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探析

2013-08-15 00:50芳刘淑华厉相宝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21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机构

□文/王 芳刘淑华厉相宝

(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济南)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人口老龄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对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造成巨大压力,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根据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主办的“21世纪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与经济分析”国际研讨会上,一份CSIS提交的最新调研报告《银发中国》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该报告称:“35年前,中国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是6∶1,而往后的35年,这个比例将颠倒过来,老年人口将是儿童人口的2倍。人口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41岁延长到了现在的70岁;另一方面劳动人口的数量也急剧下降,到2050年左右,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将比目前减少18%~35%。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寿命延长是推动中国老龄化和劳动人口相对数量下滑的两股基本力量。”

根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调查,目前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经达到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的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更是达到56.1%,其中独居老年人占12.1%。老龄化社会下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二、当前养老模式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的养老日益弱化,而机构养老的社会化程度低、普及难度大,无法满足中国老龄化情况下的养老需求。

(一)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家庭养老是指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与子女和孙子女在相互照料的状态下生活,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三大方面。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家庭或家族成员为上一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这种家庭内部的代际交换的养老模式,与中国国情及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相适应。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状况、家庭结构、文化、思想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养老作为养老的主要方式开始受到冲击,功能逐渐弱化。

首先,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子女绝对数量减少。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家庭平均人口下降,家庭构成趋于小型化。“四二一”家庭逐渐成为主流,导致家庭供养比上升,加之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年轻人的负担日益加重,其经济收入以及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要求。

其次,随着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中国出现了很多“丁克家庭”,加之受到个体主义、拜金主义、效益主义、消费主义等观念的影响,人们的家庭责任和家庭义务观念等都在不断变化,甚至某些年轻人拒绝赡养老年人,更有甚者虐待、遗弃老年人。这些都导致了家庭养老不断受到冲击和削弱。

再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人口流动性增强,年轻人外出求学或打工,老年父母身边子女数减少,也对家庭养老产生了巨大冲击。农村和小城镇出现大批“空巢”老人,大城市出现大量“老候鸟”,这些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激烈的社会竞争又使许多年轻人面临着来自事业和家庭两方面的冲突,难以两全,使得家庭养老支持力弱化,并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问题。

(二)机构养老的效用难以发挥。机构养老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附属于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日益增加,但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年轻人赡养老人面临诸多困难,这使得养老机构走入人们的视线。养老机构可提供多方面的养老服务,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集中居住和供养,并有工作人员照顾其生活起居,但这种养老模式却不为大多数老年人所认可,排斥心理较重。

老年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亲情交流和精神慰藉,大多数养老机构在物质上能够保证老年人的要求,但精神上的需求却无法提供。一项关于养老意愿的调查显示,只有极少数老年人愿意去养老院养老,绝大多数老人都希望在家里安度晚年。养老机构条件差、收费高只是造成老年人对养老机构需求量低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养老机构缺乏家的感觉,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老年人宁愿在家孤独终老,也不愿意去养老院养老,他们认为只有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才会选择养老机构养老。

另外,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养老机构面临的养老压力也越来越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80,150个,床位266.2万张,65岁及以上的老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只有约23.6张。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多达50~70张。虽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政府的政策鼓励,养老机构却很难产生规模效益。目前,中国有许多养老机构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很难适应现代化的需求,设施设备简陋,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且极其缺乏,管理模式滞后,养老机构的发展面临着资金、政策、专业人员等多方面的瓶颈限制。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推进社区养老

(一)发展社区养老的现实背景。根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从2001年到210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将经历快速老龄化、加速老龄化和稳定的重度老龄化三个阶段,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我们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将比其他国家更加严峻,特别是养老服务所面临的压力更大。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养老功能开始逐渐弱化,机构养老社会化、产业化程度又较低,无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现状。必须探索一条能够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养老需求的、融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共存的新模式。社区养老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家庭养老功能的衰退,顺应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同时又充分实现了中国老年人养老的意愿。

(二)社区养老的定义。社区养老是指把城市社区看作是家庭之外养老最重要的媒介和载体,动员和运用社区内的物力与人力资源,突破家庭的束缚,通过社区为区内老年人提供养老所需要的各种需求与服务,从而实现社区养老的自治。

