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岩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腊日是我国古代的祭祀节日,始于伊耆氏。秦汉以前,腊日具体是哪一日,史书上并无确切记载。秦汉以后,腊日是根据五德制定的。《魏台访议》一文中提到:“王者各以其行盛日为祖,衰日为腊,汉火德,火衰于戌,故以戌日为腊”。《风俗通》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臈。臈者腊也。”[1]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各种禽兽经过一年的生长,膘肥毛美,歇冬的农人猎之用于祭祀。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所以现在常见的一种说法是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举行祭祀,并将这个日子称为“腊日”。
“腊日”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明确记载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2]其后应劭在《风俗通·祀典·灶神》中引汉荀悦的《汉纪》:“南阳阴子方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见。”唐杜甫 《腊日》诗中也提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及至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腊日,寺院送麵油与门徒,却入疏教化上元灯油钱”。由此可见腊日的准确日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
关于腊日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泛指农历十二月的时候。《水浒传》第三二回:“时当腊月初旬,山东人年例,腊日上坟。”张志民 《梅园青松·周总理啊,就在我们身旁》诗:“整整一年了,又一度隆冬数九——腊日景象。”这里腊日就是一个宽泛的说法,是一个时间段的总称,渐渐也被后世接受。
腊祭主要是岁终时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为了祈求来年的收成和息农。《礼记·月令》中记载到“天子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唐孔颖达疏:“其腊先祖五祀,谓之息民之祭,其祭则黄衣黄裳。”[3]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二》中说:“腊祭之名,起于三代,废于始皇 ,而兴于汉也”。
除了对祖先的祭祀之外,腊日祭祀还有一个行为就是蜡祭。《郊特牲》云“蜡也者,索也,遂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3]郑玄注:“蜡祭有八神,先蔷一、司蔷二、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3]由此可见,蜡祭是为了报答诸神随农业生产所做的贡献。“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4]《史记·补三皇本纪》上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
周代天子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也就是说蜡祭主要是祭祀八位农神,所用祭品主要是五谷杂粮,具体祭祀情况史书没有记载。据《隋书·礼仪二》中所说,周朝蜡祭“其祭法,四方各自祭之。”[4]北周亦存其典,在五郊进行祭祀。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同时,天子腊日祭祀要“五祀”,郑玄在《月令》中注曰“五祀:门、户、中霤、灶、行也。”[3]门是门神,户是户神,“土神亦中霤神也”[3],灶是灶神,行是道路神。
秦汉时期,腊日祭祀大部分依旧先人。但是其中也有创新。史书上有大量关于腊日祭祀的记载,《吕氏春秋·季冬纪》注云:“今人腊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尤其是到汉代时,“腊祭”中加入了“驱傩”的活动以此祛除邪气。这时“腊祭”也正式被固定到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后汉书·礼仪志》中有这样记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年十岁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皁制,执大浅。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夜漏上水,朝臣会,侍中、尚书、御史、谒者、虎賁、羽林郎将执事,皆赤帻陛卫。乘舆御前殿。这里描绘的汉宫中举行的行傩仪式,要选出黄门子弟十到二十岁的少年共一百二十人为逐鬼的童子,他们都头戴大红头帻,穿皂青衣,手持大兆鼓,还有为首一人扮演驱邪之神方相氏。方相氏为主舞者,头戴面具,身披熊皮,手持戈矛盾牌,同时率领十二人扮成的野兽与一百二十童子呼喊舞蹈,击鼓而行,其声势浩大,足以显示出腊日祭祀在汉代的重视程度。
