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5)
农民是农村信息化的主体,把握好农民的信息行为特征,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村信息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应用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主要对一些地区的农民信息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缺乏对国内不同地区农民信息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选择江苏和湖南地区的农民作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民代表,对两地农民的信息行为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提出建设性的信息服务对策。
农民信息行为主要包括农民的信息需求、信息获取和信息利用行为三个方面。本文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江苏和湖南两地农民信息行为现状进行调研。调查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个人基本信息、信息需求及获取、电视、手机和电脑使用情况以及信息利用情况。
2011年7-8月,笔者在江苏发放200份问卷,在湖南发放300份问卷,共回收475份。有效问卷435份,有效率为91.6%。其中,江苏地区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为96:88,湖南地区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为154:97,男性比例均高于女性。调查对象的年龄集中在20-29岁、30-39岁、40-49岁这三个阶段,江苏地区的比例分别为36%、24%、24%,湖南地区的比例分别为27%、22%、25%。其次是50-59岁,江苏和湖南两地分别为11%和14%,19岁以下的相对较少,仅为5%和13%。由于19岁以下的居民多为学生,且大都外出上学,因而在调研期间,很少能接触到该年龄段的农村居民。在接受调查的江苏地区农民中,“初中及以下学历”、“高中或中专学历”、“大专学历”和“本科及以上学历”分别占34.24%、30.98%、21.20%、13.04%,湖南地区农民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以下”及“高中或中专”,分别占33.33%和39.29%,大专学历及本科以上学历仅分别占17.86%和8.73%。数据表明,江苏地区农民整体文化水平高于湖南地区农民。
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07,具有较高的信度。本次调查使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非参数检验中的两个独立样本检验对两地农民信息行为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湖南地区农民已经逐渐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从图1可以看出,湖南地区农民日常关注的信息有气象信息、国内外新闻、教育信息、农业技术等,信息需求类型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湖南地区农民对于农业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信息还有较大需求,与农业相关的信息依然为农民所重视。
图1 湖南地区农民的信息需求内容
图2 湖南地区农民的信息获取渠道
在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上,如图2所示,湖南地区农民主要偏向于利用电视、手机电话、报刊书籍和亲友相互传递等渠道获取信息,而较少利用广播、企业、咨询公司等渠道。
在农村地区,图书馆承担为农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重任。〔1〕大力加强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益于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然而,调查数据显示,湖南地区农民中只有16.33%的人去过图书馆阅读或借阅报纸书刊。
调查显示,湖南地区农民家庭的电脑普及率为30.68%,只有7.17%的农民经常上网,47.41%的农民偶尔上网,45.42%的农民不上网。
如图3所示,湖南地区农民对手机的利用率较高,但是,农民能够熟练使用的手机功能仅仅为打电话和发短信,较少使用手机的阅读和上网功能获取信息。
图3 湖南地区农民的手机功能使用情况
在选择信息获取渠道的原因的调查中,大多数湖南地区农民选择了“方便获取”和“信息获取费用较低”,如图4。笔者认为,湖南地区农民之所以选择“方便获取”和“信息获取费用较低”,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湖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的收入有限,农民没有多余的钱花费在信息获取上;其二,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无法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复杂的渠道。在此次调研的调查对象中,湖南地区农民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以下”及“高中或中专”,大专学历及本科以上学历仅分别占17.86%和8.73%,农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
图4 湖南地区农民选择信息搜集渠道的原因
图5 湖南地区农民平时所获得的信息对自己的帮助
农民对于信息的利用情况较差是我国农村地区的普遍现象。〔2〕如图5所示,大多数农民认为平时所获得的信息对自己的帮助程度为一般,29.88%的农民认为平时所获得的信息对于自己几乎没有帮助,只有22.31%的农民选择了对自己的帮助很大,没有农民选择“非常大”。
大多数湖南地区农民表示,不能够有效利用信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①有用信息的获取量不够;②不能充分理解信息;③缺少信息服务机构;④信息获取的基础设施较少(图6)。
图6 湖南地区农民不能有效利用信息的原因
图7 江苏地区农民的信息需求内容
如图7所示,江苏地区农民对于信息的需求同样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农民较多关注的信息有国内外新闻、生活服务信息、气象信息、政策信息、就业信息和休闲娱乐信息,对于农业技术、农业市场信息和文史著作关注较少。江苏地区农民对与农业有关的信息需求程度较低,这与文献调研的结果有所出入。笔者认为,该现象的出现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正处在激烈的变革中”、“城市化运动已经势在必行”〔3〕有关联。相较于湖南地区,江苏地区农村居民的日常工作不再局限于种田、种地等传统农业,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工业、旅游业、服务业、建筑业以及个体户等。〔4〕
