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贾谊对西汉梁国文化建设的贡献

2013-08-15 00:49王增文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梁国淮阳文帝

王增文

(商丘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商丘47600)

贾谊(前200-前168),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年18,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20余岁即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晋升为太中大夫,拟擢为公卿,因遭周勃﹑灌婴等群臣忌恨,23岁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文帝六年(前174)被召回长安,不久转任梁怀王太傅。文帝十一年,梁怀王坠马死,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时年33岁。

贾谊任梁怀王太傅不过七个年头,而且当时梁国只是一个小诸侯国,但他却扭转了梁国发展的历史,为汉梁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向文帝上《请封建子弟疏》扭转了梁国发展的历史

在梁怀王刘揖坠马而死后,贾谊给文帝写了《请封建子弟疏》,强调梁国地理位置之重要,建议扩大梁国的封地,选择最亲近可靠的人为梁王,以捍卫朝廷,抵御东方诸侯之反叛,这为后来梁国的强大和刘武为梁王抵御吴楚叛军奠定了基础。据《汉书·贾谊传》载,刘揖坠马死后,梁王太傅贾谊向文帝上疏云:

陛下即不定制,如今之势,不过一传再传,诸侯犹且人恣而不制,豪植而大强,汉法不得行矣。陛下所以为蕃扞及皇太子之所恃者,惟淮阳、代二国耳。代北边匈奴,与强敌为邻,能自完则足矣。而淮阳之比大诸侯,厪如黑子之著面,适足以饵大国耳,不足以有所禁御。方今制在陛下,制国而令子适足以为饵,岂可谓工哉!人主之行异布衣。布衣者,饰小行,竞小廉,以自托于乡党,人主惟天下安社稷固不耳。高皇帝瓜分天下以王功臣,反者如蝟毛而起,以为不可,故蔪去不义诸侯而虚其国。择良日,立诸子雒阳上东门之外,毕以为王,而天下安。故大人者,不牵小行,以成大功。

今淮南地远者或数千里,越两诸侯,而县属于汉。其吏民繇役往来长安者,自悉而补,中道衣敝,钱用诸费称此,其苦属汉而欲得王至甚,逋逃而归诸侯者已不少矣。其势不可久。臣之愚计,愿举淮南地以益淮阳,而为梁王立后,割淮阳北边二三列城与东郡以益梁。不可者,可徙代王而都睢阳。梁起于新郪以北著之河,淮阳包陈以南揵之江,则大诸侯之有异心者,破胆而不敢谋。梁足以扞齐、赵,淮阳足以禁吴、楚,陛下高枕,终无山东之忧矣,此二世之利也。当今恬然,适遇诸侯之皆少,数岁之后,陛下且见之矣。夫秦日夜苦心劳力以除六国之祸,今陛下力制天下,颐指如意,高拱以成六国之祸,难以言智。苟身亡事,畜乱宿祸,孰视而不定,万年之后,传之老母弱子,将使不宁,不可谓仁。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故使人臣得毕其愚忠。惟陛下财幸!

该疏不过五百多字,但却论述了当时预防诸侯尾大不掉这个急需解决的涉及汉王朝安危的大事。文章开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陛下即不定制,如今之势,不过一传再传。”意思是说皇上如果不赶快制定抑制诸侯的制度,按照当前诸侯坐大的形势,汉朝再传一两代就有面临覆灭的危险。因为能够藩屏朝廷的诸侯王最可靠的只有皇帝的两个儿子即淮阳王刘武和代王刘参。而代国“北边匈奴,与强敌为邻,能自完则足矣”,淮阳国与那些大的诸侯国相比,也仅仅如黑痣长在脸上,刚够作为诱饵,不足以对大诸侯国形成制约与抗衡。于是贾谊对文帝大声呼喊:“方今制在陛下,制国而令子适足以为饵,岂可谓工!”接着贾谊就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举淮南地以益淮阳”;二是“为梁王立后,割淮阳北边二三列城与东郡以益梁。不可者,可徙代王而都睢阳。”这样,梁国从新郪(今安徽太和县)以北一直到黄河,淮阳国包括陈县(今河南淮阳县)以南一直连接到长江,“则大诸侯之有异心者,破胆而不敢谋。梁足以扞齐、赵,淮阳足以禁吴、楚,陛下高枕,终无山东之忧矣。”

