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国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重视公路建设工作,一个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在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公路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迈进,特别是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贵州来说,一大批公路工程相继动工兴建,全省上下轰轰烈烈,公路建设高潮迭起,公路事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在机遇面前,要想公路事业上台阶,必须建设一批标准高、质量好的公路,否则,投入再多,养护再努力,也不能保证公路畅通。在高质量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使我们体会到:必须打破常规,迅速全面提高公路机械化施工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公路建设发展要求。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立足施工企业实际,不断筹集资金,自立更生,在经营中求效益,走滚动发展,超常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一、机械化施工的效果
近年来,各级领导也意识到机械配备、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和参观,相应制订了一些管理和考核办法。通过近几年道路工程施工机械化的实践,使我们在机械化施工的组织管理、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1.提高了施工组织管理水平。从传统的施工方法转变为机械化施工,是公路建设的一场技术革命,必然会引起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的巨大变化。过去机械少,考虑的是一台怎么用,现在不仅机械设备增多,而且基本形成配套生产能力。在施工中,我们根据工程量及施工现场条件,对路基、路面整个施工工序所需配备的机械及重点部位的机械化配套作业的组织管理进行综合平衡,指导生产,使各道工序所需机械得到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在施工组织管理观念上有极大的变化,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对公路事业有了新的认识,看到了现代化公路建设事业的希望和未来。
2.确保了工程质量。过去传统的作业方法,在路基压实度和路面平整度方面难以达到设计要求。采用机械化施工作业后,情况与从前就大不一样。以前,由于机械设备少,大部分工序仍采用传统操作,不仅速度慢,而且工程质量低。2009年以来,在高等级路面施工过程中实现了机械设备的配套作业,形成了从路面材料的采备、运输,到沥青碎石路面的拌和、摊铺、压实一条龙的机械化施工作业,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过去的摊铺压实后,其平整度一般在2.5mm以上,采用高性能摊铺压实机后,其平整度达到1.5mm。同时路基压实合格率、基层抗压强度合格率达100%,厚度合格率达99.5%,平整度合格率达99.1%。工程质量的提高,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降低了养护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工程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随着施工项目的增多,机械设备逐年增加,公路建设速度也不断加快。如英柏公路,我们调集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空压机、搅拌机、铣刨机、自卸车等大中型机械集中会战,形成了从备料、装车、运输、拌和摊铺到洒水碾压等主要工序的一条龙配套作业。提前半年保质保量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奖励。
4.降低工程成本,改善劳动条件。英柏公路竣工结算,平均每公里造价610万元。该项目工程在超原计划工程量的情况下,不仅没有突破预算投资,而且略有节余。公路建设是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才能完成的,若靠人工作业,劳动强度过大且环境恶劣,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劳动工具的进步程度是行业整体文明发展水平的反映,机械化施工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而且还大大改善了劳动条件,有利于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二、机械化施工发展方向
1.机械向配套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公路施工要求机械作业具有连续性,中间有一个环节跟不上,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甚至还会影响工程质量。以前,因财力有限,只注重发展小型机械,当我们承担了水大线施工后,发现原有的机械难以达到所要求的质量和标准,必须马上配备大型的、配套的机械。于是购买了拌和机、摊铺机、铲运机、大型压路机等设备,充分发挥了作用,仅四个月时间就全部完成了施工任务,质量也达到了优良标准。
2.发展专业化设备。同铁路、水电等大型施工企业相比,差距还不小。差就差在我们起步晚,资金短缺,大型机械设备数量少。要想改变这一劣势,必须大力发展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摊铺机、压路机等路面施工机械。同时,在公路养护上还是发展中小型机械,以小型为主,尽量发展一机多用;在工程施工中则应考虑公路施工企业的发展,并结合公路建设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克服机械使用上的忙闲不均、利用率低等弊端,发展大中型机械设备,以中型为主,并适当发展一机多用。
3.科学选型,合理购置。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以机械施工代替繁重的体力劳动日趋增多,机械设备的数量、种类、型号也在不断增加,机械设备在施工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应根据工程量、施工方法和进度要求,确定机械机种规格,各种机械间生产能力应当适应,使每台机械都能充分发挥效能,要考虑尽可能在相邻工程项目上综合作业,多次使用,从而减少拆、装、运次数,提高设备利用率。在工程量大而集中时,应采用大型专用机械设备;工程量小而分散时,应采用一专多用或移动灵活的中小型机械设备,以适应不同类型机械的特点。同时,根据单位机械化施工总体发展规划,提出当年购置机械计划,并下到各施工工程处,然后根据自己的工程任务和资金情况,选择当年急需购置的机械的规格、型号,汇总并经采购处研究,综合确定当年购置计划,与生产厂家联系统一订购。这样做的好处是:价格优惠,机械性能和质量能保证,防止误购质次价高的产品;同时生产厂家相对集中,便于为所购机械提供维修配件、培训等技术服务,有利于发挥机械的作用。同时统一了机械的管理、购置和机型;方便了对机械的管、用、养、修、供和技术培训工作;避免了分散管理机械购置上的重复浪费和“小而全,大而全”的弊端;节约了机械购置费。
4.重视机械维修。根据设备的规律,经常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延长零件的正常使用阶段;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时掌握设备情况,以便在零件进入设备问题前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修理。及时诊断和排除因机械设备劣化而造成的突发事故。机械设备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特别是一些突发事故既会造成人员伤害,也会造成财产的经济损失。要杜绝设备运行中人为劣化的现象外,还必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尽早地发现设备的异常状态,制定异常情况下的处理预案。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减少因设备事故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重视机械维修基地建设,发挥工程机械修配厂对筑路机械维修和特种机械配件供应的作用。巩固和发展保修车间,积极采取措施稳定修理队伍。有力地加强了对机械的管理,提高了机械的完好率,使机械能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不仅为公路建设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而且成为发展大型机械的技术保障队伍。
5.重视科技教育,加强专业队伍的技术培训。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培训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岗位培训已成为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思想教育,为激发广大职工爱岗位,作贡献的热情,大力开展以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为重点内容的系统教育。随着机械化施工的发展,机械种类的增加,新品种、新技术日趋繁多。因此必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建立一支既有专业技术知识,会操作、善保养、能修理,适应施工机械化要求的技术队伍。在培训中,注重加强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机械业务知识的教育,要求他们在精通工程技术的前提下,同时又能了解掌握各种机械性能、技术标准、规范,形成多维知识结构,这样在生产管理中才能进行合理的安排,把施工组织与机械化施工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机械的效益。操作工人通过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一种并逐步掌握两种以上的机械操作技能,并能及时排除故障,进行必要的维修保养,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总之,坚持发展施工机械化是搞好公路建设的必由之路。只有大力推进公路施工机械化发展进程才能将整个公路事业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为贵州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创造较好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