图8 江苏地区农民的信息获取渠道
江苏地区农民对信息渠道的选择偏向于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书籍和亲友相互传递,分别占89.13%、61.41%、48.37%和44.57%,较少选择广播、会议、信息咨询公司等信息获取渠道。图8表明,在江苏农村地区,互联网已经取代以往的报刊杂志和亲朋好友传递的位置,成为当地农民在信息获取渠道上的第二选择。
调查数据显示,江苏地区农民中只有13.11%的人去过图书馆阅读或借阅报纸书刊。电脑和网络在江苏农村地区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均较高,当地农民能够较好地利用电脑上网获取信息。江苏地区农民家庭电脑普及率高达77.72%,分别有37.50%、35.87%的农民表示平时经常或偶尔上网,仅有26.63%的农民表示平时不上网。江苏地区农民上网主要是为了浏览信息和搜集信息,对于网络的休闲娱乐功能,如听音乐、玩游戏等应用较少(图9)。
图9 江苏地区农民上网主要干什么
图10 江苏地区农民平时所获得的信息对自己的帮助
如图10所示,大多数江苏地区农民表示平时所获得的信息对于自己的帮助效果仅为一般,有23.91%的农民选择“很大”,17.93%的农民选择了“非常大”。可见,江苏地区农民的信息利用情况同样不太理想,但是,相较于湖南地区农民,江苏地区农民的信息利用情况明显好于湖南地区农民。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江苏地区农民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尤其是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这就使得江苏地区农民有机会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其二,江苏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较高,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从整体上看,江苏和湖南地区农民的都主要集中在初高中学历,但是,从“大专学历”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百分比来看,江苏地区明显高于湖南地区,江苏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高于湖南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
大多数江苏地区农民表示,不能够有效利用信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①有用信息的获取量不够;②缺少信息服务机构;③不能够充分理解信息;④信息获取的基础设施较少(图11)。
图11 江苏地区农民不能有效利用信息的原因
在信息需求方面,两地农民的信息需求都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湖南地区农民日常关注的信息有气象信息、国内外新闻、生活服务信息、教育信息、农业技术等,江苏地区农民较多关注的信息有国内外新闻、气象信息和生活服务信息、政策信息、就业信息和休闲娱乐信息。两地农民对于文史著作的需求均较少。
在信息获取行为方面,两地农民偏爱利用电视、报纸杂志书籍、手机电话和亲友相互传递获取信息,而较少利用广播、会议、信息咨询公司和农业科技部门等信息获取渠道,较少去图书馆阅读或借阅报纸书刊。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可知,目前,江苏和湖南两农村地区的手机普及率远远高于电脑的普及率,但是,农民对于手机功能的应用还局限在打电话和发短信两个方面,较少应用手机的其他功能,如上网、阅读、拍照等。
在信息利用行为方面,两地农民都不能够较好地利用信息,信息利用率较低。同时,两地农民对“不能够充分利用信息的原因”的选择趋势相同,都主要集中在“不能够充分理解信息”、“有用信息的获取量不够”、“信息获取的基础设施较少”和“缺少信息服务机构”四个选项中。
非参数检验是指在总体分布情况不明时,用来检验数据资料是否来自同一个总体假设的一类检验方法。〔5〕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利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不同地区的同一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利用非参数检验方法中的Mann-Whitney U检验来比较江苏和湖南两地农民信息行为的差异性。通过独立样本检验,笔者发现,两地农民信息行为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行为两个方面。
表1 信息需求方面的差异性检验a
在信息需求方面,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地农民对农业技术信息和农业市场信息的需求程度上。从表1可以看出,这两类信息计算得到的p值均为0.000<<0.05,说明两地农民对这两种信息的需求程度有显著性的差异。日常工作依旧为种田、种地等传统农业的湖南地区农民对于农业技术信息和农业市场信息还有较大的需求,而对于江苏地区的农民来说,其职业大多数集中在现代工业、旅游业、服务业、建筑业以及个体户上,因而对农业技术信息和农业市场信息的需求较小。
在信息获取行为方面,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手机的使用、电脑的拥有量、电脑的认识程度和互联网的使用情况上。检验结果显示,以上四者经过检验得到的p值均为0.000<<0.05,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具体见表2。
表2 信息获取行为方面的差异性检验a
在江苏农村地区,农民将手机更多地视为一种沟通交流工具,而对于湖南地区农民来说,手机不但是一种沟通交流工具,更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在信息获取渠道的调查中,手机在江苏地区仅位列第5名,而在湖南地区则位列第2名,湖南地区农民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江苏地区农民。
在电脑的拥有量上,77.72%的江苏农民家中有电脑,只有30.68%的湖南农民家中有电脑,两地农民家庭电脑拥有量差距较大。在没有购买电脑的湖南农民中,有47.70%的农民表示,没有购买电脑的主要原因是价格较贵,36.21%的农民是不需要电脑,而21.26%的农民则是不会使用电脑。农民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购买电脑的意愿。
