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
民国是传统词作开始转变的时代,也是传统词学向现代词学转变的时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民国词的研究逐渐升温,民国知名词学家的著作与知名词人的词集也已经被陆续整理出版,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对民国词的研究正在深入推进。
目前学界已经有了对民国词学研究进行总结回顾性的文章,笔者所见有两篇,一篇是朱惠国先生的《民国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另一篇是王桃明先生的《新世纪以来民国词文化研究综论》。《民国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对于如何提升民国词研究有着系统性的思考。文章认为目前学界对民国词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种:基础研究,词学理论研究,词学家个体研究,在这三方面的研究中又以个体研究居多。当前存在的制约研究的问题主要是民国词的收集与整理以及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的改善。词集的收集与整理则又是最基础的工作。对于未来民国词学如何研究,文章认为必须做好三点:事实还原与形态把握;背景分析与流变研究;传播方式与文化研究[1]88-95。文章对学界未来的民国词研究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新世纪以来民国词文化研究综论》对21世纪前十年的民国词文化研究做了一份研究综述,涉及词人与词社研究,词作与词论研究,词史研究三个方面。文章妙笔生花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熔汇一炉,使人能够很快地了解词学界研究内容[2]。
傅宇斌先生的《现代词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表的现代词学研究的论文与著作进行了评点(很多文章是研究民国词学的文章),认为如果要改进现代词学研究,应当从词学文献整理、个案研究、词学研究结合学术史研究,加大传统词学与现代词学的比较研究,开拓现代词学研究的新领域等五个方面来深化[3]。
民国词的研究首先建立在资料整理的基础性研究上,基础性研究的水平决定词学研究的水平。这些年学界对民国词的文献整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包括民国词人作品的选录与整理、词人年谱的整理、词学文献的出版、地域词学的研究。
严迪昌先生《近代词钞》。全文凡150 万字,共收词人201 家,录词5 500 余首,其中也收录了大量民国词。《近现代词纪事会评》所收词年限自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这也包括了民国词研究资料[4-5]。朱德慈先生《近代词人考录》所录词人自嘉、道交替之际开始,终于民国二十年,也收录了部分民国词人资料,如王渭、杨锡章[6]。施议对《当代词综》收录了从1862~1941年出生的词人词作,该书分为六卷,每一卷按照出生的时间段来划分,如第一卷1862~1889,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词人分为三代,而民国词人的大多数属于前二代,第一代1895年出生的,第二代1895~1911年出生的。该书按照词人小传、词作、词作评点顺序构成,是民国词人的重要资料[7]。刘梦芙《二十世纪中华词选》中收录了20世纪词人的作品,共收词人838 家,词作7 034 首,民国时期的遗民词人与南社词人是收录的重点[8]。杨柏岭《近代上海词学系年初编》、胡迎建《民国旧体诗史稿》也是关于民国词人资料的两本书。《近代上海词学系年初编》对民国前期(1911~1919)上海地区的词人社集、词学创作都有较为详细记录,是研究民国上海时期词学必备的参考书[9],而《民国旧体诗史稿》虽是论诗,但是民国间很多人是诗人词人集于一身,所以也保存有民国时期词人的资料[10]。
词话是词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民国词话的收集与整理也是不遗余力。唐圭璋先生辑录《词话丛编》[11]与朱崇才先生辑录《词话丛编续编》里面收录数了十部民国词话,民国时期《蕙风词话》、《忍古楼词话》、《小三吾亭词话》皆被收入[12]。孙克强《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是对况周颐词学文献的整理,其中“广蕙风词话”收录了《蕙风词话》以外的词学著作,这包括了况周颐民国期间的如《餐樱庑词话》、《词学讲义》、《历代词人考略》、《玉棲述雅》、《织余琐述》等[13]。谭新红《清词话考述》也收录民国词话接近六十部,包括了吴梅、张伯驹、朱庸斋等民国名家的词话[14]。
词人年谱与词人书信也是词学文献的重要资料,从中可以考察词人重要之词学活动,词学思想。词人年谱方面,马兴荣先生曾经先后编纂了晚清四大家中朱祖谋、况周颐的年谱、还有夏孙桐、唐圭璋、沈祖棻的年谱,并发表在《词学》上[15-20]。此外,冒广生、龙榆生、夏敬观、况周颐、夏承焘、李冰若等人年谱也已经被整理出版。这些年谱考辨了词人民国时期的行迹、词的创作、词学活动,为学界研究提供了便利[21-25]。词人书信以《近代词人手札墨迹》为代表,分为上、中、下三册,该书记录了很多民国词学家,如陈衍、陈洵、夏孙桐、张尔田、冒广生、吕碧城、龙榆生、吴梅之间的书信往来,其中夏承焘就达十九札[26],是一部十分珍贵的词人文献。
在词学论文索引方面,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编《词学研究论文集——(1911~1949)》和杜海华《二十世纪全国报刊词学论文索引》。前者收录了1911~1949年的重要论文22 篇,书后附有论文索引1911~1949年论文[27],但是收录不全,不及杜海华《二十世纪全国报刊词学论文索引》。《二十世纪全国报刊词学论文索引》书中收录了1905~2000年发表在报纸、期刊上的有关词学的文章,总计10 106 条,其中也包括了民国时期的论文[28]。这里还要提及台湾学者的著作:黄文吉《词学研究书目》(1912~1992)[29]、林玫仪《词学论著总目》(1901~1992)[30],这两本书把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内外词学研究的论著目录汇为一处,其中也包括了民国时期的词学研究成果以及词人作品。
