期
关键词:矿业矿山绿色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

为了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还明确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对于矿业战线来说,发展绿色矿业就成为贯彻落实十八大指示的一项重要任务。

现就有关发展绿色矿业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1 发展绿色矿业是历史的必然

1.1 发展绿色矿业是矿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

矿业是为人类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的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

什么是绿色矿业呢?我的理解是绿色矿业是既能为当代人提供物质资源,又不影响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矿业。

绿色矿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一是良好的矿山生态环境。说到底,绿色矿业问题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为什么要提出绿色矿业的问题呢?

因为当今的矿业从整体上看,在为人们提供物质资源的同时,既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又给不可再生的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近几年来,矿业生产获得持续发展,主要矿产产量在进一步增长(表1)。主要矿产品和矿产加工制品中,煤炭、铁矿石、钢、十种有色金属、水泥、平板玻璃等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表1 中国主要矿产品产量

我们在看到矿业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要看到矿业开发中的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资源利用率方面,据2013年5月25日《中国矿业报》报导,我国矿产资源总体回收率为30%,共生矿、伴生矿综合利用率为35%,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左右。

在矿山环境方面,据国土资源部2012年资料,矿山开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1)矿山地质灾害。截至2008年,因矿山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约1.7万处,造成约430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30亿元。其中:地面塌陷4500多处,地裂缝3000多处,滑坡1200多处,泥石流680多处,崩塌1000多处。

2)截至2011年,因矿业开发占用和破坏土地约306.2万hm2。

3)截至2011年,全国矿山固体废弃物累计重约287.8亿t。

4)2010年全国矿山开发废水年产出量160.4亿m3,影响矿区含水层面积约1.79万km2。

5)因矿山开发造成环境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的区域1015个,约181.8km2。

6)因矿山开发对城市周边带来影响的城市有231个。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可供持续发展的后备资源,矿业本身就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所以说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矿业是矿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2 发展绿色矿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一是以人为本。而矿业给环境的破坏就影响到人的生存环境,不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科学发展另一个要求是持续发展,而开发过程中资源的浪费既不利于矿业自身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发展绿色矿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3 大力发展绿色矿业是社会公众的呼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矿业城市和矿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出于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目前,由于矿业开发对1015个地区、231个矿业城市的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迫切要求改变现状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发展绿色矿业正是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1.4 发展绿色矿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呼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一个新的阶段,即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更高的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不断发展而来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

十八大报告还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在绿色建设的基础上建成“绿色文明”即“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就必然要求在各个方面、各个行业进行绿色建设。所以进行绿色建设、发展绿色矿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世界绿色矿业发展的简要历程

世界发达国家对绿色矿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由感性认识不断深化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可概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世纪。这一阶段,英、美等西方国家“绿色矿业”要素就是矿山环境。“绿色矿业”的概念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对矿区植被的保护,以及对矿区周边环境的美化上。在认识上,还处于一个较为简单的感性阶段。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至1979年。这一阶段,经济社会急速发展,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前所未有,由于供需失调出现了石油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指出,“地球的资源,特别是能源、矿产资源等是有限的,因此,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应该被列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此时的“绿色矿业”概念已经从单纯的植被保护、环境美化延伸至“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

第三阶段,1980~1991年。这一阶段世界经济空前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严重,越来越成为制约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问题。工业文明对地球的污染与破坏已经引起了全人类的重视。在这个大背景下,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委托制定并发表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论。

1987年4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第四阶段,1992年至今。1992年6月,在全球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进一步突出的大背景下,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简称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文件继续重申了可持续发展重要意义和内涵。时任总理的李鹏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在《宣言》上签了字。

在《宣言》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各国的绿色矿业逐渐形成了包含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低碳生产、环境保护、社区与企业和谐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

3 中国绿色矿业的发展现状

3.1 中国绿色矿业概念的提出

中国绿色矿业概念的提出与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体也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1988年。这个阶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问题。

1982年3月8日,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无序开采和损失浪费严重情况,中央书记处在讨论地质部机构改革情况时,决定赋予地质部履行对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的职能。

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地质部更名为地质矿产部,并增设矿产开发管理局,作为部的内设机构具体负责监督管理矿产开发过程中的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

