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金虎,刘冬华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述评与展望
常金虎,刘冬华*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从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的界定,分析了未能形成标准化概念的缘由,归纳其理论研究应包含的要点;从系统内在逻辑结构的构建和类别的细分,阐述整个创新系统不断演绎和发展的进程;通过对产业支撑作用的实证研究,有力佐证区域创新系统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不足,缺乏更深入的对系统内部综合性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展望系统理论深层次研究的视角,深入把握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扩散和溢出的深度与广度。
区域创新系统;内在逻辑结构;分类;产业支撑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RIS)的研究,从 1980~ 1989年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SCI中只有三篇文章的主题为“区域创新”,而 20年后 (2000~ 2009年)的可比较数据显示增加了 80倍,达到了 265篇,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依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1]。可归因于理论分析的进步和人们意识到创新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源泉,同时也基于新政策强调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英国经济学家 Cooke在其出版刊物《区域创新系统在全球化中的支撑作用》中[2],首次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某一地域里相互间积极专业化分工配合,主动与相互关联的企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协作体系,这种专业化配合体系还能够支撑并主导创新。
而后,国外许多学者对此潜心钻研。 Autio在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后,提出了全新的见解——区域创新系统是基本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系统,由多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组织机构与各个子系统内部及其相互间的互动联系推动并产生区域创新系统演变的动力[3]。
Cooke指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某区域内频繁地、紧密地与区域中的创新企业相互协作的组织以及创新制度网络的政府机构[4]。
另一位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外学者是 Asheim,他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是由核心组织机构围绕区域集群进行的变革[5]。根据 Asheim的观点,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两个要素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形成:第一要素是对区域产业起主导作用的集群式企业,也包含其支柱产业;第二要素是基本的制度结构,如公共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技术知识研发机构和专业化职业培训机构等,以上机构的密切协作共同对区域创新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David Doloreux和 Charles Edquist等指出,区域创新系统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区域政体,通过制度治理来促进彼此关系。二是创新原动力,包括企业与高等学府、科研机构等的紧密联系,构成重要的知识创新网络;将区域视为学习“交流室”,组成区域性互动网络,推动创新[6]。
Lambooy提出独特己见,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区域活动中的密切关联者组成交流的、动态的多要素系统,这些细分的结构能够让区域经济中各要素充分发挥其功能,引导致力于构建科研技术能力和企业创新网络的政企合作机构[7]。
Asheim和 Gertler描述区域创新系统的灵感来自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它是基于一个类似的原理,强调在领土方面的基础创新体系[8]。RIS(regiona system of innovation)模型的关键取决于对地理创新的理解,突出了区域之间互动和学习的重要性。
Lundvall认为,有用的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创新的微观基础系统,它必须连接到一个宏观的视角[9]。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微观与宏观相互作用的过程,宏观结构创造条件,影响微观过程,微观的进程又将影响宏观结构。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提升区域竞争力和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并提出了 RIS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政府如何变革创新,从而支撑区域创新[8]。
Uyarra和 Flanagan指出,现有的区域创新系统在理论概念上存在缺陷,公司、知识型组织、网络和公共政策组织是被动的组成要素,而不是积极的和有针对性的机构[9]。
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国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领域,站在不同的学术视角,给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基于以上国外学者的观点,在区域创新系统中,还未能解释在发展中如何趋近并关注地理结构,还未能识别这些为了提高竞争力和生产力的组织机构[8]。由于概念具有本质性的特点,清晰阐释概念是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指导的先决条件。学者们不同的内涵表述都体现了其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要点的研究和个人贡献。笔者认为,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具有地域性和开放性;(2)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企业、政府及服务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3)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各主体间能够充分地分享和进行创新知识交流,形成一个动态网络。
Autio通过对系统结构的研究提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区域社会经济及文化环境中的两个子系统构成:(1)知识生产和子系统开发。契约方和客户围绕企业组成垂直网络,竞争者和合作者组成企业间的水平网络,知识在这些网络系统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彼此的相互融合;(2)知识生产和扩散子系统。主要在公共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中产生,通过技术中介组织、劳动中介组织得以扩散和传播。这两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本等要素相互串联。并且,区域创新系统是开放的,与国家创新系统组织、政策机构以及国际政策机构等外部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图 1)[3]。
Karlsson和 Andersson指出,在区域创新系统中集群模式正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提出了一种以集群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系统结构图,将集群内的企业分为互补企业和支撑企业,同时,两种企业的发展又受到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知识力量、投资风险、政府财政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者、区域政策等八大因素影响和制约[10]。
Radosevic通过对中东欧区域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提出对区域创新系统有着深层次影响的四因素结构模型(图 2)[11]。通过对网络中的组织者进行准确定位,促使决定因素中劣势变成积极的优势,他提出了加强区域创新网络中组织者之间的联系,使之对区域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1 Autio的区域创新系统结构