民国地域词学的资料整理也取得了进展。李康化《近代上海文人词曲研究》对近代上海词坛进行了研究。李著中的近代指的是上海开埠(1843年)至南社解散(1923年),所以也包括了民国前期的上海词坛。该书的特点是以地域文化来研究词学。书中的第四章与第五章的若干部分对民国时期的上海词坛进行了考察,如第四章通过对上海外籍词人超过本地词人,逊清遗老与南社词人交往,显示上海词坛的包容性。第五章通过纪事词、伤悼词、填词图、佛理词等题材来概括民国前期上海词作的特点[31]。谢永芳《历代广东词人综录》通过勾稽史料、方志、总集、别集等资料,考得五代至民国时期的词家384 位,其中也包括了潘飞声、陈洵、汪兆镛、吴树勋、李朋杜等民国词人[32]。谢永芳《历代湖北词人及其地域分布》对历代湖北籍词人及其分布作了考察,作者考得清代、民国词人家达到109 人,是前几代词人总数的1.5 倍有余,鄂东地区达80 家,是清代、民国地区湖北词人的中心区域[33]。《历代湖北词人知见词集简目初编》紧接上篇论文对历代湖北词人的词集进行了摸底考察,其中也包括民国时期的词家,如陈曾寿的《旧月簃词》在民国十年、十一年、十二年都有出版,还列出了馆藏地[34]。巨传友《清代临桂词派研究》附录《临桂词人活动年表》中已经将临桂词人活动年限追踪到了1941年,已经包含了民国时期词人的资料[35]。
20世纪词学研究的显著变化是由传统词学研究向现代词学研究转变,民国词学正好处在这一时期,民国时期的词学家在这场转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界对民国词的整体研究多是将其置于现代词学大背景,主要探讨两个方面:词学转变和词学分期。
朱惠国先生《论中国传统词学的现代化进程》将词学转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引入西方文艺观为主,是草创时期;第二阶段开始对引入的新观念重新加以审视,并将这些西方的文艺观与中国词的自身特点结合起来。”[36]而民国正好被涵盖在了这两个阶段内。文章探讨了处在这两个阶段内民国词学家在转变中的作用:认为前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梁启超与王国维,梁启超是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渡性的人物,王国维是开新风气的人物。后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胡适,胡适是用新文化运动视角来审视传统词学的人物。而20世纪30年代以后登上词坛的龙榆生、夏承焘、唐圭璋的词学贡献则标志着现代词学的最终确立。
胡明《一百年来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研究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词学理论流变。作者将词学转变的时间限定在了20世纪20年代,认为现代词学崛起在此时,重点探讨了胡适在这一时期的贡献。文章将民国词坛的词学家分成两派,一派是王国维、胡适、胡云翼、郑振铎等的“体制外”词派,另一派是朱祖谋、夏敬观、汪东、陈洵、龙榆生的体制内词派。而且认为20世纪30年代是两支队伍各自创立研究成果的年代。并且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词学影响到了整个20世纪后半期[37]。严迪昌、刘扬忠、钟振振、王兆鹏《传承、建构、展望——关于二十世纪词学研究的对话》一文中,刘扬忠认为词学的转变不是旧词学自然演变的结果,而是新文化思潮冲击下形成的,代表人物是王国维、梁启超、胡适、俞平伯。他们赞同胡明先生的分类观点,但是不同意用“体制内”与“体制外”或者“职业”与“业余”两种提法,而应当用“传统派”与“新变派”来称呼。他们认为两派是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新派逐渐占据了词学研究的主流。而且他们认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造就了现代词学研究的格局[38]。王从仁《略论中国现代词学上的“通变”——兼论胡云翼对现代词学的贡献》对于两派的称呼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词坛上的两派,作者认为以“通变”来命名两派,一派通变为继承,一派通变为变革,代替原先“体制内”与“体制外”的称呼[39]。杨海明《词学理论与词学批评的现代化进程》也认为20世纪前半期是词学理论新变时期,起到新变的有两个人,王国维与胡适。将王国维比作“维新变法式”的人物,将胡适比作“革命党人”[40]。彭玉平《词学的古典与现代——词学学科体系与学术源流初探》认为20世纪前30年是词学学科体系建立的时期,真正将词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来对待的是民国词学家龙榆生[41]。曹辛华《20世纪词学批评的“现代化”特色》对20世纪词学批评的现代化特点进行了一番探讨,涉及到了批评观念、批评主体、批评模式、批评体系等方面,将1919~1949年视为现代词学批评的辉煌时期[42]。
