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建霞 谢虹霞 袁俊华 谢春枝
知识产权出版社,北京,1000000
武汉大学图书馆,武汉,430072
湖北省高校图书馆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的机制和模式研究*
□聂建霞 谢虹霞 袁俊华 谢春枝
在对湖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印刷型文献存储现状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矛盾与面临的困境,提出针对低利用率文献构建合作储存体系是解决空间问题的最好尝试;分析了湖北省高校图书馆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区域集中储存和学科分布储存两种合作模式,并提出解决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存储空间匮乏的对策,及高校合作储存库模型构建和运作的方法。
湖北省 高校图书馆 低利用率文献 合作储存 运行机制 模式
* 本文系湖北省高校图工委2010年研究基金项目“湖北省高校图书馆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研究”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文献储存空间一直是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复合图书馆背景下数字文献的迅速增长及馆藏数字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馆储存空间的压力,但纸质文献入藏量依然以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压缩图书馆馆舍剩余面积。与此同时,随着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演变与服务功能的延伸,图书馆被要求释放出更多的空间用于建设信息共享空间、学习空间以满足师生学习、科研要求。湖北省高校云集,截至2012年5月10日,经教育部审批或备案的普通高等学校有96所,其中部委属高校8所,省属本科高校32所,高职高专学校56所,另有独立学院26所,成人高等学校7所。近些年来随着这些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为了满足教育部评估要求,各校纷纷加大文献购置经费投入和文献采购力度,导致了馆藏文献急剧膨胀,同时随着馆藏文献老化速度的加剧,各馆都积累了大量鲜有读者使用的文献,因而文献储存的空间危机日益凸显。为了寻求解决这一普遍存在问题的途径,笔者对省内15所高校图书馆(其中部属高校7所,省属高校8所)开展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高校图书馆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开展了探讨和研究。
湖北省在“以评促建”政策的号召下,各类高校及其上级财政都对图书馆给予了经费上的支持和鼓励,从而使得进入21世纪以来,各高校馆都有足够的经费进行新馆建设或是馆舍扩建。在本次参与调查的15所图书馆中,13所为2000年以后扩建而成,其余2所于2012年开工扩建。另外,2010年全国高校图工委调查数据显示,全国506所高校图书馆建筑面积馆均2.19万平米,而这15所图书馆中有13个馆面积在平均值之上。可见,湖北省高校图书馆馆舍建筑现状比较乐观。然而与此相矛盾的是,根据对15所图书馆馆藏空间利用情况的调查,90%以上的图书馆阅览座位数量不够,未能达到2003年全国高校图工委制定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中阅览座位与学生数之比1:4这一指标,53%的图书馆认为藏书与读者阅览座位存在矛盾,而对于馆藏空间,依然有87%的图书馆认为“非常紧张”或“紧张”,73%的图书馆认为目前馆舍建筑只能在5年内满足纸质文献需求。显而易见,馆内空间布局的窘迫并未随着馆舍扩容而缓解,馆藏空间的紧张及其与图书馆其他功能的矛盾将会随着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延伸而继续累积。
作为图书馆购置经费的一部分,各高校馆纸质文献资源建设经费在近几年来也相当充足,年度文献增长率绝大部分都在3%以上,使得湖北省高校文献资源呈现逐年增长的兴旺态势,但由于底子较薄,即使经过多年积累仍有大部分馆馆藏总量未能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指标。此外,据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统计,2009年中文人文社科、科技两大类出版总量达到24万多种[1],我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可供外文学术类图书目录每年约为9万种,中文按每种2个复本计算,收藏总量应达到48万册,加上外文图书年度收藏总量约为57万册,而湖北省各高校年入藏量最多只能达到这一总数的33%。由此看来,尽管湖北省高校纸质文献资源海量增长,但其保障率依然不足,无论是回溯性补藏还是当年新书采购,未来各馆馆藏资源建设仍然有相当大的入藏需求,这将使馆藏空间的拥挤问题愈发严重。
