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莺
(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2.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媒体不再是反映现实,它就是现实。如果饥饿的索马里儿童被媒体报道,全世界都想为此做些什么。如果没有,他们就不存在,人们什么也不会去做。”①这是平实话语下令人震惊的媒体言说的力量。在当前全球化的传播语境中,中西方新闻媒介不仅承担着呈现“言说”的跨文化职责,而且就传播行为和传播观念来讲,中西方也彼此互为“他者”,因此自我身份的确认是“言说”形象确立的基础条件。在事实面前,以“客观、公正、现实”来表达描述事实这一公认的新闻定律似乎显得流于理论阐述。于是人们不由得去思考和追问:在看似成型的报道规律与和谐言说的规律背后,谁在言说?言说了什么?为谁言说?他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话语背后真正的言说者和新闻话语建构的规律是什么?
语言符号作为一种载体,将瞬息万变的世界现状,导入传播流程,用事实的形式让受众感知。“对于人们来说,发生在另一时空体系的事实,是通过语言的叙述才进入我们的视野的。”②
新闻是一种语言的表达,从字面意义上讲,是一种按照语法规则的言说,而纵深思考,则是言说权力的一种外显形式。但是,谁是权力的操控者,怎样体现新闻的客观性似乎成为一个复杂的话题,而建构新闻媒体的话语结构以及明确新闻话语权的操控者则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唯有从纷繁复杂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发现中西方新闻报道观念背后的差异本源,并从其新闻媒体建构成因中理解二者的差异,才能为新闻传播活动找到世界性的对话空间。
萨皮尔-沃尔夫假设中曾经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③人类思维和语言之间也存在着关联,他提出人类的思维是由语言决定的论断,并进一步论证了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也各不相同。
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麦克卢汉写道:“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④
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语言的工具论,转换生成为语言学到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并非简单的短语、段落和语篇,而是建构于其上的对于世界的个体体认,以及在个体汇聚之后的整体意识形态的表达过程。语言的应用决定了言说的方式,言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同一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成像的不同,同时也建构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语言表达。
且看同一时期关于中国香港的“限奶令”问题在《纽约时报》和《南方周末》的不同报道:
香港限制奶粉措施的对与错:最近,和一位北京的大学教授聊起来,他刚刚从香港出差回来,说,都不敢多带一罐奶粉,怕坐牢。又看到有三千多万新浪粉丝的李开复先生在微博上说:“多带一点奶粉就要坐牢,童话也不能这样写!”其实,这种简单的等同法,是对香港法律的一种误读。
确实,截止到3月3日为止,特区保安局官员公布,因违反奶粉禁令已有45人遭拘捕,其中26名为香港人,19名为内地人。海关显然执法很严,要向公众显示,不允许公然挑战法规权威的行为。
说到带奶粉的内地旅客,其实香港还有一条法例:所有旅客在未获入境处处长批准前,无论受薪与否,均不得从事任何雇佣工作。违例者会遭检控,一经定罪,最高刑罚为罚款5万港元及监禁两年。充当水客显然属于从事雇佣工作,也因为这样,之前特区政府就采取过行动,今年一月份的一次行动中,就一次拘捕了51名内地水客,查获了大量的尿片,零食以及奶粉等。⑤
《纽约时报》
日前,香港宣布,为打击水货客带走大批奶粉,政府将修订《进出口规例》,规定个人限带1.8公斤(约两罐奶粉)离境,而若违规则需面临最高被罚款200万及监禁7年的刑罚。新法将于2013年3月1日生效。
对此,不少香港市民认为此举将有效缓解香港的奶粉荒,但奶粉销量猛增而导致本地奶粉被“扫光”的情况在香港并不存在。香港本身不是奶源地,也没有关税。对香港市场来说,需求量增加就会拉动进口量增加,整体上不可能出现奶粉荒。2008年香港进口奶粉1.51万吨,到了2012年上涨了194%,达到了4.44万吨,对需求的反应很灵敏。
业内人士港九药房总商会理事长刘爱国就曾表示:“香港大多数品牌奶粉都是有货的,只是少数几款婴儿奶粉供货不足。”对业界的说法,香港官员也是首肯的。⑥
《南方周末》
由以上事例清晰地看出,新闻描述的框架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描述方式。对于同一件事情——香港“限奶令”引发的争议,西方媒体《纽约时报》呈现客观的、旁观者的立场进行描述,传达一种不可思议的、惊呼的语境;而《南方周末》则用一种波澜不惊式的描述方法,弱化了反对和不解的声音,让人感觉到无论事态如何发展,政府早有准备,社会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姿态;同一时间不同新闻框架显然产生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同时也会激发受众不同的感觉和反应。
新闻是言说者思维构建的体现。恩特曼的结论是:“框架中各元素的重要性可以调整,强化或淡化所描述事实的元素从而使其突出或不突出。换言之,媒体在构架新闻时可以突出某一方面,淡化其他方面,从而将读者的视角引向被突出的方面。”⑦