以上就论文里的词学转变进行了探讨,下面就近年来词学论著中词学转变及代表人物进行探讨。谢桃坊《中国词学史》论述了中国词学从古至今的词学发展流变,包含了对民国词坛的论述以新文化运动为界,著者将民国前期词坛的朱祖谋、况周颐、王国维、梁启超作为近代词学的代表。将胡适、胡云翼作为现代词学的开创者。将活跃于民国后期词坛的夏承焘、龙榆生、唐圭璋视为现代词学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43]。朱惠国先生《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对传统词学向近代词学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现代词学研究格局的重新整合、词学家的三种走势作了独到精辟的分析,书中探讨了梁启超、王国维的词学思想在词学现代化转换中的作用,分析了夏承煮、唐圭璋、龙榆生三家对现代词学的贡献。而且书中还敏锐捕捉到了词学传播媒介的变化对现代词学确立的积极推动作用[44]。杨柏岭《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探讨了清代乾嘉之际至“五四”运动时期的词学流变,其中也包括了民国前期的词学研究,论著注重况周颐与王国维的词学思想比较以突出词学思想的新变,最后探讨了梁启超的词学思想[45]。曹辛华、张幼良《中国词学研究》同样偏重以对民国词学家和词学群体的研究来概括和代表20世纪前半叶的词学研究历程,书中论述了南社诸子与传统词学的新变;认为梁启超、王国维、胡适三大家开辟了词学的现代化;胡云翼、龙榆生、夏承焘、唐圭璋对词学研究“现代化”的深入起了重要作用[46]。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学界普遍认为民国词学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民国时期完成了词学由传统向现代研究的转变。而且对于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龙榆生、夏承焘、唐圭璋推动词学转变的贡献都给予了肯定,同时认为民国词坛词学研究存在着不同派别:以朱祖谋、况周颐为首的传统派,以胡适、胡云翼为首的现代派。而且两派对于民国词学的繁荣都起了重要作用。
学界在考察了传统词学向现代词学转变以后,必然会对转变过程有着更进一步的考察,即对20世纪词学转变作分期研究。学界对词学分期并未将民国词视为一个独立发展阶段,而是将其分割开,分别属于前后不同的阶段。学界对于20世纪词学分期有“两段论”与“三段论”。“两段论”以刘扬忠先生与王兆鹏先生、施议对先生为代表。“三段论”以傅宇斌先生为代表。
刘扬忠《二十世纪中国词学学术史论纲(上篇)》提出20世纪上半期词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01~1930年,为词学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酝酿期;第二个阶段,1931~1949年,为现代词学初具规模、词学研究现代科学体系基本形成的时期。第一个阶段之所以是酝酿期,因为王国维、梁启超、胡适的新观念虽然冲击了传统词学,但是新词学在他们手中没有成形。在第二阶段,诞生了现代词学三大家——龙榆生、夏承焘、唐圭璋,他们的词学成果标志着现代词学的确立[47]。王兆鹏《20世纪前半期词学研究的历程》认为20世纪前30年是现代词学的奠基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确立了词体的文学地位,构建了新的词史观,奠定了词学研究的基本文献,是词学学科的奠基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词学研究由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30~40年代是词学定型时期。表现为词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定型,词学文献的整理、词史研究的突破为标志。王兆鹏先生对词学的分期临界点选择在1930年,是因为胡云翼《词学ABC》的出现,该书第一次将“学词”与“词学”分开,标志着词学的自觉[48]。施议对《百年词学通论》将百年词学(1900~2008)划分为三个时期:开拓期、创造期、蜕变期。整个民国词坛分属两期,1911~1918 划分为开拓期内(1908~1918),1918~1949 划分为创造期内(1918~1949)[49]。
傅宇斌《现代词学界定与分期引论》对20世纪词学做了更为细致的分期:1900~1919 为萌生期,1919~1933 为形成期,1933~1949 为成熟期,1949 至今为发展期。作者的分期依据是以现代学术发展与词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如庚子事变是1900年、新文化运动1919年,现代性的词学刊物《词学季刊》的发行1933年。这种划分紧扣现代性,并不专门以词学为标准,而是考虑了影响词学发展的诸多外在因素,可为一家之言[50]。
以上的词学分期的对象是现代词学,民国词学分期被包含其中。专门以民国词发展为分类对象的是曹辛华先生。曹辛华先生《民国词史综论》将民国词人分为四代。第一代词人是一生大部分时光生长在清朝,中华民国成立时已步人晚年。第二代词人是出生于光绪年间的文人。第三代词人是指当中华民国成立时或已经出生或正步人青年,刚开始步人词坛的文人,其生年介于1890~1912年,第四代词人是生年介于1912~1929年之间。作者将民国词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1912~1923年是“新变”期,1924~1937年是“精深”期,1938~1949年是“悲慨”期。著者对民国词创作的分类是以历史事件为标志,1912 为中华民国的成立,1937年为全面抗战爆发[51]。
民国时期的词学研究可以分为对前代词学的研究以及词学理论的研究,它们是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且学界对民国时期的前代词研究是放在对历代词学考察或者对20世纪词学研究的考察中的。
