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本刊记者 顾海凇
“到2020年,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在“小丫跑两会、展望中国梦”的梦想板上写下了自己的梦想。
贵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一个省份。能否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国家“三步走”和“两个大局”战略目标的实现。贵州作为西部地区同步小康样本是多方关注的焦点。面对关切,贵州传递了什么好声音,凝聚了哪些正能量?
自己发力、中央给力、开放借力,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上,三种力量催发贵州同步小康梦想激情绽放。
中央“给力”:中央对贵州发展高度肯定,对贵州同步小康充分信任,对贵州发展持续给力
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中央对贵州持续“给力”,让贵州代表团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如果缺失了贵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完整。”3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贵州代表团的一席话掷地有声。
李克强对贵州的发展给予了肯定。“过去五年我们国家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贵州的发展就是明显的例证。”
寄望贵州,李克强提出了三个词:坚定、坚持、坚决!
坚定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李克强指出,贵州山川秀美、人民勤劳、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只要挖掘潜力、发挥特色,自己更加勤奋努力,国家加大支持力度,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坚持在跨越发展中实现转型发展。李克强要求,贵州在赶超发展的进程中,要汲取东部地区的经验教训,守住环境这条底线,使贵州秀水青山不受破坏、变得更美,使发展有环境、资源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型业态,培育新兴产业,实现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的统一,做到发展快、转型升级更快。要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不仅有经济意义,也有政治意义。
坚决夯实教育这个具有百年大计的基础。李克强说,对贵州来说,教育至关重要。没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缺乏根基。要推进教育制度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提高人口的素质、能力和创业水平。跨越发展、转型发展,根本目的还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对民生建设的支持力度,尽量解决最普遍、最广泛的民生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和中西部地区。
“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感到特别亲切;看到贵州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感到十分振奋。”3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来到贵州代表团驻地。
“经过持续奋斗,一步一步地干下去,贵州一定能后来居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栗战书强调,贵州要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慢”这个主要矛盾,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发展。
“两年贵州人、一生贵州情。” 栗战书满怀深情地说,他将尽自己所能,为贵州发展鼓与呼。
中央领导同志的话语,传递出中央对贵州发展的高度肯定,对贵州同步小康的充分信任,对幸福贵州的美好祝愿,对“给力”贵州的强烈信号。
中央对贵州的持续“给力”,贵州同步小康具备了巨大拉力。
开发“借力”:璞玉待琢的贵州发出“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的好声音
贵州的发展,需要汇聚方方面面的力量。而民营经济,就是其中最具活力的一支力量。
2013年3月2日,“贵州面向全国优强民营企业招商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是一场贵州与全国优强民营企业携手共进的盛会。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首席执行官马云,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宗庆后……80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知名民营企业家代表,143位知名企业代表和65位特邀代表,带着共建“美丽贵州”、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望和行动来到会场。
没有鲜花、没有宴请、没有礼品、没有主席台,有的只是开放的胸怀,合作的诚意,服务的姿态,双赢的愿望。
四个“没有”对应四个“有”,相映成趣。主宾围坐一堂共谋贵州发展,会议高效、务实、简朴,气氛热烈、真挚、感人。
赵克志说,民营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经济增长的国王是企业家”。贵州将进一步大力营造重商崇企的氛围,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老总,使投资创业者在贵州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
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声情并茂地向来宾讲述投资贵州的“三好”:贵州是一片投资兴业的好地方,贵安新区和“5个100工程”是贵州开发建设的好平台,贵州将为各方企业和机构到贵州投资兴业创造好环境。
发出“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老总”、“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的贵州好声音,深刻体现了贵州对市场经济的尊重,对企业家精神的尊重。
这是规律、是态度、更是对外界信心和力量的传递,得到了企业家的积极回应。马云说,若错过了30年前投资广东的机遇,那么今天就不能再错过投资贵州;宗庆后说,娃哈哈在贵州投资10年,见证贵州是中国优秀的投资宝地。
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希军,浙江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江苏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江苏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这些弄潮市场经济的大腕们纷纷发表个人见解,表达到贵州投资兴业的强烈愿望。
一个半小时推介会,成功推出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产业要求的506个重点投资项目,签约项目129个,签约金额1203.07亿元。其中现场签约项目20个,签约金额494亿元。
当下贵州,璞玉待琢。以真诚换真诚,以开放聚活力,“贵州机遇”不断被认知、被把握、被传递。
自己“发力”:贵州自身展示的决心责任,制定的战略路径,传递的信心活力,凝聚成实现同步小康的根本力量
自信、奋进、开放,这是贵州留给今年两会的深刻印象,在媒体的眼中,贵州是一座新闻富矿。
3月6日下午,全国人大贵州代表团一次普通的团组开放活动,让北京国谊宾馆迎宾楼第一会议室爆满。境内外70多家媒体的150余名记者前来采访。会议下午3点开始,不少记者甚至提前一个小时就抵达会场,翻阅相关资料信息,占据场内“有利地形”。
“贵州团太引人关注了。”慕名而来的广东《南方》杂志记者蒋玉和青海西宁都市报记者倪晓颖在下午2:40分在会场已经找不到座位。
聚焦贵州代表团的媒体带着求解“欠发达地区如何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共同关切。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是扶贫,根本靠发展。”赵克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贵州要努力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之路。
赵克志说,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保持一个高于全国、高于西部、高于以往的发展速度,分“两步走”实现同步小康;有了一个正确的战略,就是实施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全面发展战略,补齐工业化、城镇化“两块短板”;有了一个有力的抓手,就是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
“贵州各级政府将秉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的工作理念,努力推进同步小康。”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说,发展是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要确保贵州同步小康,就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注重发展的结构,提高工业经济、城镇人口、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四个比重”。注重发展的效益,把社会就业、企业利润、环境保护、政府税收作为衡量标准,实现综合、多赢的效益。要一切为人民打算,一切为人民服务。重视老百姓最根本的、最长远的利益,加快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重视就业、教育、扶贫、住房、医疗保障等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要把企业作为发展的基本力量,通过投资项目生成企业,鼓励老百姓创业,吸引外来投资者兴业,壮大企业队伍,发展生产力。要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环境。加强生态保护,走集约化、特色化、循环化的发展道路,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软环境。
面对中外记者,贵州代表团代表谈省情,话发展,既展现跨越的信心和后发的优势,也不回避面临的困难和发展的短板。面对社会关注的贵州留守儿童和教育问题,赵克志指出,过去由于经济欠发达,导致穷了教育、苦了孩子,省委、省政府痛下决心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贵州代表团的自信、激情、朴实感染着记者们,当王伟代表畅谈贵州正在诞生中国一流的互联网企业、现身说法展现“贵州机遇”时;当罗宁代表拿出贵州“绣娘”手工织品展示“贵州风情”时;当“背篼干部”胡荣忠代表提着一堆“绿壳鸡蛋”,彰显贵州基层干部的“贵州精神”和转达乡亲们的幸福理想时……贵州“中国梦”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细节传递,“长枪短炮”齐举,快门“咔嚓”声此起彼伏。
中央电视台记者古峻岭深有感触地说:“贵州的同步小康不仅有美好的规划,还有具体的措施。我们今天看到了贵州敢于直面困难,解决问题成竹在胸。我们很受感动,也对贵州的小康梦充满信心。”
贵州梦获得关注,赢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