受众意识形态的决定,就是话语权力实施后的结果。“新闻生产者通过选择、强调或者重组新闻事件、及一系列的框架工具形成新闻的框架,这个框架赋予新闻文本特定的意义,从而影响读者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诠释。”⑧
新闻报道的核心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加工,以及其后所产生的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的言说者,无疑是记者本人,然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新闻构建的显性过程无疑表现为:以语言为载体的一个言说功能的体现,在言说的过程中传达信息、构成机制。记者所起到的功能,无疑是在一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之下,将语言的符码经过重组,进而表达思想,传情达意,实现最终意图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从纵深的层次来讲,新闻话语的建构必然涉及到新闻言说背后的话语权力,福柯从其微观权力观出发,针对结构主义将语言看作是内在系统,是与现实生活无关的表述,他认为任何话语背后都隐藏着一种“无所不在”的权力,这种权力是复杂的、网络化的,话语背后体现的是社会权力关系,话语传递着、产生着权力,它强化了“权力”法。
新闻话语的建构基本上分为以下三个层级:1.新闻话语权力的发出者,是记者背后的话语操纵者,他们创造出某种形式的言说欲望并调节言说方向。通常来讲,这是一个个体或者组织。2.话语权力的语言编制者,即话语执行者,也就是我们说的记者和相关表现言说的媒体,他们利用语言学的规则表达主题、立场和方向。3.话语权力实现的主体,也就是受众的话语体验。由此可见,在新闻架构形成的初始状态,已经由语言学产生了一系列外显的和隐于其中的话语权力。所以,话语权力决定了谁在言说,体现了作为传播者的“个人或组织对社会事件的主观解释和思考结构”。
如前所述,在新闻报道中,在话语权力实际操控者的协调下,“言说”者利用传播媒介,加工已经选择的新闻事实,用加工后的言语行为向受众进行信息传播。新闻报道的“言说”观念则涉及到新闻报道的原则、性质以及所采用的功能和手段等诸多方面,是“言说”者自身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其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
语言作为载体所体现的不仅是描述外在事物以及具象的外显型功能,更重要的是表达真正话语权力发出者的“权力功能”,也就是说,是由话语权力的编制者所创造的话语的隐性功能。记者作为语言执行者的表达作用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媒体的操控者对话语权力的合理运用。
一个媒体能否赢得受众的认可和社会的接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否能够维护受众的利益,即维护处于这个社会空间的受众的话语权力。
从受众的角度看,我们期望所有的报道能真正地做到客观公正,新闻研究者也曾经从各个侧面阐述了新闻报道客观性原则的重要性,例如:甘惜芬教授1980年在《关于新闻工作客观规律的问题》一文中提出:“让事实说话是新闻工作的一大规律”⑨。但是从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话语权力来讲,新闻语言的建构,却是主观性操控下的相对“客观性”的表达。首先,言说主体,也就是话语权力真正的拥有者决定了言说导向,而新闻事实的外显过程,只是语言的外化形式,但是即便是这样,“新闻话语的执行者”依然可以通过事件标记词的使用、话语焦点位置的安排等外显语言形式来践行新闻语言阐述的主观化。那么,维护“同一空间”民众的话语权力就成为新闻报道的最主要的精神核心。
通常我们认为作为媒体的最主要职责就是报道现实,由权威性的媒体发出的声音包括以下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尽可能地发出权威的声音,二是做尽可能真实和公正的报道,三是创造受众的参与感与同构感。李普曼说到:“人们一般都承认,新闻报道是接触看不见的环境的主要手段,而实际上几乎所有地方的人们都认为,新闻报道应当自动地为我们做到原始的民主政体想象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自己做到的事情,即每两三天就为我们描绘一幅我们所感兴趣的整个外部世界的真实画面。”
东西方在话语阐释的所有权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话语权力的所有者是执政党,中国媒体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社会和谐和对执政党政策的合理阐述,也就是说,媒体的政治性话语表达占据主要空间;而西方媒体维持的却是一种商业化的操纵模式,“经过不断的并购,现在的美国媒体已经高度集中地控制在少数媒体集团和财团手中。”⑩在美国的情景之下,个性的、异样话语权的媒体很难生存,受众关心的新闻导向,集中在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少数几家媒体身上,受众的选择也是相对较为集中的。同时,又由于美国媒体的商业化,媒体对于受众出现相对较强的忠诚度,这些忠诚度超过了对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追求——虽然媒体极力想维持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不得不在维护新闻媒体形象和获得短期利益的对比中作出选择,政治操纵者也为了争取受众的支持而不断靠近媒体,话语权力集中在民众的需求和认知程度上。于是,政府、受众和媒体之间在逐步的话语协调中达成一个共同的“情感同体”和认知体验,也正是这种“情感同体”维持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的和谐,成为美国话语权的发源地。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事件的“惊悚性”、“特异性”成为媒体言说的主要目标,反之,正面报道在西方新闻媒体很难被公众认可,每年获得世界新闻摄影奖、普利策新闻奖等奖项的作品也多以战争、疾病、政府黑幕、灾难等题材占据主要位置。