社区养老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心理支持和整体关怀。生活照料又分为居家服务、家庭照顾、老年人公寓和托老所四种形式,主要内容包括饮食起居照顾、打扫卫生、代为购物等;而物质支援内容包括提供食物、安装设施、减免税收等;心理关怀有治病、护理、传授养生之道等;整体关怀包括改善生活环境、发动周围资源予以支持等。

在此要注意的是,社区养老不等同于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也不等同于机构养老,而是将社会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融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于一身,并能有效弥补二者的不足,是应对中国社会转型期老龄化问题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三)社区养老的特点

1、社区养老功能的全方位性。社区养老可以满足老年人在养老护理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不仅有物质上的供养需要和生活照料及护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要,包括情感慰藉、老年心理辅导、娱乐和教育等。这些对于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尤为重要。

2、社区养老资源的多元性。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中,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都由家庭提供,家庭是养老的全部且是唯一资源。而社区养老则不同,其养老护理资源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家庭供养、个人储蓄、自我供养等方面,且由社会提供,既可来自于个人、家庭,也可来自于社区、政府,是应对中国老龄化问题的一种具有多元性的养老模式。

3、社区养老体系的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社区养老中“家”的概念,不仅是由血缘关系成员所组成的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而是扩展到其所处社区的“大家庭”概念,具有更多的生活功能,形成一个“家庭——社区”大环境,社会人际关系层次更多更广,人际交往互动方式更为多样,有利于老年人之间的交流,能够有效满足人际沟通与互助的需要。

由此可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不仅符合我国老年人在家安享晚年的传统养老观念,又能弥补“四二一”家庭结构下独生子女无法全面照顾老人的缺陷,同时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形成社会互助,有效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近年来,北京、青岛、上海、南昌等城市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积极进行社区养老服务的尝试,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四)促进社区养老发展的基本思路

1、社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阻碍社区养老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基础设施薄弱,没有完善的设施、设备,就无法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质量,还会使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方式产生误解,更不利于社区养老方式的推广。所以,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物品及工具、设施完备,同时还要注意配备相应的娱乐、教育设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要求,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建立多元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资金筹集方式和机构。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应建立社会筹资为主、财政资助为辅、多方出资的资金筹措机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社区老年人服务事业。吸引企事业单位加入社区助老服务网络,引进社会福利机构及爱心企业的捐赠资金,最终将社区养老工作的资金来源发展成多元化。

3、注重培养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照料需求。有了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员,才能保证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因此,政府及社区管理部门应特别注重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并对相关的培训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养老服务人员。

4、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促进社区养老事业的长远发展,加快老年社区建设和老年人权益的立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由于我国社区养老方面还存在法律空白,处理相关的问题、纠纷时无法可依,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困难较大。政府应从宏观层面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受法律保护、养老服务设施收费有优惠政策等。健全的法律法规对推进社区养老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各阶层及各福利机构做好社区养老辅助工作。社区养老资源的多元化决定了社区养老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需要社会团体及爱心人士的辅助才能顺利发展。在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索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基础设施薄弱、资金匮乏、专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政府、社会各阶层及福利机构的帮助。社会团体应积极发挥辅助作用,配合政府推动社区养老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6、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养老观念。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多数老年人并不认同社区养老方式,甚至反感和排斥。对此,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及高校都应该加强对社区养老模式的理论研究工作,同时结合成功的社区养老实例,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社区养老的优越性,真正接受社区养老这种新的养老模式。

总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在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机构养老效用难以发挥的情况下,应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既能让老人得到良好的物质照顾,又能满足其精神需求,还可减轻家庭负担。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老龄化情况来说,社区养老是一种符合国情的养老模式,有利于中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并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周锦绣.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2.

[2]肖童.城市养老模式中社区养老方式的概述[J].今日南国,2010.8.

[3]陈洁颖,陈甸.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探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2.9.

[4]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http://www.lovepama.com[EB/OL],2006.

[5]陈元刚,谢金桃,王牧.我国社区养老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9.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养老机构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养老之要在于“安”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