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炜杰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中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与此同时贸易摩擦也与日俱增。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至2012年的外贸数据平台,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概括了山东省十几年来贸易发展状况,结合近两年的贸易摩擦涉案情况,从贸易救济措施、对象国、涉案产品等多方面总结归纳其呈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最后,在数据研究的基础上,对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山东省的贸易总额增长显著,2012年进出口总值为2455.45亿美元,是2000年进出口总值的9.83倍。
根据近几年的数据跟踪,可以发现山东省的进出口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例逐年递增,从2000年的78.3%增长至2006年的84.9%,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比例由3.56:1调整为5.62:1。进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例则逐年递减,两者比例由2.72:1调整为1.38:1。
山东省的主要贸易产品为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四大类商品均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其中纺织服装的进出口总值从2000年的58.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213.48亿美元;农(副)产品从57.3亿美元增长到366.13亿美元;机电产品从61.3亿美元增长到755.20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从17.2亿美元增长到285.22亿美元。累计增长率分别为141.54%、212.09%、293.22%和339.44%。从增长率的趋势可以很明显看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势头强劲,但这种趋势在2011年和2012年均有所放缓。
从进出口总值份额的角度来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份额从2000年的32%上升到2012年的42%,而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的份额则从46%下降为24%,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正在消退。四大类商品的总体份额亦呈下降趋势,从78%下降至 66%(见图 1)。
根据青岛海关统计,从贸易总额来看山东省的进出口贸易,主要是面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2000年我省与三大洲的贸易额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93.6%,几乎涵盖所有的贸易量,之后的十年该占有量也一直保持高位,但略呈现出下降趋势,直至2012年山东省与三大洲贸易额为77.49%。相反,与非洲、南美洲、大洋洲贸易合作则逐渐加强,虽然贸易量基数较低,在2000年分别为4.3亿美元、6.7亿美元和5亿美元,但经历了十年的增长,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与山东省的贸易量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27倍、41倍和30倍,增速明显好于山东省与全球贸易量的总体数据。
图1 2000年、2012年山东省四大类商品在进出口总值中份额对比图(%)
2000-2012年以来山东省的主要贸易对象一直保持稳定,为美国、欧盟、韩国、日本等四个经济体。其中对日本的进出口额从2000年的59.65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242.65亿美元,增长了3.06倍;对韩国的进出口额从56.65亿美元到283.13亿美元,增长了4倍;对美国的进出口额从37.82亿美元到317.07亿美元,增长了7.38倍;对欧盟的进出口数据从2005年开始统计,从105.24亿美元增长到280.28亿美元,增长了1.66倍。在此期间,山东省的进出口总值增长了8.83倍,也就是说,2000年至2012年各主要贸易对象与山东省进出口额的总增长率均低于总体水平。
山东省对四个经济体的进出口份额总和在2000年至2009年均保持在50-60%左右,2011年降至48.2%,而2012年则为45.74%,相反该年度对东盟地区的进出口额激增,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2.05%。
根据2000年至2012年的统计数据,山东省的进出口总值一直保持贸易顺差,2000年全省出口额155.3亿美元,进口额94.6亿美元,贸易顺差60.7亿美元。顺差绝对值的高峰出现在2008年,达到282亿美元。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使山东省贸易顺差首现负增长,当年实现顺差205.3亿美元,比2008年降低了 27.20%。2009年至2012年连续四年顺差负增长,2011年贸易顺差为155.9亿美元,同比下降20.26%;2012年为119.2亿美元,同比下降23.55%。