唐圭璋先生《历代词学研究述略》一文从词的起源、词乐、词律、词韵、词人传记、词集版本、词集校勘、词集笺注、词学辑佚、词学评论十个方面来全面总结历代词学研究。其中对民国词学多有肯定,如词乐方面高度评价王国维《唐宋曲大考》、夏敬观《词调溯源》、蔡桢《词源疏证》等词学论著价值,认为这些都是研究词乐的重要资料。词人传记方面认为刘承干《历代词人考略》比《历代诗余》的《词人姓氏录》详细,更具参考价值[52]。吴相洲《二十世纪中国词学研究述评》中对20世纪词学研究的十一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评点,其中也包括了民国词学的梳理。文章认为20世纪词学研究贡献“在资料整理、词史和词学史的写作、方法的转换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出现了像夏承焘、唐圭璋等这样的词学大师”。短处在于“但与其它文体研究相比,成果不够多,阵容不够整齐,程度不够深”[53]。民国时期对前代词的研究涉及到了唐五代词、宋词、金元词、明清词。学界对民国时期这方面的研究借助于计算机并且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例如王兆鹏、刘学《20世纪词学研究成果量的阶段性变化及其原因》通过计算机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20世纪词学阶段成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并且将百年词学划分了四个阶段,而且对每个阶段进行了量化与图表分析。例如起步初始阶段(1901~1932)成果总量为476 项,年均14.9 项。而且使用计算机绘制了“20世纪词学研究成果累积增长曲线图”,使研究成果更加具有形象性。最后给1901~1932年词学研究成果十大作者进行排序;赵万里,况周颐,胡适,郑振铎,胡云翼,冯沅君,梁启超,任二北,王国维,铃木虎雄[54]。这方面的文章还有很多,学界这方面研究成果最多的是刘尊明与王兆鹏二位先生[55-61]。
崔海正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词研究史稿》系列丛书是对民国词学研究之研究较为详尽的著作:高峰《唐五代词研究史稿》,刘靖渊、崔海正《北宋词研究史稿》,邓红梅、侯方元《南宋词研究史稿》,刘静、刘磊《金元词研究史稿》,朱惠国、刘明玉《明清词研究史稿》。这五本著作包含了民国词坛对唐五代词、北宋词、南宋词、金元词、明清词的研究状况。他们首先将民国词研究分成了不同的阶段,然后通过文献整理、重点词人研究、词学专题研究、状况一一进行了论述。以刘靖渊、崔海正《北宋词研究史稿》为例,著者将民国北宋词词史分成两段:20世纪初至20年代为第一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第二段。第一节内容为民国前期的北宋词研究,分成两部分探讨,第一部分是清季四大家与王国维对北宋词研究,第二部分是新文化运动前后北宋词的研究。在这一时期,朱祖谋与王国维在词学文献上都有贡献,王国维与胡适、胡云翼都高度评价北宋词[62]。
这方面的研究探讨了民国时期的词体观念、词学观念等词学理论,文章在谈到这些观点时都突出了民国词学的新变。
刘扬忠《本世纪前半期词学观念的变革和词史的编撰》认为20世纪前30年没有“文学史”意义上的“词史”观念的讨论。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词史产生的助产婆,胡适对此功不可没。经过胡适等人的新文化运动洗礼之后,胡云翼的《宋词研究》可以看作是第一部断代词史,在胡适、胡云翼的思想在词学界产生影响之后,1931年刘毓盘《词史》的出现则是现代词史研究高潮的开始[63]。彭玉平《民国时期的词体观念》对民国时期词体观念的变化进行了一番探讨,作者梳理了民国时期胡适、詹安泰、叶恭绰、龙榆生等人的观点。胡适提倡“以词为诗,以诗统词”。詹安泰主张“合声、情、乐”为一体,最大程度地恢复宋词旧唱的面目。以叶恭绰、龙榆生代表的词人群体则主张融合中外音乐并借以配合长短不齐之诗,以新体乐歌来代替传统的词曲。而胡适的观点在民国前期词坛影响尤大[64]。陈水云《近现代词学史上的文体批评》从文体学的角度对词体观念进行了一番探讨,作者将民国时期对词体的讨论分成了两派,解放派与尊体派。解放派以王国维、梁启超、胡适、胡云翼为代表,尊体派以朱祖谋、吴梅、龙榆生为代表。作者关于两派的划分方法受到了胡明的影响。解放派模糊诗词界限,以思想与感情来定位词体,强调语言上应使用白话。尊体派坚持传统的诗词有别,倡导婉约的风格,意内言外的传统[65]。
秦惠娟《民国时期词学理论新变研究》是近些年来对民国词学理论探讨比较系统的一篇博士论文,对民国词学理论的发展变化做了一番探讨,论文将词学理论分成五章探讨:词体本位、词的起源、词的正变论、比兴寄托论、境界论。著者在探讨这些专题时强调追源溯流,既梳理了词史上的看法,又特别强调探讨了民国时期对该专题的研究特点。如对于词体本位的探讨,文章首先回顾了李清照的“别是一家”与张惠言“意内言外”,接着探讨了王国维“要眇宜修”与胡云翼“词为艳科”,然后将民国词体本位的研究特点概括为“集成”兼具“开放”[66]。
词社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宏观方面的研究有曹辛华《民国词社考论》、袁志成《民国词人结社综论》、查紫阳《民国词社的传承以及发展》,马大勇《近百年词社考论》。微观方面研究有杨柏岭《舂音词社考略》、汪梦川《〈舂音词社考略〉补正》,金迪、邱少英《寒鸦悲鸣正秋时——记抗战前夕苏州六一消夏词社》等。
1.宏观研究
曹辛华《民国词社考论》对民国前期词社作了一个大致的“普查”,交代了社名、社集、以及社员组成情况,这为以后的民国词社研究提供了一个线索[67]。袁志成《民国词人结社综论》将民国词社的兴衰分为三个时期,民国初年词社冷寂期;民国中期词社兴盛期;民国后期词社衰落期[68]。查紫阳《民国词社的传承以及发展》对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地的词社进行了一番考察,作者对于民国前期舂音词社、聊园词社、沤社等词社的活动进行了重点考察[69]。马大勇《近百年词社考论》对20世纪100年的词社进行了考察,对民国时期的南社、舂音词社、沤社、须社、如社等先后做了考察、介绍[70]。
2.微观研究
杨柏岭《舂音词社考略》对民国初期的舂音词社进行了一番考察,如词社之创始、社员之情况、词社历次社集,使得舂音词社有了较为清晰的容貌[71],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未有完满解决,遂有汪梦川《〈舂音词社考略〉补正》。汪文对社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杨文的基础上对社员考察与社集情况作了扩充[72]。金迪、邱少英《寒鸦悲鸣正秋时——记抗战前夕苏州六一消夏词社》对以吴梅为首的词社六一消夏词社进行了考证,并对藏于苏州博物馆他们以咏寒鸦为主题词作进行了鉴赏[73]。