这个时期,强调在矿产资源战略方面实行“开源与节流并重”方针,认为“找矿是开源,管理监督是节流,从节流这方面发挥作用,同样可以为社会增加财富,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一个开源、一个节流。两个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朱训矿业文集》,2012年第一版第55页)。

1986年,3月19日由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要求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勘查、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二阶段,1988~2000年。这个阶段在重视资源节约保护的同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被提上日程。

1992年,李鹏总理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在《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上签了字。中国各行业更加重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国家当前和长远发展的两大战略。矿业行业也开始采取措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来加以贯彻实施。

2000年,在河南郑州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明确提出“正确处理开源与节流的关系”,“正确处理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又要保护资源与环境,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朱训矿业文集》,2012年第一版第235页和第237~238页)。

第三阶段,2001~2006年。这一阶段提出了“绿色矿城战略”,把建设“花园式矿山”和“绿色矿山”提上日程。

2001年,在安徽淮南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指出,矿业行业“自1988年以来开始重视矿山地质环境的整治、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如唐山、淮北、邹城、平朔等地创建了若干个示范园区,但全国的矿区土地复垦率仅为12%,远低于一般发达国家50%以上的水平”(《朱训矿业文集》,2012年第一版第244页)。

针对矿业城市因矿业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会议提出把建设“绿色矿城”作为矿业城市转型的一个目标。会议还提出“绿色矿城战略”的主要任务是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力求布局合理、整齐美观、防治地质灾害、及时治理三废、保护土地、大气和水体;加强生态建设,搞好园林绿化;加强清洁卫生等城市管理”(《朱训矿业文集》,2012年第一版第247页)。

2003年,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

2004年,在辽宁阜新召开的第六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上提出了建设矿山地质公园问题。会议认为发展旅游业是矿业城市转型变单一矿业经济为多元经济的城市有效途径之一。这个期间,“大同、个旧、抚顺、焦作和阜新等一批矿业城市都已经或着手筹备利用废弃矿山、矿地、矿井建设成为矿山公园,作为新的旅游景点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朱训矿业文集》,2012年第一版第265页)。

2005年,在白银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上提出了“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加强与观念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等多种渠道来保护生态环境。并在开发过程中,严格执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对破坏了的土地要尽可能地及时复垦,对废渣、煤矸石、废水、废气等衍生资源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加以利用,对出现的地质灾害要及早治理,对破坏了的生态环境要抓紧恢复与建设,把矿山建设成为绿色矿山,把矿业城市建成成绿色园林式城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朱训矿业文集》,2012年第一版第288页)。

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这一阶段正式明确提出了“发展绿色矿业”问题。

2007年,时任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针对当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仍然比较粗放,矿山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发出了“发展绿色矿业”的倡议。

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中提出了发展“绿色矿业”明确要求,并确定了“2020年基本建立绿色矿山格局”的战略目标。随后,中国矿业联合会制定了《中国矿业联合会绿色矿业公约》,要求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009年,李克强同志在给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致信时,指出 “发展绿色矿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效率,为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为发展绿色矿业注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内涵,成为发展绿色矿业最具现实意义的纲领性指导原则和动力。

3.2 绿色矿业建设初见成效

近五年来,绿色矿业建设在国土资源部和各级主管部门、矿业行业协会和绿色矿山试点企业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提高了对发展绿色矿业重要性的认识

“绿色矿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逐步为各地政府、矿山企业所理解和接受。近年来,通过大力宣传和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培训班以及通过绿色矿山创建试点工作取得的实效,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建设绿色矿山和发展绿色矿业,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展绿色矿山建设。

3.2.2 国家制定了发展绿色矿业的指导方针和配套政策

一是明确了发展绿色矿业的“规划统筹、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会促进、政策配套、试点先行、整体推进”指导方针。

二是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家制定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的指导意见》,要求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走节约、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是国家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引导和督促矿山企业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适应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

四是国家颁布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规范矿产开发活动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活动。

五是国家下发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兴地战略的决定》,加大对共伴生、低品位、难利用资源开发利用等关键技术方法的攻关力度。

六是中央加大了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2010~2011年安排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专项资金共计近16亿元,惠及130家绿色矿山试点企业。