四大类商品的贸易差额状况也有差异。纺织服装对贸易顺差的贡献率一直保持领先,在2010年达到 80.9%,2011年和2012年纺织服装顺差分别为188.6亿美元和181.7亿美元;机电产品近几年的表现较好,特别是从2003年以来,对山东省贸易顺差的贡献率逐年提高,从2003年的负贡献率增长到2012年的212.3%,且超出幅度强的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的顺差贡献率稳中有降,2000年至2010年农产品均保持顺差状态,最高贡献率出现在2002年,为31.2%,之后逐年递减,直至2011年出现历史上的首个贸易“逆差”32.2亿美元,2012年逆差进一步扩大至65.5亿美元;而高新技术产品则稳中有升,2000年至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但逆差额逐年递减,2006年转为顺差,顺差最大额出现在2010年,为22.5亿美元,顺差贡献率也出现11.5%的峰值(见图2)。
图2 2000年-2012年山东省进出口总值及主要商品贸易差额趋势图(亿美元)
2010年至2012年9月,山东省在对华贸易摩擦调查中涉案总数量分别为反倾销104件、反补贴19件、保障措施12件、特殊保障措施4件,其中反倾销占75%,其次为反补贴占比14%,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则相对较少,分别占8%和3%。反倾销涉案金额也高达17亿美元,占山东省涉案总金额的75.33%。
几年以来的数据表明,几种不同贸易救济措施的发起频率相对稳定。需要注意的是,近三年来我省涉案的贸易救济案件共有15对为反倾销反补贴联合调查,也就是俗称的“双反”调查。其中美国发起9对,占该国发起数量的60%;加拿大发起4对,占比26.7%;澳大利亚发起2对,占比13.3%。并且,在所有美国发起的我省涉案调查中,“双反”比例达到了90%。另外,2010年6月欧盟对数据卡(无线宽域网络调制解调器)同时实施反倾销调查和保障措施,2012年4、5月印度先后对电绝缘体实施反倾销调查和保障措施,双重效应的叠加使涉案企业损失更为严重。
2011年,对华反倾销调查中山东省涉案42起,同比上升25.83%;反补贴调查8起,同比上升33.33%;2012年1-9月,反倾销调查33起,同比下降15.15%;反补贴调查则与去年同期持平,均为5起。
在统计期间,139起涉及山东省的贸易救济调查中共有24个发起国,但案件较为集中,发起数量列前三名的分别为欧盟23起、美国20起、印度20起,涉案金额合计为15.5亿美元,占山东省总涉案金额的68.16%。
山东省涉案金额前五位均为美国或欧盟发起,依次为2012年9月6日欧盟对晶体硅光伏组件及关键零部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43157.01万美元;2012年2月22日欧盟对有机涂层钢板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12664.9万美元;2011年12月21日欧盟对涂层钢板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11851.44万美元;2011年4月20日美国对钢车轮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10199.84万美元;2011年4月19日欧盟对豆蛋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8654.07万美元。单次调查山东省涉案企业最多的前五位的案件有四起,由美国和欧盟发起,依次为2012年2月16日欧盟对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案企业123家;2011年8月12日欧盟对铝散热器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案企业90家;2011年4月19日欧盟对豆蛋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案企业69家;2010年4月21日美国对铝型材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案企业47家;2012年6月23日秘鲁对服装及其配饰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案企业44家(见表1)。
2010年山东省涉案调查中发达经济体共发起20起,占当年全省涉案数量的50%;2011年发达经济体发起25起,占比53.2%;2012年1至9月,发达经济体发起14起,占比46.7%。
表1 2010-2012年我省涉案贸易救济发起国统计表 (单位:起)
近年山东省涉案调查来源国中,除了集中度较高的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其余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发起密集度逐渐提高,在近年山东省涉案的24个发起国中发展中经济体占75%。特别是印度,发起频率与美国持平,涉及的商品范围广,主要有第四类、第六类、第七类、第十一类、第十三类、第十五类及第十六类,大多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根据2010年至2012年9月的数据统计,从涉案次数来看,山东省涉案的对华贸易调查主要针第六类化学工业及其产品、第十三类陶瓷玻璃、第十五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第十六类机电产品,涉及以上商品的案件数量共107起,涉案金额17亿美元,占涉案总金额的74.77%,涉及企业共1265家(次),覆盖面达全省涉案企业的73.68%。对第十五类贱金属及制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最为频繁,共54起,占四大类涉案商品案件总和的五成,涉案金额7.6亿美元,其中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调查24起,涉案企业130家,涉案金额2.2亿美元;来自发达经济体的调查30起,涉案企业501家,涉案金额5.7亿美元。在对贱金属及产品的调查案件中,单次金额最大的是2012年2月22日欧盟对有机涂层钢板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12664.9万美元,这也是山东省所有涉案调查中单次金额最大的。其次是2011年12月21日欧盟对涂层钢板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11851.44万美元。单次影响面最广的是2011年8月12日欧盟对铝散热器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案企业90家。其次是第十六类机电产品,共20起,涉案金额1.52亿美元,涉案企业117家。单次最高金额为2011年11月8日美国对晶体硅光伏电池(板)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联合调查,涉案金额6688.09万美元。