在众多的词社中,南社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学界对南社成员的词学与词作都有探讨,如汪梦川《南社史词探微》对南社的史词进行了探讨,对史词的内容与意义进行了分析[74]。曹辛华《南社诸子词学论著考述》对南社社员的词学论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述[75]。
学界对民国词选关注分为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整体研究如民国词坛宋词选与清词选编纂资料的收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分析。个案研究是对某一词选作的研究。如对朱祖谋的词选、陈匪石的词选研究等(在后文中将有论述)。
进行整体研究的有曹辛华先生和刘兴晖先生。曹辛华《民国宋词选本的选型析论》通过两个角度来研究宋词选本:一是从选词的目的、功能以及撰写方式等三方面来划分词选类型。二是从词选外部特征包括形体、语言、选词对象、选词范围等来划分[76]。曹辛华《民国时期清词选本考索》对民国时期的清词选本进行了摸底,得到了120 本[77]。曹辛华《论民国时期清词选本的特征与意义》承接上文而来,通过功能与编选目的对民国时期的清词选本的选型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且认为选本对清词文献的整理、对清词史的把握以及研究民国词人的创作有诸多意义[78]。刘兴晖《论晚清民国时期唐宋词选的现代转型》将晚清到民国的百余年间的词选转型分成了四个阶段,将民国前期的民国十四年到民国后期的二十二年(1925~1933)看作了从传统向现代词选的转型期,《宋词三百首》和《词选》代表着词学发展的两种不同的方向[79]。刘兴晖《略论晚清民国词选中唐宋“名家词”的形成》将晚清民国时期选本中所形成的“名家词”经典化进行了一番考察。作者发现冯延巳、李煜、温庭筠、韦庄四家在民国时期成为唐五代词选必录的经典名家,且民国时期的词选对待姜夔、苏、辛词持赞赏态度,对吴文英词持批判态度,批评梦窗词之密涩[80]。刘兴晖《晚清民国时期词选批评形态论略》对晚清至民国时期的词选形态进行了一番探讨,将词评型选本分为四种评点体、校勘体、笺注体、成文评析型。作者在民国词选中重点探讨了《宋词举》,将其作为成文评析型,而且将《宋词举》作为现代词选批评模式的确立[81]。
学界中对词学家的研究有三个特点。第一,群体研究的总体特点是注意到了内部的区分,区分的标准或按词学观念、或按地理位置、或者属性。第二,词学家的个体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名家身上。第三,在研究词学家时注意到了词学家与时代的关系。
1.按词学观念划分群体
如曹辛华《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词学卷)》继承和扩展了查猛济的观点,认为在20世纪前半叶存在着传统派、现代派、新变派三大流派。认为朱祖谋与况周颐属于传统派,王国维、胡适、胡云翼为现代派,兼上述二者之长的是龙榆生、夏敬观、詹安泰、夏承焘、唐圭璋、缪越为首新变派[82]。
2.按地理位置划分群体
如曾大兴《二十世纪“南派词学”与“北派词学”素描》对20世纪词学两大流派进行了论述,南派以朱祖谋为首,北派以胡适、胡云翼为代表[83]。
3.按属性划分群体
如曹辛华《民国词群体流派考论》对民国词人群体与民国词流派进行了考述,作者认为词人群体可分为社团型、期刊型、地域型、学院型、阵营型、宗尚型等。民国词派有满清遗老词派、南社词派、金陵词派、虞山词派、姑苏词派、武进词派、京津词派、海上词派、浙东词派、岭南词派、西南词派、亲日词派、白话词派等。作者认为辨别群体与流派可以更好地研究民国词的发展演变轨迹[84]。
学界对民国词学家的群体的研究还注意到了师承与家学两个方面。施议对《20世纪词学传人漫谈》曾经将20世纪的词学家分为五代,活跃于民国词坛第一代为朱祖谋、况周颐、郑文焯,第二代为王国维、刘毓盘、胡适、刘永济、赵尊岳、夏敬观、冒广生、叶恭绰、吴梅、陈匪石、蔡嵩云。第三代由夏承焘、唐圭璋、龙榆生、詹安泰以及施蛰存、饶宗颐等组成[85];陈水云《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俞平伯家族的词学史》对俞樾、俞陛云、俞平伯三代人的词学活动进行了一番考述,也包括了民国时期的词学活动,如俞平伯1924年发表说宋词的《葺芷缭室札记》中宋词之佳在细在密。1926年为王国维《人间词话》重印本作序,作了高度评价[86]。
个案研究的最鲜明特点是集中在词学名家身上,这里面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传统派词学家朱祖谋、况周颐、郑文焯、夏敬观、叶恭绰、杨铁夫等。第二类,现代派词学家胡适、胡云翼、夏承焘、龙榆生、唐圭璋。第三类,南社成员。
1.传统派词学家
传统派中对朱祖谋与况周颐二者研究最多,对朱祖谋校词、词选、词作都有研究。其中他编纂的《宋词三百首》最受关注[87-90]。对况周颐的主要贡献是《蕙风词话》。学界对况周颐的研究,无论是思想还是词学文献,主要是围绕《蕙风词话》来探讨。如孙克强《况周颐词学文献考论》对况周颐的词学文献,尤其是《蕙风词话》与况氏其他十余种词话之间的关系,考察得非常清楚[91]。学界对夏敬观、叶恭绰、杨铁夫等词学家也分别做了研究。曾大兴《夏敬观先生的词学批评》对夏敬观评点《蕙风词话》与《吷庵词评》进行了研究[92]。杨铁夫的如马莎《杨铁夫〈清真词选笺释〉论探》[93]、谢永芳《杨铁夫词学活动考论——以梦窗词研究为中心》对杨铁夫的主要词学成就进行了研究[94]。陈水云《叶恭绰论词及其对现代词学的贡献》对叶恭绰的词学思想和词论作了探讨[95]。
2.现代派个案研究
