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彬
自从去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就被逼入“寒冬”,并在过去的一年中一度陷入风雨飘摇的境地。而现在,多灾多难的光伏,似乎终于可以“把头钻出水面喘口气”了。
7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不仅提出2012-2015年间,扩容总装机量,并许诺增加对光伏产业的补贴资金,业内人士认为,光伏产业的拐点显现。
直击“光企”
记者在去年光伏出现危机之时就曾去过“中国光伏之都”保定市,特别是重点对英利等大型光伏企业进行了采访和报道,时隔半年,在产业回暖之际,我们再次将眼光投向这家光伏中的“巨无霸”。
根据保定市财政局近期对光伏产业的调研来看,在过去的一年中英利的情况确实不能算得上乐观。其中,直接对出货产生影响,2012年英利销往欧洲光伏组件总量约占当年销售总量的62%。受欧美双反及欧盟光伏市场增速放缓等影响,英利在2013年出货量指引中已将销往欧洲组件比例下调为约40%。而高关税的开始征收,基本意味着欧盟对中国光伏关上了大门。在此情形下,中国40%的货量将不得不重寻出路。
英利方面认为,8月6日以前如中欧双方价格谈判无果,开始征收高关税,基本意味着欧盟对中国光伏关上了大门。在此情形下,中国40%的货量将不得不重寻出路。
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间接隐患。如新兴市场面临更大的压力,存在可能的恶性竞争;2013年全球有效产能预计在45GW左右,市场需求量33GW,仍属倒挂。“双反”的危机其实更加坚定了中国政府对光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心和中国光伏企业对未来的信心—中国光伏将在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大潮中起到引领作用。
英利集团公关总监梁田在前不久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欧双方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注意彼此关切,找到结合点,通过谈判达成和解,这本身就具有积极意义,可谓双赢。接下来英利将保持2012年对欧出口的份额,即对欧光伏产品出口比重占公司总出口量的60%。但目前英利正在调整发展战略,欧洲市场比重将下降,公司将更多关注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
有光伏企业人士表示,0.57欧元/瓦高于目前市场的平均价格,对于整个行业应该是一个利好消息,有利于产业发展。同时他也指出,除了价格因素,配额也同样重要。只有价格,没有定量也是没有意义的。价格必须要与配额挂钩,目前中国光伏产业仍然处于产能过剩的阶段,提高配额将有利于消化过剩的产能。
中欧达成的共识对大部分人而言无疑是松了一口气,但还是不免有一部分失意者。浙江是国内第二大光伏出口省份,中小光伏企业众多。事实上,这个结果令这些企业发了愁。对于部分惨淡经营的中小企业,光伏协议或非雪中送炭而是釜底抽薪,这是倒逼他们寻求差异化转型,靠“软实力”而非价格战逐鹿。有位中小企业家就表示,现在0.56欧元的最低要求,相比原来涨了20%,这让他们难以接受。就是说,现在的规定令其完全丧失了价格竞争力。而在品质和服务上,大部分中小企业也不具优势。
“光伏产业到了差异化发展的时代,一窝蜂投资、过剩后又拼价格,这种传统做法,要终结掉。”有业内人士总结说。
应对战略
记者从保定方面了解到,目前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光伏挑战,英利方面已经采取了主动出击的姿态。
首先是转型升级。在商业模式转型方面,由单一生产模式向系统与服务转型。实施“334”战略,即未来产品市场分布将是30%地面,30%屋顶,40%分布式。营销方式转型方面,由产品营销向企业营销转型。一是将全球市场划分为三大战区:欧元区、美元区和人民币区;二是全方位营销企业;三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通过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影响力,整合优势资源,与更多有共识、有实力的大公司在全球范围进行多方位合作,提升公司发展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互利共赢。
再有就是电站建设。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2013年至2017年,大力推进电站建设,重点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河北、河南等地开发地面电站,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此外,实行产能整合。按国务院要求,原则上不新增产能,以兼并重组为主,择优整合。
保定市财政局和英利方面认为,光伏产业要取得长远发展还是要从以下几方面突破,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
在材料技术领域,建议重点支持新硅烷法高纯多晶硅制备技术、新型银浆材料、长寿命EVA和背面材料技术;在设备技术领域重点支持金刚石线切割技术、类单晶硅制备技术、大尺寸铸锭技术、20%效率太阳电池技术,导电胶带组件技术,3D打印导电电极技术,大容量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等。
同时,建议充分发挥光伏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引领作用,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国家级光伏检测机构及认证中心,加快推动国内光伏行业标准的制定进程,制定电池、组件、原材料、光伏系统等相关强制标准,严把光伏产品质量关。
尽快建立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绿色通道。建立光伏电站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形成无障碍快速审批机制。协调金融机构对光伏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可借鉴江浙等地好的做法)。
建议加大对于企业创新型人才的支持力度,在人才职称晋升评定和创新人才选拔方面给予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