随着馆龄的增长和文献总量的逐年递增,各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积累了相当一部分低利用率和零利用率文献,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纸本低利用率文献的绝对数将越来越大。国外调查显示,大型科技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藏书中利用率较低的藏书占25%,而据统计湖北省高校图书馆的低利用率和零利用率文献占外借总藏量的比例绝大多数都在这一比例之上,并且馆藏基数越大,低利用率文献量就越大,有的甚至高达60%。如果图书馆对馆藏控制问题给予了足够重视,通过剔除知识老化的文献以保持储存空间与文献增长的平衡,通过吐故纳新以保持馆藏的活力,不但文献储存的成本效益将会大为提高,而且馆藏空间问题也会得以缓解,但由于受目前各级评估体系中藏量标准的影响,湖北省有的高校馆并未执行剔旧政策,未对低利用率文献进行逐年统计和处理,而进行统计的绝大多数高校对此类文献的处理办法是归入三线书库。后者虽然将高利用率文献与低利用率分开排架,但由于三线书库又非密集书库,因此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馆藏空间拥挤问题。与此同时,执行剔旧政策也绝不是简单地将所有低利用率文献从馆藏中永久性地剔除,文献低利用率甚至零利用率不能说明文献本身没有利用价值,只能反映某一时间段内该类文献不符合读者的利用需求。因此剔旧虽然必要,但如果缺乏宏观保存策略,会致使大量长期有研究价值的文献处于不安全状态。
如此看来,各个高校图书馆大量积聚的低利用率文献处于两难境地:不剔旧,藏书空间不足,而且流通率高的书刊和流通率低的书刊混合排列,书库拥塞,致使读者文献检索查找困难,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文献整体利用率;剔旧又需顾虑剔除文献潜在的利用价值及馆藏总量的评估要求。对此,笔者以为,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合作建立储存库是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及上述种种困境,达到减负增效、节约空间、降低存储、管理和服务成本目的的最好尝试。
所谓合作储存,也就是多个图书馆有规划、有目标、有组织地集中或分散收藏被视为冗余的、利用率低但具有潜在价值的出版物文献,以便在读者需要时提供给其他各类图书馆共同利用,作为图书馆本地馆藏的补充。1900年,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提出了合作储存的概念,通过把馆藏中低利用率文献转移到储存库,可以达到控制馆藏增长、保存藏书质量不变或者缓慢增长的目的。1986哈佛大学图书馆率先实施了校内合作馆藏管理方案。近30年来,美国、加拿大、芬兰等国的大量实践更进一步证明,建立合作储存库处理低利用率文献是消除上述矛盾和担忧的重要方法。湖北省各高校图书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合作建立低利用率储存库除了能从根本上缓解库容压力,还能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第一,可以完整、系统、永久地保存文献,既符合图书馆重视文献保存的传统思想,又消除了各馆评估压力带来的顾虑;第二,降低了个体图书馆保存和维护低利用率文献的管理成本,同时有偿转让闲置文献资源又可取得收益[2],可谓一举两得;第三,通过合作储存可实现多馆共享文献资源,拓展成员馆的虚拟馆藏,提高文献保障率及用户服务能力;第四,将低利用率文献集中储存,并依托完善可靠的后续服务,能够吸引更多用户利用这些原来相对低利用率的文献,形成文献聚合效应,满足用户永久性的文献需求。合作储存虽然好处良多,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一项庞大、宏观、永久性的馆藏建设项目,一旦执行就不可中止。因此要保证其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在建设之初即制定长远规划,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运行机制。
合作储存作为一项涉及众多机构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图书馆乃至政府机构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完善的合作储存体系。湖北地区高校聚集,并且地域分布广泛,要组建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库,必须对以下几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和商讨:一是统计合作馆的数量,分析其分布状况,这些数据决定了合作储存的范围、规模,以及合作储存库实体建筑的选址;二是精确统计储存文献的现存总量,并预计其发展态势,这些数据决定了合作储存库空间估计和布局设计;三是确定合作储存的目标,选择储存库建设模式。