对贾谊的建议,文帝基本上接受了。《汉书·贾谊传》接着写道:“文帝于是从谊计,乃徙淮阳王武为梁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得大县四十余城。”这样,刘武就由淮阳王徙封为梁王,梁国也扩大了疆域,东北至泰山一带,西至陈留高阳乡(今河南杞县西南),下辖40多个大县,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而且国都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市),正处在东方诸侯通往西汉都城长安的交通要道上,扼守咽喉之地,成为了维护西汉王朝最重要的屏障。后来吴楚七国叛乱,梁孝王刘武确实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维护汉朝天下,抵御吴楚叛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请封建子弟疏》对西汉梁国的发展特别是汉梁文化的建设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试想,如果没有贾谊的这一建议,刘武就可能来不了梁国,梁国就可能不会有后来的强大,也就可能不会有后来的三百里梁苑和蔚为壮观的梁苑文化。所以,贾谊的这篇奏疏可以说是扭转了西汉梁国发展的历史。

二、在梁国写作的《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疏牍文促进了梁国政论散文的繁荣

贾谊作为西汉初年最著名的政论文作家,在梁国写下了许多疏牍文作品,深深影响了梁国的文坛,促进了梁国政论散文的繁荣。

贾谊在梁国写作的奏疏除上文谈到的《请封建子弟疏》外,有案可稽的至少还有《陈政事疏》、《谏立淮南诸子疏》、《论积贮疏》三篇。

《陈政事疏》为《汉书·贾谊传》全文引录。《汉书·贾谊传》云:“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数问以得失。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儗,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汉书·贾谊传》在这段文字后就全文引录了这篇被后人称为“万言书之祖”的《陈政事疏》。《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它可能是经过史家整理的贾谊多次上疏的汇编,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贾谊的主要社会思想和基本政治主张,也是体现贾谊政论文风格的典范作品。贾谊具有政治家特有的敏锐感和崇高的责任感,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太平年景背后潜伏的种种隐患与危机。文章一开始就大声疾呼:“臣窃惟事势,可为痛苦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叹息者六”,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所存在的藩国坐大、匈奴侵扰、太子教育及礼治等问题和种种政治弊病,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对策。针对当时一些诸侯王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倾向,贾谊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即削小诸侯领地和权力的措施。这在当时是解决诸侯坐大问题的极为高明的政治解决方案和战略举措。后来吴楚七国之乱的发生,证实了贾谊的政治预见。而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才彻底解决“削藩”难题,实际上也正是遵循了贾谊的谋略。此外,贾谊还针对当时匈奴侵扰、抗外不力、世风侈靡、仁义不施等弊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所提措施,切中时弊;分析时势,有理有据。所以毛泽东在1958年4月27日给田家英的信中说:“《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贾谊于南放归来著此,除论太子一节近于迂腐以外,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1]497

《谏立淮南诸子疏》亦为《汉书·贾谊传》全文引录。《汉书·贾谊传》载:

时又封淮南厉王四子皆为列侯。谊知上必将复王之也,上疏谏曰:“窃恐陛下接王淮南诸子,曾不与如臣者孰计之也。淮南王之悖逆亡道,天下孰不知其罪?陛下幸而赦迁之,自疾而死,天下孰以王死之不当?今奉尊罪人之子,适足以负谤于天下耳。此人少壮,岂能忘其父哉?白公胜所为父报仇者,大父与伯父、叔父也。白公为乱,非欲取国代主也,发愤快志,剡手以冲仇人之匈,固为俱靡而已。淮南虽小,黥布尝用之矣,汉存特幸耳。夫擅仇人足以危汉之资,于策不便。虽割而为四,四子一心也。予之众,积之财,此非有子胥、白公报于广都之中,即疑有剸诸、荆轲起于两柱之间,所谓假贼兵为虎翼者也。愿陛下少留计!”

