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杨志强
(作者系贵州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李 坤)
和以往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比较,“古苗疆走廊”是一条对西南民族地区纳入中国疆域版图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家走廊”;沿线不仅历史积淀深厚,而且至今文化鲜活多样,族群关系密切复杂,可谓一条罕见的“活态”的文化走廊。
600年前,贵州从一片所谓的“蛮荒之地”上诞生。明王朝之所以设置贵州省,其背景与一条驿道关系极为密切,笔者称其为“古苗疆走廊”。它从湖南省境内常德沿水陆两路溯沅江而上,进入贵州东部门户镇远,东西横跨贵州省中线的凯里、贵阳、安顺等地后入云南省至昆明。驿道跨越湘、黔、滇三省30余县市,全长1400多公里、约有2400余万人口及20多个族群分布其间。
元明清时期,这条驿道既是连接中原内地与西南边疆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东南亚缅甸等国与中国“朝贡”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条著名的“国际通道”。历史上封建王朝在贵州推行的“改土归流”、“开辟苗疆”等措施、贵州城镇布局和市场圈的扩展、“苗疆”这一重要地缘概念的出现和流变、汉族移民的大量迁入、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融、贵州文化“共性”与“多样性”的形成等等,无不与它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苗疆走廊”图。(作者供图)
此前,中国一些著名的文化线路,如“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多位于边缘地带,现许多路段已人迹罕至。而“古苗疆走廊”沿线不仅历史积淀深厚,并且直到今天依然人口众多密集,文化鲜活多样,族群关系密切复杂,可谓一条“活态”的文化走廊。
“古苗疆走廊”的开辟及其随之而来的贵州建省,对推进包括贵州省在内的整个西南地区的“国家化”或“内地化”进程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贵州地域内,此前大多为土司盘踞和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为保护由内地通往西南边陲云南省的这条驿道的安全,明王朝在“古苗疆走廊”沿线密集设置卫所,由此揭开了大量汉族移民进入西南民族地区的序幕。
所以说,“古苗疆走廊”不仅是对西南民族地区纳入中国疆域版图过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家走廊”(即所谓的“官道”),同时也是一条以汉族“移民文化”为特色的文化通道。直到今天,这条走廊的沿线依然是各民族、族群间频繁互动,文化上交相影响的资源富集带,在经历了数百年间的社会历史变迁后,不仅留下了深厚的积淀,也造就了文化的地域共性和族群多样性特征。
“古苗疆走廊”是由笔者及贵州大学研究团队首次提起的概念,这一研究课题已获得了国家民委2012年度重大委托研究项目的立项。我们认为:通过推进“古苗疆走廊”研究,不仅可以开启西南地区的地域及民族研究的新视域,为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提供共同参与的研究平台,以此摆脱长期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构架和话语体系;并且还可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为切入点,重新审视贵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注“古苗疆走廊”沿线及周边地区的古驿道等“文化景观”的保护及修复工作;挖掘和整理各地相关的历史记录、口头传承、族群文化、风俗及仪式活动等无形文化遗产。如此不仅可为旅游开发战略拓展新的思路,并且最终还可推动“古苗疆走廊”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让这条历经600年历史洗礼,串联湘、黔、滇、桂、川五省区的“活态”文化走廊实现华丽转身,再展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