合作储存目的何在,以集中、分散或其他何种模式运行,这在组建之初必须予以确定,并且目标决定模式,而模式又是整个合作储存大局和关键所在;四是资金筹措和后续投入途径。在组建之初,资金的筹措尤为重要。储存库作为永久性文献保存所在地,是低利用率文献储存的最后一道保障,对保存条件的要求远高于普通文献,从库房建筑、设备购置、人员配置到日常维护等都必须投入大量专项资金才能实现。国外合作储存项目发展的历史和经验也都说明,政府财政的干预和资助是实现建库规划的重要保证。湖北省高校图书馆财政来源多样,合作建库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分别争取中央财政、教育部、地方政府、本校等多级财政的经费支持,并通过收取服务费用和寻找企业、社会机构赞助等辅助途径以确保储存库的持续发展。
3.2.1 合作馆的管理
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督促各合作成员馆履行职责,分配其应得权益,形成良好的内外部管理环境,才能保证储存目标的完成和长远发展。湖北省内各高校管理体制和内部组织结构差异较大,有教育部直属、民委直属、省属、民办等多种不同性质,要形成切实有效的合作储存管理机制:
第一,要在各合作馆之间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代表各成员馆对合作储存的初期建设、日常运行进行共同协商决策。美国马萨诸塞州5学院合作储存图书馆即以先前构建的联盟为基础,由5学院的校长和馆长组成合作储存委员会成员,共同对被储存文献的所有权、保存的复本、资金及管理等问题进行磋商。湖北省自1981年起就组建了高校图工委,管理成员由省内十多所高校图书馆馆长组成,并设置专人负责日常事务。除此而外,还于2009年组建了由114所高校图书馆参加的数字图书馆联盟以及以集团采购为目标的各类资源采购联盟,可见高校合作储存在省内具有一定的组织基础,可以此为契机由各成员馆馆长成立管理委员会,并可邀请各校校长参与,以争取校方的重视和支持,委员会成员应平等享有合作储存文献方面的决策权。
第二,根据各参与馆的实际情况和合作储存模式确定采用集中管理机制或者分工管理机制。集中管理是关于合作储存的一切决策方案由委员会成员集中商讨,而日常运行由委员会协商委派专人管理;分工管理则是委员会成员只集中制定有关大政方针,其余决策和具体事务采取各委员会成员负责制。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合作储存是跨地区的合作,成员馆数量众多,应结合地区分布、机构属性等因素决定管理机制,以保证合作储存运行的有效和高效。
第三,遵循相互协调和信任的原则。这一点是合作储存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成员馆从属于不同机构,来自于不同地区,馆藏规模不一,只有在相互协调和信任的原则下,彼此才能够放心地将自己的文献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储存,并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2 储存库馆藏管理
储存库是一个海纳百川的资源集合,聚集各种来源、各种类型、各种载体的文献,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低利用率或零利用率。为了更加经济地保存和方便读者利用这些资源,储存库应在建库之初即针对文献提交、筛选、所有权问题制定政策。
(1)文献提交
目前湖北省各高校馆很多都建有三线书库,即根据上架年限、出版年、流通借阅情况等将文献进行三级分类,分开排架。例如,此次参与调查的15所高校馆中13所就建有三线书库,并且其中9所将低利用率文献归入三线书库列为日常工作。各校合作储存文献的提交工作即可以此为基础开展。但是文献一旦进入储存库,其使用权限必有所变化,甚至有可能转换所有权,因此各成员馆需谨慎选取,对馆藏低利用率文献应结合各馆实际分别制定相应的提取标准。
所谓低利用率文献,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科学、历史或者文学价值,但由于某些原因已经失去用户使用积极性的文献,可有如下选取标准:①失去现实意义但具有研究价值的;②对于某图书馆是非专业的;③对于某馆或者某地区用户而言利用价值不大的;④专业性非常强,只适用于少量用户使用的;⑤多余的复本文献;⑥鲜有读者使用的小语种文献等。从利用率来看,可参照1978年前苏联文化部制定的规定,即通常4-5年无人利用的文献就属于低利用率文献,中心图书馆分馆的时间可以降到2-3年。由于各馆资源建设目标不尽相同,收藏文献的学科类型和用户利用文献的特点存有差异,各学科文献的老化规律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低利用率文献的提取不能单纯以出版年和流通率来界定,而应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用户的特点及学科发展的趋势,在全面充分了解本馆馆藏数量、质量和文献借阅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学科文献的需求特点,由各馆学科馆员汇同有关专家学者审核确定。
(2)文献入库