纺织业一直是山东省的优势产业,纺织品也是出口的主要商品,虽然近年来山东省涉案的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次数并不多,共6次,但平均调查金额为2586.26万美元,而十五类的平均调查金额为1389.39万美元。涉案企业也达到145家,列第三位。
第一,要避免市场过分集中,推进市场多元化。市场过分集中必然导致对方国家的非议,也加大了企业的出口风险。山东省的主要贸易对象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分担了我省50-60%的出口,在维持好稳定市场的同时,各企业也应该多开发新的市场,比如东盟、俄罗斯、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分散企业的出口风险。如山东省企业在美国对华轮胎双反调查中损失惨重,也是因为美国是山东省轮胎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占到总出口量的1/3。双星集团在全国同行业综合实力排名中列前五位,是青岛市最大轮胎生产企业之一,多年来把美国作为主要出口目标市场,在正式实施了35%的惩罚性关税之后,双星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将达数千万元。对于一个贸易企业,开发新市场固然较为困难,但如果市场过于集中,只能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不仅要考虑对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也要顾及到对方对本国出口的认可程度,在摩擦频发的状况下,不得不多做努力。
第二,要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的差异化。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量逐年递增,这是山东省推进技术创新的成果之一。我国一直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发展的着力点,在一段时期内确给我国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实践证明,这类商品更容易招致贸易摩擦,因为价格低廉,被发起反倾销的可能性相对较高。所以,我们更要注重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革新,如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巩固其国际竞争力;在促进农产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打破原先的小农意识,将国际标准融入产业改革,变被动调查为主动自查,自觉提高出口水平。在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因质量不达标而面临的技术贸易壁垒。
第三,要充分重视反倾销预警机制。我国海关从2007年开始在海关总署网站公布进出口商品预警信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情况。但海关所公布的预警信息更多侧重进口,以预防他国对我国的倾销情况出现。出口预警栏目内大多是对案件情况的跟踪报道,没有起到“预先防范”的作用。比如,根据上文的分析,美国反倾销应用较多的产品主要集中于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及相关产品、塑料、橡胶及其制品和矿产品等等,我们针对这些商品本可以通过海关出口数据的检测,防止出现出口商品数量激增或价格下降而导致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发生。然而,由于我们缺少预警机制,导致反倾销出现后丧失了原有的市场。2009年,美国商务部针对此前对我国出口的柠檬酸及柠檬酸盐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件做出肯定性终裁中,涉及山东柠檬生化有限公司反倾销税率为129.08%,反补贴税率为12.68%。对柠檬酸的反倾销调查对山东企业的出口造成了很大影响,其连锁反应加大了全省柠檬酸出口市场的风险。在初次提出调查的2008年,受到美国“双反”调查的影响,全省出口柠檬酸金额锐减了2620万美元,减幅为50.4%;2009年,出口金额下降到472万美元,减幅达到81.7%,出口金额仅为2007年的9.1%,几乎退出了美国市场。2010年,美国则由山东省柠檬酸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下降到第七大市场,份额仅为4.1%。
第四,要调整心态,理性对待贸易摩擦。对于贸易摩擦,不仅要事前预防也要善于及时解决。和我国很多其他企业一样,山东省相当多企业被诉及反倾销后也抱有消极的态度,一味退缩,当然不乏成本昂贵、时间漫长的考虑,但大多是因为不了解应诉的法律和处理机制,也缺乏合作意识和抗争精神。2009年,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柠檬酸做出反倾销案最后裁定,我国有两家企业获得了市场经济地位,其中,山东莱芜泰禾生化有限公司获6.6%的低税率,这就是积极应诉的成果。当然,行业协会此时也承担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协助企业了解国际规则,积极应诉,避免被直接“缺席审判”,并且要提高应诉的成功率。由行业协会牵头,企业之间互通信息,让大家对本行业的国际市场行情更加明确,如果各自为战,视同行为仇敌,那很难达到一致对外的状态。我国就曾有企业在回答反倾销调查机构的问卷时,在“共性问题”上出现了争议,这3家企业虽然积极应诉,但因为在该项中相互矛盾的回答而被判为不合格问卷,最终未被采用。如此一来,不仅损害企业利益,也使发起国因此猜测我国行业内部的“混乱局面”,进而引起一系列连锁贸易摩擦的发生,也为别国带来了效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