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善,凌日平,安祥生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 太原030006;2.太原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山西太原030012)
城市化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社会变迁,劳动力转移是人口城市化的关键和核心,以就业为目的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劳动力非农化进程,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1,2]然而,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完成的时候,农村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这一新现象对城市化过程将产生重大影响,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值得重点关注。
关于老年的起点年龄,联合国将老年人起点年龄定为60岁或65岁;老龄化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起点比例,世界公认的标准是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7%。人口老化标准是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2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14%。2000年,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是一个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家。按照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32%,接近人口老化标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为14.98%,超过人口老化标准。农村老龄人口占全国老龄人口的55.92%,高于农村人口占全国49.72%的比例。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城镇水平,已经超过人口老化标准,成为一个明显的社会现象。
表1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全国、城镇和农村人口老龄化情况 (单位:万人,%)
而有的研究认为,我国农村老龄化的程度要高于普查数据。如,2009年底我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05亿,农村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8.3%,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占全国老年人的62.87%,是城市的 1.69 倍。[3,4]2011 年底,山西省农村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省老年人总数的66.7%,而同期山西省农村人口仅占全省总人口的49.68%,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是城镇老年人口的2倍。[5]另外,根据对各地的观察,农村人口老龄化在山区、丘陵区的贫困山区表现更加突出。全国农村老年人口居多的格局已经形成。
表2 2011年山西省城乡人口结构
和世界其它国家人口老龄化原因相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人口出生率低和人口寿命延长。而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却另有它因。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而非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即城市通过市场机制、政策作用,对农村人口实现过滤性选择,农村青壮劳动力从农村人口中迁出,而把缺乏城市化能力的中老年人和年轻的残疾人、文盲留在农村,加重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人户分离人口在2亿以上,其中一部分即是农村迁居到城镇的人口,属于农村人口城镇化现象。据中国社科院2012年下半年发布的 《城市蓝皮书》,2011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超农村常住人口。在6.91亿城镇常住人口中包括1.59亿农民工,外出农民工的人数相当于城镇总人口的23%。[6]若对比城乡老龄人口比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速率的提升,城市老龄人口比递增远远弱于农村老龄人口比的递增幅度。
随着农村剩余人口继续向城镇转移,时间或许在五至十年之内,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后,农村人口和以往相比呈现完全不同的趋势。
在人口普查中,0岁人口是新出生人口。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农村新出生人口数量比2000年大幅度减少,农村新出生人口占全国新出生人口比例比2000年大幅度降低。2000年农村新出生人口占全国新出生人口的67.75%,而2010年农村新出生人口占全国新出生人口的61.01%。2010年我国总人口中,农村人口比例为50.32%。考虑到在计划生育政策中城镇实行 “一孩”政策、农村实行 “一孩半”政策,农村人口的新出生人口数量远低于政策允许的出生数量。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农村人口的新出生人口数量已经远低于政策允许的出生数量。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育龄妇女、尤其是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比例降低有密切关系。
表3 “五普”、“六普”全国0岁人口的城乡分布情况
