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向丽
课堂是个性表演的舞台。个性育创新,创新体现个性,培养更多的个性化人才,社会才能保持创新的活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地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挥潜在的智能。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富有创造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各种有效的诱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学习活动、创新过程产生直接需要,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要想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新欲望,教师应该吃透教材,深悟教材体系与内容。例如我在教读《荆轲刺秦王》时,找同学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惟妙惟肖的表演仿佛把同学们带入了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他们兴味盎然、好的情绪不能中断,我就此让学生分组讨论,此时的同学们群情激昂,跃跃欲试,连平时不积极的学生都不甘示弱,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兴趣因此被激发,思维被激活。
“教是为了不教”,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一教学理念付诸课堂之中呢?从教十余年来,我越来越深刻地体悟到:要想使学生有创新能力,首先应该从培养他们的模仿能力开始。比如,我在教读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的时候,其中一个环节是:品析优美语句。我首先给学生作出示范,随后有模可仿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例如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我喜欢“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句话,因为它使用拟物的修辞手法和化静为动的写作方法,使眼前的景物活灵活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表达了作者对城外远山的喜爱之情。这位同学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授课方法应该以学生为本,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应该服务于学生,给学生自主权,尊重每一位学生;书学生自己读,问题让学生自己提,规律让学生自己找,体现师生之间真诚的合作。
比如:我在教读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时候,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朗读课文—归纳段意—体会主题。我先是让学生听朗读录音,然后学生自己练习朗读,学生轮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学生质疑—提问自己不明白的词句,接着由学生解疑,教师只做适当点拨,最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你最喜欢朱自清描绘的哪一幅春景图?并谈谈你的理由。霎时间,课堂变成了一场辩论会。朱自清的“春”在孩子的眼里又多了几分活力,多了几分色彩,多了几分柔情。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开放的学习方法,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帮助者和服务者的角色,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确定研究课题、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小论文、研究搜集获取成果,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
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判断,通过证实和证伪以获取知识,从而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比如,在教读议论文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更系统地掌握有关议论文的知识,明确到底什么是正论,什么是驳论,以及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观点站住脚,于是我就组织学生开辩论会,学生们自己确立了话题:近墨者黑。正方观点是:近墨者黑;反方观点是:近墨者未必黑。你同意哪一方观点,就去搜集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材料,并写成稿子,通过小组交流,由正反两方各推出五名代表参加辩论会。通过辩论,同学们对议论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语文课改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
其实,课堂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共识、共享、共进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分享经验与知识的过程,在这样和谐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了探究的习惯,写出了孩子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语文课堂也正是有了创新精神的点缀从而充满了活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