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屈晓艳
教学是一项双边性的教学活动,而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不仅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而且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认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内容难度要适中,富有梯度,符合小学生心理认知;内容要有启发性,富有情境化、动态化;能够面向大多数学生,激起学生回答的欲望;同时,教师的提问应该有肯定性的评价。这样,学生就生会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探究、分析和总结,逐步的去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开启思维的天窗,发展自己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而伴随“问题”走进知识的海洋。
提问式的教学本身带给学生的是兴奋以及解答问题的时候更大的压力,学生容易在老师的提问过程中,因为紧张而造成大脑空白,没办法跟上老师的思路。因此,老师的提问需要在一种轻松的环境当中进行。例如我在教学当中经常给学生们举例子提问,孙悟空让自己的16个徒孙们到花果山上面摘下来1516个果子,但是果子摘下来之后,他们却坐在地上发起了愁,这可怎么分啊?就在这时候猪八戒过来了,他告诉徒孙们,你们每个人拿走11个那就是1515个,剩下最后一个我拿走就好了。徒儿们经过商议之后,觉得这个办法合理,每个人捧着11个果子回去见孙悟空,而孙悟空听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之后却气呼呼地找猪八戒算账去了。那么猪八戒用什么方法骗走了徒孙们的果子,而孙悟空又是为什么要找猪八戒算账呢?这样将一个问题放在“西游记”的故事当中,既让学生们对问题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还能激励学生们开动脑筋认真地解答问题。这样的教学就会变得非常轻松,学生们学起知识来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一个知识的递进过程,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问题的选择过程中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学习规律,让学生们在层层递进的提问当中一点点地消化知识,这样才能够完全地吸收知识,而不仅仅是囫囵吞枣。例如提问关于狐狸和狗分菜地,两块地的面积原本是一样大的,但是狡猾的狐狸却趁着狗没注意的时候将篱笆挪动了一下。狗知道了之后非常的生气,去找狐狸去理论,说我的地一定比原来少了。但是狐狸却辩解说,可是你的篱笆还是原来的那么长没有变啊。而我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狐狸是不是骗了狗呢?这两块地篱笆的长度是不是没有变?同学们经过思考之后发现篱笆的长度的确是没有变的。第二个问题是面积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第三个问题,整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一个怎样的知识点?从问题渐进式的提出,最后回到知识点上来,让学生们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我们最后要寻找的解答问题的思路是什么?一层层拨开谜题,最后就能够找到谜底。
小学生们具有求知欲、好奇心强等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然后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合理安排提问对象来激发学生想探究问题的欲望。比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我提前准备了一个长方形的教具。然后通过变化形状,对学生们进行适时的提问,在寻找提问对象时,我也注意寻找恰当的回答者,如那些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的学生,这表明他们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表明这些学生对这一问题不会。这样,学生们就在我的逐步引导下学会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由此可见,抓住学生心理,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精心设计提问问题,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合理安排提问对象,使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