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访谈:李翔宁+Jeffrey Johnson

2013-08-31 07:17LIXIANGNING
世界建筑导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城市边缘展场双年展

The AW lnterview with Li Xiangning

In the AW Interview, Venue B co-curator, Academic Director Li Xiangning explains that his curatorial vision for “urban borders” not only includes actual boundaries within the city, but also social boundaries created through cultural and life style differences. The goal of the case studies exhibited at Venue B is to promote further discuss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er” and “periphery” as physical and metaphorical ways of ordering cities, knowledge and relationships. For his own thinking, Li cites the in f uences of sociologist Richard Sennet and critical urbanist,Dana Cuff. Indeed, to situate this discussion in broader perspective, a multi-disciplinary group of participants has been invited to Venue B to develop a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conditions of urban boundaries. Li also hopes that this edition of the Biennale will highlight the historic specif city that informs and shapes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which in turn, would make salient the particular contributions that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s can mak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as a global practice.

AW:针于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您是怎样考虑和确定策展策略和方向的?

李翔宁:我们这个展览从构思一开始就贯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所谓的城市边缘不仅仅只讨论一个实体性城市的问题,同时也必须兼顾到社会学意义上的城市边缘。也就是说这个边缘不仅仅是城市物理性的边界,同时也是边缘人群,边缘生活方式,边缘居住方式的一种概念。这是从中心和边缘对立的关系出发来讨论的。

在我们的策展结构里也包括以一种更为全面的方式来对城市边缘的相应研究包括理论文献到实践进行的梳理,学术性和文献性是我们这个展览所追求的目标。当然在表现形式上,我们希望能够深入浅出,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理解和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

AW:这次双年展的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它与前几届双年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Jeffrey Johnson:双城双年展独一无二的特色就在于它关注的是建筑和城市的问题。而今年的主题:城市边缘,是一个非常切题的话题。对空间、政治和社会的城市边缘的研究,是理解当代城市的关键,也决定城市的未来。我们强调的是在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学术性和研究性,我们将从历史的角度探索当代城市边缘问题。我们非常谨慎地从众多的资料来源中进行选择,展览将以“纪录片”的方式创建一个存储库。我们强调的内容,希望避免一般展览仅仅呈现微缩的建筑模型及装置的展示方式。

李翔宁:第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是采用了双策展人制,实际上是我和杰夫里·约翰逊(Jeffrey Johnson)作为学术总监和策展人负责B馆,奥雷·伯曼(Ole Bouman)的团队作为创意总监和策展人负责A馆。

展览内容也相应分为两块,我们这一块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年展,偏重于文献和研究。第二个版块,奥雷·伯曼对原广东浮法玻璃厂进行改造,或者说是一种宣言式的创作,类似于把一个老的厂房改造成新的创意产业的一个项目,是一个设计角度的梳理和对原有场地的重新创造。这样就形成了很好的互补,既有理论和回溯性的研究,同时又有实践性和前瞻性的事例呈现,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和以前双年展很不同的地方。

第二个不同,本届双年展学术委员会首先提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围绕城市边缘这个主题进行,我们的策展概念:跨越城市边缘,其实是在这个框架下的延伸,但这不光是一个中性的对城市边缘概念的呈现,还表达了我们的主观愿望和能动性,不光是客观呈现城市边缘这样的城市现象,同时我们还希望表达一个理想,就是能够跨越边缘,把不同的种族,不同的社会族群,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社会现象和不同的城市领域更好地整合起来。研究和发现边缘的意义和目标在于尝试弥合和跨越。

AW:评审会公布了B展场的内容:从文献梳理到城市建筑案例,再到文化、社会反思等多个方面。您是怎样去实施,通过怎样的方式去了解城市文脉历史和现实的?

李翔宁:在文献的梳理方面,我们组织了一个以同济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们为核心的研究团队,有不同专业不同国别的专家参与,对于20世纪以来与城市边缘的所有相关研究的内容,理论和文献进行分类整理。

在城市案例的部分,针对每个相关不同的城市,都选择了一到两位当地的研究者来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这样就保证了从策展理念角度有一个完整的城市研究结构的同时,又具有对不同案例、对各自城市的切身和贴近的观察,能够更好的体现当地具体的城市文脉。在社会学的研究方面,我们不但邀请了建筑师和规划师、城市研究学者参加,同时还有社会学家、观念艺术家、影像艺术家等参与,从不同的角度来呈现对城市边缘的理解。

2013双城双年展(深圳)展场A价值工厂改造中

2013双城双年展(深圳)展场B文献仓库改造完成

The AW lnterview with Jeffrey Johnson

In his AW interview, this year’s UABB(SZ)Venue B co-curators, Academic Director Jeffrey Johnson shares his curatorial vision, criteria for selecting works, and opinion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Architecture (Shenzhen)for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These topics coalesce around Johnson’s conviction that the search for and designation of urban borders are in fact ways of searching for a viable urban future. He also notes the importance of biennales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ccasions for generating, disseminating and critiquing art,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Indeed, Johnson asserts that the relevance of biennales is a direct function of how well they generate and inspire debate about alternative urban futures.

AW:能否谈谈参展作品的评选标准?策展人和艺术家之间是如何互动的?