我国居民死亡率水平和人口预期寿命存在明显城乡差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从2009年11月1日到2010年10月31日,农村人口死亡数量占全国人口死亡数量的65.07%,远高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50.23%的比例。农村人口平均死亡年龄比城镇人口低1.48岁,农村人口平均死亡率是城镇人口死亡率的1.86倍。因此,在农村老年人占主体和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偏低、死亡率偏高的情况下,未来死亡高峰来临时,农村人口的死亡将是中国人口死亡的主体。原因在于农村比城镇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条件落后,更在于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多、死亡概率高的因素。
表4 全国2009年11月1日到2010年10月31日城镇村平均死亡年龄和平均死亡率
随着农村总人口减少和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新出生人口减少,死亡人口增加,从而导致农村人口自然增长表现为减少的趋势。2010年和2000年相比,全国人口自然增长量仅减少了1.79%,城镇人口自然增长了11.81%,而农村人口自然增长量减少了10.28%。
表5 2000年和2010年全国、城镇、乡村人口出生、死亡、自然增长情况 (单位:百万)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一定的,死亡是生命周期发展的自然结果。我国在解放后出现了两次人口出生高峰,共出生了3亿多人口。从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开始,顺延60年,于2010年迎来我国的老龄高峰期,顺延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期 (以75岁作为未来的平均预期寿命),将于2025年前后迎来我国的死亡高峰期,平均每年将要死亡2000余万人。若年出生人口能够维持1500万人,全国总人口平均每年要减少500万人,全国总人口将从增长转向负增长。(易富贤教授推测中国将在2016年开始人口负增长);和第二次生育高峰对应,从2035年以后,平均每年将要死亡2700余万人,若年出生人口能够维持1500万人,全国总人口平均每年要减少1000万人。从“十一五”到 “十二五”,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大幅度增长,在2015年总量将突破2亿。人口死亡率在2003年降低到6.40‰的最低点后,从2004年开始缓慢上升,2011年已经上升到7.14‰,预示着人口死亡高峰的到来。而重度老龄化的农村将比全国提前进入人口零增长和负增长阶段,农村人口负增长将猛于全国。部分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人口正在或者已经进入零增长和负增长。
综上所述,农村人口正在年轻人口转移、自然增长减少历程中,进而导致重度老龄化的农村人口年龄结构。这一演变趋势以独特的角度影响着人口在城镇和乡村的分布,导致人口城镇化的路径发生重大变化。
影响人口城乡分布的因素有多种,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是改变人口城乡关系的途径之一,而农村人口减少也会相应地改变人口的城乡分布关系。城镇人口增加一人,全国人口城镇化率会提高十四亿分之一;农村人口减少一人,全国人口城镇化率也会提高十四亿分之一。农村人口负增长会减少农村人口总量,提高城镇人口的比重。
即使按照2010年农村人口死亡比例,不考虑未来农村人口死亡率的提高,在死亡率高峰期每年全国死亡2000万人中,农村每年死亡人口为1300余万人。而按照城乡相同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高峰期到来是全国每年出生1500万人中,农村出生人口只有500万人。农村人口死亡多、出生少导致每年自然减少800万人,若按照2025年全国14亿人的总量,因农村人口自然负增长可以提高0.57%的人口城镇化水平。
表6 2025年死亡高峰到来后的人口出生、死亡估计(单位:万人,%)
从常识上讲,农村正常人口结构中的青壮年被城市化后,人口老化的农村难以提供持久的剩余劳动力,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开始下降。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已经从多年1.3%的高速度降为1.0%的低速度。农村人口老龄化后,农村人口城镇化呈现出减慢的影响。
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死亡概率高,农村人口死亡是全国人口死亡的主体。死亡率高峰期到来时,农村人口死亡数量大、死亡比例高,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会相应降低,人口城乡关系发生改变,农村人口减少客观上能够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我国农村老弱病残时代到来后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人口城镇化速度。
如果把城镇人口增加的人口城镇化,作为第一阶段的农村人口城市化方式,那么,农村人口减少的人口城镇化,或许是第二阶段的农村人口城市化方式。而且,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我国人口城镇化的阶段性,我国表现出了自己的特色。
[1]刘静,张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相关性研究 [J].唐都学刊,2010(5):79-84.
[2]毛蒋兴,覃海杰,周慧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 [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20(增刊):133-137.
[3]卫敏丽,朱薇.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达到15.4% [EB/OL].(2011-09-19) [2012-11-01)].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9/19/.
[4]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 学者吁构建社保体系 [N].人民日报,2011-04-29(1).
[5]王也,付彩燕.山西老龄人口突破441万 每9人就有1个老年人 [EB/OL].(2012-04-07)[2012-10-26].http://news.qq.com/q/20120407/000462.htm.
[6]刘茸.我国真实城镇化率仅40% 专家:关键是城市为谁建 [EB/OL]. (2012-10-26) [2012-11-0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0/26/.
[7]李日邦,谈见安,王五一,等.中国人口寿命的时间变化和区域差异 [J].人文地理,2000,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