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朝阳,漆 波,王德荣,韦 虎,陈 玲
(1.九〇三医院,四川江油 621700;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
心力衰竭是我国老年患者住院的主要病因之一,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占住院心衰患者的1/2~2/3[1]。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用药,能改善心肌重构,对患者远期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其中β受体阻滞剂由于负性肌力作用需要在使用中密切观察心衰有无恶化,临床医生往往在心衰患者住院期间停用、减量或延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导致慢性心衰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没有规范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近年来研究表明血浆中BNP(B-型尿钠肽)可作为心衰的重要辅助评估方法,其动态监测可判断心衰的严重程度及治疗转归[2]。为了探讨BNP对心衰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指导意义,我们对比了BNP监测组和临床观察组的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及疗效。
选择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903医院和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106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NP监测组56例,男44例,女12例,平均年龄(67±6.2)岁,原发病为冠心病28例,心脏瓣膜病14例,高血压心脏病10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例,Ⅲ级39例,Ⅳ级15例。临床观察组50例,男41例,女9例,平均年龄(65±8.7)岁,原发病为冠心病26例,心脏瓣膜病7例,高血压心脏病13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例,Ⅲ级35例,Ⅳ级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均除外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明显的心动过缓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NP,在静息状态下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置于有EDTA抗凝药的试管中,离心分离出血浆,而后加入Triage诊断仪(美国Biosite公司产品),血浆与BNP的鼠类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发生反应产生荧光信号,诊断仪通过测定荧光强度定量测定BNP浓度。
所有患者入院后予以利尿剂、地高辛或西地兰、ACEI,监测每日尿量、体重、水钠潴留情况。BNP监测组在入院时、入院第3天、第7天监测3次BNP值,若BNP下降幅度>50%,开始加用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起始剂量6.25 mg,每日2次,使用后1周、2周复查BNP,若BNP无上升或患者心衰症状无加重,逐渐加至(12.5~25)mg,每日2次。临床观察组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资料综合判断(水钠潴留明显改善、可平卧、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利尿剂减量、X片显示肺淤血减轻或无淤血现象)决定加用β受体阻滞剂,起始剂量同BNP监测组,使用后每周评估临床症状,若心衰症状无加重,逐渐加至(12.5~25)mg,每日2次。
观察入院至开始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期间心衰恶化率(再次发生急性左心衰、水钠潴留加重、利尿剂需加量),住院病死率,出院后1个月再入院率,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β受体阻滞剂使用剂量。
用STAT7.2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06例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电解质、血糖、血压、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未发生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两组住院期间心衰恶化率(8.9%vs 8.0%)、住院病死率(3.5%vs 2%)、住院天数(22.18±5.39)d vs(26.78±6.22)d、出院后1个月再入院率(3.5%vs 2%)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观察组比较,BNP监测组入院至开始使用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时间缩短(5.62±2.38)dvs(8.75±3.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出院时(31.26±5.89)mg vs(22.63±4.36)mg及出院后1个月(34.58±3.71)mg vs(25.67±4.38)mg β受体阻滞剂平均使用剂量均大于临床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BNP监测组和临床观察组β受体阻滞剂启动时间及使用剂量比较
心衰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延缓心脏疾病的进展是其主要目标之一[1]。循证医学已经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长期预后,1999年的欧洲多中心CIBISⅡ研究结果显示β受体阻滞剂使用1年可使轻到中度心衰患者死亡率降低1/3[2],随后的COPERNICS研究显示对于重度心衰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亦可降低1/5死亡率[3],但是由于β受体阻滞剂负性肌力作用较强,治疗初期患者容易出现水钠潴留加重、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而住院心衰患者处于急性心衰加重期,迫使临床医生减量、中断使用或难以决定何时开始使用及增加β受体阻滞剂剂量,蒋涛等人调查绵阳地区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住院心衰患者的资料显示,住院期间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仅占33.21%,未使用的原因主要是心功能Ⅳ级,其次为低血压[4]。仅根据临床症状来判断患者能否安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导致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主观性对治疗方案影响较大,缺乏可靠性和客观性,难以保证规范合理的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使慢性心衰患者获益。
BNP是由心室合成分泌的一种多肽,在心室壁张力增加或容量负荷过重时升高,国内外多个研究结果表明BNP是心衰的独立预测指标[5-11]。1991年,Mukoyama等[5]首次报道了心衰患者血浆 BNP升高,且升高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成正相关。Mccullough等[12]2002年报道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表明BNP>100 pg/mL时,诊断心衰的灵敏度、特异度均在90%以上,诊断准确性达到83%,比临床医生的判断更加准确。近年来,BNP除了作为心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指标以外,已逐渐开始作为指导心衰治疗的指标,随着PROTECT研究结果的陆续发表,BNP等生物标志物将更多用于心衰病人的临床用药指导[13-15]。我国2010年急性心衰诊治指南中提出BNP是心衰治疗、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且应动态监测,治疗后应较基线降低30%[1]。
我们采用监测BNP水平指导住院心衰患者的酒石酸美托洛尔初始启用及逐步增量,研究结果显示对于NYHAⅢ~Ⅳ级的住院心衰患者,BNP监测组较临床观察组开始启用β受体阻滞剂的时间更早,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随访β受体阻滞剂增量更顺利。临床医生担心的β受体阻滞剂使用并加量后的心衰恶化、住院死亡等事件发生率两组之间并无差异,证实BNP水平指导心衰急性加重的住院患者β受体阻滞剂能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本研究提出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指导β受体阻滞剂使用,有利于药物的早期启用和增量使用,使住院心衰患者更能受益,保障了用药的安全性。进一步证实BNP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195-208
[2] Madhok V.The accuracy of symptoms,signs and diagnostic tests in the diagnosis of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primary care:A diagnostic accuracy systematic review[J].BMC Family Practice,2008,9(1):56
[3] Fuster V,Rydén LE,Asinger RW,et al.Cannom DS ACC/AHA/ESC 2006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executive summary: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J].Circulatim,2001,104(17):2118-2150
[4] 蒋 涛,李德才,刘思泰,等.绵阳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动态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6,26(1):18-21
[5] Mukoyama M.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s a novel hormone in humans.Evidence for an exquisite dual natriuretic peptide system,art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brain natriureticpeptide[J].J Clin Invest,1991,87(4):1402-1412
[6] 袁 方,方唯一,张 敏,等.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149-1150
[7] 郑世良,刘 瑜,王 敏,等.B型利钠肽在老年人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7,26(9):681-682
[8] 李彦红,王凤芝.生长激素和脑利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6):409-413
[9] 蔡洪流,方 强.血浆B型利钠肽浓度对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9):816-819
[10]江洁华,廖伟娇,高启键,等.血清BNP测定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J].热带医学杂志,2006,6(2):178-180
[11]昊永健,张 朝,周康永.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1):61-62
[12] Mccullough PA,Omland T,Maisel AS.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a diagnostic breakthrough for clinicians[J].Rev Cardiovasc Med,2003,4(2):72-80
[13] Maisel A.Biomonitoring and Biomarker-Guided Therapy:The Next Step in Heart Failure and Biomarker Research.Alan Maisel[J].J Am Coll Cardiol,2011,58(18):1890-1892
[14] Januzzi JL Jr.,Rehman SU,Mohammed AA,et al.Use of amino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to guide outpatient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J].J Am Coll Cardiol,2011,58(18):1881-1889
[15] Bhardwaj A,Rehman SU,Mohammed AA,et al.Design and methods of the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Outpatient Tailored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erapy(PROTECT)study[J].Am Heart J,2010,159(4):53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