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编辑部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国家宏观经济影响举足轻重。中国建筑业二十余年复合增长率超过GDP增长速度,整个建筑业在“十一五”期间保持了高速、稳定的发展势头,规模逐年扩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投资的推动,建筑业将迎来长期发展良好机会。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一直处于“高产值、低利润”的状态,国内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20%以上,但是平均利润率一直维持在3.6%以内,处于较低的行业利润水平。
从宏观环境看,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房地产调控等背景下,中短期内、建筑业外部环境难言乐观。从施工企业经营的微观环境看,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秩序不规范,劳动力资源紧张造成成本上升,高素质人才缺乏,资金链条紧张,都对建筑施工企业经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依赖于规模扩张和低端竞争,有待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型。
建筑业作为传统产业,改造与提升的任务十分艰巨。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也是施工企业提高竞争力、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继续利用信息化的科技手段来提高效率并支撑战略落地,促进企业管理升级。
国家为促进建筑业信息化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并在2007年3月发布《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的通知,首次将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作为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考评指标,凸显了国家对推动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决心。
回顾我国建筑业信息化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总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具软件应用阶段。早期的施工企业信息化是以CAD制图软件、会计电算化、工程预算软件为代表的工具类软件为主。应用主体为基层人员,采用计算机单机应用,解放了基层工作人员繁重的重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施工企业开始尝到信息化的甜头。
第二阶段是部门及管理软件应用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基于业务部门的应用软件逐步推出,推动了企业以解决局部业务为主的计算机应用。企业一些主要职能部门,如财务、人事、采购部等有条件的部门率先围绕部门业务,实现部门信息化,提高了部门管理效率,部门内的业务得到了有效地管控。但由于当时的网络条件所限,存在信息“散”、“孤”问题,垂直业务线和横向部门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互通互联,造成信息化管理分散,各部门数据无法有效利用和共享,从而形成信息孤岛。
第三阶段是企业级管理软件应用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施工企业各组织层级的协同办公环境逐渐地搭建起来,企业级的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始大规模应用,并将集团多组织层级联通起来。信息系统可以覆盖总部、分公司、项目部,使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等各组织层架之间的业务管理可以通过业务规则和工作流自动驱动,增强企业管控力度。但由于建筑行业管理的复杂性和项目的独特性等特点,产生了数据的准确性差,计划不合理,各业务线协同能力低等问题。
第四阶段是平台化深度集成管理应用阶段。随着集成平台、无线互联网普及、云技术、BIM技术的成熟,目前个别施工企业已经开始探索进入一体化集成应用阶段,基于SOA架构的一体化集成平台可以将企业各业务管理系统无缝集成。工具软件与管理软件的无缝集成,优势互补,特别是BIM技术的应用开始发挥对管理精细化的支撑作用,形成企业完整的信息化体系,并在解决企业内部各业务线之间的协同性,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性,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性,辅助企业做管理的改进,拉动施工企业向智能型、管理型、知识型企业转化,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五化并举、两化融合”及各类信息化政策的引导下,建筑业掀起了一场信息化的热潮,整体上提高了施工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缩小了施工企业与其他信息化先进行业的差距。企业也切身感受到了信息化的作用和价值。目前,全国已经有80%的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和大部分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全面开始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调查表明,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较3年前有大幅度的提升。在《2012年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问卷调查》中统计,有77%的企业实现了协同办公管理应用,有57%的企业实现了单个项目管理应用,57%的企业实现了企业项目管理应用,53%实现了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应用,50%实现了作业层工具软件应用。
其中针对信息化建设核心业务调查表明,企业信息化非常关注成本、资金的管控。从调查可以看出,成本合约管理比例最高为76.7%,这也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业务。物资采购管理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占了66.7%,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资金管理两个资金管理类的业务分别为70%和63.3%。
