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
【摘 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工程质量的好坏将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人身安全以及施工企业的市场信誉,本文结合目前建筑监督管理的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立法、规范行业、体制改革、信息化建设以及监督人才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性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监督管理;对策;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因此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刻不容缓。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建筑质量的监督管理机制并不完善,这给解决建筑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也给整个建筑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在立法上的不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立法上表现出了很多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中国现有的建筑工程质量法律体系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规范性不强。90年代末我国颁布了《建筑法》,这部法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建筑工程开包与承包、建筑施工许可等方面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建筑质量与工程质量的提高和优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给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证。不过《建筑法》在质量监督方面并没有给出做规定, 没有对其划分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而对于建工程筑质量监管的有关规定只是在行政法规,也就是第二层次的法律中才有一些规定,并且其涉用的范围只在更低层的地方法的相关规定或相关文件上与某些监管部门的规章上才有所体现,执行强度并不高。在当前的建筑体系中,《建筑法》已经适应不了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需求的行政管理手段和市场规划制度的要求,其中存在的许多条款都不能与目前的行业和国际惯例接轨,对工程质量监管的问题无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是以国家技术标准、法律法规来作为主要依据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有发现问题没有相应的处罚依据的情况。这种法律上的不完善对整个建筑行业的规范化建设是极其不利的。(2)监管部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立法上存在的漏洞,造成与其相关的配套条款细则也不完善,实施起来可操作性不强。对于存在的问题和违反相关法律的建筑工程,执法者见怪不怪,执法不严。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执法工作实际上并没起到相应的作用,在很多地区并没完全展开,尤其是农村等偏远地区,基本上没对住房等建筑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法制的不健全造成建筑工程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造成执法上的漏洞。(3)监管主体权利与责任不明确。由于建筑行业的各级建设部门存在很多交叉地带和模糊概念造成了行业内监管权利与责任的不明确。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部门是一个事业编制部门,体制改革后,建筑质量监督的相关经费也开始削弱,使得监管很难维持,影响到监管机构的正常运作。同时,行业内常出现我可以对你进行管理,你也可以对我进行管理的状况,监管机制不明确,最后因为经费问题出现谁都不管的情况。还有一些单位在进行质量监督的同时还进行质量控制,建筑质量责任不能得到落实,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4)没有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系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的网络化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执法的公开化、公平化和公正化。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共享、信息传递与反馈速度。不仅使监管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并且能够加强监管的透明化,使之接受社会的监督。但是就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息监督体系。(5)参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工作人员职业素质问题。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中,很多地方的监督工作人员素质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很多地方都只是随意的安排一些人来进行质量监管,对从业人员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经验和职业道德根本没有做具体要求,用这些人来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显然是很难切实完成工作的。
二、解决目前建工程筑质量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立法与执法制度。
在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管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强相关的立法建设。我国虽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在责任和义务上的划分并不完善,想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法律体系以及监督技术标准,以法律作为依靠,科学、高效的保证房屋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正常进行。法律是建筑质量健康、安全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筑主管部门应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律的层次,建立一套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体系,去除其中不合理的、过时的规定,再对行业进行新的规范和改革,依法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对《建筑法》相关的配套细则积极推行实施,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国家要实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因此,用法律、法规与相关标准作为依据,以得到政府认可的监管机构为监管手段,以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为主要监管对象来实施监督管理,确保监管工作的顺利实行。最后,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相关的地方法规必须予以规范。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修改完善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条例,从而更深层次的给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保证监管工作的正常运行。(2)完善技术规范和企业规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其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给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带来了诸多的问题。目前在建筑行业中最紧迫的便是加快健全与完善有关技术规范和企业规范的步伐,加强建筑工程监管工作的实施和运行。譬如,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相关质量监督规定必须进一步的加强,从而达到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验收标准的目的,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另外,对建筑企业要进行优化与规范,对《建筑施工切质量管理规范》要进一步优化,保证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管作用。(3)明确权利与责任,进行体制改革。针对建筑行业内责任主体不明确、部门交叉监督的情况,相关政府部门应予以重视并明确责任。当前能够实施的办法就是接受政府委托来利用社会去监督,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前期并对各个工程施工情况进行质量监管。关于主体权利与责任不明确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原有建筑体制的落后,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在明确权责的同时做好体制改革的工作。(4)建立起完整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一套完整的建工程筑质量监管信息体系,可以加强我国建筑质量监管机制,因此,必须重视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来进行管理监督工作,让信息管理更具有科学性,使其更透明化。在信息监管的设备仪器上要不断地创新,能够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5)培养专业的建筑质量监管人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最迫切需求的是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培养专业的建筑质量监管人才并是目前行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定期地对监管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从而提高监管队伍的专业素质。另外,还应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用人机制,吸引优秀的人才参与到建筑质量监管的工作中去。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而建立的,其本质已不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质量上也无法给予充足保证。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上述分析研究,保证建筑效率的同时提高建筑质量,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改善,全面的建立起一套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
参 考 文 献
[1]陆建秋.探讨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科学.2010(2)
[2]郭汉丁.国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特征与启示[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
[3]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