话语权力网络
新闻言说者既是新闻的产出者和包装者,又是道义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可以说新闻媒体的言说权力是现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中心机构。“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11]“语言本身是由世界和意识决定的,语言的范畴中包含有世界和意识的范畴。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其拥有自己的世界和自我的历史意识,反之,则表明世界和意识对其的外部化。无言状态和失语状态说明言说者的缺席或被另一种力量强行置于‘盲点’之中。”[12]
既然东西方话语权力的发出者有本质性的不同,对于中方媒体来讲,当其不能正常阐发或者面对某些政治窘境的时候,其话语权力的阐发就受到限制和影响;同理,在西方的媒体中,当“情感同体”违反了西方媒体商业性原则的时候,也会出现话语言说的非正常表达,这就是“话语失落”行为。而美国媒体的话语失落也往往有损中国在全球的政治形象,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产生不良的影响。以钓鱼岛事件为例:
短期看来,此类情绪也许会有助于冲突的降温。但是,美国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研究中国政府和抗议活动的学者许田波(Victoria Hui)认为,问题是,中国政府似乎并没有一个针对争端的简单退出策略。除非日本放弃对钓鱼岛的控制(事实上不太可能),否则中国政府就没有什么胜利可言,而这会让中国显得软弱。“日本不太可能做出任何让中国高兴的事情,”她说,“魔鬼已经从瓶子里出来了,怎么可能再放回去呢?”[13]
在此类报道的影响下,结合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在中国的《南方周末》中,就呈现以下的言说方式:《给日本来点软实力》[14]以及《中国如何炼成“软实力”——回看三十年思想线索来源》[15]。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下,那个时期中国《南方周末》的报道中大量出现对于中日历史的回忆的报道以及对于游行的不明确态度。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纽约时报》也出现对于游行的相关报道,例如“北京——上周日,中国各地再次爆发了反日游行。对此,中国政府态度暧昧,未放出明确信号是否会继续容忍这些有时带有暴力色彩的抗议活动。”[16]
通过以上“话语失落”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政府左右话语权力的的新闻媒体上,尽可能发出权威的声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强化政府形象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媒体话语权力得以正常抒发的最关键原因。十八大之后,中国政府的新的领导班子做了大幅调整,中国的媒体也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于是《中国人再次登上钓鱼岛:保钓船“启丰二号”,13亿人等你回家》[17]之类的消息屡见于报端,媒体稳定了自己的话语权,并且呈现勇于担当的媒体形象。
由此可见,无论中国媒体还是西方媒体,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话语失落,而话语寻回的过程,也正是一个媒体逐步实现话语权力的阐发的过程。并且,当一种话语权力失落的同时,不同媒体的相关报道就显得更为犀利;“信息运动速度缺乏同质性,就会产生组织模式的多样化。所以,任何传送信息的新媒介,都会改变权力结构。”[18]所以真正使新闻产生作用的正是微妙的共同体共同作用和共同建构的结果。
权力结构内部的改变带来话语失落,话语失落又由于生成原因的不同分为显性话语失落和隐性话语失落。显性话语失落多来自外在因素的影响,表现为政治制约、外部环境制约和经济制约三种;隐性话语失落来源于话语执行者本身的内部机构,是内部机制的变化,包括不同文化的影响以及个人素质的差异。见下图:
显性话语的表达决定了新闻媒体话语权力的主基调,是媒体本体和灵魂所在;隐性话语则决定了新闻话语建构的不同向度的表达,是赋予新闻媒体不同外在呈现的主要方式。依照新闻媒体的话语权力发出者不同,在显性话语的表达上,中国更多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而美国更多地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而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会同时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人通过自己的话语建构者,在新闻媒体上首先寻求的是一种态度和声音,一种决定个体意识形态的主流,进而,这种政治的影响才会逐步对经济产生作用;而美国,首先拨动民众心弦的是与新闻媒体话语权力发出者密切相关的商业结构,进而影响到其后的政治。