近几年来,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以战略为驱动“用信息化”,一些施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意识到位,主动进行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能“为我所用”,并为企业带来价值。这类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企业的核心业务,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管理效益与经济效益。这其中特级施工企业不足10%,一级企业所占比例更低。
另一种是以问题为驱动“有信息化”。一些企业为解决具体的业务问题而开始使用信息化,但没有从战略上进行整体规划。在部分业务应用上,不仅仅是录入资料,而且一些关键环节完全依靠应用系统数据完成,日常工作依赖系统。但是作为核心业务的项目管理系统应用状况不佳,系统应用与管理形成“两张皮”,无法达到管理的目的。这类企业虽然开始意识到信息化的作用和价值,但还需要用科学的方法重新审视管理现状,梳理管理流程,寻找或改进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系统,扩大信息化的成果,并逐步深化推广。
第三种是以外因为驱动“被信息化”。一些施工企业在还不太清楚信息化为何物的情况下,没有想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化,在政策、同行企业的影响下,跟随潮流,仓促上马,在实施信息化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虽然热火朝天推广一阵,但很快就由于各种原因将系统束之高阁,这类企业基本还停留在信息化初级应用阶段。
当今,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各项管理改进和优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信息化的本质,理清信息化和专业化的关系,单纯的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施工企业要想实现有效信息化,落实专业化的企业管理,必须要认识到信息化的本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其在管理、制度、流程上的创新,是一种手段和辅助工具。因此,信息化前提是企业在管理上必须提出明确清晰的改进、优化、创新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些需求,构建开发相应的软硬件系统,这样才有可能发挥出信息化的巨大价值。
企业通常在引入信息化系统时,既没有从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出发,结合企业价值链、管控流程,业务协同等不同纬度进行信息化整体规划,也没有对整个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进行统筹规划。同时,施工行业各业务数据、流程、制度等标注体系不完善,造成企业内部“信息孤岛”无处不在、系统集成困难、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等都严重制约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由于业务流程的不规范,信息化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特别是对于核心业务与项目管理信息化,如果没有有效准确的基础管理制度和流程支撑,都将阻碍企业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多数企业自身不具备信息化系统规划、开发和实施能力,需要企业寻找专门的信息化供应商合作完成。
近些年信息化的价值已经逐步为施工企业所认识。《2012年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对于信息化在企业不同岗位的受益程度调查显示,决策层占比42%和管理层占比42%,他们两者是最大的受益者。
针对信息化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价值的调查显示,其中认为提升了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效率占比73.3%,提升了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占比63.3%。但是也有一些负面的情况,其中有30%的被访企业认为增加了基层员工的工作负担,有6.7%认为增加了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复杂度,还有6.7%的被访企业认为没有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产生作用。
信息化建设需要全面规划、紧抓施工企业核心业务。它是一个持续投入、持续建设的过程,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需要分阶段、有选择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架构重点应围绕核心业务上的活动,通过管理改进和信息化落地,帮助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具体来说,信息化应用架构重点应该满足核心价值主张:以项目管理为核心,运营管控为支撑,实现企业集约经营、项目精益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管理效益。
施工企业信息化应用框架整体规划为:一个平台、两类支撑、三层应用、一批终端。一大平台侧重于系统集成平台,完成各业务系统集成的工作。两大支撑是从生产作业层角度来讲,包括“专业工具软件支撑(BIM)”和“数据服务产品支撑(DM)”。三层应用是指分布和应用于战略决策层、运营管控层、项目管理层三个层面的管理信息系统。一批终端是指基于PC终端、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终端等面向前端或用户的展示层。
其实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对企业管理的变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是仅仅选择一家软件供应商,上一套软件系统就是信息化了,更需要一套科学化、标准化、最优化的信息化实施方法论作为指导。所以说,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一套标准的实施方法论作为指导。
施工企业建设信息化,首先需要坚持6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围绕核心、战略先行、专业为本、集成为纲、循序推进、应用为王。在统一原则指导下,需要结合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流程去实施,一般需要经过四大步骤,即:信息化理想、选型、实施、系统运维。每一次的信息化实施阶段与每一阶段的实施步骤都要经过反复的N次迭代。还有就是需要四方面举措来支持:人员、绩效、制度以及资金四方面的支撑。最后要建立三位一体的实施团队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归集起来就是6个原则、4项支撑、3个组织、2个规律、4大步骤、N次迭代。
