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探析

2013-08-15 00:44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年8期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学院

王 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学技术处,北京 102249)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积聚优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科研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4年,根据我国基础研究整体实力薄弱、研究力量分散、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难以有大幅度增加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探索适合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新体制,由原国家计委牵头,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1]。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共有2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列,其中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19家。(数据来源于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

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家主管部门、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人员等都在不断探索改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模式。根据管理的需要,1986年9月原国家计委颁布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试行管理办法》,2002年科技部又修改颁布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管理重点从建设转向运行。该《办法》明确了实验室要实行分级管理,更加明确了科技部、依托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依托高校的职责,使三方分工更明确,管理更规范,协作更有效。

1 科技部管理办法中对于管理体制的规定

2002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政地位做了如下明确规定:“实验室是依托大学、科研院所和其他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机构建设的科研实体。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

第二十条又提到“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试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2]

1.1 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对独立”管理体制规定的目的

提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所在单位,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定位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依托单位,整合有限的科研资源,扶植优秀研究团队,充分发挥已有优势;目的之二是有效促进多方协作,切实加大支持力度,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减少行政事务工作,减少对学术活动的干预,优化科研环境,保持独立的科研管理,使国家重点实验室能集中精力搞好科学研究[3]。

1.2 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对独立”管理体制规定的含义

这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有确定的研究人员、固定的实验技术人员和固定的行政管理人员(统称实验室人员),他们与原有机构的人员界限是清楚的,并且研究人员是流动的;实验室应有相应的实验场所和仪器设备平台,这些仪器设备和实验场所与原有机构的界限也是清楚的;实验室在实验室主任的统一领导下能够独立地开展学术和科学研究活动、进行成果评价、申报科研项目和接受国家评估等方面工作;实验室还能独立地支配属于实验室的各项经费。要具有上述功能和特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体部分一般应是学校内部的一个基本科研单位,但是其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一般要依靠其依托单位来解决。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当成为依托单位的“科研特区”,它在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上与依托单位有所不同,它的发展需要依托单位给予特殊的政策、特别的支持。人事、财务、建制在依托单位内独立,设备、用房、人员集中由依托单位解决是落实“相对独立”最起码的要求[4-5]。

1.3 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对独立”管理体制不落实的结果

落实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对独立”的地位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6-7]。然而,客观地说,“依托”与“相对独立”本质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内在矛盾,如果缺乏全局观念、仅从眼前利益着眼便很难顺应形势地将两者辩证统一到一起,这甚至导致个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依托单位之间关系紧张。经调研发现,国内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独立程度不够,一般会造成以下3个问题:

(1)削弱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科研资源的能力。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的在于促使现有学科优势、科研资源按照科研需要重新组合,从而提高研究投入的起点和效率。依托单位如果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在人事与财务上放权不够,这必然会削弱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科研资源的能力。例如,人员能够适当流动、队伍能够不断吐故纳新是增强研究队伍整体水平所必须具备的条件。部分实验室由于没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需要的人才难以引进,不适合工作要求的人又难以分流出去。

(2)依托单位未能充分发挥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支持与扶助作用。“依托单位”和“相对独立”是为了使实验室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扎实的起点。后勤保障、物质支持、人事管理上的“依托”是为了给“独立”研究创造条件,“依托”与“独立”之间是手段与目的关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独立性不到位,势必会造成其独立研究时缺乏足够的人、财、物支持。例如,由于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不是依托单位的行政实体,结果使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参与资源分配时,同依托单位的一些二级、三级部门相比,缺少话语权,显得非常被动,得不到充分的资源配给支持。

(3)导致部分实验室难以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研究队伍。处于依托单位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往往具备双重身份,他们既是依托单位的人员,又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国家重点实验室如果独立性不足,势必会造成实验室研究者的身份淡化。例如有相当一部分依托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教学任务量太重,教学与科研的矛盾较为突出;另外,科研团队不明晰,这种状况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定位、研究方向的保持非常不利。