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七个儿子,汉文帝的弟弟。公元前174年,刘长勾结匈奴、闽越谋反败露,丞相张苍领群臣要求文帝处死刘长。文帝只是将他削去王爵,发配蜀郡邛莱山,后来刘长在途中自杀。此疏谏阻文帝欲立淮南厉王诸子为王,预言淮南厉王诸子在封王坐大后将报仇谋反。后来刘长长子淮南王刘安叛逆事发,也验证了贾谊的政治远见。

《论积贮疏》为《汉书·食货志》全文引录。《汉书·食货志上》云: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贾谊说上曰: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蓄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论积贮疏》文中有“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一语,汉朝建国于公元前206年,贾谊于文帝六年(前174)为梁怀王太傅,文帝十二年在梁国去世,其在梁国时正值“汉之为汉”的32-38年之间,可见《论积贮疏》正是贾谊在梁国时所作。所谓“积贮”,就是发展生产,屯积五谷,以防备水旱兵灾。文章首先引用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和“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的古训,从理论上阐明了粮食储蓄对于巩固封建政权的重大意义;接着指出西汉建国近40年,由于“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众”,国家时有粮食匮乏导致颠覆的危险。紧接着又提出积贮粮食以备灾荒的主张,指出不积贮粮食的危害:一旦发生旱灾,国家无以赈灾;万一边境有急,国家无以筹粮,这样“兵旱相乘,天下大屈”,万一有人聚众作乱,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样就从反面论证了储备粮食的必要性。最后从正面归结到“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指出“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同时进一步提出了“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的具体办法。《汉书·食货志》在引录贾谊这篇奏疏之后,紧接着写道:“于是上感谊言,始开藉田,躬耕以劝百姓。”这说明《论积贮疏》在当时就产生了积极作用,引起了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论积贮疏》是贾谊政论散文的名篇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章直抒政见,观点鲜明,议论锋利,论证严密,善用对比,笔势流畅,说服力强,具有战国纵横家文章雄放恣肆的遗风。

贾谊在梁王太傅任内上疏甚多,这些奏疏既表现了贾谊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勇于担当的正直品格,同时也体现出贾谊政论文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气势汹涌,词句铿锵有力的特色。《汉书·贾谊传》“赞曰”引刘向的话说:“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刘勰《文心雕龙·奏启》云:“自汉以来,奏事或称上疏,儒雅继踵,殊采可观。若夫贾谊之《务农》,……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贾谊的奏疏文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中云:“惟谊尤有文采,而沉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与鼂错之《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贾谊写于梁国的《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诸篇,对后来邹阳写《狱中上梁王书》、枚乘写《重谏吴王书》,应该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梁国政论散文的繁荣。

三、创作《旱云赋》等开启了梁国汉赋的勃兴

贾谊也是汉初著名的辞赋家。汉初的骚体赋脱胎于楚辞,流行于南方,贾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受楚风影响,写下了《吊屈原赋》、《服鸟鸟赋》等著名的骚体赋作品。后来他任梁怀王太傅,就把南方写赋的风气带到了梁国。他的《旱云赋》就写于梁国。其《旱云赋》云:

惟昊天之大旱兮,失精和之正理,遥望白云之蓬勃兮,滃澹澹而妄止,运清浊之氵项洞兮,正重沓而并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时仿佛而有似。屈卷轮而中天兮,像虎惊与龙骇。相搏据而俱兴兮,妄倚俪而时有。遂积聚而合沓兮,相纷薄而慷慨。若飞翔而从横兮,扬波怒而澎濞。正帷布而雷动兮,相击冲而碎破,或窈窕而四塞兮,诚若雨而不坠。阴阳分而不相得兮,更惟贪婪而狼戾。终风解而霰散兮,陵迟而堵溃。或深潜而闭藏兮,争离而并逝。廓荡荡其若涤兮,日照照而无秽。隆盛暑而无聊兮,煎砂石而烂渭。汤风至而含热兮,群生闷满而愁愦。畎亩枯槁而失泽兮,壤石相聚而为害。农夫垂拱而无聊兮,释其钅且耨而下泪。忧疆畔之遇害兮,痛皇天之靡惠。惜稚稼之旱夭兮,离天灾而不遂。怀怨心而不能已兮,窃托咎于在位。独不闻唐虞之积烈兮,与三代之风气。时俗殊而不还兮,恐功久而坏败。何操行之不得兮,政治失中而违节。阴气辟而留滞兮,厌暴而沉没。嗟乎,惜旱大剧,何辜于天无恩泽。忍兮啬夫,何寡德矣。既已生之,不与福矣。来何暴也,去何躁也。孳孳望之,其可悼也。憭兮栗兮,以郁怫兮。念思白云,肠如结兮。终怨不雨,甚不仁兮。布而不下,甚不信兮。白云何怨,奈何人兮。