在此次调查中,笔者对电脑在农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进行调查,可选的三个选项分别为“必需品”、“可有可无”和“没有必要”。由表2可知,两地农民对于电脑的认识程度差异也极为明显,p值为0.000<<0.05。大多数江苏农民认为电脑是必需品,而大多数湖南农民则认为电脑是可有可无的。
在互联网利用上,分别有61.41%的江苏农民和37.45%的湖南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江苏和湖南两地农民对于互联网的利用情况差距较大。在江苏农村地区,互联网事业发展较好,大多数的江苏地区农民已经能够较好地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而在湖南农村地区,互联网事业的发展空间还留有较大空白,农民对于网络的利用情况较差。
①江苏和湖南地区的农民对于气象信息、国内外新闻和生活服务信息都有较大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为两地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信息、重要的国内外新闻以及优质的生活服务信息。
②电视、报纸杂志依然是农民偏爱的信息获取渠道,应充分利用电视和报纸杂志,根据农民的信息需求,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比如创立当地乡镇报刊,在报道当地新闻的同时,刊登从全国各地收集到的、与当地农村发展相关的、农民需要的信息。
③目前手机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较高,在信息获取渠道上扮演着比电脑更为重要的角色。但农民对于手机的利用还仅集中在打电话和发短信。因此,可以对手机上网功能和阅读功能进行大力宣传,同时开展各种涉农信息服务,如每周以彩信形式发送包含有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内容的手机报。
④两地农民较少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应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服务,发达地区农村可以建立社区图书馆,欠发达地区农村可以建立乡镇图书室,提高农民自主学习意识。
⑤充分利用农村人际信息网络,改进农村信息服务。在农村人际网络中,基本的节点要素包括知识专家、知识中间人和知识接收者。当地政府可以聘请知识丰富的学者、专家或经验丰富的农民作为网络中的知识专家,为知识中间人和知识接受者提供有效信息。知识中间人可以由村能人或信息灵通的农民扮演,负责上传下达的工作。而知识接受者则为当地所有的农民。
①针对发达地区农村发展信息服务的建议
一方面,基于发达地区农民信息需求,为发达地区农民提供丰富的新闻信息、生活服务信息、气象信息、政策信息、休闲娱乐信息和教育信息等。同时,结合当地农村发展情况,为农民提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提高农民就业率,改善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地区农村的电脑普及率和网络的利用率均较高,发达地区农村政府可以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网站,定期发布当地的新闻信息,设立“学习园地”,为农民提供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及时回答农民的问题,开通论坛,让农民发表言论、咨询问题、交流经验等,促进信息的共享与传播。
此外,由政府出面,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建立对口支援制度。通过建立对口支援,发达地区城市能够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农村地区进行支援,农民能够在其帮助下不断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城市的先进经验,挖掘自我发展优势,促进城市化运动的进行,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添砖加瓦。
②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信息服务的建议
其一,基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需要,为欠发达地区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时效性强的农业科技信息、农业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同时,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实时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信息和就业信息。
其二,设立公共信息服务中心,开展“电脑下乡”活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率较低,农民较少接触电脑和网络。当地政府可以开设电脑与网络公益培训,设立公共信息服务中心,帮助农民获取、利用信息。目前,大多数农民的收入较低,没有购买电脑的条件。笔者建议,政府可以联合部分电脑制造商举办“电脑下乡”活动。
其三,由政府出面,欠发达地区农村与发达地区农村建立对口支援制度。发达地区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开展人才智力交流活动,如两地干部挂职交流和学习,企业联姻帮扶等,给欠发达地区农村带来新的理念和先进工作经验,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其四,欠发达地区政府积极与高校联系,建立对口合作制度。大多数高校在寒暑假期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欠发达地区政府可以和当地高校建立对口合作,开展支教活动,开办暑期电脑培训班等,让高校学生走入农村,体验生活的同时,帮助农民学习掌握电脑,为农民答疑解惑,为农村信息服务建设做出贡献。
1.吴冰芝.公共图书馆对农村用户的信息扶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3):119-120
2.杨沅瑗,茆意宏,黄水清.近十年国内农民信息行为研究述评.图书情报工作,2010,9(54):119,132-135
3.姜惠莉等.当前农村信息需求的特点及对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155-158
4.黄水清,沈洁洁,茆意宏.发达地区农村社区信息化现状——面向社区居民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64-71
5.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518-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