图2 Radosevic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四因素结构模型
Stefan Kuhimann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结构由区域政治系统、区域教育和研究系统、区域产业系统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两方面)共同演绎构成,这四个部分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在不断的互动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创新系统的不断演绎和发展(图 3)[12]。
Cooke基于治理结构,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1)基层式:创新活动限于本地集群式,技术研究层次较低;系统间协调度不高。(2)网络式:创新活动有多个层次,科研机构、高等学府和企业之间相互交织推动,研究能力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 (3)统制式:创新活动受中央政府政策影响程度很高,资金来源、研究机构水平及相互间协调度高[13]。
图3 Stefan Kuhimann区域创新系统结构
基于商业活动模式,区域创新系统分为:(1)当地型。区域中的企业几乎为本地企业,外商外资企业很少,研究范围较窄,研发资源较少,企业之间的合作很大程度上依赖当地政府。(2)交互型。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规模均衡,研究领域是动态的,厂商间的协作程度明显优于社会平均水平。(3)全球型。跨国公司占据主导地位,研究领域宽阔,规模超过公共科研机构,但跨国公司与区域政策制定者之间缺乏紧密有效的联系。
Todtung Franze和 Alexander Kaufmann依据创新主体和驱动力,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1)企业基础型创新系统。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相互关系密切,与科研机构等联系较少。 (2)科学基础型创新系统。企业重视科技进步,除与顾客、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外,还与科研机构保持紧密合作。 (3)政策基础型创新系统。企业不但与顾客、供应商和科研机构密切联系,同时也关注当地政府的制度和政策[14]。
Isaksen基于创新阻力和障碍,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1)低组织性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内组织联系程度弱,彼此间相互学习很少。 (2)分散型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内各主体间没有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各自为战、缺少合作,创新力量分散。(3)封闭型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内组织间存在一定程度合作,但与区域外的组织几乎没有协作[15]。
上述分类研究从不同的视角,采用细分归纳法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合理区分。从区域创新系统的治理结构及商业模式、创新主体和驱动力、创新阻力以及主体互动障碍等方面进行分类研究,虽然研究视角相同,类别各异,但都是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并经过精心归纳总结提炼出来的,对深入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Franz Todtling和 Alexander Kaufmann以拥有悠久工业传统的奥地利 240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实际从事创新网络和公共创新支持对于中小企业成长有何种程度的作用[16]。调查结果显示,已获得创新支持的中小企业比那些没有创新支持的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更具有优势,区域创新的合作是非常少的,大多数的合作是公司间对外贸易合作,很少与科学和核心技术知识的提供者进行合作。中小企业创新以特定的方式来应对他们面临的具体障碍,能够依靠创新的合作伙伴并参与区域或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目前,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机构对非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中小企业自身所能投入创新的资金不足;同时,对于公司间创新关系的拓展,超出区域合作范畴的这种情形,系统自身也未能进行及时完善。
Cooke在对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地区的生物集群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发现,第一,尽管全球化和外资所有权在增长,但在关键的商业关系中,大多数欧洲事务还是由强大的地区和国家掌控。重大决策自主权存在于区域层面上,不仅仅是因为中小企业的优势。第二,所有的公司,无论大小,都遭遇双面竞争压力,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这种驱动力促进大量的实践创新。第三,大多数企业通过组织创新回应最初的阻力,尤其是产品质量问题。第四,在欧洲,许多公司依赖供应链和自身的知识资源对产品和工艺进行创新,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达成一个重要共识:大学、研究机构、咨询公司和技术转让机构在提供新知识[17]。
Slavo Radosevic研究中东欧国家区域创新影响因素,发现长期经济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经济体创新活动的轨迹[11]。目前,仅在孤立的情况下看区域动态和相对成功的案例,其中大部分是局限于本方而不是整个区域。大规模的重建问题、多层次创新过程的本质和区域间协调问题,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在中东欧地区还不能找到创新体系和合作网络,而只有卓越的行业和松散的项目网络。
Sang-Chul Park和 Seong-Keun Lee研究了芬兰如何改革其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从而使其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18]。研究指出,芬兰建立了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之间的科研合作模式,使信息流动和面对面的接触比其他国家更容易。同时指出了芬兰区域创新系统获得相对竞争力的高科技专利、创新合作、快速商业化。提出了五个优点,归纳如下:(1)一个横向组织结构和强有力的合作模式;(2)明确所有参与者在创新过程中的角色和任务;(3)建立具体化的目标并在所有参与者之间建立系统的共识;(4)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全方位途径;(5)基于投资、创新、评估和合作,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系统机制。
Jan-Philipp Kramer等人通过对超过 40个来自德国和英国的跨国汽车、生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公司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深度访谈,提出了定性见解:通过无形资产在跨国公司创新过程中被增强,来描述其根源和影响[19]。焦聚的重点在三个无形资产:人、组织和网络资本。研究证明了三者在跨国企业活动以及区域知识创造和溢出效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公司内部和区域环境中,跨国公司通过增加投资支出来产生无形资产,而这三种无形资产能够使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些关键维度增强,有助于识别跨国公司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推动力。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在较广范围内的研究始于20世纪 90年代,距今有 20余年,虽然研究已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但缺乏对实践的普遍指导意义,研究还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1)鉴于国外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学者有着不同的专业学术背景,研究视角各异,使得该理论内涵的界定仍然存在较多的争议;(2)研究的内容大多以浅层次的描述和分析为主,缺乏更深入的对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综合性的定性和定量研究;(3)虽然学者们对区域创新系统的驱动力与创新主体进行了深层次研究,但对区域创新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结构模型演化方面的研究较少;(4)缺乏对多层次区域创新系统的特殊性进行深度探讨,导致创新系统规模差异很难得到准确划分。
