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

2013-09-06 18:10张柯
杂文选刊 2013年12期
关键词:二十世纪楚辞小品

张柯

常识告诉我们,越是高雅的艺术,越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一开始接触都有点欣赏不了,要学会欣赏,得靠熏陶。比如芭蕾舞、交响乐,都可以作如是观。这是洋的,再看中的。以文学为例,先不说《诗经》、楚辞,就说唐宋八大家的美文,不通古文,断不了句子,就够你懂的。既不懂又不通,欣赏就谈不上。

不过不要紧,只要你肯下功夫学,慢慢就懂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欣赏到学会欣赏,从无意识地懂得知识与道理,到有意识地进学堂接受传道授业,正是文明的台阶。审美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从审不懂到审得懂的过程。

读书亦是如此。常识还告诉我们,读懂读透一本难懂的好书,特别是读进去一部经典作品,胜读多少本一般的书。比如黑格尔的《小逻辑》,被人认为是世界上最深奥也是我们最需要读的书。但是读进去颇不容易,而一旦进门,终身受用。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审美标准降低到令人寒碜的程度:以电视春晚为例,作品必须人人一看就懂,人人一看就笑才能挑大梁。否则,就不能成为春晚的压轴节目。这其中固然有电视春晚“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因素,也有春晚需要营造节日气氛的因素,但是这些绝不能成为这类表演大行其道的理由。试想,大年夜里,春晚靠小品撑场子,演员或模仿口吃的农民,或模仿脑病患者,用冒傻气博观众一笑。有的甚至丑态百出,举着砖头当道具上台“打天下”。假如十几亿电视观众笑倒在这样的小品里,乐翻在含有歧视残疾人内容的段子里,这样的标准,如此的审美,我们好意思自称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创作出楚辞汉赋,吟诵出唐诗宋词的文明古国吗?

雅俗共赏的作品当然好,曲高和寡的作品也不能说不好。也许正因为有曲高和寡的东西在前面引路,雅俗共赏的作品才能雅得上去。二十世纪的雅与俗与二十一世纪的雅与俗不是一码事,二十世纪的雅俗共赏与二十一世纪的雅俗共赏也不会殊途同归。当年在边区根据地,演员们在黄土高坡上跳一段兄妹开荒大秧歌,唱一口夫妻识字,农民看得懂,百姓听着乐,但并不妨碍大家将至今还是经典的《黄河大合唱》唱得热血沸腾。一身粗布军装,肚子里装的是红米饭南瓜汤,也不妨碍在延河畔拉一曲小提琴。對了,《延安颂》歌曲里还有一句无论当时看还是现在看都很前卫的歌词:“自由女神在放声歌唱。”什么是“自由女神”?“女神”怎么会“放声歌唱”?这样的歌词放在现在,恐怕也不会人人懂得。但是,人们学习知识,懂得欣赏,不正是从不会的东西学起的吗?小孩出生后天生的技能一个是喝奶、一个是躺着,如果不教他学走路,他永远只会躺着。一个只会躺着喝奶的人,还能有多大出息呢?

猜你喜欢
二十世纪楚辞小品
《临宋人小品》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创作面貌简述
浅谈李可染的绘画精神
爱过的人会殊途同归
俄罗斯音乐家在黑龙江省的教学与实践
二十世纪以来《国榷》科举史料研究述评
世相小品
朝华已披 夕秀方振
以《诗》释《骚》
诗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