秦汉时期老百姓也会在腊日祭祀祖先。《太平御览》引素山松《后汉书》曰:“韩卓,字子助,陈留人。腊日,奴窃食祭其母,卓义其心,即日免之。”汉代,祭祀祖先是并无限制的,连奴婢都可以在这天祭祀祖先。而且在礼教的影响下,汉朝老百姓的腊日祭祀也特别突出宗族伦理的内容:祭祀先祖,团聚宗族。《后汉书·列女传》中记叙了这样一事:“母师者,鲁九子之寡母也。腊日休作者,岁祀礼事毕,悉召诸子,谓曰:‘妇人之义,非有大故,不出夫家。然吾父母家多幼稚,岁時礼不理。吾从汝谒往监之。’”简单来说就是一位寡母腊日休作,在自家的“岁祀礼事”结束后,又要赶到娘家,因为娘家人“多幼稚,岁时礼不备”,而她回家是要帮助家人行祭祀祖先之礼。可见腊日祭祀是当时家庭普遍必需的节俗活动。即使是贫困的穷人,亦要设法在腊日祭祀先人。可以说腊日的祭祀在汉代不分阶级。
腊日祭品,在先秦以田猎所得禽兽作祭品,而秦汉祭以猪、羊。羊豕之祭在周代是士人之礼,汉以后为一般平民所用,其中腊日用羊成为汉代蜡祭的特色。《汉记》:“南阳阴子方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见,再拜受神,时有黄羊,因以祀之。其孙识,执金吾,封原鹿侯;兴卫尉,同阳侯。家凡二侯,牧守数十。其后子孙常以腊日祀灶以黄羊。”[5]即东汉阴子方于腊日晨炊而见灶神,以黄羊祭之,以至暴富,从此每逢腊日用黄羊祭灶,其后子孙也是如此。《后汉书·班彪列传》中也提到“闻腊日亦遗其在洛中者钱各五千,越骑校尉光,腊用羊三百头,米四百斛,肉五千斤。”《说文》中“羊,祥也。”羊、阳音同,羊代表阴阳之阳,也是吉祥之祥。汉代腊日用羊大概源于这种古代社会的求吉心理,这也与先秦告朔用羊有关,因为在孔子看来,羊是告朔之礼所必需的祭品,所以在西汉民间有“岁时伏腊,烹羊炰羔”。羊作为祭品既表示风尚,又是寓意尊重。
我国古代的吉礼大致为三大类:祭祀天神曰祀、祭祀地祗曰祭、祭祀人鬼曰享。腊日祭祀这三类都包括了,说明了腊日的重要性。从汉代开始,腊日的日期确定了下来,“王者各以其行盛日为祖,衰日为腊”[6],统治者在这天祭祀是为了祈求众神和先祖对王朝的庇护。由此可见,腊日祭祀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强化国家的政治信仰,维护皇权统治。汉朝是在秦朝灭亡、混战割据的局面上建立起来的,汉代的统治者就更加地居安思危,为了不重蹈秦朝人民不堪忍受统治、揭竿而起的覆辙,一方面完善了制度,一切从民生出发;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思想统治,尤其是“天人合一”思想体系的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封建思想在社会的渗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鬼神信仰。这在汉代的腊日祭祀中皇族祭拜天地同时献上黄羊等祭品就是鬼神信仰的表现。同时在祭祀中的行傩仪式,一是为了通灵神明祈求庇佑,二也是为了驱疫逐邪禳灾。汉武帝太初元年,汉王朝改用《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年终的十二月则称为腊月。腊祭在腊月举行,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段,王充在《论衡·解除》中说:“岁终事毕,驱逐疫鬼,因以送陈、迎新、内(纳)吉”也是理所当然,送旧迎新纳吉也成了腊日盛大郑重的动力所在。
从另一方面来看,早在先秦时期,百善孝为先,“孝”就被视为统治者统治国家的伦理基础,“《孝经》德之本”,[7]到了汉代,虽不若春秋时期,但“礼”依旧是被统治者重视的。尤其是其中的孝道。不论是皇帝还是平民,都可以在腊日祭祀先祖,毫无限制,这就是“孝”的一个有力地宣扬和教化的手段,也是有利于汉王朝统治的。[8]
中国自古也是以农为本,农业生产既与民生休戚相关,也是统治者的立国之本。汉代统治者能够认识到农业生产对巩固政治、稳定社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汉高祖时期,休养生息政策大力推行。汉朝统治者极为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因此格外重视腊日祭祀。腊日祭祀的神明中有许多农神。可见,腊日祭祀也是国家用以强化农本意识的一个正面态度。[9]
[1]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2]宗懔.荆楚岁时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6.
[3]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9]徐立平.论唐代腊日的祭祀及其价值功能[J].焦作大学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