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波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2)
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现实的挑战,提高了人们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视程度。在当今中国,人才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社会生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竞争。社会适应能力的动力源于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总是习惯地认为社会适应能力仅仅从社会实践中获得,从而忽视了对理论的研究。但成功的社会适应既需要有理论的指导又需要有丰富的经验,本文试图围绕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系列问题展开理论探讨。
个体的发展是否成功,社会适应能力就是这个人最明显的标志。成功的社会适应既可以实现社会价值,又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可以促进社会发展,优势互补;可以改善关系,广交朋友,相互帮助。成功的社会适应不仅仅靠灵机一动、随机应变、时来运转而取得的,这种能力需要掌握和应用个人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检验人的全面发展为条件。实现“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使大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社会期望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成为适应社会的成功个体也是社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应当创造的环境。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谐统一的社会,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当是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反而推之,和谐社会为人与社会的和谐提供了外部环境的和谐,而人与社会的和谐前提是实现人自身、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良好的社会适应也即是人自身及人与社会和谐的体现。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活动,对大学生自身的实践与适应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在融入社会之前,应当尽可能多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各种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及文化素质等等。
大学生社会适应指的是高校大学生在毕业离开学校走入社会阶段,通过社会互动,努力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一个角色转换过程。它也包含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各种适应,如学校生活环境的适应、学校学习环境的适应、学校人际环境的适应等等,并在大学期间找到和社会的衔接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和在社会生活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涉及适应时代、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和从学校走向社会顺利发展等三大环节的能力,包含适应知识经济、适应市场经济、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适应大学环境变化、增进心理健康、学会学习、素质发展、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实现角色转换和从业后顺利发展等具体能力。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追求以形成和谐人际环境基础上的“大同”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和合”文化精神,对于营造和谐宽松的人与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氛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存在的“适应问题”一般发生在两个阶段:一是入学的初始阶段,二是就业后。前者属于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的问题,后者属于如何适应社会的问题。入学后的“适应问题”,通常表现为不会自主地进行学习、独立生活能力差、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差。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大学毕业后绝大多数学生随之要就业,如何就业和如何适应新的职业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 “适应问题”。有研究者在调查了解过程中,发现有20.9%的大学生感到社会变革快,难以适应;65.9%的大学生感到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卜;有48.9%的大学生感觉目前的心态压抑;有45%的大学生感到空虚;有34.3%的大学生感到烦躁。[1]国内也有研究者对大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情况做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单位感到最不满意的前三项分别是知识不够用、能力不足、同事不友好等,分别占所调查人数的44.2%,17.4%和11.1%。在适应的能力方面感到不足的占61.6%,这说明有过半数的大学毕业生感到自己的专业素质还不过硬”。[2]国内许多相关调查结果都表明,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在校大学生要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首先在内因上必须与社会环境达到和谐的境界,即调整好自身的心态,与社会相融洽。在人与心灵的关系上,主张内心和谐的状态,即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追求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厚德载物”的境界,推崇人身心内外的和谐,倡导积极处世的心态和为社会奉献的精神。
有研究认为,青少年的不适应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青少年不适应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到自身人格特质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无论是个人和家庭的因素,还是学校和社会的影响,都会影响其对一般社会情境的人际问题解决态度,进而影响学校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关系与自我适应。因此,我们从相关研究中可以得知,影响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和自我效能感因素。[3]也有研究认为影响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为:社会环境因素、个人人格因素和自我意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的社会经历等因素都与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的水平和因子表现有密切的关系,表明这些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行为有重要的影响。”“社会适应行为与人格有较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良好社会适应行为相关显著。”“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行为显著相关,与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呈正相关,与社会不良行为呈显著负相关。”[4]虽然这两个研究的样本是澳门的中学生和广州的中学生,但是作为大学生,同样是青少年,因此这两个研究对本文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社会和谐与人的自由才能的发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注重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达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的最高境界是“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把未来和谐社会定义为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的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的社会。[5]
要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也要在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形成合理有效的社会适应的实现路径,如在大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上,必须将个人的专业特长、个人优势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情况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目标与社会资源的无缝对接,真正将社会适应调整为一种最佳的融合状态。那么,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指人际关系,一个人能否积极和谐地与他人相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在世,谁也少不了与他人交往,交往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即“我为全社会出一些力”。[6]
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把握自己,并不断追求高水平的生活状态(包括物质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这不仅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包括道德、文化、思想修养在内的精神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而且也将全面增加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承受能力,形成一个健康的人生。所以,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和发展,心理健康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和条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大学生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总是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和他们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与对话,因此需要了解不同的人在行为上的不同特点,以及人与人之间、群体与个人之间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日益加剧,大学生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阔,对其社会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
社会实践活动中少不了冲突,因此大学生如何应付冲突是他们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应当在社会实践的积累中逐渐了解自己的气质和性格中的优点与不足。同时,努力改变自己不良的气质与性格特点,使自己的个性接近适应社会的角色要求,既不能太冲动,也不能太温顺。
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难免要碰钉子,不如愿的情况经常发生。有些大学生,一遇到挫折或不顺,就垂头丧气,这是缺乏应付挫折能力的表现,也是谈判素质不高的表现。正确的态度应市沉着冷静,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出新的谈判方案。许多事实也证明,缺乏足够的进取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就难以成为真正适应社会的成功个体。
社会适应技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总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当代大学生不断探索、归纳总结的结果。仅凭个人的社会实践总结,需要较长的时间,而通过集中培训、教师讲授、经验交流、案例讨论,则能使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掌握社会适应的相关技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只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有研究表明,一个成功适应社会的个体,在他的知识结构中,80%是毕业后通过各种途径,其中主要是通过自我学习获得的,只有20%是从前在学校掌握的。因此,自我学习是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包括确定目标、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等等方法,也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有效路径,我们称之为“实践——认识——再实践”[7]的提高方法。
社会适应是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智慧的较量,大学生要较好地适应社会,除了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及文化素质等内容。真正适应社会的个体应该是一个深刻理解社会、人生,具有深刻思想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人;不仅应该有认知和适应能力,而且要赋予这种能力以机智、敏感、沉着、审慎、坚强、幽默、风趣的风格。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实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更好地将自己的个人梦想与“中国梦”完美结合,适应社会需要个体内因与外因结合起来,只有内外因共同起作用才能实现成功地适应。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将自身实际与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刻苦学习、不辱使命,向社会、向国家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1]笪学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J].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
[2]王学臣,牛庆忠.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4.
[3]王家强.青少年社会适应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4]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93.
[6]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2.
[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