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国际化教训对我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2013-08-15 00:51张元振
时代金融 2013年2期
关键词:日元金融市场国际化

张元振

(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山东 济宁 272023)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当前我国正在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中国经济发展和日本发展道路较为相似,总结日元国际化的失败教训,避免人民币国际化重蹈日元旧辙,对推动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日元国际化的推进历程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1955年至1973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8%,70年代初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随之日元开始了国际化进程。

(一)起步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八十年代中期)

七十年代初国际通货体制由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后,为规避汇率风险,日本企业纷纷把出口贸易由美元结算改为日元结算,日元国际化开始起步。1970~1980年,日本进出口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分别由0.9%和0.3%,提高到29.4%和2.4%。

七十年代后期,由于日元升值和美元危机的发生,世界各国开始出现日元需求。1976~1980年,在世界各国外汇储备中,日元比重由2.0%提高到4.5%。面对日元国际化的发展,1978年12月,日本大藏省提出“正视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和西德马克一起发挥国际通货部分补充机能”的方针,并采取了“大幅度缓和欧洲日元债发行方面的限制”和“促进日元在太平洋地区流通”等政策措施。

(二)被动推进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末期)

1.前期进展顺利(八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末期)。进入八十年代中期后,由于日本对美贸易顺差急剧扩大,日美贸易摩擦问题频频爆发。出于保护恢复产业出口竞争力、为拥有强大竞争力的美国金融机构获得盈利机会等方面的考虑,美国强烈要求日元国际化。

在美国的重压下,日本于1984年5月发布《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和《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两个政策报告,随后于1985年发布《关于日元的国际化》等一系列官方文件或协议,正式拉开日元国际化战略的序幕。其后,日本政府在推进日元国际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1986年12月正式建立东京离岸市场;1988年1月和12月先后向国外开放日元CP市场和外汇CP市场:1989年5月向国内开放中长期欧洲日元贷款,6月对欧洲日元债和居民的海外存款实行自由化。

在上述措施的推动下,日元国际化呈现迅速发展局面。一是日元贸易结算占比显著上升。80年代后期,日本出口竞争力较强的商品中,有近40%使用日元结算;1990年,日本进出口额中按日元结算比重各为37.5%和14.5%,分别比1980年提高8.1和12.1个百分点。二是日元外汇交易比例提高。1989年4月,世界外汇交易日元比重为13.5%,与德国马克持平,仅次于美元。三是日元国际储备比重有所提高。在世界各国外汇储备中,日元所占比例由1980年的4.4%上升到1987年和1990年的7.5%和9.1%,世界由此出现美元、日元和德国马克“三极通货体制”的局面。

2.后期出现停滞倒退(九十年代初期-九十年代末期)。随着日元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因担心美元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也为了攫取日本增长成果,美国开始阻挠日元国际化,导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日元国际化出现停滞乃至倒退。

一是逼迫日元升值。1985年9月,美国、日本等五国达成“广场协议”,日元进入升值通道。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日元兑美元升值高达111%;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升值41%。

二是要求日本开放金融市场并实行自由化。在美国政府压力下,日本从1983年10月开始被迫开放金融市场。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取消国内金融市场管制、鼓励日本企业在贸易中以日元结算、建立日元欧洲市场(离岸市场)、加强东京金融市场国际化等方面。

日元升值和金融自由化导致日本经济失去了上升势头,日元国际化随之出现停滞和倒退。一方面,对外贸易中按日元结算比重下降。在出口方面,2000年1月仅为36.1%,退回到了80年代中期前后的水平。进口方面,2000年1月仅为23.5%,比1980年低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日元形式外汇储备和银行对外日元资产比重双降。1991年以来,日元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一直是下降的趋势,1999年末已下降为5.1%。2000年9月末,在发达国家银行的对外资产中,日元资产比重只为8.7%,大大低于1985年末的14.1%。

(三)主动推进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至今)

由于90年代日元国际化的停滞和倒退,日元国际化已处于了明显落后状态,与日本经济的国际地位不相称。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部分国家放弃盯住美元随美元浮动的做法,转向了浮动汇率制,即转向随一揽子货币汇率浮动的办法,为日元发挥基轴货币的机能创造了条件。

1998年5月,在加拿大举行的APEC财政部长会议上,前大藏大臣松永提出了“采取紧急措施,进一步促进日元国际性运用”问题,同年10月,大藏省又提出《关于推进日元国际化的政策措施》。随后,日本开始加大对东南亚国家贷款投放,并在2000年东盟及中日韩三国财长会议上,签署了双边互惠外汇信贷协议(即“清迈协议”)。1999年1月欧元正式启动后,日本通过欧元与日元的自由兑换以及创设东京离岸金融市场等方式推进日元的国际化,但由于日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功能依然不足,日元国际化进展并未取得理想效果。