区域创新系统自提出至今,研究热度不断攀升,归因于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指导作用,人们意识到创新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源泉。基于新政策强调区域发展的差异性,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理是为了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政策。纵览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与实践的现状,笔者认为,未来还可以从以下角度对区域创新系统开展研究:(1)开展区域创新系统要素互动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深入把握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扩散和溢出的深度与广度;(2)运用社会经济学理论,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社会资本的培育问题;(3)以制度经济学为基础,分析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问题,为政策发展、执行和深度研究提供建议;(4)运用新产业区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内在逻辑结构的深层次发展模式;(5)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框架,可以融合区域经济学、创新环境研究、治理方法、产业区实证研究等理论方法,不断深入挖掘多层级的创新影响因素。
[1]Asheim BT,Smith HL,Christine Oughton.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ory,Empirics and Policy[J].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2011(7):875-891
[2]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new Europe[J].Geoforum,1992,23:365-382
[3]Autio E.Evaluation of RTD in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l[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8,6(2):131-140
[4]Cook P,Sehienstock G.structural competitiveness and learning regions[J].Enter price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Studies,2000,13:265-280
[5]Asheim BT,Isaksen A.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integration of local'sticky'and global'ubiquitous'knowledge[J].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7-86
[6]David Doloreux,Charles Edquist,Leif Hommen.The institutional and functional underpinnings of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f East-Gothia[R].Sweden:The DRUID Summer Conference,2003:1-41
[7]Lambooy JG.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Emerging Networks,and the Role of Universities:An Evolutionary Approach[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4,12(5):643-657
[8]Gunnar Anderson.Rethinking Regional Innovation[J].Syst Pract Action Res,2013,26:99-110
[9]James Karlsen.The Role of Anchor Companies in Th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Lessons from Norway[J].Syst Pract Action Res,2013,26:89-98
[10]Andersson M,Karlsson C.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Small& Medium[C]//sized Regions:a Critical Review& Assessment.Sweden:JIBS Working Paper Series,2002,(2):72-83
[11]Slavo Radosevic.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Determinants,Organizers and Alignments[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87-96
[12]Stefan Kuhimann.European-German efforts and policy evaluation in regional innovation[R].Holland:University Utrecht Fraunhofer Institute Systems and Innovation Research,2004:1-25
[13]Cooke P,Uranga MIG,Etxebarria G.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8,30:1563-1584
[14]Todtung Franze,Alexander Kaufmann.Innovation systems in regions of europearn-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0,7(6):699-717
[15]Isaksen A.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 possibility of endogenou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global economy[J].Canadian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1(1):101-120
[16]Franz Todtling,Alexander Kaufmann.SMEs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The Role of Innovation Support-The Case of Upper Austria[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15-26
[17]Cook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general findings and some new evidence from biotechnology clusters[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133-145
[18]Sang-Chul Park,Seong-Keun Lee.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Finland:from the path dependency to the path creation approach[J].AI& Soc,2005,19:180-195
[19]Kramer JP,Diez JR,Marinelli E,et al.Intangible assets and MNEs'locational strategies for innovation or:why the regional matters Empirical Insights from Germany and the UK[J].Jahrb Reg wiss,2010,30:129-157
F061.5
A
1673-2006(2013)09-0005-05
10.3969/j.issn.1673-2006.2013.09.002
2013-07-07
常金虎(1986-),江苏南京人 ,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项目投资与风险管理。
*通讯作者:刘冬华(1976-),安徽宿州人 ,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发展战略与房地产管理。
(责任编辑: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