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甲川,蒋耀辉
(1.南京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2.淮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中国当代油画处在一个多元审美的创作体系之中,其形式观念变得越来越突出并成为一种亚风格化的审美倾向,形式作为作品主题内容和内部结构在画面中的表现语言,既是作品寓意的表征化形态,同时也是一个艺术本体的理论范畴。多年以来,中国油画一直倡导绘画作品的主题性、内容性、思想性,其把社会大众的审美共识作为自己的表现核心,很少契及油画本体内部的形式研究,但形式又是客观的,任何内容必须要靠形式来表现,这就导致形式观念在强调主题思想的作品中愈加变得隐形。长期以来,中国的油画家们不喜欢谈论形式,人们普遍认为创作形式是一种构图方式属于技法范畴而非理论形态,却恰恰忽视了其作为创作观念与思想的本体构成。与中国油画不同的是,西方油画的发展演变多是从艺术的本体形式出发的,西方多把形式观念视为艺术的思想性,这种观念是艺术本身自我体系的一个部分而非是社会因素,对形式的理解和分析成为西方现代主义油画中的理论核心。这成为中西两种认知体系下对艺术创作形式的不同释读。
尽管中国油画缺少对形式语言的系统研究,但形式依然是一个客观存在,中国的百年油画实践也一直处在技法、内容、形式与观念的相互缠绕依存和发展之中,一定时期的作品表现为一定的精神指向。民国初年,一些留欧留日的画家建立了众多的艺术社团,这些强调西方现代艺术风格的画家群体虽没有成功移植西方的风格派,但却把中国油画的创作形式推向了多样化,如庞薰琴、倪贻德、周多、段平右、阳太阳等,皆是从绘画的形式入手来建构中国油画风格的最初形态,但是,由于早期的形式观念多来自西方并与中国的传统审美认知不相协调,故而没有形成相关的理论体系。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油画进入了主旋律创作时期,十七年美术和文革美术极大地强调艺术的主题性、内容性和思想性,形式观念被模式化和单一化,而诸多个性化的表现形式多受到主流艺术的排斥。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中国油画家学习西方的第二次高潮,这时对西方油画风格的学习成为新的趋势,到了89年中国艺术大展,西方的诸多风格几乎被进行了一次排练和演绎,而呈现这些风格的形式因素却被视为技巧手段很少有人关注。但风格是形式的深入化,每一作品必须要有自我的形式法则、形式感和形式美,“形式法则和规律是作品形式感的内核和基本因素,它决定了作品形式感的某种基本倾向和主要特征。”[1]由于当时的中国油画家缺少对西方油画形式的研究,以至于所谓的学习成了对西方艺术表征样式的追随模仿而最终成为一股思潮。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反思中国油画的发展问题,民族油画一词被提上日程,强调自我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成为艺术家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长期以来对形式主义的排斥,使艺术形式也随之成了一个空洞的词汇,作为类比于西方价值体系的一个部分很少有人去关注。
新世纪以来,中国油画的发展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诸多理论家开始对中国油画的文化内涵和创作观念进行反思总结和研讨论证,一时间各种研讨会常见于杂志和报端,大家都希望把以往诸多含而不宣的话题梳理的更加清晰,关于中国油画的创作形式问题被再次提起。大家普遍认为:中国油画处在一个多元发展趋势当中,其多元化在意识领域体现为多种创作观念和审美思维,在具体形态中又表现为多种的创作形式与风格特征,形式的多样化成为中国油画创新与发展的首要标志,对形式的研究和探讨应该成为当代油画家必须关注的课题。“一件好的艺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完美的统一。”[2]以往把形式定义为构图和技法的简单理解在当前中国油画以思想观念为主导的多元审美进程里变得愈加浅薄,对有关内容决定形式的论调也值得再次反思。正如画家吴冠中所言:“在欣赏性范畴的美术作品中,我强调形式美的独立性,希望尽量发挥形式手段,不能安分与‘内容决定形式’的窠臼里。”[3]不可否认,形式本身就是观念形态,是艺术价值本体的理论构成,任何脱离思想层面来对形式的界定都是片面的。从目前中国油画的创作实践来看,其也正以审美观念的多样形式来建构着中国油画的多元格局,这种审美观念既是作品形态的构成语言,也是创作思想的具体化,更是不同形式的直观体现。