七是在资源配置和矿业用地政策方面,国土资源部向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单位加大倾斜力度。

八是实行“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

3.2.3 绿色矿业工作在迅速推进

近几年来,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在积极推进。

第一,2010~2012年,三年分三批确定了460家矿山企业作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并明确提出绿色矿山的九项基本条件。这九项条件是:依法办矿、规范管理、资源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土地复垦、社区和谐和企业文化。依法办矿、安全生产。

第二,全国首批确定了40个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第三,树立了一批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先进典型。如:大同塔山煤矿“一矿八厂一条线”建设工业循环经济园区的企业发展模式;山东新汶集团、开滦集团等为代表的“以矸换煤”绿色开采新模式,实现了“矸石不升井、矸石山搬下井”,提高了煤炭资源开采回采率,减少了矸石占地和地面塌陷;河北司家营铁矿利用渣石填海造地,形成整洁文明的铁矿;中铝集团广西平果铝土矿矿用土地改革新模式;云南磷化集团开阳磷矿企地共建和谐社区的“云磷-汉营模式”;山东黄金集团归来庄金矿利用废弃采坑、排土场和尾矿库,建设具有丰厚文化内涵的矿山旅游公园;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矿勇于创新,建设无尘无废绿色矿山,实现“环保化开采、清洁化加工、无尘化运输”的典型经验等先进事例。

第四,大力治理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投入地质环境治理资金达459.5亿元,得到不同程度治理的矿山数量达到24840个,治理面积约35万hm2。国土资源部目前批准建设国家矿山地质公园61家。已建成的有26家国家矿山地质公园已成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示范区。

3.3 目前绿色矿业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相对全国10.3万座矿山来说,目前绿色矿山数量和进行绿色矿山试点的数量还很少。

第二,目前,国家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完善,国家级绿色矿山尚无专门的、明确的鼓励政策,影响矿山企业建设国家级绿色矿山的积极性。如,在税费、财政、资源配置、矿业用地等方面给予鼓励支持、促进绿色矿山建设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

第三,绿色矿山建设的标准、政策、办法等还有待完善,在做好绿色矿山建设业务支撑、服务与管理、打造交流平台和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工作还有提高空间。

4 发展绿色矿业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发展绿色矿业是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以促进绿色矿业的发展。

4.1 转变矿业发展方式,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型经营

中国矿产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型、特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山多(表2)。中小型矿山多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些本来规模较大的矿区被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区块来兴办中小型规模的矿。

表2 2012年度矿山企业数量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12年在全国103187个矿山中,大中型矿山仅占9.1%,而90.9%是小型矿山和个体小矿。

由于小型矿山和小矿数量众多,所以这些矿生产的矿石量在全国生产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对矿业生产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煤矿占19.15%,铁矿石占了70.08%,铅矿占51%,铝土矿占34.38%,金矿占24.96%,硫铁矿占25.65%(表3)。

表3 2012年6种矿产小矿开采量占全国总采矿量比重

小型矿山和个体小矿虽然在发展矿业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规模小,不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也不利于矿山环境整治修复与生态环境建设,浪费严重,劳动生产率低,安全生产事故也多(表4)。

表4 2012年全国大小矿人均年采矿量(万t/人)比较情况

从表4看出,铁矿和硫铁矿大矿的劳动生产率为小矿的2~2.8倍,铅矿、金矿和煤矿大矿为小矿的5~6.5倍。

小矿安全事故多,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也大。据国土资源部资料,小矿山由于乱采滥挖引发的地质灾害截至2005年达10694次,为同期大中型矿山1685次的6倍多。鉴于以上情况,为了发展绿色矿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型经营。根据情况,对小矿进行整合,进行统一规划,实行整装开发。这样可以节约用地,较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减少安全事故,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4.2 调整矿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煤能源矿业产业

中国矿产资源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所以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煤炭在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居主导地位。2012年煤炭产量达36.3亿t,煤炭在能源生产总量中占76.6%,在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仍占67.1%。为了减少因煤炭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调整矿业能源结构就十分必要。

