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与中小银行的对策

2013-08-15 00:51
时代金融 2013年3期
关键词:市场化利率风险管理

林 敏

(重庆银行西安分行,陕西 西安 710075)

利率市场化就是国家对于存贷款利率放松上下限,让银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存贷款利率的定价。2012 年6 月8 日和7 月6 日,人民银行连续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扩大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核心阶段。同时,此次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由现行的3.5%下调至3.25%,一年期贷款利率由现行的6.56%下调至6.31%。经计算,此次调整前后银行息差将减小三成多,这将直接冲击银行业的利润。目前,贷款的利率在逐步放开,主要规定了下限,而存款利率主要规定了上限。

一、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切入点

2012 年12 月2 日,第七届21 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实体经济改革下的银行角色”。

传统的利率管制环境下,银行业对管制性利差依赖性较大,不仅损害了存款人利益,也提高了企业的融资和借贷成本。而民间市场利率与管制利率的价差,还导致地下金融泛滥,潜伏着非常大的经济金融风险。因此,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才是促进中国经济金融转型的根本之道。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其中提到的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就是两个重要的金融体制改革突破口。目前的金融体制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过去集中资源办大事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而在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后,金融体制的功能也应随之变化,应该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宏观调控措施中一系列体制变革,都需要通过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等作为推进的主要突破口,由此带动金融体制的转变,从而实现金融体制的功能转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用六个字概括了金融改革的方向:企业、市场、调控。金融改革要以利率市场化为切入点,金融改革的目标就是形成一个满足实体经济崛起的繁荣的金融市场,把金融机构变成真正的金融企业。

二、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深刻改变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传统盈利模式和经营方式必将发生剧烈改变。利率市场化会直接挤压银行的利差空间,而这正是商业银行以往赖以生存的法宝。

(一)“争存揽储”加剧

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间“争存揽储”加剧将导致存款利率有上升压力,而贷款利率的自由浮动将降低银行在贷款市场的议价能力,较高的贷款利率也难以维持,存贷款利差不可避免地将收窄。而对于目前大部分依靠息差收入的中国银行业来说,这必然导致大部分银行的困境。具备坚实客户基础、创新能力强的银行将在改革中受益,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而言受到的冲击要小。

(二)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存款竞争加剧,投资者可选择的资产管理方式越来越多,资金的跨市场、跨银行流动将越来越频繁,相应的资金成本上升、利差缩小成为趋势,导致资金组织工作特别是一般性存款组织工作难度加大,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流动性风险愈加扩大。

1.利率风险

利率的变动可能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成本收益的变动,资产流动性的变动以及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波动甚至直接影响银行自身的稳健经营。同时,在利率升降频繁、各行利率差异化的情况下,银行客户会频繁地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利益调整存款和借款的期限,这对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带来更大挑战。因此,为更好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必须加快转型步伐,提升定价能力及风险管理水平。

2.信用风险

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推动,以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改变,使商业银行积累了一定的信用风险,同时也使整个经济积累了很多的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防范信用风险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整个经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过程。

3.流动性风险

错配是商业银行重要的收益来源,短期的负债配以长期的资产,收益可以提高,但是流动性风险却极其明显,流动性风险将决定一家银行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

三、中小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由市场来决定资金的价格,给商业银行许多自由和操作空间。这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由于自有资金不多,吸储能力不强,短期内这将会给它们的经营带来一定冲击。但是,利率市场化也会给那些法人治理结构好、经营管理能力优和企业信誉佳的中小商业银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契机,它将导致银行业加快盈利模式调整。

(一)战略转型

1.调整业务结构,重视零售业务发展

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公司业务利差明显缩减,资产业务将向拥有较强的风险定价权的方向倾斜,信用卡、消费信贷、贸易融资和中小企业贷款作为银行开展资产业务的重点方向,不断提升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率。零售业务将以其资本节约、风险分散、综合盈利高、成长性好、稳定性强的特点成为维持银行利润的重要支点,所以,“无零售不稳”是市场化环境下银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调整收入结构,提升中间收入占比

利率市场化使利差收入减少,必须依靠非息收入增长进行替代。托管、代理、咨询、现金管理等业务不仅基本不占用资本,而且有很强的客户粘性,带来较高的综合收益。中小银行可在积极拓展代收、代付等业务的同时,充分利用商业银行市场主体资格,积极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代理发行债券、银证转账、代理保险、基金托管、代客理财、资产管理、财务顾问、投资咨询等,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积极主动地开发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新品种,以此大幅度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

3.调整客户结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利差不断收窄,迫切需要银行进一步明晰客户定位,集中资源适应并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调整客户结构,吸引更多的民营、外资企业客户,追求客户结构多元化。不同规模实力的银行应根据市场选择不同的客户结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4.选择扩张路径,兼并收购

当前国内银行扩张的时间和投资成本都很高,利率市场化给竞争力强的银行提供了很好的扩张机会,兼并收购可能成为国内银行扩张的重要途径。

(二)管理提升

1.提高管理效率

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银行强化全面成本管理,抓量化、算细账。银行必须要加强投入产出分析,准确核算每个产品、每笔贷款、每项业务的资金成本、资本成本、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科学核算各条线和产品的经营成本和盈利能力。这将有助于银行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资金和资本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提高成本资金的运用能力、存贷款定价管理能力、经济资本管理能力。

