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诺,史建锋,孙玉忠,于 瀚
(1.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山东 威海;2.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3.山东威海科技局,山东 威海 264209)
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的运作过程实际是一条知识链的运作,并形成知识流[1]。在这条链上知识是交换、管理、整合的关键资源。通过分享关键资源,担当起构建联盟、控制联盟风险的责任[2]。其上游运作是依靠学研方的基础研究,这类基础研究先于联盟,提供的是基础研究成果,以指导或支持联盟的研发。其中游是一种和市场相结合的创新知识研发,及其随后的创新知识成果转化、产品生产和产业化的全过程。其下游是产品的广告策划,品牌营销,售后服务,以至于商业模式的变革。下游的一系列运作目前主要依靠企业,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知识链中游活动的成功与否。表现出知识生产模式是市场价值逐步向知识形成过程渗透的一部分,市场价值为某些知识优于其他知识提供了一种合理性的检验[3],如图1所示。知识链的运作也是各方的博弈,从博弈论的角度,合作各方分别将自己的优势资源与对方进行有效组合,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差异性优势,给联盟带来更多的利益、实现整体利益大于各部分之和,同时各方所获得的利益均大于不合作。这也是联盟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4-5]。
图1 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知识链运行示意图
就其知识价值而言,共享的程度越高,实现得越充分,效益越大。而知识共享不足其价值降低,导致效益下降,最终导致联盟失败。联盟内知识共享不足主要表现为:(1)联盟各方原有知识流动不足,使联盟各方原有的吸引力降低。实际表现为相互人力资本投入不足,或前期的知识储存不充分。(2)由于联盟环境的不兼容而导致共享不足。联盟过程中新获得知识资源共享不够,抑制了知识价值的实现,降低了联盟某方或各方的创新效益。(3)主体接受能力不足,共享效率降低。知识的不可给予性是知识的显著特征之一,它要求联盟各方不仅要看到知识共享有助于更大程度上实现知识价值,而且要看到知识共享还需要各联盟主体主动获取,并有能力促其转化。当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共享的,知识共享主要发生在由强内聚力、可以互动的、可以相互比较的知识层面上[6],置于互补的、和谐一致的、相互默认的、信任合作的组织之间[7]。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尚缺乏共享的实力和能力,在进行产学研合作时,由于技术共享能力差,难以进行知识、技术对接,而使创新知识产品夭折于市场端。
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的知识转移主要发生在知识链运作的中下游,主要表现为:
(1)企业主体对于创新知识反应不敏感。主要表现为:或反应速度缓慢,或转让的激励、转让人的能力、受让人的能力不足[8],而导致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准、市场进入时机不准;(2)知识链中下游各个环节不融合。学研方停滞在知识转化为产品阶段,企业方也容易将知识的产品化与产业化的管理不加区分,从而导致产品的产业化不充分,而使联盟目标失败;(3)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链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体现不足。尤其在中下游的运作过程中,往往是企业独立操作,学研方在下游的各个环节中的价值体现不足,而企业未能很好地接受新知识[9],产品的创造性价值表现不出来,从而导致客户端的失败;我国目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链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不足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合作的重点往往置于科研成果,而不能很好地支持创新知识向市场的转移;(4)编码化知识的可复制性和知识的不可分割性特征可以使知识被复制后而不被发现,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复制知识的成本远远低于创新知识的成本,因而知识外溢成为知识创新联盟不可忽视的风险源,也是需要知识创新过程中随时要警惕和评估的风险源。我国市场中的山寨版就是知识被复制的结果。就知识本身来说,其市场价值依然存在;但对于研发企业来说,是要蒙受市场损失的。
知识转化与升级是知识创新联盟知识链可持续运行的保障,而其转化与升级不足也是其风险产生的影响源。(1)知识转化主要是在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编码化向隐含知识转化、隐含知识向编码化知识转化,即实现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向组织能力转化、能力向成果的转化。知识转化不足实际上是知识价值实现的不够,而导致联盟的目标失败。(2)知识升级实际是知识变革的问题。知识价值用完就扔掉是就知识的使用价值或知识的市场价值而言的。当知识的使用价值或市场价值被新的知识的价值所取代时,知识的原有价值立即降低或消失。因此要求知识创新联盟不仅要关注自己的知识创新过程,而且要关注同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创新过程,要有知识预警意识,促使自己的知识升级、知识创新升级。否则就会由于知识过时导致创新努力付之东流,使联盟陷入风险之中。