储存库虽然汇集的是低利用率文献,却并不是所有低利用率文献都在合作储存范围之内。低利用率文献在从各成员馆汇集到储存库的过程中必须经过逐步审查,通过之后方能入库,程序如下:第一,各成员馆向合作储存中心提交需要合作储存文献的电子目录;第二,储存中心管理人员利用表格与库存目录进行查重核对,无重复库存并符合收藏标准的资源可提交实体文献;已有库存资源的,提交馆可借助储存中心网络平台集中展示,供其他成员馆有偿选择入藏,收益归提交馆所有,无馆选择则可自行处理;第三,对提交的实体文献外观,即纸本文献的完整程度、是否破损;电子资源是否可读等等资源的可利用性进行审查。
储藏库作为一个有限储藏空间,必须对提交的低利用率文献有一定筛选标准:①从物理属性来看,凡外形严重破损且无法修补、受到腐蚀、浸水、虫蚀等被弄得面目全非的文献资料都不应纳入收藏范围;②从内容来看,凡内容陈旧老化的、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都不应纳入收藏范围;③冗余复本。由于国内图书馆中文馆藏一般都有多个复本,有的复本量甚至多达几十本;同时,由于湖北地区纸质文献资源建设缺乏协作协调机制,各馆馆藏彼此重复率也很高。因此,储存中心汇集的低利用率文献必然存在大量超出了用户需求范围的复本,为了不让这些冗余文献继续占据有限空间,需要加大力度进行资源整合,仅保证在区域范围内文献保存的最低复本量即可。为此,储存中心应制定入藏复本标准:为了合作储存的长远发展,国外绝大多数储存库只收取一个复本,但鉴于我国图书馆重视藏量的管理思想和评估体系,湖北高校的合作储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现阶段在征求成员馆意见的基础上,可适当放宽复本限制以争取各馆更大的积极性,待合作储存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考虑实行单复本制度。
(3)文献管理
储存库文献管理应基于两个原则:首先,不同于处于读者利用高峰期的文献,参与合作储存的低利用率文献管理核心在于集中保存,以节省书架空间和管理成本为首要原则。其次,对于一本值得长期收藏的书必须保持其随时可存取性,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花费较少的时间和人力找到它。因此,方便存取应是合作储存的第二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储存库馆藏文献日常管理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①为了保证储存文献的永久存放,须在文献进入储存库前做好除尘、除虫等防护措施,同时借鉴国外建设经验,对储存库温度、湿度进行严密的环境控制,如哈佛大学储存图书馆6个主要书库中的温度和湿度常年保持在50华氏度和35%左右;②为了节省空间,对储存文献实行高密度储存,可使用高密度、高货架的自动储存设施[3],并按照文献的尺寸和出版时序排架,而非传统的分类排架法;③为了便于储存库文献的管理和利用,各成员馆之间必须开展技术合作,构建共同管理和技术结构下的合作储存文献联合目录,将文献清楚准确地报道给广大的用户,并使其能在各成员馆公共目录检索系统中得到揭示,从而充分发挥储存库聚合文献资源和用户需求的作用,这也正是合作存储共知共享的基础和意义所在。联合目录书目数据由各成员馆按统一标准与格式提交,储存中心负责管理维护,通过统一平台揭示,并保证目录内容与实体文献的一致性,以便向用户提供充分、全面、完整的书目信息和获取途径[4];④储存库藏书建设和普通图书馆一样,也应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剔旧工作[5]。剔旧内容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不适宜继续保存的图书,二是有品相更佳的同种图书提交,可将原书剔除。
3.2.3 储存库财产权属管理
储存库财产包含两方面:一是硬件设备设施的产权归属,二是库存文献的产权归属。合作储存库初期建设耗资巨大,绝非单一高校或图书馆所能承担,因此土地购买、库房建设、硬件设备设施的购买主要依靠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产权也必然由政府所有,并采用政府委托方式进行维护和管理。而对成员馆送交储存库的文献,所有合作成员馆均可平等享有使用权,而其所有权则面临如下选择:送交后文献所有权即时转移储存库、送交后保持文献所有权、送交若干年后定夺权属转移等选择。文献权属的管理对成员馆参与合作储存的积极性和储存库的发展都具有很大影响:不变更文献所有权,就缺乏对成员馆的约束机制,后者可以随时索回提交的文献,这就可能对整个合作储存系统内成员的资源建设产生联动影响;对送交文献即时转换所有权无疑对合作储存的长期稳定发展大有裨益,并且国外众多合作储存的成功案例都依此法,但在当前我国图书馆评估体系下,高校图书馆的藏书总量和生均新书品种一直是两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尤其是湖北省内很多省属高校、民办高校每年面临各类教学评估,转移文献所有权就意味着馆藏总量的减少,必然会使参与院校、成员馆有所顾虑,降低他们的合作热情。因此湖北省高校馆要顺利实现合作储存,对于文献所有权归属问题在当前应采取过渡方案,即在一定时期内,只是将低利用率文献的保存地点转移,在新的合作储存体系中统一管理和利用,但在原则上仍然保留文献原有的索书号和财产号,文献的所有权仍属于原图书馆[6]。待合作储存发展成熟后,可再共同商讨文献所有权的转换问题。此外,为了兼顾储存库资源建设的稳定性,应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以协议形式约束成员馆对提交文献后的处理权限。