对现代派词学家的研究前面已有论及,这里对他们的个案研究作一些补充。如陈水云《胡适与20世纪的中国词学》[96]、谢桃坊《胡云翼与中国现代词学的建立》[97],论述胡适、胡云翼二人对现代词学的贡献。夏承焘、龙榆生、唐圭璋是“现代词学三大家”,他们是民国后期登上词坛的,他们的词学活动从民国后期一直到建国后,夏承焘与唐圭璋的词学活动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80年代。学界对他们的探讨有很多,除了以上提到的著作以外,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1979年至今的论文,研究夏承焘的多达八十余篇,唐圭璋六十余篇,龙榆生三十余篇。这些论文围绕三位先生的词学、词作而展开研究,三位先生民国时期的词学活动被包括在对他们整体研究中了。施议对先生在《真传与门径:民国四大词人》一文中将夏承焘、唐圭璋、龙榆生、詹安泰称为“民国四大词人”,分别为四人在词学史的地位予以定位,称夏承焘“为一代词宗与一代词的综合”,称龙榆生为“中国词学学的奠基人”,称唐圭璋为“词学文献学的奠基人”。将詹安泰作为“词学文化学的奠基人”[98]。除了他们以外,学界还有对其他民国词人的研究[99-100]。
3.南社成员个案研究
学界对南社成员徐珂、陈匪石、吕碧城的研究较多。对于徐珂的研究侧重于徐珂的词学与词作,如蔡雯《论南社词人徐珂的词学传承及创作实践》,文章通过《清代词学概论》来探讨徐珂的词学成就,且认为该书是传统词学向现代词学过渡的产物。文章通过《纯飞馆词》来探讨词作特点:一是自觉的寄托意识,二是明确的词史意识[101]。陈匪石对词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编纂词选《宋词举》,学界对此也有探讨,沙先一、罗克辛《论〈宋词举〉的编选过程与体例特色》考察了《宋词举》编选的学术背景、编选体例等,探讨了《宋词举》选词学价值与意义。同时结合陈匪石的师承、交游与创作,分析了陈氏的词学思想[102]。吕碧城是民国时期著名女词人,她已经作为硕士论文选题被学界关注[103-104]。除以上三人外,还有对南社其他词人的研究。如姚鹓雏、潘飞声、易孺、徐蕴华、黄人、汪东也受到了学界的关注[105-111]。
学界研究词学家时注意在当时的词学背景下来考察其与当时词坛的关系。这一类词学家往往是某一派之领袖,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在词学界拥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大的号召力,他的思想往往会引起社会或词学界强烈的反响。朱祖谋就是这样的词学家。陈水云《朱祖谋与现代词学》探讨朱祖谋与现代词学的关系,文章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朱祖谋作为民初词坛领袖在结社交游的影响,推举梦窗热以及引发的现代词坛的争论,编著《彊村丛书》等对现代词学文献的影响[112]。这三个方面无疑说明了朱祖谋对现代词学的巨大影响。学界以这样的角度研究词学家并非个案[113-115]。
值得一提的是曾大兴《20世纪词学名家研究》与李剑亮《民国词的多元解读》。前者选取了20世纪20 位词学名家进行分别研究,其中也包括了对活跃于民国词坛的词学家,在对词学家探讨时,侧重于词学家的主要贡献。如朱祖谋与梦窗热的探讨,况周颐《蕙风词话》研究[116]。后者侧重于词的研究,该书选取了刘永济、沈祖棻、周庆云、袁克文、陈方恪等词集进行解读,角度新颖,如对陈方恪题画词的分析颇为精彩[117]。
通过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到学界对于民国词研究空间在逐步扩大,涉及到了基础性研究、民国词学在词学转变中的地位及分期、民国词学理论、词社及词选、词学家研究诸多方面,这些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并且研究视角也有了多样化的趋势,覃傲霜《论况周颐〈蕙风词话〉的美学思想》用美学的视角研究词话,加深了我们对况氏词学思想的理解内涵[118]。陈水云《无锡国专与现代词学》研究教育机构与词学的关系,是探讨词学外部环境对词学发展的影响[119],这些均拓展了词学研究的空间。
但是民国词研究现状也存在诸多问题。最紧要之问题朱惠国先生在《民国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已经指出,在“民国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专门、系统的基础性研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的改善”[1]88。三方面是当前研究民国词的瓶颈问题,是必须要克服的。其中基础性研究工作的滞后,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基础性研究滞后最直接的表现是民国词集尚未得到大规模整理。这也就造成了当前词学研究格局大,词作研究格局研究小;名家研究多,非主流名家研究少,从而造成了研究不均衡。只有将大量的民国词集整理出来,对民国词的研究才能够深入。另外,研究方法也需要扩展,目前学界对民国词的研究方法也有创新,如王兆鹏、刘尊明二位先生的统计学方法以及朱惠国师及其指导研究生从传播角度研究民国词,这些都得到了学界的认同[120]。但是,学界对民国词的研究大多还是以文本为主的研究方法,对新方法的使用还需要加以探索。
学界对民国词的研究有一个由模糊逐渐转向清晰的过程。从前面第一部分可以看出,学界起初对民国词的研究是置于20世纪词学大背景下来探讨民国词的整体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知名词学家研究与知名词人研究成果逐渐增多。这些越来越多的个体成果引起了学界对民国词价值的重视,也就会促使研究者对民国词如何研究会有通盘考虑,朱惠国先生《民国词研究回顾与展望》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目前学界对民国词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民国词的研究任重而道远,绝非一两个人所能完成。民国词的研究格局、研究性的专门队伍正在形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民国词研究便会取得重大进展,而这需要学界的共同努力。
[1]朱惠国.民国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2010(6).
