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裂变与整合

2013-08-15 00:54:23顾习龙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舆论大学生文化

顾习龙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江苏 淮安 223003)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传播信息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及时性,使得网络舆论成为大众表达意见和诉求利益的重要方式。网络舆论是舆论这一古老的社会现象与现代网络传媒方式相融合催生的产物。网络舆论是社会公众依托互联网,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褒贬与评价时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综合。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论也成为大学生当下一种新的交际方式和对社会存在与自身认识的表达形式。大学生网络舆论是指大学生借助于互联网这一媒介,通过论坛、BBS、社交网站、博客、新闻跟帖、微博、移动互联等网络途径表达其个人对社会或网络上所出现的焦点问题所展现出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综合。由于网络的独特性和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会发生裂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裂变

网络舆论“微时代”的到来和大学生个性化的倾向,使得大学生网络舆论对主流价值思想更具有消解性。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得网络舆论的媒介表达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简约化、便捷化,网络舆论的表达已经进入了“微时代”。“从微博、微信、微小说,到最近炙手可热的微电影、微旅行、官方微博发布群。“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互联网舞台,让现代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1]“微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短小精悍的语言文字的传播速度更快捷,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但实时冲动型的“微直播”,因缺少审核和沉淀而容易让似是而非的流言传布,让某种剑走偏锋的情绪蔓延,因此,微信息的公信力经常受到质疑。网络舆论表达的“微时代”使得大学生这一个性化倾向较强的群体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化和吸收更多数量和内容的信息和新闻导语,这种以外包式的舆论所形成的聚会方式,使得每一个大学生的微小个体,以微信息和微交流的方式推动着网络舆论的“大革命”。正如2009中文网志年会所展示的那样:“一段媒母(meme),一张照片,或者一枚明信片,都可能带来积极的社会改变,更不用说有千千万万的可能性正在孕育中,带给我们一片广阔的思想天地。”[2]利用碎片时间所开发的微信息虽然满足了大学生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以最短时间获取最多信息的需要,却存在让人心绪浮躁、难以深入思考的弊端。90 后的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环境处于社会“物化”、价值多元化、竞争激烈化及家庭成长温室化的时代,使得他们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意识,而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弱化;更强的创新意识和张扬的自信特征,而心理承受力减弱和对问题的看法易导致片面化和简单化;更强的理想与抱负,但物质化和功利化倾向明显。网络的“微时代”与大学生的个性化特质使得“一些反传统、非主流、非本质的思想观念在大学生网络舆论中不断蔓延,消解中心、否定权威、解构秩序、破坏规则等在大学生网络舆论中屡见不鲜”。[3]

网络的开放性和大学生群体的强烈主体意识,使得其网络舆论的表达易偏离社会常态。自由开放的互联网是网络舆论展示的平台,在互联网上,人与人之间没有从属关系,彼此是平等的。“网络自身具备的开放性的标准使得例如现实生活中的学生、企业主和消费者网络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4]网络的开放性使得舆论的表达更加充分、更加自由,体现了社会的民主,促进了人的解放。但网络舆论的开放与自由也会产生不利的一面。由于网络舆论爆发式的释放,缺少网下社会中的制约与限制,导致网络舆论的偏激化,以至于一些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人肉、网络诽谤、网络侵犯隐私、网络谣言等纷纷呈现,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了较大的危害。超文本的标识语言实现了信息的自由交流和资源的共享。使得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社会存在和表达被无限的个体权利与能力的扩张所消解。各种超级链接所带来的文本获得的简易性、可扩展性、无平台性,使得人机交互、人网交互已经成为常态。从获取到互动,从图片到视频,从云端到终端向所有人开放。每个人都在尝试用自己定义的技术和符号给网页增加新的功能和语言,导致网络舆论的混乱不可避免。大学生具有较高较广泛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对网络舆论的表达不愿意一味地接受灌输、接受被动影响,更愿意积极主动的、有选择的作出反应与应对。因而,大学生能够较好的发挥其主动性,依据自身的目的和需要,自由的选择信息,表达观点和看法,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创造性的进行认知与体验。但网络舆论的开放性使得网络舆论的表达无中心、无权威,具有消解宏大叙事的意义。在此境遇下,大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使得其网络舆论的表达更注重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物,把大写的“我”变成了小写的“我”;强调个体价值,忽视群体价值,甚至于无视社会规则与法律,受“快乐原则”所支配,只顾自己的满足。对发生在网络上的可能危及国家或社会的事件或问题,以片面的、偏激的甚至错误的舆论来表达自我的观点。