在当代油画创作中,对结构的解构与表现成为一个重要的形式形态。许多画家不满足客观物象的写实性,而着意改变人物或物体比例结构来寻求一种自我的艺术建构或审美创新的表现力,从主观上来重新对创作对象进行解构和重组,从而传达自我个性化的审美认知,这种形式观念成为当代油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贾涤非、赵开坤是其主要的画家代表。从贾涤非的代表作品《斑马线》《尴尬图》系列可以看出,贾涤非突破了以往人物结构和空间的比例关系,借以形、色、线等表现元素,实现了对自我空间和人物形体的重构。而赵开坤的风景油画经常逆反于透视规律将物体来倾斜布置,来追求主观化的空间安排,这种以对象结构的重塑和组构为特征的表现形式成为当前中国油画形式观念中的一个重要指向。
色彩是油画创作中的一个主要语言,也是一个基本的形式构成,但并非所有的色彩关系都能成为艺术创作的突出形式,只有将其作为一种表现方式和审美观念来形成表现特质,才能成为形式观念。在当代的油画创作中,闫平、申玲是强调色彩形式语言的画家代表,闫平的作品色彩斑斓奔放,其多喜欢借以原色来强调视觉的冲击力,在其诸多的作品中,闫平喜欢把结构、内容和寓意加以隐形,而突出色彩的表现性和视觉效果,来达成一种色彩形式的观念叙事。申玲的作品也以色彩的视觉表现为突出特征,其常常借以色线来直接造型,有意减弱结构的严谨性来强化色彩的表现力,在其对人物的夸张、变形和调侃中,诸多的生活场景变得更加意趣,其作品《男人 女人》系列把高纯度的色彩观念和意象化的人物造型相结合,建构了当代油画形式语言的多元化,在其近乎儿童画般的色彩视觉中来突出自我对色彩观念的个性解读。
构成观念主要是指依靠点、线、面的有效安排或对画面进行色彩分割形成视觉对比的构成性效果,这主要是来源于西方抽象主义的创作形式,目前成为我国抽象主义油画的基本形式语言。作为画面表现的形式因素,构成性的形式感要强于一切以主题内容为特征的形式因素,从当代油画家及其作品来看,王怀庆、丁乙是其主要代表。王怀庆喜欢借以黑色的墨线来建构自我的精神家园,从其《故园》系列可见一斑,王怀庆常常通过黑白的色块对比的来达成一种抽象与观念叙事,这种创作思维赋予了作品超强的形式感,也成为其独有的创作符号。丁乙的作品多通过网格式的图案罗列和有效排序来形成一种新的构成观念,这种创作方法本身就是形式的本体,从其代表作《十示》系列中可以看出,画家所关注的构成性原则,本身也是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在丁乙强调的“形式即精神”的美学认知中,所有的作品内涵和意义都被中断,留给观众的只有形式与视觉,这种以形式隐喻精神的审美观念是中国抽象主义油画的一个新的方向。
近些年来,反讽作品和其独特的形式感成为中国后现代主义油画的主要构成,这类作品多以荒诞、自嘲、诙谐、幽默等叙事效果来实现对现实社会的个性窥视,并给人一种滑稽、泼皮、无赖的视觉感受。从众多的这类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其与其它的创作形式形成明显的视觉反差,也可以说,反讽类的油画作品在当代已经具有鲜明的形式特色,这种形式是现代审美思潮对传统审美的另类解读,王广义、方力钧、刘炜、岳敏君等画家是这一形式的主要代表。王广义的政治波普被认为是对文革美术的审视和反思,其个性化的色彩和构图把作品的形式感超越到了内容之上,这成为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反讽和批判。方力钧的《大光头》系列也是形式强于内容的一种表现方式,方力钧采用图像重复排序的构图安排,借以夸张的人物造型和诙谐表情来实现对现代社会价值定位的一种反讽。反讽叙事的绘画观念强调作品的形式感而隐弱其内容性,引领人们的视觉在画面形式语言中去思考现代社会带给人们的更多问题。
意象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精神,同样也属于形式语言。在当代油画的多元构成中,意象油画有着特定的精神指向,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把中国的传统审美思想与油画的材料技法相结合就是意象油画,事实上并非这么简单。意象是一种审美大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衍生的一种审美境域,能否形成意象主要来自画家的品识学养,并非是单靠写意性技法。在当前我国的油画进程中,许江、洪凌、是当前意象油画的代表画家,许江的作品几乎把油彩简化成了墨点,求取着东方天人合一的审美法则,其作品《葵园》系列以较大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道生成的天地意象,这种意象是超脱于画布之外的审美涵养和精神渴求,是纯粹的美的感知。洪凌的山水风景油画更是立足于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创作诉求,其作品《观苍茫》把现实山水意化为模糊的气韵,莽莽苍苍,大气磅礴,似宇宙蕴化之蒙,其意象之美浑然天成。本质上说,意象既是一种风格构成,也是当前我国油画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审美元素和表现方式成为我国油画民族化的主要表现特征。
