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013-08-15 00:52厦门莲花中学林晓晖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情境思维课堂教学

◎厦门莲花中学 林晓晖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堂教学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在新课改形势下,探索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教师教学艺术的主旋律,“走出误区、走入心灵、走向未来”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目的。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及其教授行为、学生及其学习行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及教学环境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要素自身的活动、发展及其之间错综复杂变化的关系构成课堂的教学活动。其间,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学生的智力系统来看,思维力是它的核心,参与并支配着其他一切智力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会集中表现为思维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而发散思维正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和核心,更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一、灵活运用发散思维的多种方式——筑“起点”

所谓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它能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新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提高学生思维扩张的能力。发散思维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原理发散思维。原理发散思维,就是将思想品德课中的基本原理和重要观点的表述转化为其他观点,或推导出正确的新原理的一种发散形式。这种发散形式能引起并激化学生内部已知和未知的矛盾,使之认识到原理、观点之间的“交接点”,认识到原理和观点串联起来的“线索”,抓住了这些交接点,就能在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中提示出新颖、出人意料的新东西。例如,在学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导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科学发展观”等新原理、新观点。

2.逻辑发散思维。逻辑型发散思维是根据条件推导出结论的一种发散形式。例如,在判断“文化是否先进”材料的标准是什么,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条件发散:第一,是否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二,是否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这两个条件具备时,就是先进文化,反之为落后的文化。

3.结论发散思维。结论发散是指根据提供的材料条件下的一切可能出现的结论的发散形式。例如,在学习初三“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一课时,教师可以多媒体显示相关时事报道:“中国前500强企业中,69.8%为国有企业,其利润占500强88%,资产占94%,税收占92.7%”,针对这样的一组统计数字,引导学生进行结论发散:1.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2.国有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国有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以上三种发散思维方式相辅相成,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注重引导学生把握新思路、新观点、新信息、新方法,活学活用,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转换和应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多种因素——重“过程”

善于把握发散思维的多种方式,只是思品课有效性教学的开始,思品教师还应尽可能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个思维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心理、道德、法学、国情”知识的意义建构,才能促进思品课有效性教学的全面铺开。和谐的课堂氛围和环境的形成,离不开以下三大要素:

1.“感情”因素——促学生“乐学”。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内化因子必须通过先导因子的刺激才能被激活,即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需在外部因素(如教师的引导)的诱导下才能有效地发生。和谐融洽的氛围,可以在师生之间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单纯的学科知识的吸取转变为情感交流的需求,学习欲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如教授初一心理常识“师生关系”一课时,教师不妨以古语“传道、授业、解惑”立意,然后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结合汶川地震中教师们舍命救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我们中华民族“师爱生如子”的传统美德的精髓,促使学生以“尊师、好学”为价值追求,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我爱老师,我更爱真理”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契机”因素——促学生“会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非常强调“情境”的作用,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实现认知结构的改造与重组,主动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契机,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氛围和情境,既可以用语言描述、实物演示、图画音乐、角色表演等艺术直观形式来表现,也可以用信息技术等行之有效的手段模拟。从而渲染课堂气氛,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把握、体验所要学习的知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积极愉快地进入学习,“投一石而激起千层浪”,激活学生思维的发散。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创设情境的方式虽然很多,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创设怎样的情境,都应充满美感和智慧,能与学生情感心理发生共鸣,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引起思维的发散,最终化“乐学”为“会学”。

3“.好奇”因素——促学生“能学”。好奇者,倡导质“疑”也。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没有疑问,就不会思考,就没有收获。创设发散思维的情境就必须倡导质疑,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则合此道理。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正确地对待学生的质疑,不能强行将学生思维纳入教师预设的路径中,不应以教材的思维成果和教材的内容去束缚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的质疑,应在倾听的基础上积极地帮助其分析,加以启发引导,同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学生创造性的火花,绝不能训斥挖苦学生,没有民主精神的教师将会彻底失去学生和课堂,也不再可能出现学生探究和质疑的声音。例如,在教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时,可引导学生质疑“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在学生展开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从而使学生不仅“会学”,而且“能学”。

此外,要求教师要巧妙地设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寻找最佳时机,创设“愤”、“悱”情境,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然后开通思路,释疑解惑,从而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三、强化学生发散思维的多种层次——找“亮点”

从上述可知,“感情、契机、好奇”三大要素对于学习动机的激发,意义的建构、知识的生成和创新以及应用技能的培养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更进一步探讨,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多角度、多层次抓准学生思维的发散点,化“发散点”为“亮点”:

1.关注社会热点,渗透强烈的时代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灵魂所在,也是思想品德学科中考命题的重要原则。我们第一线教师的讲课更应“迎着热点上”,对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重点乃至焦点问题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点,渗透强烈的时代气息。

2.注重训练能力,体现相当的灵活性。课堂教学应坚持能力立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自始至终都要锻炼学生观察、思考、求知的能力,尤其要突出以下几点:

(1)概括推理能力。例如,从“中国农民生活消费状况”可引导学生概括教材所体现的“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道理。

(2)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推陈出新,弘扬传统文化”的知识点,可引导学生谈谈从北京奥运会会徽和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一问探究味很浓,富有新意。

(3)分析评价能力,引导学生科学看待“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品课堂作为德育的主阵地,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从小事做起”为主题的演讲赛,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拟出演讲要点。

(5)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做一个有道德的公民”时,抓准“道德”这个发散点,从所学的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平等待人等多方面发散,对“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公民”的价值追求就不难理解。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作为立足点,活化课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最终达到理论内化,情感升华,有效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使学生的思维化“乐学”为“会学”,化“会学”为“能学”,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猜你喜欢
情境思维课堂教学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