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示范场建于1999年,位于广东省新兴县水台镇,占地550余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设计存栏基础母猪约1450头,目前存栏长白560头、大白840头,公猪站公猪存栏为长白73头、大白54头。该场全部进行纯繁生产,年产纯种种猪6500余头、猪苗1.22万余头、肉猪7500余头。
2003年起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健全的育种生产管理体系,制定了种猪测定与选育方案,全年开展种猪性能测定等选育种工作,利用BLUP法进行遗传评估,种猪质量优、综合性能高,且能稳定遗传,遗传进展明显。
1.采用B超进行妊娠诊断技术。该示范场自2009年开始使用B超进行妊娠诊断。25~60天怀孕母猪,每个月逐头检测一次,60天以后针对有怀疑的怀孕母猪进行检测,母猪发情鉴定准确率明显提高。
2.生产条件下疫苗使用效果评价技术。
(1)制定示范场疫苗品控标准。对拟提供疫苗厂家的产品质量、工艺、信誉、生产能力大小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在同类产品中筛选出两个以上厂商的疫苗,与厂家签订疫苗质量合同书。
(2)根据疫苗品控标准对筛选出的疫苗进行无菌检验、活菌计数、病毒含量测定、内外源病毒(细菌)检测、安全试验。达到检验标准的疫苗再进行猪体免疫试验,评价免疫后抗体水平和攻毒保护效果筛选合格疫苗。达到合格标准的疫苗方可采购。
(3)使用前每批次疫苗都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每年进行两次猪瘟、口蹄疫、乙脑和细小病毒抗体普查,定期普查蓝耳抗体,实时对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病毒性腹泻病原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确保疫苗质量和使用效果达到最佳。
(5)定期进行不同免疫程序和疫苗免疫保护性试验,确保疫苗种类和免疫程序合理有效。
3.阶段营养优化技术。分仔猪、保育、生长与肥育等不同阶段营养水平进行优化,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基础上保障猪只的营养需要。根据70%赖氨酸和98%赖氨酸的性价比差异,灵活选用,平均每吨成本降低10元以上;在小猪料筛选并成功推广复合酶制剂,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同时,每吨饲料降低成本约13元;评估肉猪不同限料梯度的饲养效果,确定接近于自由采食的饲喂模式,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分娩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