表1 某镁材料企业相关人员访谈记录整理
某镁材料企业,一校企合作的镁合金项目,随时都有中断的可能。这个项目是企业内重点项目,属于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类;立项时双方领导都很重视,项目进行中双方虽然在个别问题上不够顺畅,但大的方面还可以;由专门人员负责沟通,但只有在出现问题时才沟通,平时沟通较少;双方处于对利益比较敏感状态,有一些芥蒂但自认为不影响合作;企业对技术吸收与转化能力方面,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实践可能消化相关技术;企业方有些环节的技术人员是临时借调;虽有一定收益但距合作方期望的仍有一段距离。
关于项目的这些信息至少反映出:此项目突出了知识转化过程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信息沟通不畅,企业员工对项目技术知识反应速度不够;合作双方利益获得距预期相差较大。因此没有达到合作的基本条件,而随时都有风险产生的可能,所以进行得不顺利。我们在进行此案例调研的过程,对该项目所在企业的科研领导者和管理者进行了个别面对面的访谈,并进行了录音。表1是访谈录音的整理。
表1中内容,虽然被访者反复强调谨代表个人经验与意见,但他们都是来自实践,是对成功项目、失败项目的体验、经验总结,对风险防范有一定启示。
(1)建立能够参与知识共享的团队。
为了抑制知识共享过程风险的产生,首先要建立和培育能够参与知识共享的团队。这个团队是围绕联盟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知识背景的差异性使成员之间产生一种知识的引力,形成一张动态的网。它要求所有成员都应该有与组织一致的目标,有强烈的目标实现愿望,对组织和目标都是忠心耿耿、坚定不移的。只有这样的组织成员,才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网络中流动,并愿意主动、自觉地学习知识。因此组织在建立联盟时必须考虑到目标的一致,价值取向明确,并确保其目标和价值取向能够对人才有足够的吸引力。
同时,这个团队的成员应该具备在这个平台上接受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无论个体的知识结构、知识背景如何,参与这个团队的创新活动就要参与知识的流动,要接受来自于不同组织、个人所传达的知识,包括隐含知识和显性知识,并且能够以团队知识创新所要求的速度进行知识转化。
因此要建立这样一支团队,不仅仅是组建的问题,还包括培养。因为即使团队成员都具备如此的素质和条件,要形成团队的能力还需要组织有凝聚力,能够将其有效地发挥出来,实现队员组合的有效性。所以联盟如何培养团队应该在建立初期就有正确思路。
(2)联盟内部环境建设。
联盟是由多个工作团队组成,因而联盟内部环境至少包括由联盟组织向工作团队提供的环境和工作团队构建的环境,以提供知识学习、知识传播、知识创造的条件和机遇。
所以在联盟内,每个成员都至少属于两个组织的成员,联盟组织和原来的组织。每个成员所发挥作用的条件是:环境应该有利于提高知识和工作的有效性;工作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与自己的专业特长是一致的;能在团队中得到学习与成长,并且能从中享受到工作的愉悦。
联盟一经建立就应该构建知识网络,使团队之间、个人之间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包括无序的和有序的。无序是指相互的学习和交流是随机的,而这种随机性要求以信任为前提,信任是知识共享、转移所固有的要素[10]。广泛的互动和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可以减少联盟的障碍,降低风险[11]。信任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是一个理性与非理性整合的过程。在信任建立的初期往往是理性起着主导的地位,信任主体往往是根据对信任客体的了解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所以组织应该提供相互了解的环境。一方面,要增加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应建立个人、团队的知识档案,在内部有条件的开放,并且区分和限定哪些可以用于个人随机的交往,哪些用于团队的交往。
而在知识创新过程的知识共享,主要涉及阶段性成果的共享。这种共享是知识创新直接的影响因素。联盟组织必须进行制度建设,用条例约束各团队相互交流的频率、每次交流所应该参加的人员,以及对核心技术的保密。创造团队的保密文化,实现每个成员都有保密意识,都能把自觉保守技术与市场秘密为己任。
(3)构建知识共享的技术平台。
信息和通讯技术是知识共享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是由多个组织组成的,工作环境有可能跨区域,甚至跨国界。因此联盟运作过程中,技术平台应该能够向各个团队和成员提供诸如进展报告、重要事件活动文档、成果文档、方向标;对话、讨论区等;每个团队能够提供共享的知识地图。这些共享的内容要分出等级,每个等级可以参与的人要有限定和约束规划。组织成员、研发团队通过共享技术平台,实现完全知识合作,双方每一方的知识创造成本都低于单方行动成本,而每一方的知识成长速度都高于单方学习的成长速度。
(1)企业主体的快速反应。