2 国内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现状

依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各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纷纷制定出相应的管理细则和政策,在人才引进、条件保障、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形成了各部门各单位共同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新局面。

我们在与一些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调研交流中了解到,由于各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其依托高校有其各自不同特点,同时也由于对“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理解上的差异,导致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其行政地位等都有所不同[8-10]。根据所调研高校的情况,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3种模式。

2.1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高校的二级独立行政实体

2.1.1 模式的具体特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的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交通大学的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是这一类别的典型代表。它们是依托高校的直属二级单位,独立建制,计划单列,不依托于任何二级学院,具有独立的学科、人事、财务等权力。它们在教学方面只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研究生名额单独分配,不与其他院系产生矛盾,较少参与本科生的教学。

这种模式下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在学术和科研上可以独立地开展活动,而且在财务、人事聘任考核、教学、甚至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是独立的,享有与二级学院同等的行政地位。

2.1.2 模式的形成原因

采用这种模式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第一种是学校历史沿革形成的,比如武汉大学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武汉测绘学院由于历史原因,集合全院的所有优势学科建设的,合并到武汉大学后自然就成了一个独立的二级单位。第二种是学校出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工作和建设的考虑,在成立之初就决定脱离原来的院或系,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实体。例如北京交通大学的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实验室在建设之初学校就设立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实体。第三种是组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几个学科的学术地位相当,以至于很难找到一个为主的、可以依靠的学科,因而找不到可以依托的二级学院,只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二级行政实体。

2.1.3 模式的优点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界限划分清楚,这在接受国家评估时是十分有利的。由于在学校内新组成了一个具有研究所性质的独立行政实体,因而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地位比较高,权力比较自主,可以在人事、职称、后勤等方面直接与学校对话,以便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种模式在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等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2.1.4 模式的缺点

这种管理模式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例如由于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研实体,因而在同一学校内的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又形成了一个新研究机构,它必然会与原有研究机构产生竞争,客观上不容易在学科和教学上得到相关学院的支持和帮助,在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面更会如此,从而失去了作为依托在高等学校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同时也使行政事务繁重,管理人力紧张,长久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2.1.5 改进的建议

为了克服这些矛盾和问题,国家重点实验室应与相关院系加强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真正实现“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使实验室能健康长期地运行发展下去。

2.2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于二级学院的行政实体

2.2.1 模式的具体特征

这种模式有相当一部分重点实验室采用。在调研的高校中,大连理工大学的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的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属于此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初是以一个学科为主体申报的,主体核心人员来源于二级学院内的一个或两个的学科或系,具有一定程度的人事、财务等权力,可以得到所依托学院的支持与帮助;部分非主体、跨系的其他固定人员则依托在相关系,其人事、教学、后勤等由院系负责,其学术和科研由国家重点实验室统一组织和领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和科研活动可以独立地进行,在财务上也有相对的独立性。

2.2.2 模式的形成原因

这种模式的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般是在原二级学院的一个学科的基础上组成,在建立之初就作为一个三级行政实体进行运行管理。

2.2.3 模式的优点

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固定人员是明确的,与其他系的界限是清楚的。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非常顺利地运行,既可以独立地组织科研活动和学术活动,又可以充分地利用学校和院或系的各种有利条件搞好人事、教学和后勤等各项工作。

2.2.4 模式的缺点

首先是院或系领导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国家重点实验室当作一般的下属单位对待,对其重视或支持不够,不能满足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依托单位的要求;其次重点实验室的领导层很难参与到学院乃至学校的相关决策中去,就很难争取到人财物的更大支持。比如学院引进人员就可能从学院学科总体发展考虑,很难兼顾到重点实验室的真正人才需要。

此外,如果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体部分的人员,不能正确处理好与其他系人员的关系,就会在学科建设和教学上得不到其他人员的支持,进而影响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和发展,也影响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2.2.5 改进的建议