合作储存库和众多独立形态的图书馆一样,除了要对各馆提交的低利用率文献承担保存任务,还具有对各合作馆及其读者的日常服务职能:(1)文献交换平台。各馆在向储存库提交低利用率文献的同时使其担当了资源交换中心的角色。由于合作储存保留文献的复本数量有限,因而多余的复本可通过储存中心平台鼓励成员馆及其用户进行文献交流,以选购、交换或转赠等形式补充本馆缺藏文献、处理本馆富余文献,“以本馆之所余,换本馆之所缺”。(2)文献检索与报道。储存中心要建设独立的网络平台,开发完备的检索系统,将馆藏文献完整、准确、清晰地揭示给用户,并将库存文献的动态变化及时报道给各个成员馆。(3)文献阅览与文献传递。储存库是本地低利用率文献的“最后防线”,为了保证所藏文献的永久可获得性,对用户的文献需求宜采用闭架服务,一方面对本地用户可采取就室阅览的方式满足其研究需要,并可开展文献复印、扫描服务,另一方面对远程用户则可开展复印件的文献传递服务。
保证成员间利益的均衡是合作储存得以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湖北省各高校图书馆规模和基础相差甚远,其中以中小型图书馆居多,为了鼓励他们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应注重对中小型馆协议的开放性。但是,如果一味强调文献的公共性,甚至要求文献资源无偿共享,必然使得投入多的图书馆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并有可能使小馆逐渐产生坐享其成的依赖心理,从而使得共建共享活动无法持久进行,因此平衡各馆在共建储存库中的投入和产出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按一定比例分配各成员馆的投入成本,并通过其他多种辅助方式来协调利益的均衡性。为了有效补偿文献支配者对文献消费者提供的便利,文献消费者应该对文献支配者给予适当的补偿,在突出效率的同时强调公平,建立起激励相容的共享体制。美国马萨诸塞州5学院合作储存图书馆的在5学院之间建立了一套良好的利益分配制度,他们在费用合理分摊方面充分考虑到每个成员馆及其用户的特点。如Hampshire学院送交储存库保存的文献较少,但是其教师和学生对其他学院储存的文献利用的较多,所以不能仅以送交储存的文献量进行费用的分摊[7]。
低利用率合作储存本质上是一种区域性的图书馆联盟,在湖北省各高校中具有广泛的实践基础,有很多模式可以参考借鉴:如教育部实施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是以全国中心-地区中心-成员馆的三级文献保障体系为基础建设的,而武汉大学是地区中心之一,省内50多所高校则为成员馆;另外,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采取的是“政府主导,若干核心,共同参与的建设,其中武汉大学图书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等10多所图书馆为学科文献中心,其余100多所省内高校为成员馆。但合作储存有其自身的目标与特点,合作模式最终的确定要依据参与馆的数量、地域分布、储存文献总量。据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的2012年湖北省高等学校名单[8],122所普通高等学校(不含成人高校)地区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2012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统计(按地区)
从表1可以看出,绝大部分高校(79所)集中于武汉,其余43所零星分布于十堰、荆州、宜昌等地,根据全省高校图书馆分布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可以构建两种合作储存模型:
所谓区域集中储存就是地域相邻或相近的图书馆集中建立储存库,将提交的低利用率文献共保存于库中,并采取集中管理策略,在管理中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人员。尽管在网络时代,空间距离已不能成为图书馆及其联盟发展的障碍,但在合作储存库的建设中,距离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大量实践证明,地理位置相近的图书馆,相互之间联系较为便利,近距离沟通产生的信任关系使馆际协调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距离的缩小使文献的储存与利用成本大为降低,并有利于读者就近借阅或者复制文献原文,从而使储存库的使用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区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最容易取得成功。而在湖北省高校图书馆范围内实施区域性的集中储存有两层含义:一是湖北省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区域,相对于全国范围而言,省内各高校图书馆在行政区划和地理上具有同一性;二是各相邻城市相对于全省范围而言可形成多个区域,区域内多个城市之间可建立合作关系。因此建立区域集中储存可依据合作范围有如下几种选择:
(1)大湖北高校集中储存。也就是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建立独立储存设施,所有成员馆提交的文献共同储存在合作储存图书馆中。这种储存模式的优点是全省高校馆的低利率文献汇聚于一处,由唯一的储存库进行文献保存、调配工作,可实现合作储存效益的最大化,缺点是湖北省区域范围广阔,城市跨度大,馆际往来和文献传递利用相当不便。
(2)武汉城市圈内高校集中储存。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而教育是城市圈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全省122所普通高校绝大部分集中于武汉,因此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合作储存可以借力于自2007年开始的武汉“1+8城市圈”建设规划,构建城市圈高校合作储存系统。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集合湖北地区80%(96所)的高校馆,解决了区域内绝大部分图书馆低利用率文献的集中储存问题,最大限度地扩充了各参与馆馆藏文献覆盖的范围,同时借政府“1+8”城市圈之东风,一方面可以利用其现有建设成果如交通等为合作馆之间的文献提交和用户的文献利用带来种种便利条件,使跨地区多城市合作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另一方面由于合作储存目标与城市圈建设规划相吻合,可适时向政府争取项目经费,从而得到各级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3)地区分布式集中储存。也就是,湖北省各高校图书馆共同组建合作储存管理委员会作为地区内合作储存最高领导决策机构,同时按地域同一性或相近性分别组建多个独立合作储存系统,各个合作体文献保存目标、内容、复本原则以及文献利用通过委员会协调管理,是一种集中基础上的分散储存模式,该模式如图1所示。
这种模式完全以地理位置相邻或相近为原则组建合作储存库,它充分发挥了区域集中储存的优势,各个储存系统内各成员馆之间交流和用户的文献利用相较于其他两种模式而言最为便利,其缺陷在于:一是构建多个合作储存设施必然耗资巨大,所花费的精力与金钱远远高于前两种模式,二是全省高校图书馆本来分布不平衡,完全以区域集中必然造成储存库及其资源分布的进一步不平衡,三是储存库之间文献保存品种、数量存在重复建设问题,不能实现全省范围内低利用率文献储存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分散基础上借助合作储存委员会的集中管理要商讨有关协议、政策、方案来缓解上述问题方可使此种模式具有可行性。
图1 湖北省高校图书馆低利用率文献地区分布式集中储存模型
所谓学科分布储存是指参与馆在协商基础上将低利用率文献按学科或主题分散储存的模式。这种模型不需要重新建立独立的储存库,而是分别结合各图书馆原有低利用率馆藏文献的学科特点,将其他高校图书馆提交的同类文献集中收藏,形成低利用率文献的学科中心。如武汉大学图书馆如果按协议集中储存全省高校馆低利用率文献中生物类文献,其他各馆则可均将本馆中生物类冗余文献经合作储存网络系统查重后集中送交武大馆保存。值得注意的是,表1湖北省内的四类高校中,中央部委高校、省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虽然办学层次有差别,但都属于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培养目的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共性,因此馆藏体系较为接近,因而在学科分布储存中可以成为一个合作体系,而高职高专属于专科类院校,和另外三类高校区别较大,因此宜成为独立体系,两个体系之间的文献保存、利用等仍然可以通过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合作储存委员会进行综合管理与协调。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湖北省高校图书馆低利用率文献学科分布储存模型
采用这种模式有如下优点:(1)无需建设独立储存库使构建合作储存体系的预算大为缩减,从而避免了经费问题造成的困扰,使合作的可行性大为提高;(2)各成员馆能根据其馆藏特色分工承担储存任务、聚合同类文献,有利于保证某一类或者某一学科文献保存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健全湖北省高校图书馆总体馆藏体系,并为读者按学科或者主题查找文献提供了很大方便[9];(3)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分别自成合作体系,既可以通过合作委员会协调两个体系之间的文献管理和利用,又可以避免合作储存文献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但显而易见的是,中央部委院校在合作储存体系中具有天然的学科优势,因此可能在此中担任着绝大部分学科中心的重要角色,从而使各个中心的文献都汇聚于武汉地区,并造成大馆承担责任、小馆享受利益的局面,因此采取学科分布储存模式,应适当兼顾各中心的地区分布,合理规划各成员馆的权益,为在保存文献方面做出贡献的成员馆提供某种补偿,以规避合作共享存储馆藏中出现的“搭便车”现象。