网络文化的多元冲突和大学生核心文化基因的裂变,使得大学生网络舆论易陷入罔象与迷茫。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为物质载体,基于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在虚拟网络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休闲等行为中所形成的观念形态的精神创造,是现实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衍生。核心文化基因是指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核心文化观念和思想。社会的“核心文化基因”在传统媒介条件下变迁缓慢,但在网络环境下,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文化可通过分形、复制、模仿并呈几何级数繁殖,发生迅速的裂变,瞬间渗透到世界每一个角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共享性形成了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网络文化的交融与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尤其是当今世界还存在着文化殖民现象,西方发达国家依托其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大力宣扬其社会文化、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核心文化基因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近代以来所形成的文化强势,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销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淡薄,民族文化基因的缺失。网络虚拟世界充满了罔象,在网络舆论中出现了一系列侵蚀核心文化基因的现象,对经典进行篡改和另类解读,对历史进行歪曲,模糊道德意识与道德判断标准……无数事件影子的网络舆论使得事件的本质被滔滔网络舆论的罔象销蚀了。这些网络舆论掐断了大学生核心文化生长的根,使大学生的行为抉择不时会陷入了前路迷惘与现实冲突的困境。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翔摔倒”之争无论是当事方还是质疑方,都有意无意地夹杂进很多庞杂的意见元素,比如商业利益、国家荣誉、体育精神、爱国主义等,而“刘翔风波”真正的核心“事实”与“诚实”却发生了变异。

网络舆论的隐匿性和大学生网络舆论表达的非理性,导致其网络舆论具有攻击性。网络舆论的隐匿性在于网络的匿名性和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网络的匿名性是把“双刃剑”,既能让网络社会成为“观点的自由市场”、社会的“公共领域”,造成网络社会的繁荣;又可能造成虚假信息的大量出现,网络谣言泛滥、形成网络暴力。如2010年6月《广州日报》的报道《网络谣言泛滥 金庸余秋雨等人相继“被死亡”》显示,在短短一个月内,5 位名人在网上“被死亡”,说明了网络舆论的暴力、疯狂与可怕。网络的匿名性给大学生一个展示真我、本我的机会。但由于身份的缺失,网络的匿名评论,使得其不用为自己的粗鲁买单,导致其认识的错位,甚至出现了网络上的攻击与谩骂。“网上评论极具攻击性,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甚至从头翻看到最后一页,你也不会发现有任何一个人在真正倾听你的内心。你被各种带有强烈感绪的言论攻击,而事情并不能通过正面的方法得到化解,这不是一个好现象。”[5]随着网络遍布各行各业,逐渐形成了一个与现实社会并存的“网络虚拟社会”。网络虚拟社会给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带来了全新的认识与享受,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满足于网络虚拟社会中的种种角色,觉得在虚拟的世界中一切都没问题,回到现实中各种问题却越来越难解开,完全依赖于网络虚拟社会进行心理压力释放。以至于产生网络性心理障碍,导致行为异常——感情上迷失自我、角色上混淆自我、道德上失范自我。某些大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愤懑不满,并借助于网络虚拟社会进行发泄。“网络虚拟社会使得其与自己的攻击对象有很大的物理距离,而不是面对面呼吸的对话者,人们更倾向于与远距离的抽象化对象为敌。这使得‘座在扶手椅上的激进主义’变成了一种很有吸引力的观念。”[6]由于网络虚拟社会中公共精神的萎缩和社会责任的缺失,大学生的网络舆论虽以理性的讨论和批判为基础,但仍无法避免非理性因素的纠结。大学生猎奇的心理、冲动的意识容易使自己的网络舆论行为偏离社会常态,产生网络暴力,导致网络侵权行为。这种通过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避免真实世界所需要承担责任的行为,却给他人和现实社会带来真实伤害的结果。

二、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整合

应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裂变除了法律、技术等必备的制度保障和技术依靠外,更需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网络舆论行为进行规范与疏解。“主流意识形态是指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的思想体系,它包括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经济、教育、伦理、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7]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在任何社会制度之下,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在于维护其民族、国家、阶级和阶层的利益,冲突和交锋是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主要存在状态。“意识形态领域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意识下手。”[8]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社会思潮的交锋前沿阵地。在网络多元化的境遇中,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通过精心的包装,披着“合理化”外衣,鼓吹着各种社会思潮,屏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真理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是利用网络推行其意识形态,大肆兜售“意识形态终结论”、新自由主义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在网络中,意识形态“表现方式无所不在,一部大片、一个电子游戏、一篇报道、一张图片,都可能含有意识形态,所谓不存在意识形态的观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9]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网络信息的多元化、碎片化的传播方式鼓吹其所谓自由、民主和人权理念,贬低与否定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信仰,并最终对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裂变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目标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增强其国家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对防范其网络舆论行为的裂变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社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整合、塑造大学生网络舆论,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覆盖,牵引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发展走向。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建设,赋予大学生网络舆论以社会主义思想蕴涵和精神价值,保证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正确发展方向和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所有价值观念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构建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旋律,必将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表达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有利于抵御异质态的非主流意识形态,辨析各种社会思潮,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使大学生自觉远离落后、腐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增强其道德观念,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目的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信仰”,“外化为行动”。在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表达图式中,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向机制,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我发展机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覆盖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濡化、涵化、教化、内化和强化等教育功能。这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和实现机制,避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教条化和简单化倾向,实现引领路径的选择与创新。此外,加强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要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辩证统一。

