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与对策

2013-08-15 00:47
河北职业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高职

周 谨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任务是为区域和行业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学校成为区域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对口支援与社区服务的平台,其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与能力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水平的实际提升,已经成为学校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转型升级呼唤职业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育虽然承载着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属性,但同时在办学经费、专业设置、人才质量、师资队伍、研发能力、生源构成、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制约了高职院校长足发展,其社会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于现阶段并未达到公众的期望目标,仍有待于寻求大幅提升之途径。在目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四合作)的高职教育理念被提到空前高度,并被不断深化与吸收的时期,研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与对策显得尤其重要。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

1.观念滞后

相当一部分学校与教师观念存在偏差。在高校三大功能中,对社会服务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仍停留在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的观念上。高职教育只注重文化知识的灌输,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高职教育对于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不重视高职教育,忽略职业技能的作用,存在高职教育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

2.服务能力不强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还较低,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一方面,现有的高职专业教师不仅在学术方面的造诣不高,且绝大多数没有企业实践经验,更没有企业管理咨询的经验积累。另一方面,由于专任教师数量严重缺乏,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积累实际经验。二是学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不足。由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很难直接胜任工作岗位而为企业创造效益。更主要的是,高职大多数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其工作成果的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而企业需要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员工,这使得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很难为企业创造效益。

3.合作主体不清

校企合作目前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服务社会中最具显现力的景象,但是存在合作主体不清的问题。一是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将校企合作摆到关系学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地位,对校企合作缺少全面系统的规划,人员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工作制度严重滞后,无法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二是企业缺乏对校企合作的战略思考。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没有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服务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没有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校企合作双方目前均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

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服务导向性原则

服务性是高职教育的第一性,其主要内涵即以服务为宗旨,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其中观念的转变是抓手。高职院校要把社会服务摆在高职教育的显著位置,进行全员服务教育,使服务意识成为每个员工的观念。高职院校应主动面向区域经济的产业群和职业岗位群,发挥人力与智力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贡献。

2.市场需求性原则

市场需求性原则即服务项目、服务要求、服务规模、服务质量要依据市场(行业、企业)来确定。要依据市场法则开展市场调研,依据市场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依据市场需求开发服务项目,依据市场需求确定服务规模水平,依据市场需求确定服务质量标准,依据市场需求配置服务资源。

3.资源整合性原则

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要实现资源整合,达到学校与政府联动,学校与行业联动、学校与企业联动,进一步实现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在这方面,“四合作”理念急需加以深层次认识与落实。

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1.明确服务理念

首先,高职院校在定位中必须明确,服务定位要坚持立足地方,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学校在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位置,做到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相一致。

其次,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要符合地方产业水平要求,办学层次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办学规模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数量的要求。

再次,办学特色定位要坚持以地方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产学研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拓宽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渠道,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健全工作机制

西方国家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已建立了固定模式,形成了规律。我国提出高校服务社会也有十几年了,各高职院校也在大力宣传,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与市场经济规律、效益分配、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导向、资金保障和服务社会机制等等都有关系,主要还是服务社会机制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积极推进多层面、多类型、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形成内容丰富、要求多样、形式各异的服务社会格局。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长期有效的合作平台,形成服务社会经济的长效工作机制,互利共赢,推动产学结合的发展,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培养青年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塑造专业信誉和品牌,为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以上理应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最明显的特色。

3.构建服务社会平台

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主动为他们服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有效地服务于“客户需求”,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一是学校科研项目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面向地方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克服科研项目片面强调学术性、理论性,轻应用的倾向;二是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牵线搭桥,鼓励并帮助教师接受地方有关部门或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承包企业的科研项目,搞好协作攻关;三是了解、调查地方经济发展、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项目,做好地方企业所需技术的预测,为教师确定科研方向提供指导;四是完善服务社会成果评价和推广机制,完善产学研成果评价标准和操作办法,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实效性评价和文本性评价、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科学地评价产学研成果;五是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服务社会激励机制,充分肯定广大教师所取得的产学研成果,尊重和奖励他们所做出的创造性劳动,促进服务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

4.提高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内容

目前,一方面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交换基础之上的经济价值观,当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时,其首先考虑的是这种合作是否有利于增加自己的利润,降低自己的成本。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最大资本是人力资本,包括教师和学生。所以,高职教育应注重提高师生职业发展力,即以“专业能力贴近生产岗位实际”求得服务社会时的市场竞争力,以“从业素质符合现代企业需要”打造师生的社会服务力,能对社会的“即时需要”作出直接的有效反映,来不断满足社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期盼。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范畴通常可以包括科学研究、成果孵化、创业创新、企业培育、技术咨询、职业培训、技能考核等层次不同的多个领域,其服务水平与能力总体上以所提供的社会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能否符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为评判标准,具体以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为最终评判。

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要根据企业的特殊需要实现“订单”培养,发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零适应期”优势,使学生可以“零距离”上岗就业,直接为用人单位服务。

其次,在应用性开发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双师型”教师的优势直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第三,服务内容与对象既需兼顾学校专业实际,又需基于相关产业链进行层次不同的有效延展,以不断寻求与匹配区域经济转型期的服务内容。因而,高职教师要在服务中不断拓宽范围,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挖掘与发挥专业教师服务社会能力,以达到最终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根本目的。但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受本身整体实力制约,服务社会多局限于职业培训、技能考核等几个方向上,虽然比较匹配于高职院校本身的层次定位,也能更多地适应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因为缺乏实力,只能保持低水平服务,所产生的影响波及到师生两个方面。一是高职教育人才定位虽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可以找到技术含量不高或起薪不高的就业岗位,但是学校单纯强化职业培训与技能考核往往导致学生本身衍生“多证少能”的怪象,从而只能为企业、社会提供较低层次服务。二是较低定位的社会服务现状,也导致教师服务水平进一步下降,造成“教、学、用”三者的内在功能脱节,制约了社会服务能力渐次提升的成长空间。

总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只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经济转型发展,积极谋划、开拓思维、灵活应对,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丰富、更实用、更直接、更高水平的服务,同时也在更大程度上为自身发展赢得广阔的空间。

[1] 赵向军,吕同斌,胡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3).

[2] 刘文志,刘增安.融于社会,服务社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