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辉
戊型病毒性肝炎86例临床特点分析
于明辉
目的 观察戊型肝炎在本县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86例戊型肝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愈患者与危重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死亡2例,1例为乙型肝炎合并戊型肝炎中年男性, 另1例为有冠心病基础病的老年女性, 其余均治愈。结论 戊型肝炎在我县发病成逐年上升趋势, 病情严重程度与年龄及有无合并基础病有直接关联。
戊型肝炎;临床特征;老年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引起非甲非乙型急性肝炎的致病因子之一, 1983年前苏联学者Balayan等首次用免疫电镜技术从志愿者粪便中观察到HEV颗粒, 并进一步分离。1989年在东京召开的国际病毒会议上正式将该病毒以及由此引起的肝炎分别命名为戊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
1.1 一般资料 86例为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确诊的戊型肝炎患者, 根据病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诊断标准[1]①2周内有戊型肝炎患者接触史或食用烹煮不当的动物内脏或在外不洁饮食史。②近期内出现的持续几天以上但无其他原因可接释的症状:乏力、纳差、尿黄、肝区不适等。③实验室检查:短期内突然出现ALT和LST升高等;抗-HEV IgM阳性和/或抗-HEV IgG阳性。
1.3 检测方法 郑州金域检验中心HEV-Ig阳性和/或HEV-IgM定性检测阳性。
1.4 观察指标 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形式, 治疗的预后及转归。
2.1 一般资料 86例病患者中, 男56例, 女30例, 年龄28~78岁, 28~35岁9例, 36~65岁52例, 66~78岁25例。发病一年四季均有, 无明显季节特征。
2.2 临床特征 ①均有乏力、纳差或尿黄等急性肝炎症状, 86例患者中有65例发病时有“感冒”、低热症状, 5例从发病开始低热超过1周最长10 d, 经过化验检查未发现其他原因, 未经特殊治疗自愈。②临床表现分型见表1
表1
2.3 实验室检查 86例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复查HEVIgG均阳性, 其中6例HEV~IgM入院时检查阳性2周后检查为阴性。
2.4 并发症 淤胆型肝炎55例并发腹水11例(20%), 无其它并发症;亚急性肝衰竭8例并发腹水8例(100%)、胸水2例(25%)、肝肾综合征1例(12.5%);慢乙肝重叠感染戊肝6例并发腹水2例、肝肾综合征1例;妊娠合并戊肝4例其中1例并发腹水。
2.5 治疗 入院后均给予肝炎常规护理, 降酶、退黄等保肝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苯巴比妥、腺苷蛋氨酸等药物, 输注冰冻血浆、血浆白蛋白, 必要时给予预防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的药物。4例合并妊娠患者为早中期妊娠, 根据病情给予终止妊娠。
2.6 转归 86例患者其中, 1例66岁女性患者有冠心病基础病史, 亚急性肝衰竭并发肝肾综合征转上级医院死亡。1例44岁男性有慢性乙肝基础病史, 亚急性肝衰竭并发肝肾综合征死亡。淤胆型肝炎55例6月后随访有3例为肝炎后肝硬化,亚急性肝衰竭存活7例6月后随访有5例为肝炎后肝硬化。
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肠道传播, 水源传播常导致爆发流行。戊型肝炎病毒(HEV)可分为4个基因型, 不同基因型的宿主范围、致病性、地理分布存在不同。我国以发现I型、III型和IV型, 以基因IV型为主。戊型肝炎是一种人兽共患疾病, 猪是HEV的最主要动物宿主和人类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我国戊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中, 戊肝占首位, 老年人群更高。戊型肝炎多数呈自限性, 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类似, 但病情较重, 病死率更高, 尤其是孕妇、老人及慢性肝病重叠感染戊型肝炎者。戊型病毒性肝炎尚无特异的治疗药物及方法。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免疫力持续时间较短。基因I型和II型HEV株为人源性病原体, 传染源为戊型肝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而基因IV型和III型HEV是动物源性病原体, 不但感染动物, 还可感染人。III型和IV型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为猪和患者, 多引起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鹿、牛、鸡、羊啮齿类动物也可能是戊肝病毒的自然宿主。黑猩猩、短尾猴、恒河猴等非人灵长类可感染戊型肝炎病毒, 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水源性是引起大规模流行的主要形式, 食源性是散发型戊型肝炎的主要形式。日本的一项感染患者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2], 90%的人发病前食用过烧烤或生猪肝, 也有报道食用生的和未烤熟的动物食品而感染的病例。关于血源性传播的直接证据报道相对较少。一些研究结果表明, 多次接受输血的人群HEV-RNA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血液透析患者HEV感染是献血志愿者的1.5~2.5倍, 这些结果提示HEV有血源性传播的可能。Kumar等对孕妇调查显示[3], 其中HEV-RNA阳性的孕妇,除死亡孕妇外, 其余孕妇所生产新生儿100%HEV-RNA阳性,并且发展呈急性进行性感染。自法国Kumar等首次报道在器官移植患者中发现慢性戊肝病例以来[14], 相继报道了免疫缺陷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及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肿瘤患者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 出现病程慢性迁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升高和持续的病毒血症。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和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加, 在此类人群中HEV感染率也可能会上升。目前虽然商业化戊肝疫苗(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益可宁)虽已有上市, 但上市时间较短, 加上人群对戊型肝炎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和戊肝疫苗的价格较高尚不能得到广泛接种, 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戊型肝炎的预防仍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1] 陈天艳,赵英仁.肝脏疾病-案例与思考. 84-85.
[2] Yazaki Y,Mizuo H,Takahashi M,et al.Sporadic acute or fulminant hepatitis E in Hokkaido,Janpan ,may be food-borne ,as suggested by the presence of hepatitis E virus in pig liver as food .J Gen Virol,2003,84:2351-2357.
[3] Kumar A ,Beniwal M,Kar P,et al .Hepatitis E in pregnancy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04,85:240-244.
[4] Kanmar N ,Selves J,Mansuy JM,et al.Hepatitis E virus and chronic hepatitis in organ-transplant recipients.N Engl J Med,2008,358:811-817.
463600 河南省正阳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