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利辉,赵迪武
(湖南省湘潭县畜牧水产局,湖南 湘潭4 1 1 2 2 8)
湘潭县是一个生猪生产大县,2012年出栏生猪230万头,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8.3%、人均出栏生猪2.4头、生猪外销居全国前列,规模养猪、生猪标准化养殖水平等主要指标均进入全国、全省先进行列。生猪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田处长的要求,湘潭县畜牧水产局畜牧站就当前生猪生产情况及价格情况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根据2013年春防统计,全县共有生猪养殖户21631户,存栏生猪104万头,同比增长4.2%,存栏能繁母猪12万头,同比增长2.8%。其中存栏50~300头的规模养殖户6444户,同比增长4%;存栏300~500头的规模养殖户450户,同比增长30%;存栏500~1000头的规模养殖户8 5户,同比增长1 4%;生猪散户逐步减少。
根据对全县2 0个生猪定点监测小区监测数据统计显示,全县能繁母猪、小猪(20kg)、中猪(20~60kg)、大猪(60kg以上)存栏量分别占生猪存栏总量的11.5 9%、25.9 3%、32.1 2%、30.36%。通过分析,目前生猪存栏结构基本合理。其中仔猪存栏比例稳步提高,仔猪成活率不断提高;活大猪比例上升较为明显,主要是因为养殖户压栏较为普遍。能繁母猪虽和去年无多大变化,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在前段时期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时,全县未出现宰杀母猪的现象。
目前,我县瘦肉型活猪收购价格为14元/kg,同比增长3%,环比下降5.5%,良杂活猪收购价格为1 3元/kg,同比增长1.5%,环比下降5.5%,与去年最高价20.15元/kg相比,降幅达30.5 2%。6月14日,活猪收购价格为13.6元/kg,同比增长6.25%,环比下降5.5%。生猪价格上涨带动仔猪价格上行,目前瘦肉型仔猪出售价格为480元/头,同比增长14.3%,环比持平,良杂仔猪出售价格为380元/头,同比增长1 1.7%,环比持平。全县生猪价格分月情况及与去年同期比较情况见表1。
?
根据上表分析,我县生猪价格自今年1月份以来持续下跌,自5月以来止跌回升,出现小幅上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根据生猪产业生产周期判断,生猪生产周期是3年,分4个阶段,即市场高潮期、回落期、低谷期和回升期,每一个阶段大约0.8个月左右时间。近期我县生猪价格出现小幅反弹,表明生猪价格底期已经过去;二是因为国家启动二次冻肉收储的推动政策;三是受“禽流感”影响,推动了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
虽然近期我县生猪价格出现小幅上涨,但这并不等于接下来将持续反弹。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一是生猪市场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二是H7N9影响的逐步消除,猪肉替代鸡肉的消费也将逐渐减少,生猪市场缺乏上涨动力;三是随着气温逐步升高,肉类消费进入淡季,猪价存在回落的可能,但幅度不会太大。预计生猪市场仍将有一段时期的低迷期。根据往年节日消费及下半年生猪价格微幅震荡上涨,预计下半年生猪外销价格上涨最多至去年同期水平。
湘潭县是生猪养殖大县,也是生猪疫病高发区之一。 2006年的“高热病”、2007年的“变异性蓝耳病和混合感染”、2009年的“猪流感”和2011年的“流行性腹泻”给我县养猪户造成了较大损失,部分养猪户因此负债累累,一蹶不振。今年春节以来,我县生猪生产因为大环境“供过于求”,外销市场份额减少,季节性消费下降,猪肉消费习惯改变等原因,生猪价格低迷不振,养猪户普遍亏损,生猪养殖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
受传统养殖方式以及养殖用地局限的影响,加之部分养猪户环保意识淡薄,人畜混居的情况仍普遍存在,猪圈与住宅相邻,有的甚至是房前屋后都是猪舍。尤其是一些城中村的畜禽养殖,受人口居住密度大,养猪场地狭窄,猪粪处理不当等因素影响,污染较为严重,个别地方甚至污染了地下水,对周边群众的生活造成影响。我县常年存栏生猪100万头以上,年产粪污可达250万吨以上,如此大的猪粪污产量,日积月累形成了庞大的污染源,造成水域富营养化,对农业生态环境、农村居民生活环境、饮用水源及人们身体健康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生猪排泄物和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县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我县生猪产业链目前处于上游下端,中端下层,下游短腿的状况,上游生猪投入品的生产仅有新五丰、新农泰、新久阳三家规模饲料企业和中农大、圣雅凯两家兽药企业。年生产饲料30万余吨,年生产兽药产值1.5亿元,我县年饲料需求120万余吨,需从外调入80万余吨,间接的提高了养殖成本。中端外销的生猪,只有数量的“多”,无品牌“优势”,很难体现生猪生产大县“优势”。生猪产品加工除几十个规模几十吨的冷藏、冷库外,缺乏龙头企业的典型带动,产品无深加工增加产值,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快速持久发展。
在扶持生猪养殖政策上,国家一直缺乏长期的战略性举措,生猪一短缺,就出台补贴政策,在生猪供应充足时,取消补贴政策,政策的摇摆性,加剧了猪肉价格的周期性变化。为此,建议国家建立发展生猪产业的长效机制,确保扶持政策的连续性。一是加大对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场的资金支持力度。整合各类养殖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化生猪养殖(小区)建设,通过加大对国、省标准化示范场的扶持,辐射带动中小型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发展;二是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龙头企业对生猪养殖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同时也能缓解养殖风险,建议国家在项目、税收、基地建设等方面应给予倾斜。三是在猪价低迷期,参照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政策制定生猪保护价收购政策。
当前,我县生猪规模养殖仍然存在土地、资金等发展瓶颈的制约,抑制了规模养殖户加快发展步伐。为此,建议国家在生猪规模养殖瓶颈制约方面给予相关政策支持。一是在土地政策方面:建议按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文件精神,对农民养猪修建规模猪场用地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用地,简化养猪用地审批手续。同时,在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种养业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发展规模养殖场的建设所需土地列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支持农民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地和滩涂发展养殖。二是在融资政策方面:建议国家出台有利于生猪产业发展的融资政策,设立生猪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在养殖户遇到不可抗力的风险时,给予补贴,减少养殖户损失,使之能尽快恢复生产。同时,适当放宽生猪养殖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探求无抵押贷款模式,增强生猪养殖对社会闲散资金和信贷部门的吸引力。
信息服务有利于行业数据分析,有利于价格的预测,而目前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空白阶段。为此,建议加快生猪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收集,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价格信息,随时更新养殖实用技术信息,实现技术单位、养殖户、规模养殖场等网络互联,增强信息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推行生猪期货交易,实施“先卖后养”,完善收储制度,建立生猪产业长效发展机制。同时,加大生猪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广科学养殖和环保养殖新技术,提高养猪科技水平,降低养猪生产成本。
生猪排泄物和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县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而生猪的粪污治理单靠县级财政难以承担。为此,建议国家出台粪污治理相关政策,设立生猪产业粪污治理专项资金,并根据生猪养殖业发展需要而不断提高,使我县的畜牧业生产真正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依托。而目前由于缺乏资金及技术方面的支撑,导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特别是养殖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为此,建议国家加强对养殖业技术服务体系基础条件建设,逐步建立养殖业生产专业化、栏舍标准化、管理规范化、防疫程序化、监管全程化、产品优质化的安全保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