相对于政治制约、外部环境制约和经济制约的显性话语失落,以文化影响和个人素质差异以及对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使报道中出现的隐性话语失落显得更加个体化、任意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最容易被同一显性话语操纵下的同样意识形态的受众发现,并引起共鸣。就像戈德堡指出的那样:“记者可以不断地犯报道性错误,但是,他绝不可让观众感到乏味。”[19]这就进一步暴露了话语失落的内显原因,主要表现在:1.当人们有着共同命运时,就更有可能激发“心”的共振,受众也更容易激发相同的感受,媒体更易获得受众的支持和话语权力。如当“三鹿奶粉”事件刺激了公众的激愤之后,“双汇猪肉肠中加有鱼肉”也被划入产品质量的风波,追求新闻和受众的相关性,并在这种前提下强化新闻的轰动性成为话语失落的主要来源和主要原因。2.对于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例如隐私的曝光,追求猎奇心理和无限制曝光相关人士的隐私,成为某些话语言说者孜孜以求的效果,这种现象也使媒体逐步失去话语导向。3.偏误的报道,例如2001年由《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出的关于“换头术”的假新闻,即是任意性的歪曲事实的报道。
综上所述,福柯最早搭建起了话语与权力的桥梁,将语言看作是内在系统,用权力的视角审视话语演说者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由意义建构后编织的网络。本文分析了福柯的话语权力和新闻媒体话语建构之间的关系,纠正了记者是话语发出者的受众的一般误读,明确了记者只是新闻报道的语言执行者,并非新闻话语的发出者;新闻背后的言说者,受到来自于政体、受众和媒体之间的综合影响,在相关政治背景和不同操作模式的影响下产生差异;同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事实”也并非只限于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之间简单的辩证关系的统一,而是决定于新闻在框架背后的话语构建和话语权力的实现;新闻的言说者,也会经常遭遇各种形势下的“话语失落”。媒体的新闻话语的建构和实现,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动态的作用下逐步趋于和谐的复杂构建。媒体在自我修正的动态过程中,逐步实现话语权力的建构,并由记者建构属于一个社会和团体的话语实现过程。
李普曼在他的专著《公众舆论》中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存在两种“环境”,一个是现实世界的“客观环境”,另一个是经过媒介选择、加工和传播之后的“拟态环境”。强化政府形象、提高公信力、提高民众知情权、减少经济利益下的新闻,以及提高媒体记者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素质,是新闻媒体稳固自身话语权力,进而走向世界、赢得更多世界话语权力的关键。
[注释]
①⑩转引自张国庆:《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封面,第14页。
②韩震,孟鸣岐:《历史·理解·意义——历史诠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③Sapir E.Language,New York 1921,p221.
④麦克·卢汉等:《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⑤“香港限制奶粉措施的对与错”,2013-03-06,16:54:46http://www.l99.com/EditText_view.action?textId=639452
⑥“奶粉限购让香港内地受伤”,《今日话题》2013年2月25日 推荐人 褚月2013-03-03:http://www.qufu123.com/info/display.asp?id=5443
⑦薛中军:《中美新闻传媒比较——生态·产业·实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2页。
⑧肖洒:《境外中文媒体对中国危机事件的报道研究》,传媒学术网,2006年4月5日。
⑨季为民,张宪春:《“用事实说话”是新闻规律还是宣传方法》,《新闻界》,2002年第2期。
[11]王治河:《福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12]转引自刘学义:《话语权转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13]Martin Fackler,Ian Johnson:《中日经贸的紧密令钓鱼岛危机复杂化》,http://bbs.huanqiu.com/thread -1832801 -1 -1.html
[14]吴澧:《给日本来点软实力》,《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51118
[15]许章润:《中国如何炼成“软实力”——回看三十年思想线索》,《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20501
[16]Ian Johnson,Thom Shanker:《中国多地爆发反日示威》,《华尔街日报》(中文版)http://www.cn.wsj.com/gb/20120820/bch103017.asp
[17]张哲:《中国人再次登上钓鱼岛:保钓船“启丰二号”,13亿人等你回家》http://www.infzm.com/content/79766
[18]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9页。
[19]伯纳德·戈德堡:《偏见——CBS知情人揭露媒体如何歪曲新闻》,李昕,刘艳,秦轩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