第二,倡导沟通与融合的理念,探究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教育路径。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教育与引导的实践过程。“即使在具有民主传统和声称民主之冠的国家,也必然要进行政治灌输和禁止异说,这是很实际的问题。”[10]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应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摄力与凝聚力,弱化和消解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原则、合法性基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不能依靠强力排斥或权力强制,而应当依靠思想交流和价值认同”[11]展开多元化意识形态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知的自我转变和人格化,促进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网络的交互性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提供双向互动的途径,改变了传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单方灌输方式,提高了其主动性、积极性和认同感。展开多元化意识形态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就是在坚持意识形态自我的前提下,注重探寻存在对立和差异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统一和共性,相互学习,在对话和吸收中谋求意识形态在网络领域的发展”。[12]意识形态的对话不是融化,以一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取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而是通过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直接或间接的对话与交流,促进大学生摒弃无知与偏见,转换思维范式,从而自觉的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完善自身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识的提升有助于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培养公民责任感,提高其对政治事件和非政治事件的辨别能力,减少网络舆论的非理性。

第三,挖掘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普遍性,造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整合功能。以知识形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具有普遍性,属于公共领域的范畴,而依附于政治权力的意识形态因其阶级性,而不属于公共领域。但“在文化意义上,意识形态是对人类社会规律的一种认识,它通过再现、抽象、提升现实社会生活而阐释其价值追求,因而具有普遍性”。[12]这种在知识意义上具有普遍性的意识形态其内涵深藏于文化之中,因此,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应扎根于网络文化之中,通过文化的普遍性展示其价值理念。针对网络文化的纷繁复杂、良萎不齐,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借鉴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性、时代性、大众性,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用社会主义先进的网络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网络中,形成强大的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舆论氛围,坚决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文化;开发文化对意识形态的隐形传播功能,把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把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思想与多样化的网络文化协调起来,保持两者的合适张力,实现大学生网络舆论表达能够理性的体谅国情,拒绝戾气,独立思考,审慎发言,以建设性心态参与网络讨论,自觉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发展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教化功能,促进大学生网络舆论生态的健康发展。首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是大学生网络舆论生态的健康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网络舆论起着价值、规范、行为指引的作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一种现实的观念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了合乎社会目标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这种观念与规范在于“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可,社会成员对党的指导思想及其衍生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产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一种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意识形态认同的方式”[13]这种认可在于意识形态得到合法性的支持。“历史地看,相同的意识形态可能在某一时期是革命者的指南,在另一段时期则成为统治集团强加的正统观念。”[14]在革命时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提供了合法性支持。在建设时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应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主导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以制度化实现政治权威;并以教化的方式使大学生相信其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实现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有序性。其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是大学生网络舆论生态的健康发展的保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事实认识,并以一种既坚持又发展,既统一又包容科学的态度,以辩证的思辨方式建构起人类发展规律的知识谱系与知识生成机制。在马克思看来“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5]“强调主流意识形态政治权威的同时,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理性权威的主导方式,通过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在充分解读的基础上,达成对理论的敬畏和文化的自觉”。[16]在网络思潮多元化的冲击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状况下,要破解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噪音杂音,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混沌信息,实现大学生网络舆论生态的科学理性,从一个带有模糊认识的网络“虚拟人”转变成一个具有自我净化功能的“政治人”,就需要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以其理论的深刻性和逻辑性争取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认同。

[1]白林:现代中国悄然进入“微时代”[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1/23/c_111458532.htm

[2]转引自:微革命:从推特到新浪微博[EB/OL].http://tech.sina.com.cn/i/2010-01-14/1834772157.shteml

[3]顾习龙:大学生网络舆论危机生成的心理分析[J].理论导报,2011,(10):45-47.

[4]雅虎财经:网络的开放性正受到威胁[EB/OL].http://biz.cn.yahoo.com/10-09-/124/y9da.html

[5][6]Scientific American:Why Is Everyone on the Internet So Angry? [DB/OL].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Id=why-is-everyone-on-the-internet-so-angry.

[7]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5.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18.

[9]向楠.我国应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N].中国青年报,2011-12-05

[10](美)卡扎米亚斯.教育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90.5.

[11]刘少杰.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分化与整合[J].江海学刊,2007,(1):111-117.

[12]李海,贾绘泽.论多元化境遇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整合[J].探索,2012,(3):15-18.

[13]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4-215.

[14](美)杰弗里·庞顿,彼得·吉尔.政治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4.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16]刘明君.多元价值谱系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理性权威的建构[J].三峡大学学报,2006,(3):61-63.

猜你喜欢
舆论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9:01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4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声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7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