2. 提高营销效率

提高营销效率,不仅需要加强客户数据挖掘,精准营销,更需要引进和运用客户之声,形成科学、系统的客户需求量化管理,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研发、销售体系。

3.提高绩效管理

加强银行战略实施的引导和监控,提高执行力,从单一绩效考评向完整有效的绩效管理转变,建立“流程清晰,结构合理,设置科学”的分类分层的部门、岗位体系,明确每个部门和岗位的责权利以及工作流程、风险控制等,实现成本、收益的精益管理,满足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最优投入产出要求,有效控制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使科学、精准的成本收益分析和产品服务定价成为现实,提高管理绩效。

(三)定价机制

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利率的弹性和灵活性增强,银行需要针对不同产品的特点、资金成本、客户价值等进行自主定价。在定价管理机制上,将根据不同产品的成本情况、不同客户的信用差别、同业竞争程度以及目标利润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定价策略方面,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即实行客户差别定价、服务差别定价、区域差别定价等。具体而言,产品定价必须尽力保持在盈亏平衡点之上,必须综合考虑客户、产品给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和分摊成本,必须加强金融新产品的研发协调、搞好金融新产品的定价。

1.存款利率确定

存款定价要考虑期限结构。在存款利率确定上,银行应深入分析资金的供需状况和资金成本,包括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变化和债券收益率的变化,根据期限结构确定合理的存款利率。

2.贷款利率确定

贷款定价要考虑风险收益。在贷款利率确定上,银行应参考存款利率、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行业发展以及客户自身风险,贷款定价不仅需要覆盖业务的成本与费用、风险损失和盈利目标,而且要兼顾市场竞争策略。按照收益覆盖成本和风险的原则,综合考虑风险补偿、费用分摊、利率优惠、提前还款以及违约概率等因素来确定贷款利率,减少利率与风险不匹配造成的损失。

3.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的频率将加大,幅度将提高,利率的期限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利率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无论是资产负债结构的安排,还是市场营销策略的设计,都会使银行不得不考虑利率风险的承受能力,利率风险的管理难度逐步增加。商业银行要充分运用利率风险组合管理工具,大力提升利率风险研究能力,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产业改革及国际国内形势准确预测利率变动趋势,加强利率风险控制,科学评价银行所能承受的利率风险,精确测算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程度,并通过缺口管理方法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调整以缩小风险缺口,或通过衍生工具来对冲利率风险。

(四)风险管理

1.转变风险管理理念

风险管理理念必须向长期稳健型转变。要提足拨备、控制杠杆,关键是将风险管理作为绩效考核指挥棒的内在要素,从短期行为向长效发展转变,根本上确保稳健经营。决定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是客户基础和结构,更重要的还有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增强利率风险管理意识是提高利率管理水平的基石。

2.完善风险治理结构

建立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等完善的风险治理结构,尤其要完善内控机制。利率市场化将带来很大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需要做好定价授权与尽职免责的设计,否则既可能出现高利率、高风险冒险行为,也可能出现“人情利率”,没有完善的内控机制就很难控制风险。

3.优化风险管理架构

传统的行政式管理架构要向垂直、矩阵式管理转变,提高风险管理的独立性,缩短风险管理传导和决策链条,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相应地,业务管理架构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由传统的“四级经营”向短链条管理转化,提高专业化水平,逐步建立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内控部门三道风险防线。

4.提高风险管理技术

中小银行应当确立利率风险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构建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推进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和运用,建立起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达到规避风险和盈利的目的。

(五)服务创新

利率市场化促使金融生态从分业走向混业,利率管制放开之后原本互相分割的市场空间迅速融为一体,市场决定的资金价格令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而为了维持合理的利润水平,确保整个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市场会自发形成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1.商业模式创新

利率市场化及金融脱媒趋势下,以融资为核心纽带的银企关系将不断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将成为维护客户关系的基本要求,银行必须尽快实现从融资中介向服务中介,从“融资”向“融资+融智”转变。客户营销也将越来越倚重交叉销售,以多种产品固化客户关系。

2.负债产品创新

利率市场化对负债业务影响最大,我国当前负债产品单一问题十分突出,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必将是银行负债产品创新与监管逐步放松的过程,是商业银行必须抓住的机遇。理财是和存款利率市场化对接最紧密的产品,是带动储蓄的有效工具,在合规、风险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实现客户和银行双赢。

3. 中间业务及交易义务创新

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活跃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有利于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增加资金业务收入。债券市场发展给银行开展债券发行承销、咨询顾问等中间业务带来机遇。

总之,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重塑货币政策架构、改善货币传导机制和资本资源配置。它将在国内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等)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不仅提供更丰富的金融/投资产品的可得性、更广泛和多样化的发行机构和投资者结构,而且为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增长建立更成熟更完善的利率市场架构。利率市场化,短期内银行利差会缩窄,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利率市场化为银行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动力,对促进银行加快经营转型、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都有重大的意义。

[1] 张吉光.城市商业银行路在何方[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2] 刘立男,马骏.利率市场化:未来之路[J].中国发展观察,2012(11).

[3] 张茉楠.利率市场化银行怎么办[J].上海证券报,2012(06).

[4] 夏斌.金改要以利率市场化为切入点[J].第一财经日报,2012(11).

猜你喜欢
市场化利率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为何会有负利率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随机利率下变保费的复合二项模型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