主旋律是对作品意义和思想的一种表达和定位,其既是一种观念形态,同时也是一种主要的形式语言。作为形式构成,主旋律作品有着更多寄期和承载,成为提升社会文明进步和道德品质的主要方式之一。本质上说,中国油画的百年历程建构的主要是审美本体,其审美特质表现在中国的革命建设以及社会变革的重大事件上,其目的是塑造人们的爱国主义和奋斗精神,这就形成了中国油画主旋律的创作形式观念。长期以来,主旋律的形式观念及表现内容一直是中国油画的创作核心,在十一届美展上,解放军画家白展望的油画《壹玖肆玖》获得金奖,这种以表现革命题材的主旋律形式作品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翻身解放、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不难看出,主旋律的形式观念早已成为表现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一个创作指向,这种形式来自其内容与题材的思想性,同时这种题材、技法、观念下的表现形式也已成为大众化的精神诉求,在当前我国的油画进程中,主旋律的形式观念成为中国油画形式语言的主要构成之一。
中国当代油画还具有着多样化的形式观念,而以上所述的是具有一定代表性并在实践中形成影响的形式构成,这些创作形式是中国当代油画多元发展的具体呈现,并成为亚风格化的发展态势。本质上说,形式不仅是作品内容、思想、风格、技法等综合因素的物化组构方式,还是事物内部结构和观念的客观表现形态,任何的艺术作品必须具有形式感和形式法则,必须要通过形式的表现语言来合理组构其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审美的观念性,从而突显创作目的和意义。“美,形式美,已是科学,是可分析、解剖的。”[4]多年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形式定义在构图的层面上,强调其技法特征而忽视了其思想性,现在看来,此观点颇为狭隘。形式本质上是指作品创作思想表现的特征性、方法性和结构性,这些脱离技法因素的观念语言形态才是形式构成的真正内涵。长期以来,中国的油画家很少有人去专研形式,形式观念被作为西方艺术价值体系的一个部分与东方审美形成驳斥,中国艺术家强调审美自觉和习惯天成,喜欢把自我的艺术个性冠于艺术的价值本体至上。另一原因是人们习惯于把形式和形式主义划为等号,大家普遍认为形式不属于绘画表现的精神本质,而是表面化的符号元素,强调形式感必将影响内容的表现性,这也成为中国油画家很少有人讲形式的主要原因。“然而造型艺术,是形式的科学,是运用形式这一惟一的手段来为人民服务的,要专门讲形式,要大讲特讲。”[3]形式作为任何作品都必须具备的语言形态,无论再怎么隐喻,其都是客观的,必须要赋予其独立的美学品格。在实际创作中,一定的内容和思想必须要有一定的形式来进一步物化呈现,这种形式属于意识载体而非技法范畴。同一内容在不同思想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形式在不同的主题下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把形式放在艺术本体的价值之中,形成与创作观念、美学思想、审美认知相同的理论价值体系,才是对中国当代油画多元审美的正确释义以及对形式一词的正确解读。
[1]胡西丹·阿布都克里木.试论艺术创作中的形式问题[J]. 美术观察,2006(8)∶113-113.
[2]王琦.艺术形式的探索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3]吴冠中.内容决定形式?[J].美术,2010(9)∶41-43.
[4]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 (六题选二)[J].中国书画,200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