企业是知识转化为产品和形成产业化的主体,应该有充分的实力和准备对创新知识进行快速反应。一般的情况下,人们认为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成立之初,企业已经具备衔接和应用研发成果的条件。实际上只有企业知识系统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是发展的和动态的,才能满足知识创新的前沿性和动态性的需要。
尤其是知识进入产业化阶段。从知识链运作的角度讲,知识创新已经进入到知识链运作的中下游。一方面是技术知识的快速适应,以保证产品对于知识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是对市场信息有效性和准确性的把握,以便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并迅速被消费者所接受;并且联盟内部要严守生产环节的技术秘密,防止竞争对手的模仿。
(2)学研团队中下游的融合。
根据前面的企业访谈可知,目前学研方一般是参与知识向产品转化的一试阶段、二试阶段,而到三试阶段学研方基本退出。这种做法虽然是责任分明,但往往是学研方游离出产品化和产业化阶段,而难以亲自接触市场。前面的访谈记录也可以看出,企业希望学研方继续参与产业化过程。根据知识链的运行特点分析,学研方有必要融合到中下游的运行过程,关注和跟踪知识转化的过程,根据企业所提供的转化情报,随时调控。
(3)知识转移过程中联盟整体的融合。
知识创新转移进入到知识链运作的下游阶段时,就是市场价值的创新,知识创新的最明显的市场价值特征应该体现在差异化的个性产品,否则创新就流入平庸,就不可能吸引消费者。知识转移必须以企业为主导,学研为指导,明确产品的服务对象。
首先是通过促销手段吸引先锋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研方的作用不能低估,先锋消费者对于高校和研究所的权威性的信任远远高于企业。在市场策划过程中不仅要有学研方的知识还要体现其品牌,品牌营销不仅是企业和产品品牌的营销,而且是整个联盟的品牌营销。如企业和著名大学、研究所的联盟。消费者对于由名牌企业与名牌大学、研究所联盟权威性的市场价值认识有可能大于知识自身的使用价值。
其次是信息反馈渠道通畅。以确保整个知识链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和准确的信息了解到顾客对创新知识的反应,确认技术知识、产品知识、商业模式对顾客的吸引力度。知识创新联盟制定制度,邀请各个环节的专业知识人员定期和顾客交流,从顾客角度了解创新价值的大小;或采取一些市场调查的技术措施,进行抽样调查,组织联盟内的相关专家进行技术分析与诊断,防止以营销人员的观点代替专家们对顾客反应的直接接触。
再次是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在以往的研究一般是独立于知识创新之外,人们往往认为它只是企业的事情。而实际上,在当今这个一体化的时代里,商业模式的创新与知识转移的成功与否是紧密相连的,合适的商业模式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创新知识的产品化、产业化。所以可以说,商业模式的创新应该属于知识创新系统的组成部分,属于知识链运作的一个环节和内容,产学研联盟运作过程中应该将商业模式的创新纳入联盟的规划之中。
(1)创新市场需求。
从市场看,消费者是创新的动力。市场是变化多端竞争者云集的地方,知识创新联盟必须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集中各方专家进行分析、讨论确立占领市场与摆脱竞争对手的方案。从目前市场发展的动态分析,市场的竞争就是消费者的竞争,而消费者的竞争就是消费者需求的竞争,顾客已成为提高环境绩效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了找到环境因素的根源,必要时可采用特定程序改变消费者的习惯。这一做法较其他方法更有效,风险更小。这种做法挑战的是让顾客愿意改变个人的习惯[12]。市场需求是创新最重要的驱动力,顾客活动是鼓励创新最重要的活动,同时投资回报是评价创新可行性最重要的决策因素[13]。
所以今天的知识创新是在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创造需求表现为知识创新者总是在追逐知识创新的价值,不断创新新知识,拉动消费者不断产生新的知识产品的需要。与此同时,市场利益的驱动又总是让创新者们不断地将知识产品产业化,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吸引着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占有大量的消费市场。因此要求联盟从各角度关注市场动态,掌握市场退出机制和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新的技术知识升级和突破。
(2)实现市场的可持续性。
进行新知识的升级和突破要求联盟是持续的,这种持续性包括研发人员知识库、信息档案等一系列研发的历史文档的持续性。所以知识创新联盟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合作。知识创新联盟应有战略性意义,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应该是战略性联盟。联盟的持续稳定再创新可以削减成本与时间,提升创新竞争优势。实质上再创新是基于现有的十分成功的新市场,通过新平台,新构成,新配置或新的制造工艺,采用突破性技术产生新产品[14],最终实现市场的可持续性。