2004年,传统外汇市场日元交易比重仅为20%左右,2005年,国际金融市场上用日元标价的资产只占到7%左右,2007年日元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下降到1.9%,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将日元当作钉住的基本货币。

二、日元国际化失败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日元国际化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是日本没有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80年代以后日元波动、开放金融市场等政策引起日本经济泡沫化,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从1993年起到现在20年间,日本经济增长的速度平均只有1%左右。伴随经济的大起大落,日元国际化进程快速逆转,出现了停滞和倒退的局面,使得日元国际化的时机落空。日本的教训充分说明:对于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来说,极其重要的条件和基础就是该国的经济实力的强大与国际社会的认可。

(二)贸易结构不合理,对外贸易依存度高

一是日本贸易产品结构不利于日元计价。进口方面,日本进口贸易中原油等材料的比重非常大,这部分产品通常以美元结算;从出口方面看,日本对美国的出口依存度较高,但以日元计价的比例很低。

二是日本贸易地域结构减弱了他国以日元结算的动力。近年来,日本同亚洲各国贸易发展较快,但由于亚洲国家主要销售市场为美国,如果以日元计价结算,容易招致汇兑损失,因此其对美贸易和内部贸易主要以美元计价,即使对日贸易也主要是用美元、日元两种货币计价。

(三)资本市场收益率低

日本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及国内过多限制,使日元资产的回报率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体系不够健全开放。与美国相比,日本货币市场工具的创新和流动性不足,公债市场上交易产品的类型比较单一,其他国家能够选择的资产组合非常有限,再加上日元汇率波动较为频繁剧烈,各国中央银行和私人部门很难将自己的大部分资产投向风险大而回报率低的日元资产。另外,日本的证券结算系统和资金结算体系等在信息技术、金融国际化、利用者需求多样化的发展中,远远落后于美国,难以满足国外投资者的青睐。

二是税率偏高。主要是过高的有价证券交易税、源泉税和印花税。日本的有价证券交易税和证券交易所得税导致股票、债券等交易成本的提高,而对非居民征收利息源泉税也降低了国外投资者投资日元资本市场的兴趣。

(四)日元币值不稳定

l973~1995年,日元兑美元汇率变动超过10%的情况出现过8次。广场协议后日元加速生值,但日本并没有采取措施提高汇率弹性,而是继续采取阻止日元升值和日元汇率低弹性的货币政策,结果产生了大量的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导致日元在1995年之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贬值达100%;在2001年底跌至l美元兑130日元左右后,又开始大幅升值。日元汇率的这种大幅波动,给各国持有的日元资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使国际市场对日元信心不足,最终制约了其国际化进程。

(五)缺乏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如果脱离与之密切关联的经贸与投资网络,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日元大幅贬值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亚洲国家和地区对日本普遍缺乏信任。另外,为维护美元的强势地位,美国对日本试图通过建立以日元为中心的亚洲货币区域,进而推动日元国际化进程的设想持反对态度。作为美国的附庸,日本在货币问题上不可能全盘违背美国的意愿,导致日元国际化之路步履维艰。

三、对我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一)必须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日元国际化后劲不足的教训,深刻说明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成功与否与该国经济的起落密切相关,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才是一国货币能够持续国际化的原动力,没有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就不可能单纯借助于政策的推进而获得货币国际化的成功。尽管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三贸易大国,但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仍有待加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努力保持国内经济在尽可能长时期内的平稳较快发展,在确保经济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二)必须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

日元屈服于国际压力而机械升值的货币改革,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鲜明的前鉴之训,一国货币价值稳定是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无论中国选择人民币升值,还是对外开放金融市场,都无法改变美元体系对人民币体系的征服冲动,唯有充分利用美国金融危机造就的国际货币调整机遇,努力维护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以举国之力量和智慧积极应变,才能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整体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三)必须着力完善国内金融市场

从日本教训得知,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一个与完善国内金融体系相辅相成的过程。在目前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如果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完善程度不够高,强行推行货币国际化将面临极大风险,因此不可过于激进。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金融市场不完善也不发达,如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人民币流动性总体仍然较差,实现货币自由可兑换和开放金融市场仍有诸多困难。若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采取渐进的推进策略,尽快建立一个完备、高效、开放的金融系统,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完善程度,同时要从加强人民币交易结算网络系统入手,注重发展我国在亚洲区域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扩大人民币在进出口贸易结算中的比例,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有力支撑。

(四)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做好应对人民币国际化挑战的准备

日本教训表明,一国货币的国际化,面临最严峻挑战的是货币政策,尤其在是否能够持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上,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更是巨大。因为一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会使总体货币需求变动更加剧烈、也更难预期,从而给宏观当局的调控能力和政策目标的达成构成巨大挑战。因此,中国政府应大力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做到高效、灵活,做好应对人民币国际化挑战的准备。

猜你喜欢
日元金融市场国际化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聚焦港口国际化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日元走势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让金融市场发力
日元贬值,日企倒闭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