最终,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建筑施工企业“三化”、“四推动”的信息化价值目标。三化即管理集成化、组织高效化、风险可控化。四推动是流程e化——推动战略落地;商业智能——推动科学决策;信息技术——推动生产效率提高;开源节流——推动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实现项目生命周期的投标、项目准备、建造和竣工四个阶段的前后贯通,使业务数据在四个阶段之间实现准确、无误的收集、传递、分析和共享。使业务线上的各环节职责更清晰和合理,数据归口更加严谨,从而有利于项目每一阶段的正常运行。
通过融入PDCA管理思想,每条业务线前后打通,信息在每条业务线上顺畅流转,形成管理闭环,加快信息反馈速度,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以计划为依据,执行过程管控,执行结果和积累支撑下一次计划的科学制定。
通过信息化的流程定义和业务规则设置手段,横向上疏通合同、物资、成本、资金等各业务线,实现业务的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协调,推动企业及项目管理流程更加简捷、实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同时打通业务线之间的联系通道,减少业务“交圈”障碍,提高部门间的协作效率,进而打造高效执行力组织。横向业务关系对接是信息化系统运转的关键,是信息化应用经络。
通过信息化,标准化了工作流程,为企业创建协同工作环境,打破“部门壁垒、管理层级、地域界限”,信息在总公司、分子公司和项目部之间上下贯通。帮助企业解决跨组织、跨地域沟通和协作的困难。快速、实时、高效地进行信息共享,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纵向组织关系贯通是信息化系统推行的保障,是信息化应用骨架。
信息化系统根据企业的制度、规则、权限进行设定,所有信息均可按照企业设定的规则,在制度允许前提下,对有权限的员工进行公开,杜绝企业组织中出现“黑箱”。
信息化系统通过知识管理,积累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发布、分享,供员工学习,提高员工乃至企业的整体工作能力。积累企业失败的经验教训,供员工参考,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重复失误。
信息化系统通过将工作分解,通过事前有计划、有措施、有预算。事中有提示、有反馈、有调整。事后有核算、有评估、有考核的管控手段,使企业各层次的管控目标通过系统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为企业打造听话的组织,提高企业执行力。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面对市场供求变化,资金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工程项目工期拖延、质量安全事故、项目分包连带责任以及人员任用等方面的诸多风险,这都要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和应变系统,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企业风险内控的关键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汇总集成各业务系统的风险管理信息,增强信息的透明度,使信息可以被高效传递和利用。
通过信息化的实施和运行,提高企业各级组织经营管理信息的一致性、可视化以及高效率,实现企业的垂直领导职能、强化战略资源管理。加强分子公司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风险管理制度与控制体系的建立,包括项目风险管理策划、风险识别、编制风险管理计划、风险预防与控制、风险决策管理。使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降到最低。
企业信息化的规划是结合企业战略而制定,是要支持主业发展。企业信息化在规范企业管理流程的同时,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提升企业透明度、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通过建立战略决策层、管理监控层、业务执行层的垂直管控体系,打通战略、管理、执行、监控主线,使施工企业战略真正落地。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工程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对总结工程建设经验,为今后改进施工方法和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传统管理中,这些数据中50%以上来自项目经理部生产第一线,且绝大多数是用手工方式用纸质记录,数据采集手段落后,工程项目的基础信息记录不完整,导致这些企业管理经验的数据得不到有效的积累,企业的决策层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项目的必要信息和相关数据,难以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难以及时对市场及现场迅速做出反应。
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分散在各业务口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对多个历史项目的数据积累,借助成熟的BI技术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装载。提供多种分析模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将分析或预测的结果通过各种可视化的图形和报表展示出来,辅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这种决策是在广泛了解所需信息的前提下做出的,必然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拍脑袋”决策给企业带来失误。
信息技术能够搭建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一方面解决总部和项目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总部能及时获得分散在全国乃至全球项目的全面信息。另一方面信息传递速度极快,各个层面能在同一时间获得信息,基于信息平台迅速进行决策,决策结果迅速同步地反馈给相关人员,避免了传统大企业的决策机制僵化、反馈速度慢的通病。实现了企业执行层、管理层、决策层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协同工作及分层次应用,提高工作效率。调查显示,建设项目中10%到30%的成本增加与信息交流问题有关,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因信息交流问题而导致的工程变更和错误约占工程总成本的3%到5%。
通过采购管理信息化,实现材料设备、工程和劳务、机械租赁等核心采购管理业务的专业化、流程化、集约化。同时,不断优化价格信息、供应商信息、采购专业模板信息,实现企业集中采购的建设和管理,提升采购管控水平,降低采购成本,持续增强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