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太友
(山东省莱西市日庄镇人民政府 山东·莱西)
支持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政策思考
文/吴太友
(山东省莱西市日庄镇人民政府 山东·莱西)
农村社区建设被誉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深刻的农村社会变革。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是其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本文阐述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形式,分析当前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资金困境,提出优化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政策层面的相关举措。
农村社区建设;财政政策;资金困境;财政绩效评价
农村社区建设既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又是政府部门主动建构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农村社区建设类似于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所不同的是,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是在商业价值溢价较多区域,当地住户不用承担改造的费用,反而会得到相当可观的溢价补贴。而对于农村社区建设而言,往往发生在偏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区域,很难靠土地运作来获得资金支撑,资金的来源就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障碍。
目前,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以多元化投入为原则,即以各级财政、村集体积累资金投入为主体,以各级涉农资金、单位帮扶投入为辅助,以村民自愿捐助、社会各界捐助为补充。资金来源形式基本包括各级政府来自转移支付的财政列支项目、政府各部门扶持、农村集体资源利用、村民自筹、社会捐助、社区结对等。其中,前四项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第一,各级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主要来自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涉农专项资金。
例如,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环境整治资金、垃圾污水处理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以及“三通三改三化”工程,即路通水通电通、改水改厕改圈、主街路硬化亮化绿化的建设资金。
第二,政府各部门对口扶持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另一个重要资金来源。一般情况下,各级政府会安排相关的政府部门对口扶持示范村、点的新农村建设包括农村社区建设,承担对口扶持任务的政府部门会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对扶持对象给予帮扶。
第三,农村集体资源利用也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的来源之一。农村集体资源主要包括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荒山等。村集体通过开发、招商、引资、对外出租等形式获取收入,用于农村社区建设。但这项资金来源因村而异,各地并不均衡。集体资源丰富的村和集体资源贫瘠的村在此项资金来源上差异悬殊。
第四,村民自筹也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的来源之一。根据“一事一议”原则,村民自筹是通过村民投票决定的,因此涉及村民自身利益的建设项目如修路、铺设自来水管道等筹集资金比较容易,而与村民自身利益关系不大的项目,如文化生活的建设等资金筹集就很困难。这种现象在短期内也不可能改变,所以村民自筹只是目前解决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的一个辅助手段。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从长远发展来看还得通过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得以实现。
一是财政资金支持不充足。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资金主要有住房建设资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两部分。对于住房建设资金来说,大部分地区除了少量政策补贴和为困难家庭提供几万元左右的政府贴息贷款等政策之外,住房建设资金全部由农户负担。政府补贴只占全部房款的3%~5%,起不到实质性作用。而对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而言,一些地方财政部门的做法是安排年度预算,使财政投入制度化,同时整合原有行政村的各项涉农资金,使部分社区建设勉强维持,如果大面积摊开根本无以为继。对于经济基础较差的区域来说,持续的资金来源更是无从谈起。
二是财政投入方式不科学。一方面财政资金投入大多侧重于事后奖补政策,前期投入资金有限。基层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多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前期投入的缺乏使社区建设难以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财政资金投入大多采用直接投入方式,间接投入有限。财政部门支持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一般直接投向农村社区,用于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能很好地吸引社会资金,难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而且大多数财政资金在资金量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撒胡椒面式”的财政投入方式,财政政策支持农村社区建设没有明显的着力点。
三是融资机制不够灵活。表现在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能力低、融资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多数地方城建资金主要依靠土地运作或其他财政投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主要面向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一旦政策发生变化,就很容易出现融资难题。尤其是乡镇一级在财力十分紧张、银行贷款又没有出路的情况下多采取以地筹资、集资建设、借资建设三种模式。总而言之,还没有走出一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城镇化建设资金的路子。
四是资金投入缺乏长效机制。长期以来,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资金分散在农林水利交通等各个政府部门用以支持农村农业的各项生产,并通过各个政府部门下拨到基层政府。而在国家把建设农村社区提升到政策高度以前,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中并没有针对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在实践中,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通常是在农业财政投入资金的专项资金中划拨出一部分,资金多少由各地政府自行决定,并没有明确规定。
财政政策在优化制度环境、干预市场失灵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对于农村社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可从以下方面优化现有财政政策:
1、积极探索多元化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建设农村社区,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单纯的政府财政投入将难以实现,这就需要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创多元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机制,逐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农户自筹为主导,以社会投入为辅助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通过落实企业捐建新农村税前抵扣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捐资捐物、投工投劳,支持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道路桥梁绿化等纯公益性项目可通过BT方式寻找投资商,建成后通过政府回购方式分年偿还投资商本金并支付一定比例的投资回报。对水电管网、社区商业医疗设施等能够产生收益的项目,可通过BOT方式,由投资商负责投资建设,建成后允许投资商有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通过经营收回成本并有一定的回报。
2、不断创新财政支持农村社区建设的方式。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多种办法,保障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需求,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积极探索用土地换社保、换就业、换住房、换固定收益的“四个置换”新模式加快了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市民的步伐。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指标有偿转让盘活建设资金,农村社区建设置换出的土地,可以以挂钩指标的形式,以县(市)区为平台,实行挂牌拍卖,拍卖收益除国家政策性收费外,其余全部返还拥有土地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农村社区建设。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置换增加的土地级差收益,也主要用于农村社区建设,该方式既解决了社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建设用地,实现了双赢。加大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按照“项目集中、资金整合、形成合力”的原则,将涉农资金打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发挥财政融资功能,建立资金筹措的市场机制。对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免除审批过程中政府职权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
3、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努力扩大农户可抵押担保范围,实施农房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启动农房建设配套贷款。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探索开展利用五权即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权、林权和水面滩涂养殖权担保抵押贷款方式,对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资信优良的房地产开发和建筑施工企业优先提供贷款,启动新民居建设贷款,支持农户购买社区住房,进一步支持农村社区建设。
4、加强财政绩效评价。农村社区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持与引导,因此应以财政资金的使用为线索,以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为途径,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库和指标体系,对财政支农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予以及时公布,实行全程跟踪、监督。通过科学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实现农村社区的长久发展。
[1]文小才,袁晓兵.中原经济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8.
[2]魏志甫.河南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财会研究,2012.13.
[3]周晓.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困境与对策研究.行政与法,2012.10.
F81
A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