第一,加大天然气开发力度。中国天然气资源丰富,2011年保有天然气储量为40206.4亿m3,2011年产量26.9亿m3。但是中国与世界利用天然气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11年天然气在全球一次性能源构成中占24%。中国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仅占5.0%,开发利用潜力还很大。

第二,大力开发利用煤层气。我国目前拥有煤层气资源相当丰富,据报导,中国距地表深度2000m之内拥有煤层气资源量达36.81万亿m3,可采资源量10.87万亿m3。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展煤层气勘查开发以来,在煤层气地质理论、资源综合评价、勘查开发整套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在山西、辽宁、陕西等省区发现了10多个整装煤层气田,煤层气产量也由2004年的0.1亿m3增长到2012年的25.7亿m3,但产量还很少,仅占2012年天然气总产量的2%。美国煤层气产量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5708亿m3的50%。这就是说,中国利用煤层气的潜力很大。

第三,大力加强页岩气的研究与勘查开发力度。页岩气是赋存于富含有机质泥页岩或高碳质页岩层中,成份以甲烷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以吸附和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我国页岩气地质勘查工作起步较晚,直到2006年中石油与美国合作对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进行评价。2011年12月页岩气才经国务院批准确定为我国的一个新的矿产品种。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可用于城市供热、居民燃气、发电、汽车工业材料和化工生产等多种领域。据国内外地质专家们初步估算,我国页岩气资源总量为30万亿~100万亿m3,超过国内常规天然气资源量,大致与美国页岩气资源相当,所以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优质能源产业。

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02万亿m3,约占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0%,即相当于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资源量之总和。美国是页岩气生产大国,2008年美国生产页岩气507亿m3,中国页岩气的勘查开发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加速研究与勘查开发利用,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矿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继续加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我国是世界上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据地质专家们研究与估算,全国地热资源储量约相当于8500亿t标准煤。每年可开采的地热资源总量相当于6.4亿t标准煤。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t。

目前,全国除台湾省外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都实施了浅层地热能源源开发利用。目前全国供暖/制冷工程达到1.6亿m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天然的热矿泉水点在2500处以上,40%以上已被开发利用。全国建立有一定规模的地热疗养院有200多家。

4.3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

第一,发展绿色矿业从源头抓起。一是通过深化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大量的小型矿山和个体小矿进行资源整合,进行统一规划,联片整装开发,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式经营。

第二,要优化矿业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地热等非煤能源矿业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发展非煤能源矿业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局部空气污染,还可以减少因固体废气物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

第三,研究出台与发展绿色矿业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集约经营和发展非煤能源矿业发展。

第四,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绿色矿业发展,其中如减少“三废”(废石、废水、废气)技术,提高“三率”(开采回收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的采矿选矿技术、洁净煤技术、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和固体甲烷等勘查开发技术。

第五,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为了绿色矿业和绿色矿山的建设得以健康发展,制定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绿色矿业和绿色矿山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应就对绿色矿业和绿色矿山的考核纳入省地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之内,纳入当地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之内以加以督促检查与考核评价。

4.4 充分发挥矿山企业的主体作用

发展绿色矿业,关键在企业。

一是要从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增强节约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从而更自觉地发挥主体作用进行绿色矿山建设。

二是从各自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矿山发展规划,并就建设绿色矿山和建设和谐社区结合起来付诸实施。

三是必须制订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与装备,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生产安全。

四是要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利益关系,重视和发挥社区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建设和谐社区。

4.5 充分发挥各级矿业行业协会的协调和支撑作用

在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中国矿业联合会及各级矿业行业协会的优势作用,加强对不同类型矿山的调研工作,及时反映矿山企业的需求。

研究制定绿色矿山建设的有关办法、认定标准和鼓励政策。

组织开展绿色矿山推荐、评选、宣传等业务支撑工作,开展有利于推进绿色矿业发展和绿色矿山建设等相关交流活动,并提供技术咨询和信息社会化服务。

结合《绿色矿山公约》和围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加大推进绿色矿业的舆论宣传,提高全民绿色发展认识,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绿色矿业和绿色矿山建设。特别要加强对“绿色矿山”企业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与推广,通过先进典型和榜样的模范带动作用,推进发展绿色矿业和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矿业矿山绿色
绿色低碳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