查《汉书·文帝纪》,汉文帝在位的23年间,只记载了“九年春,大旱”和“(后元)六年夏四月,大旱,蝗”,而后元六年(前158)的那一次,贾谊已去世11年,因此,基本可以断定《旱云赋》作于汉文帝九年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时。此赋开篇即以“惟昊天之大旱兮,失精和之正理”点题,悲慨万端;继而用铺叙,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密云虽积聚然终又消散不雨的景象,心情沉郁而焦灼;接着则正面表现了“煎砂石而烂渭”、“畎亩枯槁而失泽”的严重旱情,以及农夫“释其钅且耨而下泪”的悲伤愁苦。对此,作者在忧虑痛楚之时,并没有仅仅停止在就事论事、悲天悯人上,而是以政治家的眼光,将时与政密切联系在一起:“怀怨心而不能已兮,窃托咎于在位。”最后作者面对大旱,愁肠百结,痛斥天地鬼神无恩寡德、不仁不信,表达了忧时伤政、关切民瘼的深厚感情。这篇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直接表现现实的灾害与政治的失和给百姓带来的巨大苦难,哀民生之多艰,这与他在长沙写的那些长于抒写个人忧怨之情的作品相比,思想境界明显要高出许多。而且这篇赋主要以描写景物为主,极力铺陈,刻镂精工,形象生动,在形式上也有演进,这与后来枚乘等人在梁国写作的《梁王兔园赋》、《柳赋》等写景咏物的小赋作品非常接近,明显具有从南方的骚体赋向后来在梁国生成的散体大赋演进的趋向,对枚乘写《七发》、司马相如写《子虚赋》具有明显的启发和影响作用。张强《贾谊赋考论四题》一文中说:“与《吊屈原赋》、《服鸟鸟赋》相比,《旱云赋》在表达方式上更具有散体化的特点。散体大赋的‘散’主要有两个艺术特点:一是用简笔交代事情的缘由,以铺陈的手法强化叙述,在排比中加强语势;二是在行文中,将散文句式夹杂在韵文之中,使句式更富有变化。如果不抱任何成见的话,应该说这两个特点在《旱云赋》中已有充分的展示。”[2]《旱云赋》具有从骚体赋到汉大赋的演进特征,应该说为汉赋走向成熟作出了贡献,在辞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贾谊现存赋5篇,有3篇年代明确,即《吊屈原赋》、《服鸟鸟赋》、《旱云赋》;其他2篇,即《惜誓》和《虡赋》无法确定写作年代。但《惜誓》思想内容与《吊屈原赋》有相通之处,其写作时间大体上应是贾谊在长沙王太傅任上。《虡赋》收在《古文苑》中,仅存残篇,为咏物小赋,写在梁国的可能性则较大。

贾谊在梁国写作的辞赋作品虽然现存数量极少,艺术价值亦不甚高,但他将南方写辞作赋的风气带到了梁国,而且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上影响了后人。到了梁孝王时期,梁国聚集了一大批文坛名流,写辞作赋蔚然成风,一时成为了汉大赋的兴起之地和创作中心,这应该也有贾谊的一份功劳,因为正是贾谊开启了后来梁国汉赋的勃兴。

贾谊可以称得上是后人所盛赞的汉梁文化的先驱。他居安思危、高瞻远瞩、勇于担当、敢于直言的政治家风范,他写给文帝的扭转了梁国发展历史的《请封建子弟疏》,他写的那些能够促进梁国政论散文繁荣发展的疏牍文,他所创作的具有从骚体赋到汉大赋演进特征的《旱云赋》,他开启汉梁文化勃兴的种种壮举,必将永垂青史,光照人间,启迪后昆。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张强.贾谊赋考论四题[J].文学遗产,2006(4).

猜你喜欢
梁国淮阳文帝
农民工梁国胜:让自己成为最坚实的桩
Rules in Library
浇瓜之惠
梁国华先生艺术作品选登
激活人大代表工作的淮阳实践
淮阳:在“进”的态势中谱写开局新篇章
罗文帝剪纸作品
止谤妙招
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探究
凤翔与淮阳泥塑艺术风格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