[2]王桃明.新世纪以来民国词文化研究综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5):105-107.
[3]傅宇斌.现代词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韵文学刊,2011(1):58-62.
[4]严迪昌.近代词钞[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1795-2063.
[5]严迪昌.近现代词纪事会评[M].合肥:黄山书社,2001:275-421.
[6]朱德慈.近代词人考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2.
[7]施议对.当代词综[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29-30.
[8]刘梦芙.二十世纪中华词选[M].合肥:黄山书社,2008:77-759.
[9]杨柏岭.近代上海词学系年初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17-317.
[10]胡迎建.民国旧体诗史稿[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1-35.
[11]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4303-4921.
[12]朱崇才.词话丛编续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2285-3317.
[13]孙克强.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M].开封: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151-451.
[14]谭新红.清词话考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40-371.
[15]马兴荣.朱孝臧年谱[J].词学,2003(第十四辑):350-385.
[16]马兴荣.朱孝臧年谱[J].词学,2004(第十五辑):209-249.
[17]马兴荣.沈祖棻年谱[J].词学,2006(第十七辑):256-289.
[18]马兴荣.夏孙桐年谱[J].词学,2008(第十九辑):254-289.
[19]马兴荣.况周颐年谱新编[J].词学,2008(第二十辑):247-275.
[20]马兴荣.况周颐年谱新编[J]词学,2009(第二十一辑):263-284.
[21]冒怀苏.冒鹤亭先生年谱[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8:176-494.
[22]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2:9-161.
[23]陈谊.夏敬观先生年谱[M].合肥:黄山书社,2007:64-193.
[24]郑炜明.况周颐先生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03-353.
[25]李剑亮.夏承焘年谱[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13-128.
[26]林玫仪.近代词人手札墨迹[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435-498.
[27]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词学研究论文集——(1911~1949)[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79-426,
[28]杜海华.二十世纪全国报刊词学论文索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2-45.
[29]黄文吉.词学研究书目[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914-993,
[30]林玫仪.词学论著总目[M].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1599-1719.
[31]李康化.近代上海文人词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05-299.
[32]谢永芳.历代广东词人综录[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2):29-34.
[33]谢永芳.历代湖北词人及其地域分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2):48.
[34]谢永芳.历代湖北词人知见词集简目初编[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4):18-26.
[35]巨传友.清代临桂词派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09-321.
[36]朱惠国.论中国传统词学的现代化进程[J].贵州社会科学,2011(3):30
[37]胡明.一百年来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J].文学遗产,1998(3):17-22.
[38]严迪昌,刘扬忠,钟振振,等.传承、建构、展望——关于二十世纪词学研究的对话[J].文学遗产,1999(3):2-5.
[39]王从仁.略论中国现代词学上的“通变”——兼论胡云翼对现代词学的贡献[J].词学,2007(第十八辑):212-213.
[40]杨海明.词学理论与词学批评的现代化进程[J].文学评论,1996(6):114.
[41]彭玉平.词学的古典与现代——词学学科体系与学术源流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
[42]曹辛华.20世纪词学批评的“现代化”特色[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5-60.
[43]谢桃坊.中国词学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2:372-552.
[44]朱惠国.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09-352.
[45]杨柏岭.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336-389.
[46]曹辛华,张幼良.中国词学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51-192.
[47]刘扬忠.二十世纪中国词学学术史论纲(上篇)[J].暨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7-13.
[48]王兆鹏.20世纪前半期词学研究的历程[J].文学遗产,2001(5):106-113.
[49]施议对.百年词学通论[J].文学评论,2009(2):36.
[50]傅宇斌.现代词学界定与分期引论[J].兰州学刊,2012(6):64-66.
[51]曹辛华.民国词史综论[C].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768-774.
[52]唐圭璋.历代词学研究述略[J].词学,1981(第一辑):2-9.
[53]吴相洲.二十世纪中国词学研究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1999(2):69.
[54]王兆鹏,刘学.20世纪词学研究成果量的阶段性变化及其原因[J].学术研究,2002(6):127-130.
[55]刘尊明.二十世纪敦煌曲子词整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文学评论,1999(4):49-59.
[56]王兆鹏.20世纪宋词研究的进展[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4):8.
[57]刘尊明,王兆鹏.本世纪唐宋词研究的定量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13-14.
[58]刘尊明,王兆鹏.本世纪东坡词研究的定量分析[J].文学遗产,1999(6):61-65.