要解决这种问题,除了提高学院领导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认识以改变他们的态度外,还应由学校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需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例如在人才引进、职称聘任、研究生名额、经费、实验室面积等问题上单独下达指标),或由实验室的领导兼任学院的领导职务,进入学院的决策层,影响学院乃至学校做出对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益的决定。

2.3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于一个或多个学院的虚实结合的科研体

2.3.1 模式的具体特征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虚实结合的科研体。所谓虚,即实验室不是一个完整的行政建制单位,而是由几个学院的科研人员联合组建的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组织、人事和工资关系在依托学院而不在实验室,主要在各学院的安排下从事教学科研活动,这样有利于科研人员的固定与流动。所谓实,即实验室有独立于院系的管理班子,他们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由学校解决,避开了一些利益纷争,超脱院系,直接服务于实验室,间接服务于院系。[7]这种模式被一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均属于此列。

这种模式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是一个独立性相对很小的科研体,没有独立人员编制,行政和后勤管理等方面则依靠二级学院来解决。

2.3.2 模式的形成原因

这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般成立时间较晚,运行时间较短,由原学院的多个学科发展而成,在筹建之初和之后的运行中,一直被定位为依托相关二级学院的虚实结合的科研体。

2.3.3 模式的优点

如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院的院长,或者两个机构的领导能够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则采用这种模式更有利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和发展。

具体优点为:两类人员可以相互支持,优势互补,从而使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科研工作会更有活力,学术活动会更加活跃,带动了非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员提高科研水平,并在经济上对非实验室人员给予一些支持;两类人员团结一致,在同一学科方向上共同努力,在科研和教学上互相帮助和促进,这样既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基础性研究水平的提高。

2.3.4 模式的缺点

如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与学院院长不是同一个人,且学院院长与实验室主任不能很好地相互配合时,这种模式的优点就会丧失,并且非常不利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2.3.5 改进的建议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或常务副主任应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或兼任学院里的领导职务,使其在学院、学科、人事和财务等事项上具有话语权。这将在学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更有利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良性发展。

3 结束语

每种管理体制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不能要求不同高等学校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均采用同一种模式运行,甚至也不能要求一所高等学校中的不同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用同一种模式运行。不同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和运行的管理体制模式[11]。

实验室与依托单位和谐融洽的互动关系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依托单位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固的后方,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单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水平的中坚力量。依托于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运行管理机制体制上必须结合高校管理的特点,即除了考虑与学校的关系外还要考虑与院系的关系,特别是怎样正确处理实验室与院系的关系至关重要。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肩负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公共平台。依托高校应将其与行政实体的院系或科研所区分开来,与实验室协商形成各种有利的政策,充分保证它作为科研实体的单纯性,不必承担过多的行政事务。依托高校还应成立重点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积极制定各种有力的措施和管理办法,真正落实实现高效的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管理体制,尽职尽责地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才能保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才能使国家重点实验室真正在基础研究方面代表我国科研水平、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发挥它应有的作用[12]。

(References)

[1]杨晓秋,刘燕美,吴根,等.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分析与发展报告—管理篇[J].中国基础科学,2006(2):43-47.

[2]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EB/OL].[2002-04-02][2012-08-12].http://www.most.gov.cn/fggw/zfwj/.

[3]王福涛.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4]王兵,秦竹.论高等学校中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政地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3):83-86.

[5]张美冬,章荣德.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3):110-112.

[6]肖红樱,王炎坤,陈凌.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依托单位互动关系探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2):108-112.

[7]董国强.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6):93-99.

[8]张光红,吴琦.关于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1):66-68,89.

[9]牛爽,任尉,高铭.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一些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5):53-54.

[10]赵泽刚.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11]危怀安,王炎坤.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的形成与作用机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6(6):183-185.

[12]满杰.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1999(3):20-21.

猜你喜欢
重点实验室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电竞实验室
重点推荐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学院掠影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