低利用率合作储存在国内外不乏成功案例,但多数是同一地区同一系统间的合作储存,这是因为地域是影响合作功效与文献利用的一大制约因素,因而跨地区的合作案例相对较少。湖北省高校图书馆系统内建立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库即是一种跨地区的合作,并且由于湖北省地域广博,122所高校分布于17个地区,区域跨度大,从而使得这一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由于是高校系统间的联合,并且具有多年来的合作传统和基础,其具有的优势要远多于困境。与此同时,各高校馆面对日益凸显的空间问题,所表现出的合作愿望也尤为强烈,在此次针对“湖北省高校图书馆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所展开的调查中,15个调查对象,无论是部属高校,还是省属本科院校都无一例外对合作储存形成共识,可见,计划的实施势在必行。通过调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认同合作储存可行性的同时,文献所有权、文献方便使用以及储存库的建设和运行经费等问题也被认为是开展合作储存的最大障碍,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尚需合作成员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
1 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12-06-16].http://www.gapp.gov.cn/cms/html/55/1609/201010/705316.html
2 倪代川,赵伯兴.低利用率文献资源合作储存的现实选择及其理论基础.情报资料工作,2009(5):47-51
3 谢春枝.大学图书馆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的功能要素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6):83-89,52
4 赵伯兴,郑春汛.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的聚合机制研究.图书馆 ,2010.2:49-51,56
5 赵伯兴.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9(1):1-5
6 郭晓红,王洁慧.英国研究资源集中保存项目的实践及启示.图书馆杂志,2011(5):74-77
7 张海霞,赵伯兴.国外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机制研究——以美国、芬兰、澳大利亚为例.图书馆学研究,2010(理论版)(2):86-89
8 湖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关于公布2012年湖北省高等学校名单的公告.2012-5-16.[2012-06-16]http://www.hbe.gov.cn/content.php?id=9955
The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Storage of the Low Use Collections among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Hubei Province
Nie Jianxia Xie Hongxia Yuan Junhua Xie Chunzhi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printed literatures storag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Hubei Province,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hort of space in these libraries as well as the method to construct and operate the cooperative depositories among universities.
Universities Library;Low-use Collections;Cooperative Storage
book=75,ebook=169
9 张海霞等.低利用率文献的区域性合作储存探索.图书馆建设,2010(3):18-24
2012年7月23日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广州,510631
知识产权出版社,北京,1000000
武汉大学图书馆,武汉,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