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 经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浅谈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运输经济问题
杨华 雷雨
(长安大学 经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发达的交通运输业对于产业结构的协调、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交通运输发展一直牵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运输业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交通运输经济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应对策略和方法,使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交通运输;经济分析;发展对策
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处理好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亚当·斯密1776年在《国富论》中论述了运输对城市和地区经济繁荣所起的促进作用。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19世纪20~30年代也把交通作为国民生产力的一个因素进行研究。特别是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研究中提出了大量非常宝贵的运输经济思想。经典经济学家的关注反应了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前后运输业在经济活动中地位的明显上升。可见交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两者密不可分。
首先,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载体,沟通生产和消费两大环节,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会带动整个社会经的加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加强交通运输业自身的变革与创新。
其次,运输业的发展,最初是以提供运输服务的交通产业进行发展的,随后逐渐转向关联产业,然后不断发展到向以提供更好的运输服务来满足国民经济的运输需求大量工业的方向聚集。可以说运输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相互结合、共同推动的过程。
对于单个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企业或个体获得资源的便利程度直接受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高低所影响。交通运输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能够享受交通运输中比较独特的优势。而该区域供给能力也将会随着辐射范围扩张而不断扩大的,这样不仅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交通运输。
首先,运输业可以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与生产布局。我们知道在地理上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过通过运输系统的合理化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整体上使整个运输业与国民经济保持适当的比例,协调发展,统筹规划,以达到投入最少的经济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目的。
其次,运输业可以促进供需平衡,保持经济稳定。
供应和需求的矛盾是国民经济在运行中各种问题的主要焦点。把不同地区的产品能够及时、合理的运输运到相应有需要的市场上,不但满足需求,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供需不平衡所带来的产品生产波动和产品价格差异,最终能够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尽管在近些年来有了一定发展,但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在总体规模上仍然十分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除此之外,交通基础设施的匮乏,尤其是在主要运输通道上客货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这些年我国引进了国外许多先进技术和装备,但是总的来讲,我国交通运输在技术和装备上的水平仍然较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技术状况的良莠不齐同时加上运力结构的不合理,不仅在运输效率上的提高有了严重影响,同时还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我国各种运输方式自改革开放以来均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它们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不尽相同,导致发展不平衡,产生不良的后果。不能使各种运输方式发挥自身优点,降低了运输的经济效益。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运输的需要。
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较小,难以满足运输业的发展要求。运输设施总量不足仍然是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矛盾。为此,应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适度扩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此外,继续完善运输网络,加速全国性公路网、铁路网、以及航线的建设,加快形成大城市之间的快速客运系统等。
想要提高交通运输业的整体竞争力,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必须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实现交通运输设施、设备、配置的现代化,以提高运输速度和服务质量以及综合运输系统的能力、效率和效益。另外,还要提高交通运输业的信息管理水平,推进交通运营管理的智能化。逐步建立快速、畅通、安全、便捷、高效的新型交通运输网络。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交通运输业地位十分重要。要实现它的健康发展必须制定国家级的综合交通运输战略,否则,如果没有一个国家级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各级交通部门、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缺乏应有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必将导致低效率和重复建设,最终影响了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在现有条件下,继续推进政企分开,使交通运输企业真正独立自主地融入到公平竞争的市场中去。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行政干预,解决政府职能的错位和越位问题。鼓励运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运输企业的股权多元化。
[1]许庆斌、荣朝和等,运输经济学导论,中国铁路出版社,1995年1月第一版,(P1-19)
[2]徐剑华著,运输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P388-391)
[3]严作人、张戎,运输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P358-365)
[4]王国强,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广西电业,2003年第12期
F506
A
1003-5168(2013)07-0203-01
杨华(1988.08—),女,甘肃兰州人,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行政。
雷雨(1989.12—),女,陕西咸阳人,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