因此,中国版南海争端国际意象的塑造和推广还需通过具体的外交政策和精准的国际舆论引导才能真正获得相关国家的认同。一方面,使建立在客观、尊重历史源流、符合国际法的公平公正基础上的“中国版”南海问题国际意象为各方所周知乃至认同;另一方面,对于在南海问题上的误导性意象必须予以坚决回应乃至驳斥以正视听。

Jeffrey Johnson :我们邀请的首先是对于城市边缘问题已有过深度关注和研究的参与者。正因为如此,我们便可以给予每个参与者充分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演绎。他们可以选择最能代表他们的思想的具体主题和展示方式。无论是研究,思索,或重新解释一个特定的边缘条件。我们的立场一直是,作品必须表达参与者的独特观点。我们希望容纳不同的世界问题和中国问题。部分作品更专注于研究,另一些专注于实践,当然很多往往是彼此结合。

AW:有人曾经说过双年展的一些问题:全世界总共就那么十几,二十个比较活跃的独立策展人,活跃的艺术家也就一两百个,所以去任何双年展看到的都是同样的艺术家和类似的作品.双年展的圈子越来越小。对此您怎么看?

李翔宁:我觉得任何一种艺术体制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都会呈现不同的性质。

我们希望在既有的框架下能够发掘出我们独特的个性,把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内容结合到一块,同时把建筑和城市的实体性和社会学文化的探讨结合在一起,探索一种跨越学科界限的呈现方式。

Jeffrey Johnson :从某种角度来说,策展本身就是必须以一种专业和批判的眼光进行智力创新,这是所有主策展人的基本职责。虽然许多参与者都参加过以前的双年展,仍然有很多“新的”和“新兴的”声音,许多人在他们的职业生涯都比较年轻。我们在具有国际办展经验和新兴力量之间需要做一个很好的平衡。

AW:本届双年展希望实现一个什么效果?

李翔宁:本届双年展希望创造的效果是把传统双年展文献性的展览模式和一个对应主题的具体案例的呈现方式相结合。使得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很好的互文的呈现, 这是以往的双年展没有的,我觉得这是本届双年展的一个强有力的看点。

Jeffrey Johnson :我们的展览希望,希望通过“城市边缘”的关注,通过60个项目和100种声音,提升和扩大对话,不仅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业人士之间,也在深圳和珠三角的普通市民之中引起关注,这是至关重要的。

李翔宁: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前四届的双年展的运作和宣传,展场所在地华侨城的创意园,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活力和有吸引力的城市创意文化园区。说明前几届展览在通过艺术和文化展览来带动城市片区的复兴,和城市文化产业的振新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年我们的展场换到了蛇口,也希望我们的双年展能给这个片区带来非常良性的影响。第一个是B展场是原来的一个长途汽车站和去香港的轮渡头,也是地铁到蛇口的终点,这里应该是一个海陆空的交通转换的集合点,未来也想除了展场的展示之外,把交通工具也考虑进来,使得双年展的文化带动效益最大化,对蛇口的城市复兴和老的工业区的改造都起到良性的效果,比如我们考虑在去香港机场的渡轮上也设置一些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我们也对浮法玻璃厂的A馆之后的发展有各种各样的设想,包括设计学院,创意产业园区,青年旅舍,等等这样一些非常综合性的开发设想,希望双年展作为排头兵和先导站,为蛇口片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是我们和招商地产正在积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AW:您如何看待双年展的意义?如何确保双年展的可持续性?

Jeffrey Johnson :双年展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这是一种重要的对艺术、建筑和城市进行创造、传播和批评的机会。为从事和参与全球文化的批评话语提供空间。在当今的信息世界中,使人们聚集一堂讨论重要的问题和议题,甚至形成更大的挑战。双年展的未来完全取决于其能否产生重要的话语以激励未来的演变。

AW:您认为当代的展览和艺术对当代建筑产生了或者即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翔宁:其实当代建筑非常多的从当代艺术中汲取养分。许多传统的中国建筑师,对当代艺术的了解是非常局限的,这也很大程度限制了他们在当代建筑实践和理论探索中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许多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建筑师比如库哈斯,赫尔佐格德梅隆,他们都是和艺术圈子保持了比较好的互动,建筑师本人也常以艺术家的身份参加艺术展览。当代艺术很多议题性的变化,从对美的描摹到对一种更深刻的更有力量的东西的追求,从具象到抽象的变化,都可以平行地在现代建筑中找到类似的线索,所以当代艺术与当代建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而且当代艺术作为一个更广泛的文化议题和社会讨论,可以为当代建筑提供非常丰富的养料,也是当代建筑师进行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

AW:除了策展人的身份之外,李翔宁先生还是一位活跃的当代建筑现象的观察者,您认为应该如何公正客观地描述中国建筑当下的状态?问题有哪些?未来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李翔宁:当代中国的社会,给当代中国建筑创造了一些非常独特的命题,比如说非常少的建造时间和非常少的预算,不是很高很精确的建筑技术,这是来自当代中国社会状况的限制。但是如果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这些问题,也许这就是当代中国建筑特性和特征的来源。当代中国好的一些建筑师,能够正确的面对这样一种现象发展出一整套的应对中国的不确定性的策略,使其作品具有了当代中国的特征。对当代中国的建筑讨论,应该脱离对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喜好,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当代文化深刻的力量,而从当中找到对城市文脉和快速建造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呼应,来提出中国独特的建筑的解决方案,我觉得这是未来中国建筑可能给世界建筑做出贡献的可能方向。

猜你喜欢
城市边缘展场双年展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城市边缘区乡村聚落空间的更新与发展探析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CONGRETE ISL AND
第三届CAFAM 双年展
城市边缘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探讨
城市边缘区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土地整治策略

世界建筑导报2013年6期

世界建筑导报的其它文章
DW Legacy Design®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