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熙勇
拥有一套商品房,对这些刚进城奋斗,收入微薄的年轻大学生来说,是梦想。于是“胶囊公寓”,这个特定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在城市中扎根生长。
专题摄影《安放在胶囊公寓里的青春》(第九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经济及科技类组照金奖)与我差点失之交臂。
事情源于2012年6月,同事在选题会上报了一个选题:在武汉市一个城中村内,隐藏着一栋未被人注意的胶囊公寓,租客多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小白领。白天,他们衣着光鲜出入写字楼,晚上,则住在逼仄简陋的胶囊公寓。在那栋6层共500多平方米的私房内,房东隔出了55间配有独立厨卫和网线的胶囊房,最小的一间面积仅有4.5平方米。在城市里居住的费用,对这些刚进城奋斗,收入低薄的年轻大学生来说,是梦想,也是重负。于是“胶囊公寓”,这个特定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在城市中脱颖而出。我毫不迟疑地接过这个选题,最终幸运地抓住了它。
吃了“闭门羹”
狭小的环境该用何种拍摄手法?特殊的人群,如何走进他们?如何拍出生活的原色?此外,发稿压力大,单兵作战,还需长期跟踪采访。这一系列困难横亘于前。
怀着犹豫和忐忑的心情,我联系到这栋公寓的房东,并在江城最热的季节,开始实地探访,不料第一天就吃了“闭门羹”,年轻租客们的反应让人始料不及。“你想拍就拍吧,那我们走好了。”面对摄影记者这个“不速之客”,租客们普遍选择了抗拒和回避。原本在公寓走廊里晃来晃去的年轻租客们,几乎瞬间玩起“快闪”,要么紧闭大门,要么走出公寓,将我拒之门外。
放下相机,交朋友
要做到真实记录,就不能摆拍,更不能偷拍,只能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真实记录租客们的生活。被挡在门外的我坐在楼梯上,静静地等待……遇到有上楼的租客,我主动上去搭讪,给他们看自己发表过的照片,获得他们的认同。其后几天,我逐家拜访,不带相机,纯粹聊天。
从广西大山走进城市,求学,求职,从居无定所到成家立业……我主动和这群年轻人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职业感悟,陪他们吃饭,帮他们搬家,鼓励他们坚持心中的梦想,常常从下午五点多一直聊到半夜十一二点。
年轻的脸庞上学生气尚未脱尽,在他们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1996年我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辗转三地,并最终在武汉扎根。刚到城市时,曾与三人合住……我甚至羡慕“胶囊公寓”里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清一色都有笔记本电脑,空间虽小,但是有独立的厨卫。而当年我租住的地方,连小小的厅中部睡了人……我与年轻人推心置腹:“今天看到你们就像看到昨天的自己,当年我住的地方更差,但我现在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所以现在艰苦一点没关系,重要的是你现在为实现理想而付出。你们这栋楼502的随州小伙子,刚刚考上了公务员,你们一样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租住301房的张妙是一位爱美的女生,每天打扮光鲜靓丽的她没有勇气让大家看到自己生活的背面。而我认为,正是这样的环境才让她显得更加美丽,更加积极。我耐心地劝说她,我非常遗憾没有影像记录自己当时住的地方,所以要帮你们记录下这一时刻。等到有一天你们靠努力过上了想要的生活,就可以指着这些的照片,告诉自己的孩子,妈妈以前住在那样的地方,却从未丢下对美丽的追求和对梦想的坚持。
我的坦诚和真挚一点点换来了年轻人的尊重与信任,被允许进入他们的私密空间拍摄。拍摄时间并不容易约定。白天他们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打拼,周末往往外出逛街会友,只能在晚上的七点到十二点拍摄。403房的汪帅和函海洋同在一家快递公司上班,虽然同睡一张床,但因俩人三班倒时间锚步,相见很少,想要拍到两个人同时在房间里活动并不易。先后3次登门,均无法拍到他们的“全家福”。10月8日晚,汪帅已睡下,而另一人还在上晚班,无奈之下,我只好等函海洋下班,直至凌晨一点半,函海洋拖着疲倦的身体回来了,一头倒在床上,面对两个沉沉睡去的大男人,我没法按下快门。转眼间便到了18日,晚10时他俩终于同时出现在一张床上,我拍下一人已入梦,另一人在网聊的图片。
经过不断地交流接触,年轻人在镜头前越来越放松,吃饭、看电脑、穿着睡衣、甚至洗澡……将一种放松、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
一个推倒重来的专题
越深入采访,我就越发觉得仿佛挖到一座富饶的矿藏,要抛开公寓与租客形象对比的表象,需要开掘更深层次的新闻内核:大批来自城镇乡村的学生毕业后涌入城市,“飘”在城市里,然而城市土地价格昂贵,房屋量少价高,对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买一套房是一个遥远的梦;但租住在“胶囊公寓”里的年轻人们仍在追求理想,洋溢青春的正能量。
围绕这一主题拍摄两个多月后,图片有了一定积累。在编辑这组图片时,我随即发现其致命弱点——图片数量虽多,但内容凌乱,缺少一个主线将照片串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出于对题材的珍惜,使我不得不做出一个“狠心”的决定:全部推倒重来。
重拍谈何容易。拍摄对象需要重约,而且季节即将更替,要保持前后两部分所拍照片的画面连贯性,我必须赶在人物穿着发生变化之前完成拍摄。拍摄时间紧,工作压力大,我一度欲放弃拍摄,最终促使我坚持下来的是年轻人的信任和配合。
每晚11点,我匆匆赶往“胶囊公寓”,在租客休息前抢拍。我采用环境肖像拍摄手法,对这栋胶囊公寓进行全纪实,做到每一张照片,都能通过画面讲述出一名租客的故事。略微偏蓝的冷色调,这是我心目中的胶囊公寓的颜色,独立而宁静。在拍摄的时候,避免使用俯视和仰视,一概使用平视的视角,一如拍摄者心中没有偏见和误解。使用17毫米的镜头,使每张照片的焦距都相同,因为“胶囊公寓”着实太小,必须用很短的镜头,才能看到房子的整体格局。每张照片都没有经过裁剪,尽量保持真实的质感。每张照片中人物在画面中的大小几乎一样,保持整组图片协调一致。
401房的李成辉把他在房间吃烧饼的图片传给了他妈妈,妈妈看到图片就哭了。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想,若是图片故事中的每一张照片都能凸显出环境与人物的强烈反差,一组这样的照片,全天下会有多少父母为之流泪?又经过一个月的辛苦拍摄,最终从数千张照片中挑选了10张照片,构成《安放在胶囊公寓里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