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宝瑄
(呼伦贝尔市公路管理局扎兰屯公路养护管理处)
一般来说,水泥的型号会选择42.5以上,原料一般为硅酸盐水泥。由于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水泥的质量要有合格的保证,主要是检查是其有没有合格的出厂证明和经过实验证明的报告。关于选择固定的型号和日期,在现场还要进一步核对。各项指标都应该符合标准才能开包使用,如果发现有水泥受潮成块、过期品质无法保证的状况,立即着手新的取样试验。主要检测的指标是MgO、SO3的含量以及其凝结时间和抗压、抗折的强度。
砂一般来说会选择河砂,主要是利用粗中砂。要保证砂的比率在40% ~50%左右。随着水泥的强度的增加,啥的比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除了砂,石头也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会选择花岗岩。
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拌制各种混凝土,不需要进行检验。
对混凝土拌合物运输的基本要求是:不产生离析现象、保证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和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能有充分时间进行浇筑和捣实。此外,运输混凝土的工具要不吸水、不漏浆,且运输时间有一定限制。普通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
表1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 min
蒸汽加热措施是指在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利用蒸汽锅炉维持混凝土作业时需要保持的热度,利用正常的热交换。一般来说,分为两种湿热养护和干热养护。前者指的是让蒸汽和混凝土能够产生直接接触,蒸汽本身有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可以起到湿热养护的作用。后者指的是不让蒸汽和混凝土直接接触,而是作为一个载体,利用散热器将热量传递给混凝土,同样也可以起到养护的作用。前者有棚罩法、蒸汽套法以及内部通汽法,后者主要有毛管法和热模法等。
电加热,它借助电子设备的电热和感应加热(电磁场加热)。电极加热(电加热)是混凝土热养护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之一。一般来说,是将拌合站与变压器连接,利用电热管进行温度的控制,维持温度的平衡。主要原理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光能能够转换为热能。所必需压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对漏电装置的配置。在混凝土作业的现场,安全非常重要。同时,由于冬天气温非常低,要保证光能转化的热能能够能够起到应有的温热作用而不被流失浪费,最好有地面的配套措施,例如加盖顶棚,铺上稻草。
混凝土是一种水硬性材料,其后续养护的过程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步骤。混凝土的强度存在一个增长期,在这个期限内其水分的蒸发是必然的。为了降低这一水分的损失,充分保证其自身的水化作用。这样才能达到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的指标的目的。除了保证其自身的水分外,还要保证对其因为天气过于干燥会产生裂缝而进行的养护。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完成后,需要在12 h之内对其进行覆盖。一般是首先用塑料进行覆盖,然后利用麻袋,保证完全的保护。冬天适宜提早进行覆盖,而且最后是不进行浇水的,要进行防冻,宜用塑料薄膜或麻袋、草袋覆盖保温。夏季蓄水保湿,冬季蓄热保温。冬季还要对孔洞做出一定的处理,因为冬季的雨雪可能会进入孔洞内,从而对混凝土形成一定的冻害。
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热电站等养护方法的选则蓄热法,严寒大风时,须加搭挡风墙。对于地下结构,搭保温棚遮盖。蓄热为主,个别部位电热或用小型暖棚。蓄热并掺外加剂,个别部位人工加热。不太冷时土模保温,上部覆盖。蓄热法加外加剂;或加早强抗冻剂,简单覆盖。个别小型独立基础,上部遮盖,用蒸汽或热空气表面加热,初期电热,然后保温蓄热。无钢筋和毛石混凝土基础采用负温混凝土法。
蓄热法养护施工要点:蓄热法将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水和骨料)进行适当加热、搅拌,使搅拌后具有一定的温度,混凝土的外围用保温材料严密覆盖,利用混凝土预加的热量及水泥的水化热之和保温,使混凝土缓慢冷却,并在冷却即过程中逐渐硬化,当混凝土冷却到0℃时,使达到抗冻临界强度或预期的强度。严寒季节浇筑混凝土应考虑运输器具进行适当覆盖保温,尽量缩短运输距离和装卸次数,灌筑要快浇快盖,工作面尽量缩小,以减少热损失。蓄热法保温应选择导热系数小,就地取材、价廉耐用的材料,如稻草板、草垫、草袋、稻壳、麦秸、稻草、锯屑、炉渣、岩棉毡、聚苯乙烯板等,并要保持干燥。
蓄热法混凝土冷却到0℃的延续时间和此期间的平均温度,用成熟度方法估算出混凝土可能获得的强度。如混凝土达不到抗冻临界强度值或预期的强度,则须调整施工条件或改进保温措施,再进行计算,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灌应严格控制温度;混凝土浇筑后应严格测温工作,如发现温度下降过快或遇寒流袭击,应立即采取外加保温层或人工加热等措施,以防止混凝土受冻。
总而言之,冬季混凝土施工受到温度限制较大。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提高,对混凝土材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性能对外界环境的依赖应该进一步得到改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完善会对建筑质量和建筑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
:
[1]张贺.简析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改良[J].四川建材,2012,(6).
[2]乔晓春.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