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知识运行系统,知识链是其创新过程中的运行模式。创新的上游提供了前期的基础技术知识,下游提供了市场条件,而中游提供了联盟目标实现的机遇;认识知识链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并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有助于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的目标实现。机制建设具体表现为:和谐共融、共溶的共享机制,快速传递机制、可持续运行机制。
根据机制运行的内在逻辑性,实现联盟内知识链运行的效益最大化:首先战略联盟是产学研知识创新最好的模式选择;其次在战略联盟内部,知识创新专家的作用不能停止在知识链的中游,而应贯穿在知识链运行的全过程,直接参与到知识链的下游运作,既发挥知识创新专家对于消费者的权威影响力,又有利于知识专家直接感触市场,获得市场的第一手资料,推动知识链的可持续运行。
[1]Akiya Nagata.Knowledge flow from the scientific sector to private firms:a review on the policy of technology transfers in Jap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7,4(4):495 -510.
[2]Yukika Awazu.Managing technology alliances:The case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6,(26):484 -493.
[3]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4-136.
[4]张卫国,李江基.基于演化博弈的产学研合作稳定性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5):25-27.
[5]王多祥,曾尔曼.产官研合作的纳什均衡[J].中国科技论坛.2008,(12):91 -94.
[6]Giovanni Abramo,CiriacoAndreaD'Angelo,FlaviaDiCosta,MarcoSolazzi.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in Italy[J].Abiblio metric examination Technovation.2009,(29):498 -507.
[7]陆克斌 郭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知识市场的协同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0,(5):35-43.
[8]Maura Soekiad,Erik and Riessen.Conditions for knowledge sharing in competitive alliance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3,21(5):578 -587.
[9]Mirjam Knockaert,Deniz Ucbasaran,Mike Wright,Bart Claryss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transfer,top management team composition,and performance:the case of science-based entrepreneurial firms[J].Theory and Practice.2011,35(4):777-803.
[10]Niki Panteli,Siva Sockalingam.Trust and conflict within virtual inter-organizational alliances:a framework for facilitating knowledge sharing[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5,(39):599 -617.
[11]Donald S.Siegel,David A.Waldman,Leanne E.Atwater,Albert N.Link.Commercial knowledge transfers from universities to firms: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J].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03,(14):111-133.
[12]Jesu's A'ngel del Brl'o,Esteban Ferna'ndez,Beatriz Junquera.Customer interaction i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the case of cloth diaper laundering[J].Service Business.2007,(1):141 -158.
[13]张雪,张庆普.知识创造视角下客户协同产品创新投入产出[J].研究科研管理.2012,(2):125-129.
[14]Sukhvir Singh Panesar,Tore Markeset.Methodology and theory development of a framework for industrial service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J].Journal of Quality in Maintenance Engineering.2008,14(2):177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