[59]刘尊明.20世纪词的起源研究述略[J].文史知识,2000(12):106-111.
[60]刘尊明.20世纪秦观词研究的定量分析[J].中国韵文学刊,2010(2):20-22.
[61]刘尊明,白静.20世纪花间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3-38.
[62]刘渊,崔海正.北宋词研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6:188-324.
[63]刘扬忠.本世纪前半期词学观念的变革和词史的编撰[J].江海学刊,1998(3):159-161.
[64]彭玉平.民国时期的词体观念[J].文学遗产,2007(5):111-121.
[65]陈水云.近现代词学史上的文体批评[J].词学,2010(第二十三辑):319-329.
[66]秦惠娟.民国时期词学理论新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9:9-10.
[67]曹辛华.民国词社考论[C].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22.
[68]袁志成.民国词人结社综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6):82-84.
[69]查紫阳.民国词社的传承以及发展[J].名作欣赏,2010(10):74-76.
[70]马大勇.近百年词社考论[J].文艺争鸣,2012(5):67-69.
[71]杨柏岭.舂音词社考略[J].词学,2001(第十八辑):140-148.
[72]汪梦川.舂音词社考略补正[J].词学,2007(第二十六辑):159-167,
[73]金迪,邱少英.寒鸦悲鸣正秋时——记抗战前夕苏州六一消夏词社[J].江苏地方志,2009(1):58-60.
[74]汪梦川.南社史词探微[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5)111-114.
[75]曹辛华.南社诸子词学论著考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72-77.
[76]曹辛华.民国宋词选本的选型析论[J].枣庄学院学报,2008(3):13-15.
[77]曹辛华.民国时期清词选本考索[J].阅江学刊,2009(4):117.
[78]曹辛华.论民国时期清词选本的特征与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11(9):147-152.
[79]刘兴晖.论晚清民国时期唐宋词选的现代转型[J].云南社会科学,2009(1):157.
[80]刘兴晖.略论晚清民国词选中唐宋“名家词”的形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81]刘兴晖.晚清民国时期词选批评形态论略[J].词学,2009(第二十一辑):251-261.
[82]曹辛华.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词学卷[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59-70.
[83]曾大兴.二十世纪南派词学与北派词学素描[J].中国韵文学刊,2011(2):105.
[84]曹辛华.民国词群体流派考论[J].中国文学研究,2012(3):18-20.
[85]施议对.20世纪词学传人漫谈[J].文史知识,2006(5).
[86]陈水云.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俞平伯家族的词学史[J].社会科学辑刊,2005(2):152-159.
[87]彭玉平.朱祖谋宋词三百首探论[J].学术研究,2002(10):120-122.
[88]王兆鹏.宋词三百首版本源流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85-91.
[89]沙先一.朱祖谋宋词三百首三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6-31.
[90]张晖.选家手眼与创作风会——从宋词三百首论朱祖谋的词学思想[M]//沙先一,张晖.清词的传承与开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14-259.
[91]孙克强.况周颐词学文献考论[J].文史哲,2005(1):99-100.
[92]曾大兴.夏敬观先生的词学批评[C].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9.
[93]马莎.杨铁夫清真词选笺释论探[J].文学遗产,2001(6):107-113.
[94]谢永芳.杨铁夫词学活动考论——以梦窗词研究为中心[J].中国韵文学刊,2009(9):78-82.
[95]陈水云.叶恭绰论词及其对现代词学的贡献[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96]陈水云.胡适与20世纪的中国词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16-120.
[97]谢桃坊.胡云翼与中国现代词学的建立[J].古典文学知识,2003(6):3-10.
[98]施议对.真传与门径:民国四大词人[J].文史知识,2009(4):109-114.
[99]刘深.记民国广西词人陈柱[J].阅读与写作,2011(11):12-13.
[100]伯子,李涵.汪兆镛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J].岭南文史,1987(2):104-107.
[101]蔡雯.论南社词人徐珂的词学传承及创作实践[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9-124.
[102]沙先一,罗克辛.论宋词举的编选过程与体例特色[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0(4):56-61.
[103]王忠禄.吕碧城词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8-40.
[104]徐新韵.吕碧城词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8-58.
[105]柳无忌.姚鹓雏诗词集序[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1-2.
[106]毛庆耆.潘飞声小传[J].文教资料1999(5):72-79.
[107]杨志明.近代名家易孺[J].岭南文史,1999(1):14-16.
[108]苗丽.徐自华、徐蕴华姊妹诗人研究综述[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4):73-75.
[109]黄鈞达.中国近代文学家黄人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1997(5):65-68.
[110]陈翠颖.民国女词人徐蕴华略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4):27-28.
[111]薛玉坤.南社词人汪东先生著述年表[J].中国韵文学刊,2012(1):100-103.
[112]陈水云.朱祖谋与现代词学[J].文学与文化,2012(1):47-52.
[113]薛玉坤.吴梅与清季民初词坛宗尚关系发微[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9-62.
[114]谢桃坊.梁启超与近代词学研究[J].文学评论,1993(5):62-67.
[115]曾大兴.论陈洵在桂派词学中的重要地位[J].学术研究,2010(3):153-158.
[116]曾大兴.20世纪词学名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187-220.
[117]李剑亮.民国词的多元解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36-154.
[118]覃傲霜.论况周颐蕙风词话的美学思想[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10.
[119]陈水云.无锡国专与现代词学[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53-59.
[120]马大勇.近百年词经眼文献概说[J].新文学评论,2012(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